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5456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1,分数: 62.00)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金田起义 B.武宣称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 2.00) A.建立诸侯藩国 B.推行礼教制度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统治秩序 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其 表现有 ( )。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刑罚严酷土地兼并严重(分数: 2.00) A.

    2、B. C. D. 4.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分数: 2.00)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5.下列各项中,对辛亥革命伟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 ( )。维新派的推动同盟会的推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分数: 2.00) A. B. C. D. 7.俄国十月革命以前,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提倡民主

    3、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分数: 2.00) A. B. C. D. 8.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分数: 2.00) A.俄国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的影响 B.北洋军阀掀起复古倒退的思潮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上民主 D.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介绍到中国 9.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上消灭的是 ( )的主力。(分数: 2.00)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10.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的利益。(分数: 2.00) A.资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地主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

    4、1.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新中国宣布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2.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 )(分数: 2.00)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3.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分数: 2.00)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4.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

    5、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 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 (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分数:2.00) A. B. C. D. 15.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的纲领是 ( )。(分数: 2.00)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B.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 C.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民权 1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 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分数: 2.00) A.第

    6、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7.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分数: 2.00)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8.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分数: 2.00) A.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 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击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 诸葛亮写出师表 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

    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0.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 为 ( )。(分数: 2.00) 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21.杜牧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 ( )(分数: 2.00) A.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B.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C.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 D.官渡

    8、之战:周瑜、刘备 22.“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件事件有关? ( )(分数: 2.00)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23.近代中 国社会的性质是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 2.00)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分数: 2.00)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

    9、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26.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 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2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分数: 2.00)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28.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 )。传奇出现词成为文化主流瓦子、勾栏兴起出现许多话本杂剧产生绘画成为商品(分数: 2.00) A. B. C. D. 29.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0、(分数: 2.00) A.中医的“四诊法”是由扁鹊总结得出的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五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30.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誊录制度确立于 ( )。(分数: 2.00)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31.关于我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B.松花江发源于牡丹江 C.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D.淮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32.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

    11、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资源危机 B.废弃物不断增加 C.非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 D.因使用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 (总分: 6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1,分 数: 62.00)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金田起义 B.武宣称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解析:解析:太平军于 1851 年 9 月攻克广西永安州,进行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建设

    12、,主要包括整顿军纪、分封诸王、颁行天历、规定礼制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建制,它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 2.00) A.建立诸侯藩国 B.推行礼教制度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统治秩序 解析:解析:统治 阶级推行的政治制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巩固其统治秩序。 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其表现有 ( )。战乱频仍民族矛盾尖锐刑罚严酷土地兼并严重(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秦中央集权制的

    13、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 D 项正确。 4.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分数: 2.00)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解析: 5.下列各项中,对辛亥革命伟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并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因此,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

    14、务。 6.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 ( )。 维新派的推动同盟会的推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与武昌起义并无关系。 7.俄国十月革命以前,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俄国十月革命以 前,马克思主义尚未传播到国内,所以不可能有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8.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分数: 2.00

    15、) 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B.北洋军阀掀起复古倒退的思潮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上民主 D.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介绍到中国 解析: 9.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上消灭的是 ( )的主力。(分数: 2.00)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解析:解析:北伐战争中,湖北和湖南是主要战场,在这里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部队。 10.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 是 ( )的利益。(分数: 2.00) A.资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地主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1.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

    16、被消灭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新中国宣布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公社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解析:解析: 1953 年至 1956 年,新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消灭了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故选 D。 12.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 )(分数: 2.00)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是指 1861 年 1894

    17、 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为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我们的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开启了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13.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分数: 2.00)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解析:解析: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广大群众因为受到严重的剥削 引起的反抗运动。它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但是由于农

    18、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最终还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扼杀下失败了。本题只有 D 项为正确答案。 14.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 (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分数:2.00) A. B. C. D. 解析:解析: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2758 号决议。排除 A、B、 D 三项,选 C。 15.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的纲领是 ( )。(分

    19、数: 2.00)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B.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 C.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民权 解析:解析: 1894 年 11 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 年 2 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 领。 1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分数: 2.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

    20、军侵华 解析:解析:“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洋务运动进行了 30 年,又是造炮又是造船,但在甲午战争中依然一败涂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7.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 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分数: 2.00)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解析:孙中山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相继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要在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必须联合一

    21、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共同来完成,才会有三大政策下的新三民主义,它赋予新三民主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内涵。 18.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分数: 2.00) A.戊戌变法 马 关条约 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击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 诸葛亮写出师表 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解析:解析:戊戌变法, 1898 年;马关条约, 1895 年;五四运动, 1919 年。 A 项错误。郑和下西洋, 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 1560 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年初。 B 项正确。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

    22、 年;诸葛亮写出师表,建兴五年, 227 年春天;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 C 项错误。虎门销烟, 1839 年; 中曰甲午战争, 1894 年 1895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 年 1842 年。 D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19.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分数: 2.00)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明太祖朱元璋称

    23、:“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 )。(分数: 2.00) 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五府为五军都督府,为军事制度一部分,正确答案为 C。 21.杜牧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 ( )(分数: 2.00) A.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B.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C.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 D.官渡之战:周瑜、刘备 解析:解析:这句诗出自杜牧的赤壁,其中的“ 周郎”指周瑜,“铜雀台”是曹揉所建,整首诗是杜牧有感于

    24、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具体描写的是赤壁之战。 22.“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件事件有关? ( )(分数: 2.00)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解析: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汉化”的内容,故只有 C 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此相关。 2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 解析: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标志

    25、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 2.00)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解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 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25.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分数: 2.00)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

    26、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解析: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 ,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26.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解析:解析: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使其无法担当起领导者的重任。 2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

    27、体是 ( )。(分数: 2.00)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解析:解 析:所谓新民主主义国家,指我国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到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这段时间的国体。这段时间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前提和准备,而人民民主专政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必然发展趋势和结果。 28.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

    28、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 )。传奇出现词 成为文化主流瓦子、勾栏兴起出现许多话本杂剧产生绘画成为商品(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传奇”出现在唐朝而不是宋朝,故排除。其他文化现象都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有关。 29.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中医的“四诊法”是由扁鹊总结得出的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五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解析:解析:“五禽戏”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 30.科举

    29、考试中的糊名、誊录制度确立于 ( )。(分数: 2.00)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解析:解析: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正确答案为 B。 31.关于我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分数: 2.00) A.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B.松花江发源于牡丹江 C.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D.淮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 解析:解析: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 6300

    30、 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黄河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选项 C 正确。珠江的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松花江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淮河镇的交界处。故本题答案选 C。 二、 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32.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资源危机 B.废弃物不断增加 C.非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 D.因使用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解析:解析: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主要表现在:资源危机;因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故本题答案选 AD。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