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6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2,分数:200.00)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 600 字。(分数:100.00)_2.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又存在许多的问题,请你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自拟标题,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字数 1 000 字1 200 字之间。(分数:100.00)_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6 年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2、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2,分数:200.00)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及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 600 字。(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材料的主要内容: 1我国传统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2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传统户籍制度在不断进行调整。 3传统户籍制度的弊端。 4户籍制度改革将对我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5美国、法国、日本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1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阻碍
3、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妨碍了农村城市化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3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和社会不公平。 4约束了人们的迁移自由,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调整。2.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又存在许多的问题,请你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自拟标题,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字数 1 000 字1 200 字之间。(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1标题: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举例)。 2正文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有媒体报道,今年年底,深圳将把以前的暂住证改为“居住证”,户籍制度改革已开始启动。但不久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
4、曾表示,中国不会马上取消全部的户籍制度。可见户籍制度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户籍改革改的主要就是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不平等状况。 (3)户籍制度在全国实行一蹴而就的同步改革的确是不现实的。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户口本改革,它涉及就业、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 (4)应考虑到当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及早进行相关政策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避免引发城市管理混乱和相关服务设施瘫痪,最终导致户籍改革失败。 (5)应尽快剥离依附于户口的各种利益和功能,使劳动就业、子女升学、住房分配、社会福利等与户口完全脱钩,还原户籍的本来面目,让它纯粹成为国家管理、统计人口和进行决策的依据。 (6)需要不断完善
5、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7)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因此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急不得也慢不得。 参考范文 B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 有媒体报道,今年年底,流动人口占很大比重的深圳将把以前的暂住证改为“居住证”,以此举来淡化户籍概念。从深圳之举可以看到。人们关注已久的户籍制度改革已开始启动。但这一改革是否会步子迈得很快呢?不久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曾表示,中国不会马上取消全部的户籍制度。他的话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户籍制度在全国实行一蹴而就的同步改革的确是不现实的。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户口本改革,它涉及就业
6、、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如果在相关配套设施没有落实之前匆匆改革,“户改”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纸有名无实的空文。但另一方面,户籍改革是实现城乡人才自由流动,体现公平原则,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 户籍改革改什么?其实改的就是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不平等状况。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即不科学,也不合理,许多问题由此滥觞出来。二元户籍制度赋予了每个人以户籍身份,而且几乎不能改变。该制度使得一些人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与歧视。
7、虽然这几年户籍制度有了一定的松懈,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实施的户口登记条例出台于 1958 年,有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改革,使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和公平地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让每个人在同一制度平台上,凭能力参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但在户籍改革中,应考虑到当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及早进行相关政策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避免出现“休克式改革”的局面,即“户改”不慎有可能引发的城市管理混乱和相关服务设施瘫痪,最终导致户籍改革失败。因为之前在郑州、济南、江苏等地,由于缺乏配套改革,都曾有过“户改”受阻的报道。 户籍改革还应尽快剥离依附于户口的各种利益和功能,使劳动就业、子女升学、住房分配、社会福利等与户口完全脱钩,还原户籍的本来面目,让它纯粹成为国家管理、统计人口和进行决策的依据。户口管理办法也应由“事前准入制”向“事后登记制”改革,公民只要在某地居住、生活、工作等达到一段时间,就可自愿申请加入当地户口,实行自谋职业、自理口粮的制度,使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 在户籍改革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更需要打破地方行政保护主义。如此多的事情要做,因此,户籍改革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急不得也慢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