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 5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3,分数: 26.00) 1.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 )。(分数: 2.00)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黄埔军校 C.军阀张作霖制造了二七惨案,血腥镇压工人运动 D.北伐战争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3.下列关于党史上的“第一
2、”,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公开性机关刊物 B.人民出版社 中共诞生后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关 C.陈独秀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介绍的人 D.八一南昌起义 党领导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1937 年,中共中央为 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9 年 5.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 2.00)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以
3、教育和团结为主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整肃党风、严惩腐败 6.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 23 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B.党的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 导地位 D.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团 7.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中国人民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
4、的选择 D.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 2.00)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 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9.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数: 2.00) A.第一届 B.第二届 C.第三届 D.第四届 10.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 )。(分数: 2.00) A.逐步改造 B.多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高速发展 11.第一个五年计
5、划实施时, ( )未被列入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数: 2.00) A.农业 B.林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2.中共“十三 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质是 ( )。(分数: 2.00)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13.关于京杭大运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B.流经河南洛阳 C.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D.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7,分数: 34.00) 14.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
6、在很多弱点和错误,这些弱点和错误的根源是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 ( )。(分数: 2.00) A.革命性 B.狭隘性 C.软弱性 D.妥协性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政治力量有 ( )。(分数: 2.00) A.地主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D.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1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下列内容属于民族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反对满族人的统治 D.追求独立,建立 “民族独立的国家” 17.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
7、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定因素是 ( )。(分数: 2.00)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状况 18.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 )。(分数: 2.00)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它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 会的发展方向 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1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分数: 2.00)
8、A.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B.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C.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D.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20.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主张“中体西用” B.主张改革君主专政制度 C.主张运用革命手段改变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D.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1.辛亥革命失败 以后,为了挽救革命成果、保护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以下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所做的斗争的是 ( )。(分数: 2.00)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保路运动 22.
9、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资本主义 2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分数: 2.00)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4.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是 ( )。(分数: 2.00)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民族工业
10、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25.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有 ( )。(分数: 2.00) 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26.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
11、阶级及其政党领导这是 ( )。(分数: 2.00) A.由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革命 历史的要求决定的 B.由于无产阶级是“天然的领导者” C.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D.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7.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爆发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被称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革命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C.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D.具有以往的历次革命运动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28.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不仅凭借先进的技术剥削广大亚 非
12、拉国家,更是凭借不平等条约来为自己打开世界市场。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有 ( )。(分数: 2.00) A.协定关税 B.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C.享受领事裁判权 D.割占香港岛 29.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正确理解是 ( )。(分数: 2.00)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B.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文化的范畴 C.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D.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30.193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
13、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 ( )文件。(分数: 2.00) A.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 5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3,分数: 26.00) 1.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 )。(分数: 2.00)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解析:解析: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在不同朝代,名称有所变化。元朝称也里可温教。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4、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黄埔军校 C.军阀张作霖制造了二七惨案,血腥镇压工人运动 D.北伐战争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解析:解析: 1923 年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镇压了工人运动, 制造了二七惨案。故本题答案为 C。 3.下列关于党史上的“第一”,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公开性机关刊物 B.人民出版社 中共诞生后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关 C.陈独秀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介绍的人 D.八一南昌起义 党领导打响武装反
15、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解析:解析:在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1919 年 5 月,李大钊亲自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 了系统介绍。这是中国人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1937 年,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9 年 解析:解析:毛泽东于 1938 年 5 月发表论持久战,论述中国抗日战争
16、的基本问题。故本题答案为 D。 5.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 2.00)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以教育和团结为主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整肃党风、严惩腐败 解析:解析:整风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基本方针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该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故本题答案为 C。 6.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 23 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B.党的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中国
17、”的政治路线 C.确立了邓 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D.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团 解析:解析:中共七大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 24 年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所以本题答案为 D。 7.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中国人民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D.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中国革命取
18、得基本胜利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本题答案为 B。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 2.00)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广大的新解放地区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法律,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于 1950 年 6 月 30 日公布施行, 1987 年底失效。 9.1954
19、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数: 2.00) A.第一届 B.第二届 C.第三届 D.第四届 解析:解析: 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0.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 )。(分数: 2.00) A.逐步改造 B.多 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高速发展 解析:解析:在经济建设方面,“八大”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11.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 ( )未被列入有系统的
20、社会主义改造。(分数: 2.00) A.农业 B.林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解析:解析: 1953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故本题答案为 B。 12.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质 是 ( )。(分数: 2.00)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解析: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21、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关于京杭大运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B.流经河南洛阳 C.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D.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解析:解析: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 1794 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春秋吴国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故 B 项不正确
22、,应选。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7,分数: 34.00) 14.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很多弱点和错误 ,这些弱点和错误的根源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 )。(分数: 2.00) A.革命性 B.狭隘性 C.软弱性 D.妥协性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 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
23、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D。 A 项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优点,与题干不符,用排异法排除; B 项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缺点,属于舍本求末的错误选项,故排除。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政治力量有 ( )。(分数: 2.00) A.地主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D.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政治力量包括:一是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一党独裁的国家。二是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三是居于国共之间的以民盟为
24、代表的民主党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仿照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1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下列内容属于民族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反对满族人的统治 D.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解析:解析: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 年 11 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
25、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 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AD。 B 选项张冠李戴,属于民权主义的内容; C 选项表述有误,“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故排除。 17.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定因素是
26、 ( )。(分数: 2.00)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状况 解析:解析: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 策。但这种保护不是无条件的,需要
27、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本题正确答案是 BC。 A 项错误,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已经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是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D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状况无关,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 18.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 )。(分数: 2.00)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它教 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
28、的发展方向 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解析:解析:大革命失败的意义是:首先,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再者,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 威望,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动员和组织工农群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并在国民革命军中奋勇杀敌,推动北伐胜利进军。 ABD 三项正确。但是
29、大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 C 项属于无中生有,应排除。 1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分数: 2.00) A.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B.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C.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D.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制度 解析: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科学也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
30、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A、 B 两项是科学的含义而不是民主的含义,属于张冠李戴,不符题意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 20.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主张 “中体西用” B.主张改革君主专政制度 C.主张运用革命手段改变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D.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
31、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 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BD。 A、 C 两项属于张冠李戴, A 选项属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C 选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故用排谬法排除。 21.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为了挽救革命成果、保护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以下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所做的斗争的是 ( )。(分数: 2.00)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
32、.保路运动 解析:解析:袁世凯窃夺辛 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再次落入黑暗的深渊。宋教仁被刺后,革命派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二次革命”。随着袁世凯野心的膨胀,他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复辟帝制。为了挽救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了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掌了北洋政府,他继续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举起了“护法”的旗帜,发动了护法运动。故选择 ABC 选项。 D 选项中的保路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与题干无关,故用排异法排除。 22.戊戌变法中 维新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分数:
33、2.00)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资本主义 解析:解析:维新派的想法是既要维护君主专制,又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那根本是行不通的;从经济实力上来看,维新派仅是依靠一些海外华人的支持,独立领导革命杯水车薪,同样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具备彻底的反帝信念;缺乏民众基础,在当时,共和与君主立宪制,也只是知识阶层时髦的一种学说,而普通民众对此一无所知,无法产生民众的共鸣。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 D 项不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局限性,是戊戌变法的方式,属于偷梁换柱型,用排谬法可以直接排除。 2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与旧民主主
34、义革命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分数: 2.00)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历史特点包括: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
35、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24.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是 ( )。(分数: 2.00)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 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36、 解析:解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 主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全国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 20;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
37、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为手工业工场;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农民。 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 25.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有 ( )。(分数: 2.00) 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 重大的历史意义。
38、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理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D 项无中生有,采用排谬法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 26.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这是 ( )。(分数 : 2.00) A.由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要求决定的 B.由于无产阶级是“天然的领导者
39、” C.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D.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解析:解析: A 选项说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能够担任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的原因,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强大以及自身的优点,区别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所以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承担起这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任务。 同时,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前面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由于其领导阶级自身的原因都失败了,只有无产阶 级才能够肩负历史的重任。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民主革命范畴的根本标志就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中还
40、是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任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不是自然得来的,而是在于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B项属于无中生有,是出题人设置的干扰选项,运用排谬法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ACD。 27.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爆发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被称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革命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C.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
41、了政治舞台 D.具有以往的历次革命运动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 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政治大罢工显示了伟大的力量,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五四时期的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第三,五四
42、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为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 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依然是反帝反封建。因此A 项表述是错误的,运用排谬法排除。 28.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不仅凭借先进的技术剥削广大亚非拉国家,更是凭借不平等条约来为自己打开世界市场。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
43、中国攫取的侵略特权有 ( )。(分数: 2.00) A.协定关税 B.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C.享受领事裁判权 D.割占香港岛 解析: 29.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正确理解是 ( )。(分数: 2.00)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B.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文化的范畴 C.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D.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D。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故 B、 C 两项本身表述有误,运用排谬法排除。 30.1937 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 ( )文件。(分数: 2.00) A.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