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面试-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0)背景材料材料一:2013 年 1 月 1 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 123 号令)开始施行。其中“闯黄灯罚 6 分”的规定,在实施一天之后,引发了巨大争议。不少人在网上“吐槽”:正常行驶遇到信号灯突变,刹车根本刹不住。许多人认为“一刀切”地对闯黄灯罚款扣分违背规律。材料二:2012 年 10 月 11 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起网络的热议,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
2、民众的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道德观念薄弱的心理状态。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材料三:根据 2010 年国家文明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起的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规定,要实现文明出行的目的,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措施:1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2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3整治交通秩序:4努力提升执法水平:5大力营造“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6强化社会监督。(分数:100.00)(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闯黄灯要罚款扣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人 2 分
3、钟。(分数:50.00)_(2).小组讨论 50 分钟。根据各措施对文明出行的重要性,选出六项措施中最重要的三项,并根据材料谈谈最重要的三项措施具体该如何落实。(分数:50.00)_公务员面试-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0)背景材料材料一:2013 年 1 月 1 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 123 号令)开始施行。其中“闯黄灯罚 6 分”的规定,在实施一天之后,引发了巨大争议。不少人在网上“吐槽”:正常行驶遇到信号灯突变,刹车根本刹不住。许多人认为“一刀切”地对闯黄灯罚款扣分违
4、背规律。材料二:2012 年 10 月 11 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起网络的热议,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民众的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道德观念薄弱的心理状态。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材料三:根据 2010 年国家文明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起的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规定,要实现文明出行的目的,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措施:1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2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3整治交通秩
5、序:4努力提升执法水平:5大力营造“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6强化社会监督。(分数:100.00)(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闯黄灯要罚款扣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人 2 分钟。(分数:50.00)_正确答案:(“闯黄灯要罚款扣分”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此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对于此问题,我们不否认这一立法的初衷是善意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项规定的出台和我国目前面临的交通状况密不可分。在我国,机动车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间并不长,步行街头的老百姓对过往的机动车,从心理上有一种敬畏感,无形中养成了驾驶员的优越感,以至很多驾驶员以自我为中心,不仅视绿灯通
6、过理直气壮,黄灯面前加速通行更是许多驾驶员的习惯动作。而且从这几天实施的效果来看,法条在规范驾驶行为、减少交通违法、预防重大交通事故方面确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说,将“闯黄灯”纳入违法处罚范畴,确实是维护交通安全和改变“中国式开车”陋习的必须。但之所以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形成的驾驶习惯,对很多驾驶员来说,一下子从根本上转变,确实既不适应也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在规定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定处罚规定时有欠缺,没有充分考虑,未顾及全局。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闯黄灯”处罚虽然会让不少驾驶人员感到不适应,但这种“陋习”必须通过接受相应的处罚来进行矫正。所以,交管部门要完善人性
7、化的配套措施,如在路口安装倒计时的信号灯,从而让司机有条件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此外,驾驶人员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把敬畏生命放在自己的驾车行动中。)解析:(2).小组讨论 50 分钟。根据各措施对文明出行的重要性,选出六项措施中最重要的三项,并根据材料谈谈最重要的三项措施具体该如何落实。(分数:50.00)_正确答案:(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选择类问题。对于选择类问题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找到选择的依据或原则;二是根据这个依据或原则把选项进行归类,找出所有选项的类别。首先,要梳理一下题目中 6 项工作措施的内在关系:选项 1 和选项 5 是思想教育层面的,同时它们存在“措施结果”的关系,也就是广泛开
8、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最终就会达到营造浓厚范围的结果,1、5两个选项实则是一个意思,它们是重叠的。选项 2 是从完善基本设施来谈,是执行层面的。选项 4 是从提升执法队伍水平来谈的。选项 6 是从监督层面来谈的。按照措施实施主体的不同,我们会发现,1、3、5、4 主要是政府行为;6 更多是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涉及社会各个群体。(同时要注意,选项 3是总的目标,也就是说选项 1 的教育、选项 2 的设施完善、选项 3 的提高执法水平以及选项 6 的社会监管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交通秩序的改善,也就达到了整治交通秩序的目的。)其次,在明确各个措施的内在逻辑之后,要确定明确的选择标准。由于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
9、划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政府部门,所以有关政府行为的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选项必然要包括政府层面。此外,鉴于实现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群众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所以考生在选择时,要照顾到每一个主体,还要顾及措施多样化,不能三个选项都选一个层面的,避免措施维度的重复。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再次梳理一下每个选项该具体如何落实:1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组织力量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采取专题讲座、征文、演讲、座谈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培训。加强营运驾驶人安全行车责任意识教育,落实违法、事故信息抄告和通报制度。发
10、挥车友会、汽车俱乐部等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对私家车驾驶人进行文明交通教育引导。全面推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联系卡制度,推进交通安全“进学校”活动。2进一步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以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完善路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的设置。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完善道路车速控制、防护设施、施工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农村公路基本安全设施。加大科技投入,科学设置电子监控设备,规范使用非现场执法装备,提高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3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力度,开展严
11、重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对公路交通秩序混乱、易阻塞路段,城市非机动车、摩托车交通违法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优化路口交通渠化、信号管控方式,为行人、非机动车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条件。4努力提升执法水平。细化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交警队伍执法形象。深化警营开放、警务公开、值日警官制度,创新服务模式,继续推出交通管理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5大力营造浓厚氛围。推广开展“排队日”、“让座日”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引导人们从规范自身交通行为做起,自觉遵章守纪。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文明交通常识和基本要求。利用楼宇、地铁、公交车、长途客运车辆安置的媒体电视、道路电子显示屏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提示语、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6切实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监管,制定公务车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日常管理、考核、抄告制度。完善群众举报制度,选聘文明交通监督员通过照相、摄像等方式记录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批评曝光。探索将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建立机动车保险浮动费率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