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4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8781       资源大小: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45及答案解析.doc

    1、国家公务员(申论)445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2005 年 6 月 27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

    2、资源保证。 2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约为 33%,比发达国家低大约 10 个百分点,还有较大差距。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产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 2l%、45%和 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 25%,比日本高 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 23 倍。 3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 5%,能源费用超过 800 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 1999 年平均

    3、水平的 33%。 4在大学校园里,很容易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水房里的水龙头在一刻不停地运转。有时是盆里放几件衣服,一冲就是一天。 5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 400 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仅到 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 3.76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 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 18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 70 亿元,多排二氧化碳 52 万吨。 6有数字显示,由于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在 20%左右,每年因此损失的自来水近 100

    4、亿立方米,甚至高于南水北调中线的输水量。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 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有些甚至低至 10%。煤矿回采率之所以这么低,是煤矿开采企业“挑肥拣瘦”造成的。据了解,在我国不少地区的煤层平均厚度有 50 米至 60 米。按国家规定,开采较厚的煤层要采用工艺复杂的分层技术,逐层开采。而面对旺盛的需求,一般企业往往只是开采中间最“肥”的煤层,大量资源就这样被浪费了。而煤矿开采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低的回采率下仍旧生活得很好,原因就是我国当前的资源税过低,而且收费方法不合理。为了照顾地方利益,获得开采权的企业现在交付的资源税往往不足成本的

    5、 1%。这样企业就很难对这一税种产生足够的重视。 8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而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介绍,中国原煤产量 2001 年为 11.6 亿吨,2004 年已达到 19.6 亿吨。2004 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2200 万吨,居世界首位,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张晓强说:“这些已大大超过中国的环境容量,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9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4 年电荒席卷了国内 21 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 2000 万至 3000 万千瓦。2005 年一季度全国共有

    6、 24 个省、市拉闸限电。而这一缺电缺口提前增大的严峻态势,使得业内专家把今年普遍视为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力最紧缺的一年。 国电网按照各主要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结果,预计 2005 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仍然很大。在全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 1100 万至 1400 万千瓦;华北电网最大电力缺口竟高达 300 万千瓦;华中电网和西北电网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而在今年枯水期,南方五省区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大致为 700 万至 800 万千瓦。 12我国共有 660 座城市,其中 2/3 缺水,110 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 2000 亿人民币。 13中国

    7、的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 53 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l/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 2030 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14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世纪头二十年要紧紧地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包括进一步实现GDP 翻两番,能源消费只翻一番甚至更好一点的目标。这样必须走出一条

    8、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中国要在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的消耗,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家应该明确制定环保和技术消耗的技术门槛,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在这一点上,东部尤其要先行,产业体系结构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

    9、发展道路。”徐匡迪说。 162004 年与 1990 年相比,全国每万元 GDP 能耗下降了 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 7 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耗煤、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 11.2%、29.6%和 21.9%,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17北京市工业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 50%,其中五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冶金、石化、建材、化工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28%,却耗用了全市工业 85%的能源、77%的新鲜水、排放了 93%的大气污染物;万元 GDP 能耗为 7.13 吨标准煤,是全市万元 GDP 能耗1.33 吨标煤的 5 倍以上。 18当下中国的能源供应主要靠煤炭

    10、支撑,据统计,2003 年度,中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印度的 10 倍、美国的 100 倍。可见能源成本实质上是生命成本,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地节制能耗,就不只是为了节约几个钱,更是为了体恤民力尤其是体恤人的生命和健康。 (分数:99.99)(1).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 150 字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分数:33.33)_(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33.33)_(3).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

    11、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国家公务员(申论)445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2005 年 6 月 27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

    12、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2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约为 33%,比发达国家低大约 10 个百分点,还有较大差距。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产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 2l%、45%和 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 25%,比日本高 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 23 倍。 3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 5%,能源费用超过 800 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

    13、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 1999 年平均水平的 33%。 4在大学校园里,很容易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水房里的水龙头在一刻不停地运转。有时是盆里放几件衣服,一冲就是一天。 5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 400 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仅到 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 3.76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 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 18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 70 亿元,多排二氧化碳 52 万吨。 6有数字显示,由于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

    14、在 20%左右,每年因此损失的自来水近 100 亿立方米,甚至高于南水北调中线的输水量。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 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有些甚至低至 10%。煤矿回采率之所以这么低,是煤矿开采企业“挑肥拣瘦”造成的。据了解,在我国不少地区的煤层平均厚度有 50 米至 60 米。按国家规定,开采较厚的煤层要采用工艺复杂的分层技术,逐层开采。而面对旺盛的需求,一般企业往往只是开采中间最“肥”的煤层,大量资源就这样被浪费了。而煤矿开采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低的回采率下仍旧生活得很好,原因就是我国当前的资源税过低,而且收费方法不合理。为了照顾地方利益

    15、,获得开采权的企业现在交付的资源税往往不足成本的 1%。这样企业就很难对这一税种产生足够的重视。 8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而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介绍,中国原煤产量 2001 年为 11.6 亿吨,2004 年已达到 19.6 亿吨。2004 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2200 万吨,居世界首位,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张晓强说:“这些已大大超过中国的环境容量,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9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4 年电荒席卷了国内 21 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 2000 万

    16、至 3000 万千瓦。2005 年一季度全国共有 24 个省、市拉闸限电。而这一缺电缺口提前增大的严峻态势,使得业内专家把今年普遍视为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力最紧缺的一年。 国电网按照各主要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结果,预计 2005 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仍然很大。在全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 1100 万至 1400 万千瓦;华北电网最大电力缺口竟高达 300 万千瓦;华中电网和西北电网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而在今年枯水期,南方五省区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大致为 700 万至 800 万千瓦。 12我国共有 660 座城市,其中 2/3 缺水,110 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

    17、产值的损失大约在 2000 亿人民币。 13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 53 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l/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 2030 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14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世纪头二十年要紧紧地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包括进一步实现GDP 翻两番,能源

    18、消费只翻一番甚至更好一点的目标。这样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中国要在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的消耗,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家应该明确制定环保和技术消耗的技术门槛,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在这一点上,东部尤其要先行,产业体系结构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

    19、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徐匡迪说。 162004 年与 1990 年相比,全国每万元 GDP 能耗下降了 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 7 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耗煤、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 11.2%、29.6%和 21.9%,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17北京市工业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 50%,其中五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冶金、石化、建材、化工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28%,却耗用了全市工业 85%的能源、77%的新鲜水、排放了 93%的大气污染物;万元 GDP 能耗为 7.13 吨标准煤,是全市万元 GDP 能耗1.33 吨标煤的

    20、 5 倍以上。 18当下中国的能源供应主要靠煤炭支撑,据统计,2003 年度,中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印度的 10 倍、美国的 100 倍。可见能源成本实质上是生命成本,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地节制能耗,就不只是为了节约几个钱,更是为了体恤民力尤其是体恤人的生命和健康。 (分数:99.99)(1).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 150 字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分数:33.33)_正确答案:( 给定材料反映了以下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不足问题日见突出。为此,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紧迫的任务。)解析:(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33.33)_正确答案:(1)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指导。 (2)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3)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 (4)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机制,重点是推进电价

    22、、热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5)力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要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 (6)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7)强化节能宣传, (8)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 )解析:(3).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正确答案:( 节约型社会亟须建立科学消费观 当前社会中盛行的许多不健康的、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正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阻碍,倡导和建立科学消费观已是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

    23、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适度和时尚的消费行为被人们所接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生活中,与科学生活方式相悖的不健康消费,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而在这些消费行为中,“大款”与“公款”充当了不好的角色,并给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是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识之士认为,要在全社会建立科学的消费现,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建立科学的消费现是

    24、一件事关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公务人员要率先垂范。官员的消费行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极强示范作用。领导干部消费朴素适度,围着官员的大款们想花钱也找不到对象;公款消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其次,建设节约型社会文化。通过教育宣传,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让节约成为每个公民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营造浓厚的节约资源社会氛围。 第三,制定和实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科学的消费观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扬光大,不健康的、畸形的、奢靡的消费观受到应有惩戒和制止。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4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