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9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常识判断(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_。(分数:2.00)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_。 冯玉祥五原誓师 北伐军占领南京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分数:2.00)A.B.C.D.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活动有_。 派军
2、舰开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派军舰把国民党军队运到东北,准备进攻东北地区 派遣间谍准备在 1950 年国庆节时搞破坏活动 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美国军队打到我国边境,威胁我国安全(分数:2.00)A.B.C.D.4.1915 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_。(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5.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2.00)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C.张衡发
3、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6.正确的地质时代顺序是_。(分数:2.00)A.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元古代、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中生代、新生代D.太古代、古生代、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7.魏源在海国图志、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都较详细地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并给予较高评价,新思潮倡导者们这样做_。(分数:2.00)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敌御侮B.表现了对清封建统治者的否定C.为维新变法活动制造舆论D.是在分析“夷情虚实”,探求“驭夷之方”8.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
4、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分数:2.00)A.兴中会B.国民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9.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_。(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大总统选举法D.钦定宪法大纲1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_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 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 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分数:2.00)A.B.C.D.11.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_(分数:2.00)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C.
5、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D.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相继通车1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_。(分数:2.00)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13.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 10 天,到达澳门用了 67 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 56 天和 57 天。这说明_。 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分数:2.0
6、0)A.B.C.D.14.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情况。对此解释正确的是_。(分数:2.00)A.列强逐步控制上海,实施“以华治华”政策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C.太平天国进攻上海,导致局势混乱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1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在于_。(分数:2.00)A.推动民主化进程B.关注解决民生问题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D.宣布平均分配土地16.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分数:2.
7、00)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建立C.北伐战争D.中共二大17.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_。(分数:2.00)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1937 年,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9 年19.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_。(分数:2.0
8、0)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以教育和团结为主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整肃党风、严惩腐败20.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数:2.00)A.第一届B.第二届C.第三届D.第四届2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_。(分数:2.00)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22.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实行家
9、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3.中共中央于 1935 年 12 月 17 日至 25 日召开的_,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并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24.1947 年 7 月至 9 月,在刘少奇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_。(分数:2.00)A.中国土地法草案B.中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法大纲25.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
10、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关于此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B.发射“嫦娥二号”的 2 号平台与发射“嫦娥一号”的 3 号平台不同的是,使用了黄色升降台技术,这是中国航天专家的一个创新C.“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进行自动巡视勘察D.“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26.下列做法和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用硫酸铜
11、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鲜亮,营养丰富B.高温杀毒的原因是因为高温能够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生理活性C.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约 70%来自糖类,其来源主要是淀粉D.尼古丁是一种有毒物质,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27.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B.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28.青铜是一种合金,它的成分是_。(分数:2.00)A.铜和锌B.铜和锡C.铜和金D.铜和镍29.霾和雾的区别在于_。(分
12、数:2.00)A.水汽含量的大小B.气象现象的颜色C.行程消散的时间D.细小颗粒物的成分30.在我国领土南端的南沙群岛上,下列哪天白昼最长?_(分数:2.00)A.妇女节B.劳动节C.儿童节D.国庆节31.“干冰”的主要成分是_。(分数:2.00)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32.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33.纳
13、米技术的“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_。(分数:2.00)A.十亿分之一米B.一亿分之一米C.一千万分之一米D.一百万分之一米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2000 年 9 月 15 日,秋风送爽,悉尼奥运会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开幕B.诗经里的“七月流火”,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天气的炎热C.人们常说的“绿色食品”是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D.金刚石和石墨虽然外形差别很大,但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35.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2.00)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B.便于雨水流走C.视野开阔,承受冲击能力强D.减小空气阻力36.核电站
14、的发电是利用_。(分数:2.00)A.核燃料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热能B.核爆炸所产生的能量C.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D.核燃料和其他燃料混合反应产生的热能37.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人们借助它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信息迅速传递到目标地点。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分数:2.00)A.电影B.电视C.互联网D.报刊38.城市民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分数:2.00)A.甲烷B.一氧化碳C.硫化氢D.乙烷39.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现在,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高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
15、期,在包装袋中常常放入生石灰B.现在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它们属于碳氢化合物C.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可用于消毒自来水D.为了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 60 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洗衣粉40.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蜓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_。(分数:2.00)A.蜻蜓为了降温B.蜻蜓在戏水玩耍C.蜻蜓在水中产卵D.蜻蜓在水中找食物41.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分数:2.00)A.水和蛋白质B.核酸和蛋白质C.糖类和蛋白质D.脂类和蛋白质42.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分数:2
16、.00)A.放风筝B.月球上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C.用电风扇乘凉D.听到雷声43.通常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_。(分数:2.00)A.水、阳光和适宜的温度B.阳光、空气和水C.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D.土壤、阳光和空气44.“中国旅游日”被确定为每年的 5 月 19 日,根据主要是_。(分数:2.00)A.徐霞客游记开篇日B.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发布日C.郦道元水经注成书日D.国家旅游局随机确定45.目前市场上的汽油有 90、93、95、97 等标号,这些标号代表的意思是_。(分数:2.00)A.代表汽油本身的纯度B.代表汽油的抗爆性C.代表汽油的百分比D.代表汽油本身的碳元素的含量4
17、6.“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尽量选择小排量汽车B.尽量使用大功率电器C.用餐时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以煤炭作为主要生活能源47.以下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_。(分数:2.00)A.酒精挥发B.石岩转矿C.冰雪融化D.白磷自燃48.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明显提高的是_。(分数:2.00)A.胰岛素B.肾上腺素C.性激素D.甲状腺素49.下列关于绿色树叶变成红色树叶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是由树木的遗传因素决定的B.是由树叶中含有红色花青素的含量变化决定的C.温差小的地方
18、比温差大的地方叶子更红D.在干旱的地方比水分充足的地方叶子更红50.治疗脚气病可选用_。(分数:2.0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1C.维生素 CD.维生素 D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9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常识判断(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_。(分数:2.00)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解析:解析 材料反映了上海成为西
19、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说明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C 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中国闭关锁国状态开始被打破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选 B。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_。 冯玉祥五原誓师 北伐军占领南京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中山舰事件”发生于 1926 年 3 月,冯玉祥五原誓师是 1926 年 9 月,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 1927 年 2 月,北伐军占领南京是 1927 年 3 月。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活动有_。 派军舰开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派军舰把国民党军队运到东北,准备进
20、攻东北地区 派遣间谍准备在 1950 年国庆节时搞破坏活动 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美国军队打到我国边境,威胁我国安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选项 ABD。4.1915 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_。(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解析:解析 1915 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以后,上海商会组成“劝用国货会”,主张抵制日货,运动得到全国各地商民的强烈响应,到
21、当月底,全国各地商人拒卖日货,人人用国货。5.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2.00)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解析:解析 戊戌变法,1898 年;马关条约,1895 年;五四运动,1919 年。A 错。郑和下西洋,1405 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 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年初。B 对。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 132 年;诸葛亮写出师表,建兴五年,227 年春天;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C 错。虎门销烟,1839 年;中日甲午
22、战争,1894 年1895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年1842 年。D 也错。6.正确的地质时代顺序是_。(分数:2.00)A.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元古代、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中生代、新生代D.太古代、古生代、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解析:解析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 5 代:即早期的太古代、元古代,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故本题答案选 A。7.魏源在海国图志、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都较详细地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并给予较高评价,新思潮倡导者们这样做_。(分数:2.00)A
23、.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敌御侮B.表现了对清封建统治者的否定C.为维新变法活动制造舆论D.是在分析“夷情虚实”,探求“驭夷之方” 解析:解析 魏源、徐继畲著书介绍西方制度,目的在于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来维护清朝君主专制的封建统治,所以 A、B、C 都不对。8.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分数:2.00)A.兴中会B.国民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 解析:解析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确立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成为公认的领导人,建立了国内支部和国外支部,具备了政党应具备的纲领、领袖、组织的条件。A 项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4、,不是政党;B、C 项成立时间都后于中国同盟会。9.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_。(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C.大总统选举法D.钦定宪法大纲解析:解析 1912 年 3 月 8 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五十六条,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B、C 项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否定共和制度、实行专制独裁的产物;D 项是清政府为巩固封建君权而颁布的,显然不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1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_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5、宪法 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 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 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54 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几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故不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11.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_(分数:2.00)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C.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D.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相继通车解析: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 195
26、3 年至 1957 年,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是在 1964 年。1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_。(分数:2.00)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解析:解析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13.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 10 天,到达澳门用了 67 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
27、用时 56 天和 57 天。这说明_。 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英国的工业革命成果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战略战术的体现,故排除,而中“首位”用词过于绝对,夸大了交通技术所起到的作用,也应排除。故本题选 B。14.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情况。对此解释正确的是_。(分数:2.00)A.列强逐步控制上海,实施“以华治华”政
28、策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C.太平天国进攻上海,导致局势混乱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知识。清政府即便在闭关锁国时期仍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而上海的开放却要晚一些,这就造成上海城市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为列强和地方帮会控制上海提供了可能,故选 D。1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在于_。(分数:2.00)A.推动民主化进程B.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D.宣布平均分配土地解析:解析 A 项民主化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C 项明确提出反帝
29、的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 项平均地权不符合辛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只有 B 项都有体现。故选 B。16.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分数:2.00)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建立C.北伐战争D.中共二大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7.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
30、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_。(分数:2.00)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也可知“伟大传奇”是指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1937 年,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9 年 解析:解析 毛泽东于 1938 年 5 月发表论持久战,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问题。故本题答案为D。19.
31、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_。(分数:2.00)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以教育和团结为主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整肃党风、严惩腐败解析:解析 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基本方针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该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故本题答案为 C。20.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数:2.00)A.第一届 B.第二届C.第三届D.第四届解析:解析 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32、议在北京举行。2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_。(分数:2.00)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解析: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观点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打破僵化”“解放思想”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打破“两个凡是”和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禁锢。真理标准讨论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了历史性转折。22.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分数:2.
33、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解析:解析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23.中共中央于 1935 年 12 月 17 日至 25 日召开的_,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并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解析 1935 年 12
34、 月 17 日至 25 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并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24.1947 年 7 月至 9 月,在刘少奇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_。(分数:2.00)A.中国土地法草案B.中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 D.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法大纲解析:解析 1947 年 7 月 17 日,党的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25.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
35、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关于此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B.发射“嫦娥二号”的 2 号平台与发射“嫦娥一号”的 3 号平台不同的是,使用了黄色升降台技术,这是中国航天专家的一个创新C.“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进行自动巡视勘察D.“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解析:解析 “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
36、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故本题答案为 D。26.下列做法和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鲜亮,营养丰富 B.高温杀毒的原因是因为高温能够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生理活性C.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约 70%来自糖类,其来源主要是淀粉D.尼古丁是一种有毒物质,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解析:解析 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引起中毒,所以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不能包装食品,A 项做法和说法错误。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常用此性质进行杀菌消毒,B 项说法正确。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约 70%来自糖类
37、,其来源主要是淀粉提供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供机体营养,C 项说法也正确。人在吸烟时,产生有害物质尼古丁,人对其有依赖性,所以要拒绝烟草,D 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A。27.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B.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解析:解析 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水稻,A 项错误;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试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首例获得成功的杂交水
38、稻品种,B 项错误; 黍指小米,稷指高粱,该句话是说黍稷离离成行,正在长苗的时候,并没有提到水稻,C 项错误; 袁隆平的研究小组是在海南找到的野稻,并进行试验,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D 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 D。28.青铜是一种合金,它的成分是_。(分数:2.00)A.铜和锌B.铜和锡 C.铜和金D.铜和镍解析:解析 青铜,是指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故本题答案选B。29.霾和雾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水汽含量的大小 B.气象现象的颜色C.行程消散的时间D.细小颗粒物的成分解析:解析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是水平能见度小于
39、 1 千米的现象。它的形成是由贴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霾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多少:水分含量达到 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故本题答案选 A。30.在我国领土南端的南沙群岛上,下列哪天白昼最长?_(分数:2.00)A.妇女节B.劳动节C.儿童节 D.国庆节解析:解析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为:春分时昼夜等长,之后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到夏至时(6月 21 日或 22 日)白昼最长,此
40、后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秋分时昼夜等长,冬至时夜最长昼最短。儿童节最接近夏至,因此选 C。31.“干冰”的主要成分是_。(分数:2.00)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 C.氧气D.氮气解析:解析 干冰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32.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解析:解析 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感染疾病。排除 A。 献血、输血前必须进行
41、血型检测,确保血型相融,直接依献血者所报血型输血可能出现事故。B 项排除。 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所以 C 项是错误的。 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故本题答案选 D。33.纳米技术的“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_。(分数:2.00)A.十亿分之一米 B.一亿分之一米C.一千万分之一米D.一百万分之一米解析:解析 纳米技术是一种最新技术,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一米的十亿分之一。3
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2000 年 9 月 15 日,秋风送爽,悉尼奥运会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开幕B.诗经里的“七月流火”,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天气的炎热C.人们常说的“绿色食品”是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D.金刚石和石墨虽然外形差别很大,但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 解析:解析 位于南半球的悉尼在 9 月 15 日的时候属于春季,而不是“秋风送爽”,故 A 不选;诗经里“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转凉,故 B 不选;绿色食品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
43、标志的食品。并不是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故 C 不选;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成分都是碳,它们具有相同的“质”,但“形”或“性”却不同,且有天壤之别,金刚石是目前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是最软的物质之一。故本题答案选 D。35.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2.00)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B.便于雨水流走C.视野开阔,承受冲击能力强D.减小空气阻力解析:解析 多数汽车的挡风玻璃都是斜的是为了防止镜面反射,车内的人的身影通过挡风玻璃反射成为影像从而影响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因此做成斜的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一些车身比较高的车,比如大巴挡风玻璃就是平的
44、,因为驾驶员的视线是向下的,不会被玻璃中的人影干涉。故本题答案选 A。36.核电站的发电是利用_。(分数:2.00)A.核燃料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热能B.核爆炸所产生的能量C.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 D.核燃料和其他燃料混合反应产生的热能解析:解析 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故本题答案选 C。37.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人们借助它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信息迅速传递到目标地点。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分数:2.00)A.电影B.电视C.互联网 D.报刊解析:解析 电影、电视、报刊均属于传统传播手段。故本题答
45、案选 C。38.城市民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分数:2.00)A.甲烷 B.一氧化碳C.硫化氢D.乙烷解析:解析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汽,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本题答案选 A。39.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现在,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高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常放入生石灰B.现在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它们属于碳氢化合物 C.福尔
46、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可用于消毒自来水D.为了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 60 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洗衣粉解析:解析 食品袋中的生石灰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可以减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腐败,但防止月饼中油脂氧化主要是用铁粉。天然气中一般含有甲烷 85%、乙烷 10%、丙烷 3%等碳氢化合物,石油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而碳氢化合物的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清洁燃料。福尔马林是特定浓度的甲醛水溶液。甲醛有毒,气味难闻,是防腐剂,不能用来消毒自来水。酶在高温下会失效,不能将加酶洗衣粉放在 60 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故本题答案
47、选 B。40.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蜓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_。(分数:2.00)A.蜻蜓为了降温B.蜻蜓在戏水玩耍C.蜻蜓在水中产卵 D.蜻蜓在水中找食物解析:解析 蜻蜒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故本题答案选 C。41.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分数:2.00)A.水和蛋白质B.核酸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D.脂类和蛋白质解析:解析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故本题答案选 B。42.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分数:2.00)A.放风筝B.月球上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C.用电风扇乘凉D.听到雷声解析:解析 对于月球,应明确以下几点知识:月球上没有空气,凡是与大气相关的问题在月球上都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