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警察招考选拔面试( -现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1.姚某从毒品走私犯手中购买海洛因 2300 克,准备贩卖牟利。为遮人耳目,姚从医院太平间偷盗了一具婴儿尸体,将海洛因藏匿于婴儿的尸体中携带到某市。为使海洛因尽快脱手,姚将海洛因掺杂在自己卷制的香烟中,号称“神烟”,包治百病,使不明真相的钱某、潘某等 10 余人吸食成瘾,不得不高价向姚某购买“神烟”。姚某被抓获时,大部分海洛因已卖出,只剩下 400 余克。 问题 1姚某触犯了哪些罪名 ? 2姚某所触犯罪名中的法 定最高刑是什么 ?是哪些犯罪 ? 3对姚某可否适用法定最高刑 ?为什
2、么 ?(分数: 2.00) _ 2.2007 年 4 月 11 日下午,刘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被三名加害人报复砍伤。刘某逃跑过程中,三名加害人仍未罢休,持刀追赶刘某。途中,刘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三名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张某骑摩托车 (价值 15000 元 )缓速行驶,刘某当即哀求张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三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刘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张某推下摩托车 (张某倒地,但未受伤害 ),骑车逃走。刘某骑车至安全地点 (离原地约 3 公里 )停歇一会儿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刘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 5000 元和一张未
3、到期的定期存单 (面额 2 万元 )。刘某顿生贪欲,将 5000 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刘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 2 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问题 试分析刘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 理由。(分数: 2.00) _ 3.甲男与乙男于 2004年 7 月 28 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 7 月 30 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 (价值 2100 元 )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 说:
4、“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她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 1000 元价格卖给 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 500 元。 问题 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
5、。(分数: 2.00) _ 4.王某长期在 A 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吴某伪造。吴某伪造后,王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王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5000 余元。为防抓捕,王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 2010年 6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王某在马路上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何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 (内有价值 2000 元的财物 )抢走后迅速逃跑。何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李某经过此地,李某将王某拦住。此时王某掏出三角刮刀,朝李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李某重伤。
6、 A 市公安机关抓获王某后,与王某居住地 B 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王某是因为在 B 市使用信用卡透支 2 万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 A 市的。 问题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王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 由。(分数: 2.00) _ 5.赵甲拖欠张乙和郭丙 5000 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乙与郭丙商定后,将赵甲 15 岁的女儿小琳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甲支付报酬。在此期间 (共 21 天 ),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甲支付报酬,但赵甲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将小琳卖给他人。在张乙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丙奸淫了小琳。张乙找到了买主陈丁,张、郭二 人以 6000 元将甲卖给了陈丁。陈丁欲与小
7、琳结为夫妇,遭到小琳的拒绝。陈丁为防小琳逃走,便将其反锁在房间里一个多月。后来陈丁觉得小琳年纪小、太可怜,便放小琳返回家乡。随后陈丁找到张乙要求退回 6000 元钱。张乙拒绝退还,陈丁便于深夜将张乙的一辆价值 4000 元的摩托车骑走。 问题 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乙、郭丙、陈丁的刑事责任。(分数: 2.00) _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面试( -现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 (总分: 1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1.姚某从毒品走私犯手中购买海洛因 2300 克,准备贩卖牟利。为遮人耳目,姚从医院太平间偷盗了一具婴儿尸体,将海洛因藏匿于婴儿的尸体中携带到某市。为使海洛因尽快脱手,
8、姚将海洛因掺杂在自己卷制的香烟中,号称“神烟”,包治百病,使不明真相的钱某、潘某等 10 余人吸食成瘾,不得不高价向姚某购买“神烟”。姚某被抓获时,大部分海洛因已卖出,只剩下 400 余克。 问题 1姚某触犯了哪些罪名 ? 2姚某所触犯罪名中的法定最高刑是什么 ?是哪些犯罪 ? 3对姚某可否适用法定最高刑 ?为什么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触犯了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罪,盗窃尸体罪,欺骗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 2死刑。触犯了走私罪、运输罪、贩卖毒品罪等罪。 3适用法定最高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以下简称刑法 )第三百 四十七条第 4 款的规定,走私、贩
9、卖、运输、制造海洛因 50 克以上,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姚某贩卖毒品数量大,手段恶劣,为了运输毒品而偷盗尸体,为了贩卖毒品不惜采用欺骗手段,触犯了盗窃尸体罪、欺骗他人吸毒罪,按照牵连犯“从重论处”,姚某可以适用法定最高刑。 ) 解析: 2.2007 年 4 月 11 日下午,刘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被三名加害人报复砍伤。刘某逃跑过程中,三名加害人仍未罢休,持刀追赶刘某。途中,刘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三名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张某骑摩托车 (价值 15000 元 )缓速行驶,刘某当即哀求张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三加害人已经逼近,情
10、急之下,刘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张某推下摩托车 (张某倒地,但未受伤害 ),骑车逃走。刘某骑车至安全地点 (离原地约 3 公里 )停歇一会儿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刘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 5000 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 (面额 2 万元 )。刘某顿生贪欲,将 5000 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刘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 2 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问题 试分析刘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 理由。(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刘某将张某推下摩托车然后骑车逃走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刘某为使自身的人身权
11、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损害,不得已给张某造成损害,但该损害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给张某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故应属正当。 2刘某将张某的 5000 元现金和存折据为已有,以及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冒领存单里存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3刘某将摩托车故意推下山崖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解析: 3.甲男与乙男于 2004年 7 月 28 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 7 月 30 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
12、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 (价值 2100 元 )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 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她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 1000 元价格卖给他人
13、后,甲与乙各分得 500 元。 问题 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 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关于甲和乙的行为。 首先,因二人有抢劫的共同故意和抢劫的共同行为,故甲、乙构成抢劫罪共犯。甲、乙的抢劫属于入户抢劫,因为丙的房间属于其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由于乙与甲共谋入户,综合本案主客观方面的事实,可以认定甲为主犯,乙为从犯,对于从犯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 免除处罚。其次,甲、乙虽构成抢劫罪共犯,但二人的犯罪形态不同: (1)甲的抢劫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甲完全能够达到抢劫既遂,但他自动放弃了抢劫行为;由于抢劫中止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14、所以,对于甲的抢劫中止,应当免除处罚。 (2)乙的抢劫属于犯罪未遂。一方面,不能因为甲事实上取得了手表,就认定乙抢劫既遂,因为该手表并非甲抢劫既遂所得的财物;另一方面,乙并没有自动放弃自己的抢劫行为,甲的中止行为对于乙来说,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乙,可以比照既逐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关于甲的 行为。甲逼迫丙脱光衣服并猥亵丙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甲乘机拿走丙手表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因为拿走手表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拿走手表已不属于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的行为,即不属于因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压制或足以压制了被害人反抗而取得手表的情形。所以,不能将取得手表的事实评
15、价在抢劫罪中,而应另认定为盗窃罪。 3关于乙的行为。乙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乙客观上为甲盗窃手表起到了一定作用 (望风 ),但乙并不明知甲会盗窃财物,所以乙并不是与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同理,乙的行为也不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乙将手表卖与 他人的行为不构成销售赃物罪。销售赃物罪是指代为销售他人犯罪所得的赃物,对于销售自己犯罪所得的赃物的行为并不构成销售赃物罪。乙虽在事实上销售了甲盗窃所得的财物,但乙误以为该手表为与甲共谋抢劫所得的财物,并不知道手表是甲单独犯罪所得的财物,所以,乙没有代为销售他人犯罪所得赃物的故意,显然不构成销售赃物罪。 ) 解析: 4.王某长期在 A 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询问行人是否
16、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吴某伪造。吴某伪造后,王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王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 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5000 余元。为防抓捕,王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 2010年 6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王某在马路上询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何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 (内有价值 2000 元的财物 )抢走后迅速逃跑。何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李某经过此地,李某将王某拦住。此时王某掏出三角刮刀,朝李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李某重伤。 A 市公安机关抓获王某后,与王某居住地 B 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王某是因为
17、在 B 市使用信用卡透支 2 万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 A 市的。 问题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王 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王某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2王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人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3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王某将何某的背包抢走的行为属于抢劫行为,构成抢劫罪和侵犯财产罪;后来为抗拒抓捕而将民警李某打成重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4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属恶意透
18、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王某在 B 市使用信用卡透支 2 万元,透支后逃避银行催收,属于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解析: 5.赵甲拖欠张乙和郭丙 5000 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乙与郭丙商定后,将赵甲 15 岁的女儿小琳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甲支付报酬。在此期间 (共 21 天 ),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甲支付报酬,但赵甲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 遂决定将小琳卖给他人。在张乙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丙奸淫了小琳。张乙找到了买主陈丁,张、郭二人以 6000 元将甲卖给了陈丁。陈丁欲与小琳结为夫妇,遭到小琳的拒绝。陈丁为防小琳逃走,便将其反锁在房间里一个多月。后来陈丁觉得小琳年纪小、太可怜
19、,便放小琳返回家乡。随后陈丁找到张乙要求退回 6000 元钱。张乙拒绝退还,陈丁便于深夜将张乙的一辆价值 4000 元的摩托车骑走。 问题 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乙、郭丙、陈丁的刑事责任。(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张乙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2)郭丙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3)张乙和郭丙是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共同犯罪人。二人均应按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数罪并罚。 (4)郭丙和张乙拐卖妇女儿童罪应适用不同的法定刑,其中张乙按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 (5)陈丁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 应当数罪并罚。 (6)陈丁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罪中止,可以不追究该罪的刑事责任。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