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汇编) -试卷 9及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实施约束时,可以依法使用 ( )。(分数: 2.00) A.约束带 B.手铐 C.脚镣 D.枪支 2.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依法行使 ( ),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分数: 2.00) A.执法检查权 B.审查批准逮捕权 C.司法权 D.批准立案权 3.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 ( )讨论 决定。(分数: 2.00) A.检察委员会 B.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 C.办案
2、的检察官 D.审查批捕部门的负责人 4.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 ( )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分数: 2.00) A.12 小时 B.24 小时 C.36 小时 D.72 小时 5.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个月。(分数: 2.00) A.3 B.6 C.9 D.12 6.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 )人。(分数: 2.00) A.1 B.2 C.3 D.4 7.传唤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分数: 2.00) A.8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3、D.48 小时 8.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 ( )进行讯问。(分数: 2.00) A.12 小时以内 B.48 小时以内 C.36 小时以内 D.24 小时以内 9.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的 ( )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分数:2.00) A.3 日 B.7 日 C.12 日 D.14 日 10.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 )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分数: 2.00) A.可以 B.视情况决定是否 C.应当 D.无须 二、
4、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1.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 ( )规定。(分数: 2.00)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12.下列人员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有 ( )。(分数: 2.00) A.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 B.在隔离戒毒期间有人身危险的 C.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 D.已经 70 岁的老年人吸毒成瘾的 13.( )对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监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分数: 2.00)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司法行政部门
5、C.公安机关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4.强制隔离戒毒的对象为 ( )。(分数: 2.00) A.种植毒品人员 B.持有毒品人员 C.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D.吸食毒品 成瘾人员 15.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死亡的,应当 ( )。(分数: 2.00) A.由公安机关组织法医或者指定医生作出死亡鉴定 B.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检查后,填写死亡通知书 C.通知死者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D.家属不予认领的尸体,由戒毒所直接处理 16.戒毒工作坚持 ( )的原则。(分数: 2.00) A.以人为本 B.科学戒毒 C.综合矫治 D.关怀救助 17.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的组成人员有 ( )。(分数:
6、 2.00) A.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 B.社区医务人员 C.社区民 警 D.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 18.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 ( )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分数: 2.00) A.公安局派出所 B.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街道办事处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9.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制定的机构是 ( )。(分数: 2.00)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司法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三、判断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20.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 员应当予以配合。 (
7、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1.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依法强制隔离戒毒。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2.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 12 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可以减轻处
8、罚。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25.公安赔偿的行为主体是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6.只有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才能构成公安赔偿。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7.凡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国家一律不承担赔偿责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无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违法并造成损害,即可构成国家赔偿。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
9、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汇编) -试卷 9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实施约束时,可以依法使用 ( )。(分数: 2.00) A.约束带 B.手铐 C.脚镣 D.枪支 解析:解析:实施约束可以依法使用约束带或 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故选A。 2.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依法行使 ( ),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分数: 2.00) A.执法检查权 B.审查批准逮捕权 C.司法权 D.批准立案权 解析:解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
10、查机关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这行使的是审查批准逮捕权。故选 B。 3.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 ( )讨论决定。(分数: 2.00) A.检察委员会 B.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 C.办案的检察官 D.审查批捕部门的负责人 解析:解析: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故选 A。 4.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 ( )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分数: 2.00) A.12 小时 B.24 小时 C.36 小时 D.72
11、 小时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 押的处所,在 24 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对没有在 24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卷中注明。故选 B。 5.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个月。(分数: 2.00) A.3 B.6 C.9 D.12 解析:解析: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 12 个月。故选 D。 6.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
12、得少于 ( )人。(分数: 2.00) A.1 B.2 C.3 D.4 解析:解析: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应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的情况或无罪的辩解,应制作讯问笔录。故选 B。 7.传唤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分数: 2.00) A.8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48 小时 解析:解析: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并应出示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2 小时,不得以 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故选 B。
13、 8.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 ( )进行讯问。(分数: 2.00) A.12 小时以内 B.48 小时以内 C.36 小时以内 D.24 小时以内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 24 小时以内进行讯问。故选 D。 9.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的 ( )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分数:2.00) A.3 日 B.7 日 C.12 日 D.14 日 解析:解析: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 7 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故选 B。 10.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 )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
14、,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分数: 2.00) A.可以 B.视情况决定是否 C.应当 D.无须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 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故选 C。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1.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 ( )规定。(分数: 2.00)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解析:解析:禁毒法
15、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故选 ABC。 12.下列人员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的有 ( )。(分数: 2.00) A.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 B.在隔离戒毒期间有人身危险的 C.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 D.已经 70 岁的老年人吸毒成瘾的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16、。故选 AC。 13.( )对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监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分数: 2.00)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司法行政部门 C.公安机关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五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对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监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故选 BC。 14.强制隔离戒毒的对象为 ( )。(分数: 2.00) A.种植毒品人员 B.持有毒品人员 C.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D.吸食毒品成瘾人员 解析:解析: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
17、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故选 CD。 15.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死亡的,应当 ( )。(分数: 2.00) A.由公安机关组织法医或者指定医生作出死亡鉴定 B.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检查后,填写死亡通知书 C.通知死者家属、所在单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D.家属不予认领的尸体,由戒毒所直接处理 解析:解析: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死亡的,应当由公安机关组织法医或者指定医生作出死亡鉴定,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检查后,填写死亡通知书,通知死者家属、所在单 位和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家属不予认领的尸体,由公安机关拍照后处理。故选 ABC。
18、 16.戒毒工作坚持 ( )的原则。(分数: 2.00) A.以人为本 B.科学戒毒 C.综合矫治 D.关怀救助 解析:解析:戒毒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戒毒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故选 ABCD。 17.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的组成人员有 ( )。(分数: 2.00) A.社区 戒毒专职工作人员 B.社区医务人员 C.社区民警 D.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 解析:解析:戒毒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以及禁
19、毒志愿者共同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社区戒毒。故选 ABCD。 18.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 ( )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分数: 2.00) A.公安局派出所 B.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街道办事处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解析:解析: 戎毒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故选 BD。 19.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制定的机构是 ( )。(分数: 2.00)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司法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药品监督管
20、理部门 解析:解析:戎毒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故选 ABC。 三、判断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20.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21.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依法强制隔离戒毒。 ( )(分数
21、: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吸毒成瘾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22.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 12 小时以内通 知被决
22、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四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决定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查清其身份后通知。 23.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
23、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国务院规定。 24.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可以减轻处罚。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25.公安赔偿的行 为主体是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构成公安赔偿的行为主体必须是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必须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非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务行
24、为不能引起公安赔偿。 26.只有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才能构成公安赔偿。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构成公安赔偿,要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也 就是说,只有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行为引起的损害后果,才能构成公安赔偿。 27.凡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国家一律不承担赔偿责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28.无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行为违法并造成损害,即可构成国家赔偿。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