1、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典型行程模型、几何公式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数量关系(总题数:40,分数:80.00)1.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分数:2.00)_2.(江苏 2011C32)老张上山速度为 60米分钟,原路返回的速度为 100米分钟,问老张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 )(分数:2.00)A.85B.80C.75D.703.(河北事业单位 201113)一艘轮船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航行速度为 30千米时,从乙港返回甲港,航行速度为 20千米时,这
2、只轮船往返甲、乙两港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分数:2.00)A.24B.25C.26D.274.(上海招警 201062)王先生从家里出发开车去朋友家,两家相距 100千米。前往目的地时的平均车速为 60千米时。第二天早晨回家时,王先生希望把往返两地的平均车速提高到 65千米时,那么在回程中应该达到的平均车速约是多少?( )(分数:2.00)A.689 千米时B.709 千米时C.729 千米时D.749 千米时5.(贵州招警 201271)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有加油站丙,从甲到丙为上坡,从丙到乙为下坡,某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 16 小时,返回用了 19 小时,他上坡的速度是 10公里小时
3、,下坡的速度是 25公里小时,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分数:2.00)A.25B.30C.35D.406.(2011年 424联考一 47)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 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 B车上坡时速比 A车慢 20,下坡时速比A车快 20。问在 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分数:2.00)A.22B.23C.24D.257.(黑龙江 201054)某人沿电车线路匀速行走,每 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 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则这个发车间隔为(
4、)。(分数:2.00)A.2分钟B.4分钟C.6分钟D.8分钟8.(河北政法本硕 201178)某人沿公交路线匀速行走,每 9分钟有一辆公交车从后面追上来,每 3分钟有一辆公交车从前面迎面开来,假设公交车起点发车间隔一样,并且公交车匀速行驶,发车间隔为多少分钟?( )(分数:2.00)A.3分钟B.45 分钟C.6分钟D.9分钟9.(广东 20097)地铁检修车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 6分钟有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 2分钟有一列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发车间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是( )。(分数:2.00)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10.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
5、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每隔 10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 6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 )倍。(分数:2.00)A.3B.4C.5D.611.(江西招警 201179)有一路公交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五分钟发一趟,全程共 15分钟。有一人从乙站骑自行车沿公交路线去甲站。出发时,恰好有一辆公交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 10辆迎面开来的公交车,到站时恰好有一辆公交车从甲站开出。那么他从乙站到甲站共用多少分钟?( )(分数:2.00)A.40B.45C.48D.5012.从甲、乙两车站,同时相对开出第一辆公共汽车,此后两站
6、每隔 8分钟再开出一辆公共汽车,依次类推。已知每辆汽车车速都是均匀的,每辆车到达对方终点都需 45分钟。现有一位乘客坐甲站开出的第一辆车去乙站,问他在路上会遇到几辆从乙站开出的公共汽车?( )(分数:2.00)A.4B.5C.6D.713.(江西 201049)甲从 A地、乙从 B地同时以均匀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离 A地 6千米,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在离 B地 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2.00)A.10B.12C.18D.1514.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在距 A地 8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到达 B地、乙车
7、到达 A地后均立即按原路返回,第二次在距 A地 60千米处相遇。则 A、B 两地相距( )。(分数:2.00)A.130千米B.150千米C.180千米D.200千米15.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迅速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分数:2.00)A.1120米B.1280米C.1520米D.1760米16.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8、720米处相遇。这两艘船在距离甲岸 413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分数:2.00)A.1120米B.1280米C.1520米D.1760米17.两辆汽车同时从 AB两站相对开出,在 B侧距中点 20km处,两车相遇,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站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在距 A站 160km处第二次相遇,则 A、B 两站的距离为( )。(分数:2.00)A.400千米B.440千米C.480千米D.520千米18.(江苏 2010A40)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 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 A地后,又立即向 B地走去;乙到达 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 B
9、地后,又立即向 A地走去。如此往复,行走的速度不变。若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地点距 A地,500 米,第四次迎面相遇地点距 B地 700米,则 A、B 两地的距离是( )。(分数:2.00)A.1350米B.1460米C.120米D.1300米19.(江苏 2008A18)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 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 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数为( )。(分数:2.00)A.12B.40C.32D.3020.(上海 2012A60)一艘船从 A地行驶到 B地需要 5天,而该船从 B地行驶到 A地则需要 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
10、条件,那么船从 A地漂流到 B地需要( )天。(分数:2.00)A.40B.35C.12D.221.(四川 201214)一艘轮船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需要 5个小时,以同样的功率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6个小时。如在甲地放下一无动力竹排,它到达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分数:2.00)A.5小时B.15小时C.30小时D.60小时22.(2011年 424联考一 50)一条路上依次有 A、B、C 三个站点,加油站 M恰好位于 AC的中点,加油站 N恰好位于 BC的中点。若想知道 M和 N两个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只需要知道哪两点之间的距离?( )(分数:2.00)A.CNB.BCC.AMD.AB23.
11、(广州 201272)将 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按右图的方式叠放,两个正方形重叠的位置刚好为边的中点。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 8厘米,则这个组合图形的外周(右图粗线条)长度为( )。 (分数:2.00)A.72厘米B.80厘米C.88厘米D.96厘米24.(国家 201362)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投射在墙面及地面上,其中墙面部分的高度为 1米,地面部分的长度为 7米。甲某身高 18 米,同一时刻在地面形成的影子长 09 米。则该电线杆的高度为( )。(分数:2.00)A.12米B.14米C.15米D.16米25.(2010年 918联考一 35)长为 1米的细绳上系有小球,从 A处放手后,小球第一次
12、摆到最低点 B处共移动了多少米?( ) (分数:2.00)A.B.C.D.26.(新疆 201232)甲乙两地相距 500公里,如果在 1公分等于 50公里比例尺的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公分。(分数:2.00)A.5B.10C.15D.10027.(河北事业单位 201218)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与宽之比为 5:2,对角线长 29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数:2.00)A.250B.285C.290D.30528.(成都事业单位 201213)一间长方形会议室,长 85 米,宽 6米,如用周长 60厘米,宽 10厘米的长方形砖铺地,要用多少块?( )(分数:2.0
13、0)A.850B.1020C.2650D.255029.(深圳 201210)一个长方形周长 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 ,长减少 (分数:2.00)A.1000B.900C.850D.84030.(北京社招 201080)某单位计划在一间长 15米、宽 8米的会议室中间铺一块地毯,地毯的面积占会议室面积的一半。若四周未铺地毯的留空宽度相同,则地毯的宽度为多少?( ) (分数:2.00)A.3米B.4米C.5米D.6米31.(上海 201359)下列图形均是由正方形与圆形所构成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大的是( )。(分数:2.00)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都一样大32.安徽 201
14、267)工作人员做成了一个长 60厘米,宽 40厘米,高 22厘米的箱子,因丈量错误,长和宽均比设计尺寸多了 2厘米,而高比设计尺寸少了 3厘米,那么该箱子的表面积与设计时的表面积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分数:2.00)A.4B.20C.8D.4033.(江苏 2012C31)长方体棱长的和是 48,其长、宽、高之比为 3:2:1,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分数:2.00)A.45B.48C.384D.38634.(江苏 2012B87)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88,其长宽高的比值为 3:2:1,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分数:2.00)A.48B.45C.384D.307235.(浙江 2012
15、51)有一个长方形容器,长 40厘米,宽 30厘米,高 10厘米,里面水深 6厘米(最大面为底面)。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再竖起来(最小面为底面)。里面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分数:2.00)A.15B.18C.24D.3036.(江苏 2011 C一 34,B 一 9 1)过长方体一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与下底面四个顶点连得一四棱锥,则四棱锥与长方体的体积比为多少?( ) (分数:2.00)A.1:8B.1:6C.1:4D.1:337.(天津 20127)某蔬菜种植基地有甲、乙两个圆柱形蓄水池,它们的底面积之比为 4:3,甲池中水深8m,乙池中水深 5m,再往两个蓄水池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两
16、个蓄水池水深相等,则甲蓄水池的水面上升( )。(分数:2.00)A.12mB.18mC.9mD.6m38.(国家 201280)连接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如下图所示)。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 6厘米,问正八面体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 (分数:2.00)A.*B.C.36D.7239.(广西 2009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是 10厘米,最短边是 6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分数:2.00)A.24B.30C.48D.6040.(河北 201245)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且两直角边长之和为 1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分数:2.00)A.
17、20B.24C.12D.62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典型行程模型、几何公式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数量关系(总题数:40,分数:80.00)1.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分数:2.00)_解析:2.(江苏 2011C32)老张上山速度为 60米分钟,原路返回的速度为 100米分钟,问老张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 )(分数:2.00)A.85B.80C.75 D.70解析:解析:假设单程距离为 S,来回速度分别为 v 1 、v 2 ,则平均速度为 3.(河北
18、事业单位 201113)一艘轮船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航行速度为 30千米时,从乙港返回甲港,航行速度为 20千米时,这只轮船往返甲、乙两港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分数:2.00)A.24 B.25C.26D.27解析:解析:根据公式有:4.(上海招警 201062)王先生从家里出发开车去朋友家,两家相距 100千米。前往目的地时的平均车速为 60千米时。第二天早晨回家时,王先生希望把往返两地的平均车速提高到 65千米时,那么在回程中应该达到的平均车速约是多少?( )(分数:2.00)A.689 千米时B.709 千米时 C.729 千米时D.749 千米时解析:解析:根据公式:5.(贵州招警
19、 201271)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有加油站丙,从甲到丙为上坡,从丙到乙为下坡,某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 16 小时,返回用了 19 小时,他上坡的速度是 10公里小时,下坡的速度是 25公里小时,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分数:2.00)A.25 B.30C.35D.40解析:解析:不论甲、乙之间的上、下坡如何分布,他来回甲、乙一趟时,上、下坡的路程肯定是相同的,所以可以使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求其平均速度为: (公里小时),那么甲乙两地距离为6.(2011年 424联考一 47)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
20、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 B车上坡时速比 A车慢 20,下坡时速比A车快 20。问在 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分数:2.00)A.22B.23C.24D.25 解析:解析:假设 A的速度一直是 1,那么 B上坡速度为 08,下坡速度为 12,根据公式可以算其平均速度为 20812(0812)096,那么两人的速度之比为 1:09625:24,说明 A跑到第 25圈时,B 跑到 24圈,两车再次齐头并进。7.(黑龙江 201054)某人沿电车线路匀速行走,每 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 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则这个发车间隔为( )。(
21、分数:2.00)A.2分钟B.4分钟C.6分钟 D.8分钟解析:解析:根据公式:发车时间间隔 (分钟)。 点睛一般来说,设每隔 t 1 ,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每隔 t 2 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该人,可列方程组 8.(河北政法本硕 201178)某人沿公交路线匀速行走,每 9分钟有一辆公交车从后面追上来,每 3分钟有一辆公交车从前面迎面开来,假设公交车起点发车间隔一样,并且公交车匀速行驶,发车间隔为多少分钟?( )(分数:2.00)A.3分钟B.45 分钟 C.6分钟D.9分钟解析:解析:根据公式:9.(广东 20097)地铁检修车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 6分钟有一列地铁从
22、后面追上,每 2分钟有一列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发车间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是( )。(分数:2.00)A.2分钟B.3分钟 C.4分钟D.5分钟解析:解析:根据公式,发车时间间隔10.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每隔 10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 6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 )倍。(分数:2.00)A.3B.4 C.5D.6解析:解析:根据公式:11.(江西招警 201179)有一路公交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五分钟发一趟,全程共 15分钟。有一人从乙站骑自行车沿公交路线去甲站。
23、出发时,恰好有一辆公交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 10辆迎面开来的公交车,到站时恰好有一辆公交车从甲站开出。那么他从乙站到甲站共用多少分钟?( )(分数:2.00)A.40 B.45C.48D.50解析:解析:假设这个人是 8:00 出发的,这时他看到的第 1辆车刚到乙站,这辆车是 15分钟之前出发的,即 7:45 出发的。以这辆车为第 1辆,路上还看到 10辆,然后到达时又看到 1辆,说明最后 1辆应该是第 12辆,第 1辆和第 12辆的出发时间应该相差 11个间隔,即 55分钟,7:45 之后 55分钟应该是8:40,说明这个人 8:40 到达终点,一共用了 40分钟。12.从甲、乙两车站
24、,同时相对开出第一辆公共汽车,此后两站每隔 8分钟再开出一辆公共汽车,依次类推。已知每辆汽车车速都是均匀的,每辆车到达对方终点都需 45分钟。现有一位乘客坐甲站开出的第一辆车去乙站,问他在路上会遇到几辆从乙站开出的公共汽车?( )(分数:2.00)A.4B.5C.6 D.7解析:解析:假设这个人 9:00 出发,那么 9:45 到达终点,在这期间,他可以遇到从对面出发时间分别为 9:00、9:08、9:16、9:24、9:32、9:40 共六辆公共汽车。13.(江西 201049)甲从 A地、乙从 B地同时以均匀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离 A地 6千米,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在离
25、 B地 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2.00)A.10B.12C.18D.15 解析:解析:假设 A、B 两地相距 S。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 6、(S6)千米,根据“时间相同,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可知 ;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S3)、(2S3)千米,同理, 。 综上, (千米)。 点睛设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 A地 S 1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 B地 S 2 ,则 14.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在距 A地 8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到达 B地、乙车到达 A地后均立即按原路返回,第二次在距 A地 60千米处相遇。则 A、B
26、两地相距( )。(分数:2.00)A.130千米B.150千米 C.180千米D.200千米解析:解析:假设 A、B 两地相距 S。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 80、(S80)千米,根据“时间相同,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可知 ;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2S60)、(S60)千米,同理, 。综上, (千米)。 点睛设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 A地 S 1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A地 S 2 ,则 15.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迅速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米处又重新相遇
27、。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分数:2.00)A.1120米B.1280米C.1520米D.1760米 解析:解析:两岸型:S3S 1 S 2 1760(米)。16.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米处相遇。这两艘船在距离甲岸 413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分数:2.00)A.1120米B.1280米 C.1520米D.1760米解析:解析:单岸型:17.两辆汽车同时从 AB两站相对开出,在 B侧距中点 20km处,两车相遇,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站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在
28、距 A站 160km处第二次相遇,则 A、B 两站的距离为( )。(分数:2.00)A.400千米B.440千米 C.480千米D.520千米解析:解析:假设 AB两站距离为 S,第一次相遇时 。综上,18.(江苏 2010A40)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 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 A地后,又立即向 B地走去;乙到达 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 B地后,又立即向 A地走去。如此往复,行走的速度不变。若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地点距 A地,500 米,第四次迎面相遇地点距 B地 700米,则 A、B 两地的距离是( )。(分数:2.00)A.1350米B.1460米C.120米
29、D.1300米解析:解析:假设 A、B 两地相距 S。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2S-500)、(S+500)米;第四次相遇 时,甲、乙分别走了(3S+700)、(4S-700)米。综上,19.(江苏 2008A18)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 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 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数为( )。(分数:2.00)A.12B.40 C.32D.30解析:解析:20.(上海 2012A60)一艘船从 A地行驶到 B地需要 5天,而该船从 B地行驶到 A地则需要 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 A地漂流到 B地需要
30、( )天。(分数:2.00)A.40B.35 C.12D.2解析:解析:据公式21.(四川 201214)一艘轮船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需要 5个小时,以同样的功率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6个小时。如在甲地放下一无动力竹排,它到达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分数:2.00)A.5小时B.15小时C.30小时D.60小时 解析:解析:根据公式,22.(2011年 424联考一 50)一条路上依次有 A、B、C 三个站点,加油站 M恰好位于 AC的中点,加油站 N恰好位于 BC的中点。若想知道 M和 N两个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只需要知道哪两点之间的距离?( )(分数:2.00)A.CNB.BCC.AMD.A
31、B 解析:解析:如图所示:23.(广州 201272)将 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按右图的方式叠放,两个正方形重叠的位置刚好为边的中点。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 8厘米,则这个组合图形的外周(右图粗线条)长度为( )。 (分数:2.00)A.72厘米B.80厘米C.88厘米 D.96厘米解析: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外周的长度相当于正方形的 11个边长的长度,即为 88厘米。24.(国家 201362)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投射在墙面及地面上,其中墙面部分的高度为 1米,地面部分的长度为 7米。甲某身高 18 米,同一时刻在地面形成的影子长 09 米。则该电线杆的高度为( )。(分数:2.00)A.12米B.
32、14米C.15米 D.16米解析:解析:甲某身高 18 米,影子长 09 米,这可以说明实际长度是地面影子的两倍,所以电线杆投到地面的部分实际长度应该是 7214(米);墙面与电线杆是平行的,投影长度应该和实际长度是一样的,也是 1米;所以总长为 15米,选择 C。25.(2010年 918联考一 35)长为 1米的细绳上系有小球,从 A处放手后,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 B处共移动了多少米?( )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如右图所示,小球先是垂直落至 C点,细绳绷紧之后再沿圆弧摆至 B点,全程线 AC和圆弧CB两个部分。连接 OC,易证AOCCOB60,ACA01(米);
33、圆弧 Bc是整个圆的 ,长度为(米)。综上,小球总共移动了 米。26.(新疆 201232)甲乙两地相距 500公里,如果在 1公分等于 50公里比例尺的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公分。(分数:2.00)A.5B.10 C.15D.100解析:解析:设地图上两地的距离为 z公分,根据比例的定义,1:50x:500,解得 x10,答案选 B。 点睛在“地图比例尺”问题中,对应的长度单位相同即可,比如本题中实际距离单位都是公里,地图距离单位都是公分,那就不需要再将所有单位化为相同,仍可得到正确答案。27.(河北事业单位 201218)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与宽之比为 5:2,对角线长 29厘米,
3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数:2.00)A.250B.285C.290 D.305解析:解析:设长为 5a,宽为 2a,则对角线 (厘米),因此 28.(成都事业单位 201213)一间长方形会议室,长 85 米,宽 6米,如用周长 60厘米,宽 10厘米的长方形砖铺地,要用多少块?( )(分数:2.00)A.850B.1020C.2650D.2550 解析:解析:长方形地砖的周长是 60厘米,宽是 10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长是 20厘米,换成单位“米”,则地砖的面积是 0201002(平方米),会议室需地砖 8560022550(块),选 D。29.(深圳 201210)一个长
35、方形周长 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 ,长减少 (分数:2.00)A.1000 B.900C.850D.840解析:解析:设长方形的原长为 8x厘米,宽为 5y厘米,则30.(北京社招 201080)某单位计划在一间长 15米、宽 8米的会议室中间铺一块地毯,地毯的面积占会议室面积的一半。若四周未铺地毯的留空宽度相同,则地毯的宽度为多少?( ) (分数:2.00)A.3米B.4米C.5米 D.6米解析:解析:解一设四周留空宽度为 x米,则(152x)(82x)1582,解得 x15 或 x10(舍去),那么地毯宽度为 82x5(米)。 解二会议室的长比宽多 1587(米),由于四周留空宽度相同
36、,那么地毯的长也比宽多 7米。假设地毯的宽为 72米,那么长应该为(n7)米,则 n(n7)158260,直接代入选项可得。 点睛本题第一种解法更加直接,更好理解;第二种解法要求更高,但可以直接代入选项,避免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1.(上海 201359)下列图形均是由正方形与圆形所构成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大的是( )。(分数:2.00)A.A最大B.B最大C.C最大 D.都一样大解析:解析:A 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外面边长为 2cm的正方形,减去中间半径为 1 cm的圆形,面积为 2 2 1 2 4兀(cm 2 ); B 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外面边长为 2cm的正方形,减去中间4
37、个半径为 05 cm 的圆形,面积为 2 2 一 405 2 4(cm 2 ); C 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外面半径为 1 cm的圆形,减去中间的正方形。中间的正方形对角线与圆的直径相同,为 2cm,所以易得其边长为 ,因此,阴影面积为 1 2 32.安徽 201267)工作人员做成了一个长 60厘米,宽 40厘米,高 22厘米的箱子,因丈量错误,长和宽均比设计尺寸多了 2厘米,而高比设计尺寸少了 3厘米,那么该箱子的表面积与设计时的表面积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分数:2.00)A.4B.20C.8 D.40解析:解析:原设计的箱子的表面积为 2(583838255825)平方厘米,加工后
38、的箱子表面积为2(604060224022)平方厘米,前者尾数为 8,后者尾数为 0,利用尾数法,结合选项,选 C。33.(江苏 2012C31)长方体棱长的和是 48,其长、宽、高之比为 3:2:1,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分数:2.00)A.45B.48 C.384D.386解析:解析: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n,2n、n,那么(3n2n1n)448,得到 n2。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应该为 6、4、2,体积为 64248。34.(江苏 2012B87)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88,其长宽高的比值为 3:2:1,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分数:2.00)A.48 B.45C.384
39、D.3072解析:解析: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n、2n、n,那么(3n2n2nnn3n)288,得到n2。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应该为 6、4、2,体积为 64248。35.(浙江 201251)有一个长方形容器,长 40厘米,宽 30厘米,高 10厘米,里面水深 6厘米(最大面为底面)。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再竖起来(最小面为底面)。里面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分数:2.00)A.15B.18C.24 D.30解析:解析:解一设后来水深为 h厘米,根据水体积不变:403061030h,h24,选择 C。 解二原来容器高 10厘米,水深 6厘米,说明水占 60;立起来之后高度为
40、40厘米,水占 60,说明水深 406024(厘米)。36.(江苏 2011 C一 34,B 一 9 1)过长方体一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与下底面四个顶点连得一四棱锥,则四棱锥与长方体的体积比为多少?( ) (分数:2.00)A.1:8B.1:6 C.1:4D.1:3解析:解析:假设长方体底面积为 S,高为 h,则体积为 Sh;四棱锥体积为 37.(天津 20127)某蔬菜种植基地有甲、乙两个圆柱形蓄水池,它们的底面积之比为 4:3,甲池中水深8m,乙池中水深 5m,再往两个蓄水池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两个蓄水池水深相等,则甲蓄水池的水面上升( )。(分数:2.00)A.12mB.18mC.9m
41、 D.6m解析:解析:设注入同样多的水后,甲乙两个蓄水池的水深均为 x,那么由注入的水量相等可得:4(x8)3(x5),解得 x17,那么甲蓄水池的水面上升了 1789(m),答案选 C。38.(国家 201280)连接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如下图所示)。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 6厘米,问正八面体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 (分数:2.00)A.*B.C.36 D.72解析:解析:该正八面体可以看做由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四棱锥拼成,每个四棱锥的底面为原正方体底面面积的一半,高是原正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正八面体的体积为39.(广西 2009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是 10厘米,最短边是 6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分数:2.00)A.24 B.30C.48D.60解析:解析:勾股定理:中边长40.(河北 201245)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且两直角边长之和为 1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分数:2.00)A.20B.24 C.12D.62解析:解析:解一假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a、b、c(c 为斜边),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