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军转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 及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32,分数:44.00)1.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而,那些极尽繁华的书写却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从政治文化视野看,“盛世情结”叙事往往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分数:1.00)A.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B.“盛世情结”作品的价值局限C.文艺作品应该抛开功利立场D.歌颂盛世的作品需重新审视2.文化哲学已成为当代哲学领域的显学,_已经超越哲学领域,_政治、文学、艺术、教育,甚至是经济学等领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2、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分数:1.00)A.甚至 对B.并且 在C.乃至 在D.而且 对3.尽管社会主流观点往往宣扬“做人要乐观”的信念,有些科学家还是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负面情绪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与日俱增的情况,很多精神病学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药物的滥用不但带来后果严萤的副作用,还打破了人类情绪的平衡。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分数:1.00)A.应该质疑“做人要乐观”的信念B.负面情绪对精神健康并非无益C.使用抗抑郁药物不要过多过滥D.平衡精神健康就不能一味乐观4.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
3、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世界上生产维生素 C 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也不得不_这一技术。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毕竟 采纳 鉴赏B.毕竟 采用 鉴别C.不过 采用 鉴别D.究竟 采取 鉴赏5.春天翻动思绪,春景使人联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哲人对春天的一种见解,沐浴春天的一种方式,对春天_的理解,春天呈现的种类自然也就
4、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莫衷一是 千变万化B.因人而异 千姿百态C.浮想联翩 姹紫嫣红D.众说纷纭 千娇百媚6.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_。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_的所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界线 举世瞩目B.界线 举足轻重C.范畴 举足轻重D.范畴 举世瞩目7.一个三位自然数,要使它除以 16 时得到的余数最大,则它的最大值是_。(分数:1.00)A.995B.991C.987D.9118.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
5、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_。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_,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亮点 难点B.亮点 挑战C.特点 挑战D.特点 难点9.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句子是_。(分数:1.00)A.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英语终于突破了 90 分大关B.明年,我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C.校长告诉她,她的孩子生病了D.每个有志青年都应心怀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民族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其他许多国家94%的人口为汉族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虽然其间或分裂中断),至少可能已有两
6、千年历史之久。更重要的是,在两千年中华帝国岁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在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目中,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 它认为相当正确的看法自己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对_尤其恩泽深重。像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论从集体角度看,或从个人地位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自然毫无半点知识文化不如人的自卑感觉。而中国周围的临近国家,也没有一国能对它造成丝毫的威胁,再加上中国发明了火药,更可高枕无忧,轻而易举将犯境的野蛮人拒之边外,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19 世纪时,中国
7、在科技上的落后,变得再也明显不过因为科技不如人,便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不如人。但是这种落后现象,事实上并非由于中国人迟疑不愿动手,不肯像当年日本在 1868 年进行明治维新一样,一下子跳入全面欧化的“现代化”大海中。因为这一切,只有在那古文明的捍卫者古老的中华帝国成为废墟之上才能实现;只有经由社会革命,在同时也是孔夫子系统的文化革命中,才能真正展开。 (选自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分数:4.00)(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国家是_。(分数:1.00)A.泰国B.缅甸C.马来西亚D.日本(2).上述文字的主旨是_。(分数:1.00)A.中国的
8、同一性和优越感反倒妨碍了现代化进程B.中国发明了火药,因此可以高枕无忧C.中国人的优越感在现代获得进一步肯定D.中国在两千年时间里曾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3).作者对古代中国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一说表示_。(分数:1.00)A.模棱两可B.部分赞同C.批判地赞同D.完全反对(4).按作者观点,中国现代化选择“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道路_。(分数:1.00)A.是出于历史的偶然B.是出于历史的必然C.与古典同一性无关D.原本完全可以避免10.每个人都有和自己较劲的时候。想做的事和会做的事,总是南辕北辙。总的规律是,当一个工作顺风顺水的时候,它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越来越少,
9、这时另一个看似能带来更大满足感的梦幻工作就会应运而生,当然,这个梦幻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海市蜃楼,中看不中吃,甚至是要赔进整个身家的。这种现象,经济学早有解释,叫“边际效用递减”;这种心理,也早有古话总结,叫喜新厌旧。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_。(分数:1.00)A.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中B.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C.现在比未来更重要D.想做的事和会做的事往往有很大差距11.“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妄自菲薄B.妄自尊大C.夜郎自大D.无知妄说12.“不折腾”其实是对一个常识的_:一个正常的社会
10、,必须_致力于增进以民主和民生为双轴的全民核心利益,必须_改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必须在安定和谐中让民众免于匮乏与恐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确认 全心全意 自力更生B.重申 坚定不移 殚精竭虑C.阐发 矢志不渝 高瞻远瞩D.概括 聚精会神 锲而不舍13.“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未雨
11、绸缪 朝令夕改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14.轻轻行进在这古镇小巷里,任自己的脚步声_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此刻真想把自己融入古镇,去感知古镇那千年不息的_,而这种感知却由此处的和平书院触发而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回荡 脉动B.飘荡 魅力C.飘扬 心跳D.回响 气息15.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生活多么_,道路多么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恶劣 艰难 曲折B.艰难 恶劣 曲折C.恶劣
12、曲折 艰难D.曲折 艰难 恶劣16.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最恰当的概括是_。(分数:1.00)A.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B.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型C.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D.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17.许多学者都谈到“勤”和“恒”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假如有人问:治学有没有诀窍?那么我想,勤和恒就是最基本的诀窍。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绩,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当然,勤和恒是不可
13、分的。事实上,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决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把每天读书养成习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分数:2.00)A.“勤”和“恒”的重要性B.治学的诀窍C.“勤”和“恒”不能分开D.勤能补拙,业精于勤18.营销人员希望利用人们的位置信息发送定向性高的广告。加州大学研究员布拉德费德勒说:“如果我们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收到最想要的广告固然很好,但商业利益很少与我们的个人利益一致。”位置并不是一切。如果用户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转悠,并不意味着想在那里吃东西。但如果知道用户喜欢吃西班牙食物,就可以向用户推荐了。 本段文字最想表达的观点是_
14、。(分数:1.00)A.广告的效果并不完全依赖于准确把握用户位置B.商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差异的C.了解用户的喜好对于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是至关重要的D.营销并不是单纯的发放广告,它还涵盖了用户层面的内容19.虽然政府已经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且市场秩序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偷税、骗税、商业欺诈、逃避债务,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而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也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 这段话后,作者最有可能会得出的结论是_。(分数:1.00)A.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15、,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必须得到加强C.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D.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20.跟下面这段文字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持重是人的美德,它使人稳健、理智、思维严密,但过分就显得刻板冷漠;热忱也是美德,它可以冲淡持重的凝滞因素,使人敏锐、机智、保持一种活力,但过分则轻佻,浮夸。一个青年人_。(分数:2.00)A.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必须二美兼顾,互为补充B.因为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所以就二美兼顾,互为补充C.只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二美兼顾,互为补充D.如果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一定要二美兼得,相得益彰21.如果说,听清话语是听话能力的_,那么,理解
16、话语就是听话能力的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根本 中心B.基础 核心C.根本 核心D.基础 中心22.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之书,不同年龄读有不同年龄的体会,不同境遇读有不同境遇的领悟。小时候背诵经典,可能还不能领会其中要旨,但是背熟了,就成为一个人知识积累的一部分,长大后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会慢慢领会其中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的道理。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分数:1.00)A.经典何以为经典B.经典能常
17、读常新C.经典阅读具有阶段性D.经典的精髓需慢慢领会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_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_着其他各社会矛盾的发展,_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_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穿梭 牵制 确定 搅动B.贯穿 牵制 确定 推动C.贯穿 制约 决定 推动D.穿梭 制约 决定 搅动24.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_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理所当然
18、B.平淡无奇C.司空见惯D.由来已久25.理查德比特纳把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但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 以上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分数:1.00)A.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B.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引起的C.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大量没有还贷能力的穷人D.美国政府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监管不够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通过几代技师的努力,我厂终于生产出了有口皆
19、碑的佳酿,它口感_,气味芳香,成为我厂的“招牌酒”。 理想的美,是创建高洁的人格,发育丰腴的肌肉_外延都要达到完全的深境,而不是像绣花枕头一肚草似的,仅存其表面之美。 在焊接的过程中,温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无法充分熔化金属,就会影响焊接质量。此时如果加入一些_,能够促进金属熔化。(分数:1.00)A.淳厚 内涵 溶剂B.淳厚 内含 熔剂C.醇厚 内涵 熔剂D.醇厚 内含 溶剂27.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要坚持发展和保护双赢、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离开经济搞环境是_,而脱离环境搞发展则是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升山采珠 饮鸩止渴B.缘木求鱼 竭泽而
20、渔C.刻舟求剑 杀鸡取卵D.南辕北辙 从长计议28.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会失去价值,甚至只能添乱。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分数:2.00)A.语言是不重要的,而事实才重要B.平常不要说太多的话以免惹出是非C.没有事实基础的语言是毫无价值的D.事实比动听的语言更有力量29.有专家认为,央企并购地方国企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从以往的并购重组经验来看,国企与国企之间的并购重组,效果并不比民营与国企、外资与国企重组的效果好。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出资人代表虽然不一样
21、,但机制和体制却相差不多,_,并不利于重组后的创新。 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分数:1.00)A.在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是趋同化的B.央企在经营困难时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C.这些央企大规模并购地方企业的风潮值得警惕D.一些央企是否具备市场并购主体的地位值得警惕30.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大量增长的。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上述这段话涉及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指的是:(分数:1.00)A.经济的高增长与生产的高浪费B.经济的高增长与企业的高污染C.经济的高增
22、长与能源的高消耗D.经济的高增长与效能的低效益31.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分数:1
23、.00)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四川省军转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 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32,分数:44.00)1.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而,那些极尽繁华的书写却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从政治文化视野看,“盛世情结”叙事往往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分数:1.00)A.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B.“盛世情结”作品的价值局限
24、 C.文艺作品应该抛开功利立场D.歌颂盛世的作品需重新审视解析:解析 文段由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歌颂盛世之治文艺作品的繁盛引出此类叙事作品在思想方面存在的缺陷。可见文段主要说的是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而非“历史叙事作品”、“文艺作品”,排除 A、C 两项;文段只提到了此类作品存在“思想缺失”的情况,但并未说明其需要重新审视,D 项属无中生有,排除;B 项“盛世情结”、“价值局限”较为恰当、全面地概括了文段主旨,故为正确答案。2.文化哲学已成为当代哲学领域的显学,_已经超越哲学领域,_政治、文学、艺术、教育,甚至是经济学等领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分数
25、:1.00)A.甚至 对 B.并且 在C.乃至 在D.而且 对解析:解析 “成为当代哲学领域的显学”与“已经超越哲学领域”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由此排除表并列关系的“并且”。“而且”一般与其他连词共同使用。第二空讲的是文化哲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故填“对”比“在”更合适。故本题答案选 A。3.尽管社会主流观点往往宣扬“做人要乐观”的信念,有些科学家还是对此持有不同观点:负面情绪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与日俱增的情况,很多精神病学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药物的滥用不但带来后果严萤的副作用,还打破了人类情绪的平衡。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分数:
26、1.00)A.应该质疑“做人要乐观”的信念B.负面情绪对精神健康并非无益 C.使用抗抑郁药物不要过多过滥D.平衡精神健康就不能一味乐观解析:解析 这道题目表述比较明确,属于典型的明确观点题。文段首句“有些科学家还是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之后用冒号连接,即其后的内容即为答案,“负面情绪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这些语句都是对此观点的解释说明。符合该观点的选项即为 B 项。B 项是对文段观点的同义替换。4.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世界上生产维生素 C 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
27、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也不得不_这一技术。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毕竟 采纳 鉴赏B.毕竟 采用 鉴别 C.不过 采用 鉴别D.究竟 采取 鉴赏解析:解析 “毕竟”、“究竟”都可表示最后得出的结论,前者多用于陈述句,表让步,后者则可用于疑问句,表加强语气,据句上下文显然应用“毕竟”,排除 C、D;“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等),“采用”指选择需要的加以利用,据句语意应用“采用”,排除 A。故正确答案
28、为 B。5.春天翻动思绪,春景使人联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哲人对春天的一种见解,沐浴春天的一种方式,对春天_的理解,春天呈现的种类自然也就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莫衷一是 千变万化B.因人而异 千姿百态 C.浮想联翩 姹紫嫣红D.众说纷纭 千娇百媚解析:解析 由第二空入手,A 项“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B 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丰富:C 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娇艳、美丽;D 项“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美丽动人。根据题干中的“种类”可知“千姿百态”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 B。6.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
29、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_。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_的所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界线 举世瞩目B.界线 举足轻重C.范畴 举足轻重D.范畴 举世瞩目 解析:解析 “范畴”意为范围、领域,涵盖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广。“界线”意为分界的边线,其线内包含的对象比较单一,不及“范畴”表示的范围广泛。经济交流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故这里应选“范畴”,排除 A、B。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为世人关注。题干没有强调丝绸之
30、路的地位,因此排除“举足轻重”,选 D。7.一个三位自然数,要使它除以 16 时得到的余数最大,则它的最大值是_。(分数:1.00)A.995B.991 C.987D.911解析:解析 100016=628,这个三位数除以 16 的余数最大,那么余数应为 15,则商最大为 61,所以,这个三位数是 6116+15=991,故选 B。8.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_。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_,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亮点 难点B.亮点
31、挑战 C.特点 挑战D.特点 难点解析:解析 “亮点”比“特点”更能突出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比“特点”程度更深,排除 C、D。“挑战”比“难点”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难度之大,且“面临”与“挑战”为习惯搭配,所以选 B 项。9.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句子是_。(分数:1.00)A.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英语终于突破了 90 分大关B.明年,我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C.校长告诉她,她的孩子生病了 D.每个有志青年都应心怀祖国解析:解析 这是一道歧义句辨析题。选项 C 的错误在于“代词指代不明”:“她的孩子”到底指“谁”的孩子?选项 A、B、D 都没有歧义,要排除。本题要选有歧义的句子,所以正确答案为
32、C 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民族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其他许多国家94%的人口为汉族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虽然其间或分裂中断),至少可能已有两千年历史之久。更重要的是,在两千年中华帝国岁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在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目中,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 它认为相当正确的看法自己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对_尤其恩泽深重。像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论从集体角度看,或从个人地位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自然毫无半点知识文化不如人的自卑感觉。而中国周围的临近国家,也没有一国能对它造成丝毫的威胁,再加上中国发明了火药,更可高
33、枕无忧,轻而易举将犯境的野蛮人拒之边外,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19 世纪时,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变得再也明显不过因为科技不如人,便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不如人。但是这种落后现象,事实上并非由于中国人迟疑不愿动手,不肯像当年日本在 1868 年进行明治维新一样,一下子跳入全面欧化的“现代化”大海中。因为这一切,只有在那古文明的捍卫者古老的中华帝国成为废墟之上才能实现;只有经由社会革命,在同时也是孔夫子系统的文化革命中,才能真正展开。 (选自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分数:4.00)(1)
34、.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国家是_。(分数:1.00)A.泰国B.缅甸C.马来西亚D.日本 解析:解析 根据中国古代历史可知与中国往来交流最多的是日本,因而对日本的文化、思想影响也最为深刻,与横线后“尤为恩泽深重”相辅相成,而在中国古代很少提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与中国往来交流,故答案为 D 选项。(2).上述文字的主旨是_。(分数:1.00)A.中国的同一性和优越感反倒妨碍了现代化进程 B.中国发明了火药,因此可以高枕无忧C.中国人的优越感在现代获得进一步肯定D.中国在两千年时间里曾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解析:解析 文中第一自然段阐述了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优越地位。第二自
35、然段话锋一转,阐述了这种优越感所带来的落后和停滞。而主旨恰恰是转折后的部分,即 A 选项。(3).作者对古代中国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一说表示_。(分数:1.00)A.模棱两可B.部分赞同C.批判地赞同 D.完全反对解析:解析 通过阅读全文的基调可知作者对古代中国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一说是持批判地赞同态度的。(4).按作者观点,中国现代化选择“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道路_。(分数:1.00)A.是出于历史的偶然B.是出于历史的必然 C.与古典同一性无关D.原本完全可以避免解析:解析 由最后一句可得。10.每个人都有和自己较劲的时候。想做的事和会做的事,总是南
36、辕北辙。总的规律是,当一个工作顺风顺水的时候,它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越来越少,这时另一个看似能带来更大满足感的梦幻工作就会应运而生,当然,这个梦幻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海市蜃楼,中看不中吃,甚至是要赔进整个身家的。这种现象,经济学早有解释,叫“边际效用递减”;这种心理,也早有古话总结,叫喜新厌旧。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_。(分数:1.00)A.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中B.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C.现在比未来更重要D.想做的事和会做的事往往有很大差距解析:解析 意图推断题。文段前两句引出话题,主要是针对想做的事和会做的事进行讨论,接下来的内容是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论述,其中表达了作者的倾向性,即不宜放弃“会做
37、的事”去追求“梦幻工作”(前文中“想做的事”),否则很可能得不偿失。B 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恰当概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D 项虽表述正确但其概括性较 B 项少了一层含义。A 项和 C 项不是本段文字要表达的观点,故不入选。11.“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妄自菲薄B.妄自尊大 C.夜郎自大D.无知妄说解析:解析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自尊大: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无知妄说:指没有根据、不合实际的虚妄
38、的话。根据句意,首先排除“妄自菲薄”和“无知妄说”。再看 B、C,由感情基调可知,这里强调诗人的宏伟抱负,用“妄自尊大”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12.“不折腾”其实是对一个常识的_: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_致力于增进以民主和民生为双轴的全民核心利益,必须_改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必须在安定和谐中让民众免于匮乏与恐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确认 全心全意 自力更生B.重申 坚定不移 殚精竭虑C.阐发 矢志不渝 高瞻远瞩D.概括 聚精会神 锲而不舍 解析:解析 先看第一空,“阐发”意为阐述并加以引申发挥。而“不折腾”只有三个字,是一种浓
39、缩和提炼,而不是“阐发”,据此可排除 C。再看第二空,由常识可知,“不折腾”讲的是全社会应集中精力增进全民核心利益,多做些真正有利于百姓的事,少做些形式上、表面上的功夫。“坚定不移”没有体现出不分散精力的意思,不如“聚精会神”、“全心全意”贴切,故排除 B。“不折腾”的含义里并没有强调改善人们的生活要完全“自力更生”,故不如表示坚持不懈的“锲而不舍”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D。13.“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
40、挨罚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未雨绸缪 朝令夕改 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解析:解析 由“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可知,第二空应填一个表示政策不稳定的成语。“变幻莫测”意为变化又多又快,让人不可捉摸,多用于形容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变化多端”意为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和规律。这两个成语都不能用于形容政策的变化,排除 C、D。第一空中,“未雨绸缪”与“防患未然”都有事先做准备的意思,但“防患未然”预防的是事故、灾难的发生。市民为将来可能存在的用车需求而事先参加摇号的举动用“未雨绸缪”来形容更恰当。本题选 A。14.轻轻行进
41、在这古镇小巷里,任自己的脚步声_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此刻真想把自己融入古镇,去感知古镇那千年不息的_,而这种感知却由此处的和平书院触发而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1.00)A.回荡 脉动 B.飘荡 魅力C.飘扬 心跳D.回响 气息解析:解析 “回荡”有回旋,久久不能退去之意,一般指声音、抽象的东西;“飘荡”有飘浮的意思,不强调来回、反复。古镇小巷里的脚步声不可能上下飘浮,故排除 B。“飘扬”,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一般指具体的事物,故排除 C。第二空感知千年不息的“气息”远不如“脉动”形象、生动。故本题答案为 A。15.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具有艰苦奋
42、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生活多么_,道路多么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恶劣 艰难 曲折 B.艰难 恶劣 曲折C.恶劣 曲折 艰难D.曲折 艰难 恶劣解析:解析 “恶劣”意为非常坏,形容环境。“艰难”意为困难,形容生活。“曲折”意为弯曲,形容道路。故选 A。16.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最恰当的概括是_。(分数:1.00)A.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 B.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
43、型C.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D.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解析:解析 文段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A 项最好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17.许多学者都谈到“勤”和“恒”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假如有人问:治学有没有诀窍?那么我想,勤和恒就是最基本的诀窍。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绩,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当然,勤和恒是不可分的。事实上,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决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把每天读书养成习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分数:
44、2.00)A.“勤”和“恒”的重要性 B.治学的诀窍C.“勤”和“恒”不能分开D.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解析: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许多学者都谈到勤和恒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接着围绕二者的重要性展开详细的阐述,由此判断,正确答案为 A。18.营销人员希望利用人们的位置信息发送定向性高的广告。加州大学研究员布拉德费德勒说:“如果我们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收到最想要的广告固然很好,但商业利益很少与我们的个人利益一致。”位置并不是一切。如果用户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转悠,并不意味着想在那里吃东西。但如果知道用户喜欢吃西班牙食物,就可以向用户推荐了。 本段文字最想表达的观点是_。(分数:1.00)A.广告的效
45、果并不完全依赖于准确把握用户位置B.商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差异的C.了解用户的喜好对于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D.营销并不是单纯的发放广告,它还涵盖了用户层面的内容解析:解析 意图推断题。本段文字第一句说营销人员希望利用人们的位置信息发送定向性高的广告;接下来通过引用布拉德费德勒的话说明这种想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直接反驳;最后一句话转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了解用户的喜好对于营销具有重要作用。显然,作者的话题是针对营销人员的想法,归根结底是针对营销效果来展开论述的,最后一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即本段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C。19.虽然政府已经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
46、经济秩序,并且市场秩序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在某些方面和领域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偷税、骗税、商业欺诈、逃避债务,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而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也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 这段话后,作者最有可能会得出的结论是_。(分数:1.00)A.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必须得到加强C.政府必须加大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D.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解析:解析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解决问题部分。20.跟下面这段文字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持重
47、是人的美德,它使人稳健、理智、思维严密,但过分就显得刻板冷漠;热忱也是美德,它可以冲淡持重的凝滞因素,使人敏锐、机智、保持一种活力,但过分则轻佻,浮夸。一个青年人_。(分数:2.00)A.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必须二美兼顾,互为补充 B.因为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所以就二美兼顾,互为补充C.只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二美兼顾,互为补充D.如果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一定要二美兼得,相得益彰解析:解析 “持重是人的美德,但过分就显得刻板冷漠;热忱也是美德,但过分则轻佻,浮夸。”指出持重与热忱都是美德,但过分则都能转化为缺点。因此可以推论出必须使二者兼顾,互为补充。D 项“二美兼得,相得益彰”一句体现出了持重与热忱都是美德,但没有明确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B、C 项关联词运用错误,“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与“二美兼顾,互为补充”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充分条件关系。21.如果说,听清话语是听话能力的_,那么,理解话语就是听话能力的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根本 中心B.基础 核心 C.根本 核心D.基础 中心解析:解析 根据听力的一般逻辑顺序,“听清”与“理解”是两个不矧的等级,所以“听清”是最基础的要求,“理解”是更高等级的要求。基础:房基、地基,开始。中心:居于主要地位,起主干作用的。亦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核心:其意思是指事物或事情的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