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申论-5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3 年 2月下旬,陕西省纪委释放消(总题数:0,分数:0.00)四、B申论要求/B(总题数:4,分数:100.00)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 要求:全面、具体。不超过 200字。(分数:20.00)_2.根据给定资料,请简要分析目前网络反腐还存在哪些问题。 要求:分析透彻,简明,有条理。不超过300字。(分数:20.00)_3.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反腐。 要求:切实可行,全面,具
2、体。不超过 350字。(分数:20.00)_4.参考给定资料,围绕“网络反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3)语言流畅,1000 字左右。(分数:40.00)_内蒙古申论-5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3 年 2月下旬,陕西省纪委释放消(总题数:0,分数:0.00)四、B申论要求/B(总题数:4,分数:100.00)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 要求:全面、具体。不超过
3、200字。(分数:20.00)_正确答案:(近日来连续发生的数起“网络反腐”事件,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热情高涨,这种方式可以吸纳更多的民意表达,可以有效整合更多民众的智慧和意见,从而可以为反腐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有利于反腐工作的纵向展开,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对执政、施政行为产生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 而且,网络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与时俱进的提高执政、施政能力,减少并消除腐败发生的可能性。)解析:2.根据给定资料,请简要分析目前网络反腐还存在哪些问题。 要求:
4、分析透彻,简明,有条理。不超过300字。(分数:20.00)_正确答案:(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缺乏系统化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法律在网络监督主体、客体自身的合法性不明确、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等方面尚无明文规定,网络监督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等一系列问题;网络信息可能泄露反腐机密,容易打草惊蛇,让被举报对象提前准备,事先串供或销毁证据,订立攻守同盟,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这样不但加大查处难度,反过来被举报人会告其诽谤,司法机关只能追究举报人的诽谤责任,反而使举报人陷于被追究诽谤责任的被动地位;受理解决的机制还不
5、健全。)解析:3.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反腐。 要求:切实可行,全面,具体。不超过 350字。(分数:20.00)_正确答案:(1)面对反腐倡廉网络监督,不能视网络监督为“洪水猛兽”,网络反腐需要制度化、规范化。(2)加强网络监督立法,营造网络监督良好环境。 (3)加强舆情监测,强化分析研判。根据网络提供的点击率、回帖数等分类调查和分析,研判背后的原因。 (4)完善网络反腐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提高纪检监察部门与网络的互动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5)完善网络监督与其他监督整体合力机制。腐败的网络治理模式需要从政府的“独奏”向政府、社会、网民的“协奏”转变,需要民间反腐与政府
6、反腐的无缝对接。 (6)提升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加强广大网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逐渐成长为有理性、有认知能力、有责任感的反腐“新战士”。)解析:4.参考给定资料,围绕“网络反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3)语言流畅,1000 字左右。(分数:40.00)_正确答案:(网络反腐走在“任重道远”的路上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反腐”这一反腐新形式逐渐走们的视野。网络以其参与人群的广泛性、舆论的极度自由性、发表言论的隐蔽性,已成为越来越多网民所采取的揭露腐败等社会阴暗面的有效手段。一些在其他媒介不
7、好说、不便说的话,在网络上就可以自由的表达言论,或揭露丑恶、或针砭时弊、或痛斥腐败。网络反腐,是新时代的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越来越多地被大多数群众所接受。网上揭露腐败,就不怕暴露举报者的真实身份,这就完全免除了举报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将腐败者的全部违规违纪情况和盘托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相关部门对腐败案件的侦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腐败分子成为漏网之鱼的可能。然而,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网络反腐并非反腐的唯一渠道,它也摆脱不了由于自身局限性而带来的一些弊端。由于腐败案件的举报者都是以“非真实”的身份进入网络环境的,他们举报的案件有可能真、也有可能假,有可能实、也有可能虚。或许一
8、封简短的举报信,会给我们相关部门带来无穷的“麻烦”,相关部门在费尽心思去努力求证调查的结果或许是一个空穴来风的“噱头”。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原本就极为紧缺的行政资源,也让我们的广大官员噤若寒蝉,害怕哪一天被人肉搜索出啥事来,在这样的“畸形”心态下,还能做好工作吗?反腐是艰巨的时代课题,网络反腐更是任重道远的约束机制。网络反腐是有效手段,但绝非唯一手段。网络反腐是广大网民的自发性行为,对于腐败案件发现一起,则在网上曝光一起、引起大家关注一起,这种“点对点”的反腐模式绝不利于反腐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割除腐败这颗“毒瘤”,让广大官员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要以网络反腐为契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政者当为网络反腐建立约束机制,广大网民当增强网络反腐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为自由的网络反腐空间注入规范化的力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