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申论-6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四、B申论要求/B(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资料,概括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 150 字。(分数:30.00)_2.有一个谚语说:“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 500 字。(分数:35.00)_3.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解决好环境
2、和交通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不超过 250 字。(分数:35.00)_北京市申论-6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四、B申论要求/B(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资料,概括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 150 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1观念上: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在“协同发展”为总的指导思路下,明确北京、天津、河北的发展定位; 2投入上:
3、要合理分布财政投入,优化经济、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3规划上: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和优势互补作用; 4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地区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解析:2.有一个谚语说:“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 500 字。(分数:35.00)_正确答案:(1“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这一谚语描述了北京、天津、河北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区别,反映了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表现,是有一定道理的。 2表现:从资源总量上看,京津比河北要少,但是人均 GDP 和人均财政支
4、出方面,京津比河北多。 3原因:政治地位不对等衍生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对等;资源和投入和不公平,导致河北、天津在与北京的比较发展中处于劣势,并使河北在与天津的比较发展中也处于劣势;产业布局不合理,定位不明确;地区联动协调机制不健全。 4对策: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并合理协调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加大协同发展,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
5、裁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解析:3.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解决好环境和交通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不超过 250 字。(分数:35.00)_正确答案:(1要把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纳入到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大局中考虑;2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3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
6、、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范文京津冀跳出自己一亩三分地才有一体化人民日报 名博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共赢。从“两会”到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一直是个社会热点。日前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行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时,强调应打破自家“一
7、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首都功能的调整疏解,通讯、交通设施的统一连接,意味着行政资源、民生资源和市场资源将突破已有行政区划,在京津冀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如何真正跳出“一亩三分地”?如何把资源切实配置好?实际上,就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现实课题而言,从区域发展平衡,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再到克服日益凸显的“城市病”,谁也不可能唱好独角戏。而且,从以前京津冀合作的经验教训来看,“抱团”之路的曲折与艰难,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从政府方面而言,亟须以全局眼
8、光、系统思维,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作用的协同式治理体系。不仅在施政观念上打破“一亩三分地”,也应体现在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中。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绘制出三地发展的大蓝图,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市场环境等方面形成具体支撑。只有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另一方面,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操盘者,其决定性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决定了分工协作的未来。客观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定位的差异,不同城市对于行政、民生资源和产业的转移,
9、存在诉求上的差异。目前,北京发展走到了一个拐点,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天津需破解产业升级等难题;河北省钢铁等产业“两高”现状及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北京如何通过“舍”而后“得”,天津如何做好“加”与“减”,河北如何实现“转”与“调”,说到根子上,还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最近,廊坊市市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 1000 多家企业,廊坊并不会盲目地接收。他们将从企业清单中精心筛选目标,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进入。实际上,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恰恰说明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大洗牌中,地方政府再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应按照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胃口”、产业经济规律来办事。简言之,就是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这是产业调整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之要。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打破条条框框,协同方方面面,以改革逻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就能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课题提供示范和样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