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6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 500 字的篇幅,概述 D 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分数:30.00)_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对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 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分数:30.00)_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2、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宇数在 10001200 字之间。(分数:40.00)_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6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 500 字的篇幅,概述 D 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1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性事故,它既表现为自然界的灾难性事故(如“非典
3、”、禽流感和海啸),也表现为社会领域中的比较大的、灾难性事故(如井喷、氨气泄漏事故)。这一类事件主要来自于社会领域,而不是自然界。 2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自然界的灾害,另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社会领域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这一方面更为重要,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时期,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增多,从而威胁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3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有两个层次。就表层的来说,主要有以下这样几点:一是预防机制不够得力,二是法制不够健全,三是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四是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就深层的来说,一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
4、没有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如征地导致部分社会群体利益受损,引起群体性的诉讼和上访),三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四是没有处理好安全、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就是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 4关于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一是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工程(如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理顺体制内的各种关系,这是防止社会根源突发事件的根本措施;二是建立全国性的预警机制;三是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一整套相关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四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五是政府要承担
5、起自身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应有的责任,不能将自己份内的事也推给社会和市场;六是要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包括物资储备。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对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 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我们认为,网友甲和网友丙发表的帖子与 D 部长的谈话有矛盾。 网友甲说“要使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就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以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如: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故,从而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6、”其与 D 部长谈话内容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是 D 部长在开始交流时即说过“突发公共事件主要不是来自于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就是指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故;二是网友甲说政府可以“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而通观 D 部长的谈话,我们并没有找到有这一意思的话语,他着重强调的是政府如何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如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防止在社会领域出现突发性公共事件。 网友丙说“能否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是否强大并没有关系,关键是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他把突发事件完全归结为社会制度。而 D 部长只是从体制和机制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发。显然,体制和机制并不能与社会制度等同。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
7、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宇数在 10001200 字之间。(分数:40.00)_正确答案:()解析:B未雨绸缪,化剑为泥/B 关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思考 从 2003 年春夏之交蔓延全国的“非典”事件以来,我们逐渐熟悉了突发公共事件这一词,并对其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认。2004 年冬天,我们身边爆发了印度洋大海啸,随后禽流感又不断在各地现身,让我们又一惊一惧。然而,在工业化、市场化竞相媲美、相映成趣的今天,我们最可能碰到的恐怕不是上述来自自
8、然界一类的灾难性事件,而是来自我们社会本身的灾难性事件。自然界的突发公共事件让我们防不胜防,社会领域的此类事件同样会让我们措手不及,甚至会使我们更为狼狈。如果这两类事件联起手来,共同袭击我们宁静、美丽、和谐的家园,我们将在劫难逃。 的确,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我们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我们的政府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一次又千次应对此类事件的风波中取得成功,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的答卷。 要想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先要弄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就表层的来说,主要是由于我们的预防机制不够得力、法制不够健全、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就深层的来说,是因为我们既没有处理好
9、与大自然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自己内部的各种关系,以至天怨人怒。一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对大自然太粗暴,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不惜对其开膛破肚,肆意毁坏她的美丽容颜,以致引起了她的震怒和报复。另一方面,我们既没有处理好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以至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心思;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让经济发展一马当先,而冲淡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更没有处理好安全、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这三者实现良性互动,而是让它们彼此冲突。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好上述关系,使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之间相和谐、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相和谐。这是我们的政府在防范和应对
10、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总对策。 为了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持续的努力: 第一,要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包括防范机制和处理机制。如建立社会稳定机制和公共防疫体制。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尽量将可能爆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发生了,也能够成功地控制和处理。 第二,要疏通信息的传播渠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尽早向社会公布危机信息;以便接受社会监督,并从社会中获得支持和帮助。 第三,要明确政府职能,全方位提升政府能力。社会公共事务中,哪些该由政府负责,哪些该由社会自身来协调,政府要进行明确的区分。政府要承担起自身在社会公共服务中应 有的责任,不能将自己
11、份内的事也推给社会和市场。政府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便成功应对更为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 第四,要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和深入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既有深刻的教训,更有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由此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论体系。 总之,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的政府去谨慎应对。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与国情、区情相吻合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一致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新路子,才能确保人民安康、社会太平、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