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2004年11月1日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6984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2004年11月1日及答案解析.doc
1、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 2004 年 11 月 1 日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00.00)1.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有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如何看?(分数:50.00)_2.时针、分针、秒针围绕同一点旋转,根据时钟的运动规律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分数:50.00)_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 2004 年 11 月 1 日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00.00)1.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有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如何看?(分数:50.00)_
2、正确答案:(巧思妙答 这两句话核心说的都是个人的品德价值观世界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我们承认环境对人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湿鞋,最根本的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身正不怕影子歪,身正,乃正直正确的意思;影子歪,我们可以理解为外界的干扰。至于“不怕”,我有两层定义:第一是不去理睬,抱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态度,坚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坚信有一天真理不辩自明,而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则是不能置之不理。我们不但要勇于面对莫名的非议与打击,更要坚决地用事实的武器予以回击,只有这样,高尚的品德才得以弘扬,世间的浩然正气才能长存!以腐败为例,的确我国腐败现在
3、比较严重,但是从全国来看,总体还是好的,例如,工作像救火一样的牛玉儒,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平民英雄陈刚毅等,还有许许多多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的默默无闻的人。人们对那些只重视“影子”的人,是怎样看待的呢?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称此种人为“香圆”,曰:八面玲珑,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这种人表面看来似乎人缘很好,人人称之为善。那些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人都是修“德”,办实事的人。岳飞、郑成功;毛泽东、周恩来。当光明普照的时候,人们心中就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影子”了。人生真正的格言只有一句:只要身正、心正,那么“影子”自然是正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习理论知识坚固的结果,很多“湿鞋”的
4、人在悔过书上都提到了这一点,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对党和国家忠诚,要对百姓负责,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受任何诱惑,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会努力学好理论知识,提升党性修养,提高业务水平,时时刻刻认真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对名言警句的敏感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要注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找出两句话的结合点。解题思路为:首先,就这两句话点明实质;其次,就两句话分别分析;最后,论己即可。2.时针、分针、秒针围绕同一点旋转,根据时钟的运动规律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
5、法。(分数:50.00)_正确答案:(巧思妙答 时钟的运动规律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分工,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每个人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环节。有些人,统筹全局,从整体上把握和指导工作,就像时针,有些更加关注工作的落实和细节层面像分针和秒针。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国情造就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策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突破,改革开放,使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切都是围绕我们的工作原则(原点)和工作目标(报时)开展工作的,工作的原则是我们行事的前提,只有有了这个维度才能更好地去开展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这个金字塔的顶端也就寓意为工作的目标,我们要迎着目标,奋力攀登。如果我能荣幸的进入公务员队伍,我会以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为根本,立足本职提升党性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为群众真正的做些事情。)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要注意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思路为:首先,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分析论证各种不同分工的作用;再次,点明工作中心;最后,论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