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总题数:27,分数:54.00)1.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 )。(分数:2.00)A.每隔三天或者五天B.农历三月初五C.农历每月初八D.农历每月十五2.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分数:2.00)A.骑马B.杂技C.驾车D.防御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4.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分数:2.00)A
2、.苗族B.傣族C.高山族D.黎族5.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做出过重要的理论探究6.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全部属于亚洲的是( )。(分数:2.00)A.昆曲 马头琴传统音乐 高棉皮影戏B.土著亡灵节 乌干达树皮制作 昆曲C.牧羊人长笛及其音乐 萨那歌曲 朝比木琴音乐D.马头琴传统音乐 土著亡灵节 班什狂欢节7.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
3、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传奇出现词成为文化主流瓦子、勾栏兴起出现许多话本杂剧产生绘画成为商品(分数:2.00)A.B.C.D.8.成语“猴年马月”泛指没有盼头的遥远岁月。下列关于“猴年马月”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并非所有“猴年”都有“马月”B.甲申年和丙申年都是“猴年”C.65 猴年马月”的周期是 12 年D.每年的农历五月都是“马月”9.古人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孟春桃月B.仲夏荷月C.仲秋桂月D.季冬菊月10.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4、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分数:2.00)A.诚敬存之B.发明本心C.端坐澄心D.读圣贤书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分数:2.00)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2.“包身工”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的一种形式。我国 20 世纪的一位著名作家通过实地观察,以饱蘸血泪的笔撰写了包身工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之一。这位作家是( )。(分数:2.00)A.沈雁冰B.
5、沈从文C.老舍D.夏衍13.下列诗句与其所描述的生产活动对应错误的是( )。(分数:2.00)A.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农田灌溉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酿酒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烧畲D.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14.“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分数:2.00)A.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5.下列
6、文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暗香疏影”形容的是梅花香味和姿态B.“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晴雯的判词C.“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雪莱说的D.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诸葛亮先提出来的16.下列哪一首诗词描写的景色在今天四川省境内?( )(分数:2.00)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7.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父子作家,如曹操和曹丕、曹植,王羲之和王献之,苏洵和苏轼、苏辙,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以下诗歌名句是由父子两人分别创作的是( )。(分数:2.
7、00)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8.关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搭配有误的是( )。(分数:2.00)A.商周世卿世禄制B.汉军功爵制C.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D.隋唐至明清科举制19.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哪一位?( )(分数:2.00)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20.某剧组准备拍摄纪录片大唐王朝,下列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的是
8、( )。(分数:2.00)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C.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21.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古田会议D.瓦窑堡会议22.下列选项与史实相符的是( )。(分数:2.00)A.武则天翻阅线装书B.海神妈祖救了几个外国人,外国人用英文表示对其感谢C.勾践卧薪尝胆,每日以甘薯充饥D.唐玄宗当着诸王的面称赞梅妃所作惊鸿舞23.下列选项与我国古代帝王相关,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
9、运河,创科举,三征高丽休养生息杯酒释兵权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分数:2.00)A.B.C.D.24.1995 年 4 月 29 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分数:2.00)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2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2.00)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B.郑和下西洋
10、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6.清宫剧中出现下列情景,明显违背史实的是( )。(分数:2.00)A.道光帝在圆明园批阅奏章B.咸丰帝在避暑山庄观赏昆曲C.光绪帝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D.宣统帝在紫禁城接见琉球使臣27.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分数:2.00)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历史文化常识)模拟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总题数:2
11、7,分数:54.00)1.项脊轩志有云:“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 )。(分数:2.00)A.每隔三天或者五天B.农历三月初五C.农历每月初八D.农历每月十五 解析:解析:“三五之夜”指阴(农)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故本题答案选 D。2.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分数:2.00)A.骑马B.杂技C.驾车 D.防御解析:解析:“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故本题答案选 C。3.提出“民为贵,
12、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老子C.孟子 D.庄子解析: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故本题答案选 C。4.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分数:2.00)A.苗族B.傣族C.高山族 D.黎族解析:解析: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产生于 1947 年的大陆,曲作者张彻,词作者邓禹平,是一首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
13、、人物的民歌。故本题答案选 C。5.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做出过重要的理论探究解析:解析: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是有积极意义的。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 C。6.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全部属于亚洲的是( )。(分数:2.00)A.昆曲 马头琴传统音乐
14、 高棉皮影戏 B.土著亡灵节 乌干达树皮制作 昆曲C.牧羊人长笛及其音乐 萨那歌曲 朝比木琴音乐D.马头琴传统音乐 土著亡灵节 班什狂欢节解析:解析:土著亡灵节属于拉丁美洲,乌干达树皮制作和朝比木琴音乐属于非洲,牧羊人长笛及其音乐和班什狂欢节属于欧洲。其余全部属于亚洲。故本题答案选 A。7.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传奇出现词成为文化主流瓦子、勾栏兴起出现许多话本杂剧产生绘画成为商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传奇”出现在唐朝而不是宋朝,故排除。其他文化现象都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有关。8.成语“猴年马月”泛指没有
15、盼头的遥远岁月。下列关于“猴年马月”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并非所有“猴年”都有“马月” B.甲申年和丙申年都是“猴年”C.65 猴年马月”的周期是 12 年D.每年的农历五月都是“马月”解析:解析:每年的农历五月为“马月”,则所有的“猴年”都有“马月”,A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9.古人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孟春桃月B.仲夏荷月C.仲秋桂月 D.季冬菊月解析:解析:根据孟、仲、季命名每季的三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
16、孟冬、仲冬、季冬。以花命名的月份别称分别为:一月(柳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荷月)、七月(巧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阳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梅月)。桃月对应的是季春,荷月对应的是季夏,菊月对应的是季秋。A、B、D 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10.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分数:2.00)A.诚敬存之B.发明本心C.端坐澄心D.读圣贤书 解析:解析:这首诗是朱熹的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
17、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人要把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故本题答案选D。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分数:2.00)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解析:12.“包身工”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的一种形式。我国 20 世纪的一位著
18、名作家通过实地观察,以饱蘸血泪的笔撰写了包身工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之一。这位作家是( )。(分数:2.00)A.沈雁冰B.沈从文C.老舍D.夏衍 解析:解析:夏衍撰写的包身工发表于 1936 年 6 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的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13.下列诗句与其所描述的生产活动对应错误的是( )。(分数:2.00)A.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农田灌
19、溉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酿酒 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烧畲D.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解析:解析:B 选项出自李白的秋浦歌,描写的是秋浦夜晚冶炼的劳动场面。故本题答案选 B。14.“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分数:2.00)A.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解析:解析:C 项的内容表达的是井田制之下的国家土地归国王一人所有,
20、与题干中国家主权归全体国民意思相反。故本题答案选 C。15.下列文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暗香疏影”形容的是梅花香味和姿态B.“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晴雯的判词C.“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雪莱说的D.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诸葛亮先提出来的 解析:解析:“约法三章”原句出于史记高祖本纪和资治通鉴。据记载,沛公(即刘邦)首先打进秦国都城咸阳,他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人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16.下列哪一首诗词描写的景
21、色在今天四川省境内?( )(分数:2.00)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析:解析:“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岷山的千年积雪,岷山主峰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故本题答案选 A。17.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父子作家,如曹操和曹丕、曹植,王羲之和王献之,苏洵和苏轼、苏辙,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以下诗歌名句是由父子两人分别创作的是( )。(分数:2.00)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22、娟。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解析:解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A 选项正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登高中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杜牧过华清宫中的诗句。两人不是父子关系。B 选项错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名句。“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是苏辙南斋竹三绝中的句子。两人是兄弟关系。C 选项错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晏几道的临江仙中的句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李煜虞美人中
23、的名句。D 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18.关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搭配有误的是( )。(分数:2.00)A.商周世卿世禄制B.汉军功爵制 C.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D.隋唐至明清科举制解析:解析:军功爵制是战围和秦时期的人才制度,汉代的人才制度是举荐(察举)制。故本题选 B。19.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哪一位?( )(分数:2.00)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 解析:解析:扁鹊(公元前 407 公元前 310 年),中医学的开山鼻祖,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孙思邈(581682 年),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李时珍(1
24、5181593 年),中国古代医学家,明朝人。张仲景(约公元 150154 年约公元 215219 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因此曹操只能寻找同一时期的张仲景。故本题答案选 D。20.某剧组准备拍摄纪录片大唐王朝,下列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的是( )。(分数:2.00)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C.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解析:解析:交子,发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的货币,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在唐朝是没有“交子”的,D 场景不可能
25、出现。故本题答案选 D。21.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D.瓦窑堡会议解析:解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实际上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避免了中国革命遭到更为严重的损失。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改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故本题答
26、案选 B。22.下列选项与史实相符的是( )。(分数:2.00)A.武则天翻阅线装书B.海神妈祖救了几个外国人,外国人用英文表示对其感谢C.勾践卧薪尝胆,每日以甘薯充饥D.唐玄宗当着诸王的面称赞梅妃所作惊鸿舞 解析:解析:线装也称古线装。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大体经历了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由此可见武则天时代并无线装书,A 项错误。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相传为北宋人。北宋时期与宋朝有生
27、意往来的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其语言不可能是英语。B 项错误。甘薯是明朝时传入中国的,而勾践为春秋时人物。C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23.下列选项与我国古代帝王相关,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运河,创科举,三征高丽休养生息杯酒释兵权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隋炀帝“修运河,创科举,三征高丽”; 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本题的正确排序应为。故本题答案选 A。24.1995 年 4 月 29 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
28、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分数:2.00)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解析:解析:A 选项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发生在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B 选项说的是渡江战役,发生在 1949 年 4 月至 1949 年 6 月。C 选项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发生在 1927 年 9 月。D 选项反映的是第二次反“围
29、剿”的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在 1928 年 8 月。故本题答案选 C。2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2.00)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解析:解析:戊戌变法,1898 年;马关条约,1895 年;五四运动,1919 年。A 错。郑和下西洋,1405 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 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年初。B 正确。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 132年;诸葛亮写出师表,建兴五年,227 年春天;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C
30、 错。虎门销炯,1839 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D 错。故本题答案选 B。26.清宫剧中出现下列情景,明显违背史实的是( )。(分数:2.00)A.道光帝在圆明园批阅奏章B.咸丰帝在避暑山庄观赏昆曲C.光绪帝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安D.宣统帝在紫禁城接见琉球使臣 解析:解析:历史上的琉球王国,是指从 1429 年尚巴志建立统一政权起,到 1879 年被日本吞并为止,在日本九州和中国台湾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存续了 450 年的一个统一王国。宣统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自 1909 年启用至 191
31、1 年废除。宣统继位时琉球王国已经被日本所吞并。故本题答案选 D。27.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分数:2.00)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解析:解析:玉米是明代时,由来朝觐的穆斯林传入中国的,半坡时期中国还没有玉米,B 项错误;铁制铠甲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而周武王伐纣是商朝末期,C 项错误。纸发明于西汉时期,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故秦朝还没有纸,D 项错误。专家认为,佛教最迟在秦始皇时期传入中国,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非常多,佛教文化已经非常盛行,故 A项正确,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