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汇编) -试卷 13及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黄某深夜酒后在路上见前面有一女子,即上前用衣服将该女子蒙住头后实施奸淫,事后,黄某发现该女子是其妻子,黄某的行为 ( )。(分数: 2.00) A.构成强奸罪 B.不以犯罪论处 C.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 D.构成虐待罪 2.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 ( )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分数: 2.00) A.人民警察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3.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 ( )的规定
2、,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分数: 2.00) A.刑事诉讼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刑法 D.行政处罚法 4.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既遂的是 ( )。(分数: 2.00) A.甲违章驾驶运土车,不慎撞上一辆面包车,造成面包车上 2 人死亡 B.乙购买货值金额 30 万元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销售 3 万余元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C.丙在茶楼准备将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人员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当场抓获 D.丁趁为他 人搬运行李之机,将他人背包 (内有价值 3 万元的相机 )放在一隐蔽地点,当丁回头取包时,背包已不见踪影 5.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
3、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小能成立犯罪中止 6.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捡、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 )。(分数: 2.00) A.互相制约 B.互相协调 C.互相通气 D.互相帮助 7.下列刑事案件中,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是 ( )。(分数: 2.00) A.贿赂案 B.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 C.贪污罪 D.组织、容留卖淫罪 8.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 )的各种证据。(分数: 2.00) A.有罪、
4、犯罪情节轻重 B.无罪、犯罪情节轻 C.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 D.有罪或者无罪 9.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是 ( )。(分数: 2.00) A.李某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10.下列情形中,不应当拘留的是 ( )。(分数: 2.00) A.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重大嫌疑分子 B.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C.虽有犯罪行为,但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被告人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1.下列侦查人员在勘验、检查中的做法,错误的有 ( )。(
5、分数: 2.00) A.在进行现场勘验时,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主持进行勘验 B.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和见证人均应签名 或者盖章 C.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家属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 D.对被害人进行人身检查,必要时,可以强制进行。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12.在侦查活动时,侦查机关可以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有 ( )。(分数: 2.00) A.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件 B.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物品和文件 C.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物品和文件 D.在侦查中发现的各种物品和文件 13.刘某,男, 24 岁。 2015 年 5
6、月 19 日刘某在某洗浴中心与按摩女邹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邹某向公 安机关报案,声称刘某将其强奸,公安机关经审查后决定对该案立案侦查。在本案侦查过程中,如果公安机关需要讯问刘某,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分数: 2.00) A.传唤到刘某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讯问 B.上述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 C.如刘某已被拘留或者逮捕,可以在看守所或公安机关的上作场所进行讯问 D.传唤刘某到其住所进行讯问 1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同时进行录音和录像的情形是 ( )。(分数: 2.00) A.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B.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的 C.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D.
7、其他重大案件 15.孙某、朱某、沙某 3 人流窜全国,在多个省市制造了多起命案,成为公安部督办的重大复杂案件,终于在北京市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于 2014 年 3 月 1 日依法拘留了 3 人,并在 3 月 4 日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于 3 月 8 日批准了逮捕,公安机关当日采取逮捕措施。下列对于该案的侦查羁押期限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则本案的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 B.对于本案,公安机关认为不能在 2 个月内终结的,应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批 准,可以延长 2 个月 C.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能在 2 个月内终结,再延长
8、 1 个月就可以了,可以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 1个月 D.如果对于 3 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最长侦查羁押期限可能达到 7 个月 16.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分数: 2.00) A.犯罪性质、罪名认定是否正确 B.有无漏罪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17.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施监督,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 )。(分数: 2.00) A.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 B.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 C.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 D.对被判处管制、
9、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 18.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妥善保管或封存,不得 ( )。(分数: 2.00) A.使用 B.调换 C.毁损 D.查看 19.对下列哪些人员,可以采用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 )(分数: 2.00) A.被通缉人员 B.被批准逮捕的在逃人员 C.被决定逮捕的在逃人员 D.被执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三、 判断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20.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1.取保候审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
10、.错误 22.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的,就不必交纳保证金。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遵守的规定的,可予以逮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林某多次利用 他人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恶意透支,盗窃他人财物 2 万余元,但其患有严重糖尿病,公安机关对其可不逮捕,而采用监视居住的方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5.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为 1 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6.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 )(分数
11、: 2.00) A.正确 B.错误 27.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应当逮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汇编) -试卷 13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黄某深夜酒后在路上见前面有一女子,即上前用衣服将该女子蒙住头后实施奸淫,事后,黄某发现该女子是其妻子,黄某的行为
12、( )。(分数: 2.00) A.构成强奸罪 B.不以犯罪论处 C.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 D.构成虐待罪 解析:解析: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黄某以暴力对该女子进行强奸,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事后发现该女子是其妻子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强奸罪的成立。故选 A。 2.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 ( )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分数: 2.00) A.人民警察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解析:解析: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刑法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故选 B。 3.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 ( )的规定,
13、 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分数: 2.00) A.刑事诉讼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刑法 D.行政处罚法 解析:解析: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故选 C。 4.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既遂的是 ( )。(分数: 2.00) A.甲违章驾驶运土车,不慎撞上一辆面包车,造成面包车上 2 人死亡 B.乙购买货值金额 30 万元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销售 3 万余元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C.丙在茶楼准备将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人员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当场抓获 D.丁趁为他人搬运行李之机,将他人背包 (内有价值 3 万元的相机 )放在一隐蔽地点,当丁回头取包时,背包已不
14、见踪影 解析:解析:所谓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罚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在分则中应结合各个罪名具体掌握,如盗窃罪中,只要被盗窃财物已经脱离所有人、保管人、持有人的控制并已实际置于行为人控制之下,便是既遂。因此,选项 D 中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将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藏匿,虽然再欲去取时已经不见,但并不影响盗窃罪已经构成既遂。故选 D。 5.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 2.00)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小能成立犯罪中止 解析
15、: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分为犯罪预备的中止、实行未终了的中止和实行终了的中止。所以选项 A 是正确的,选项 BC 是错误的。选项 D 的表述也是错误的,因为损害结果不等于犯罪结果,比如,在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给被害人造成的重伤害,由于行为人主动放弃犯意或者是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应该认为是犯罪中止,虽然此种行为造成了某种损害结果。故选 A。 6.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捡、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 )。(分数: 2.00) A.互相制约 B.互相协调 C.互相通气 D.互相帮助
16、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故选 A。 7.下列刑事案件中,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是 ( )。(分数: 2.00) A.贿赂案 B.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 C.贪污罪 D.组织、容留卖淫罪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
17、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故选 D。 8.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 )的各种证据。(分数: 2.00) A.有罪、犯罪情节轻重 B.无罪、犯罪情节轻 C.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 D.有罪或者无罪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
18、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 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故选 C。 9.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是 ( )。(分数: 2.00) A.李某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近亲属的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项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李某的舅舅不属于近亲属之列。故选 B。 10.下列情形中,不应当拘留的是 ( )。(分数: 2.00) A
19、.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重大嫌疑分子 B.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C.虽有犯罪行为,但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被告人 解析:解析: A 项中的情形,依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决定拘留: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故 B、 D 项不选。不应当拘留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犯罪行为没有发生或者被拘留的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虽然有犯罪行为,但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虽有犯罪行为,但不是
20、被拘留人所为的;犯罪行为虽是被拘留人所为,但该人并不具备法定的适用拘留的情形,不需要拘留的。故选 C。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1.下列侦查人员在勘验、检查中的做法,错误的有 ( )。(分数: 2.00) A.在进行现场勘验时,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主持进行勘验 B.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 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C.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家属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 D.对被害人进行人身检查,必要时,可以强制进行。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解析: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至一百零五条的相
21、关规定,侦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为了保证勘验的客观公正,还应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并且通知死者 家属到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必要时,可以强制进行。但对被害人的人身检查,不得强制进行。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故选 ACD。 12.在侦查活动时,侦查机关可以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有 ( )。(分数: 2.00) A.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件 B.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物品和文件 C.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物品和文件 D.在侦
22、查中发现的各种物品和文件 解析:解析:扣押的目的是取得和保全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 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故选 ABC。 13.刘某,男, 24 岁。 2015 年 5 月 19 日刘某在某洗浴中心与按摩女邹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邹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刘某将其强奸,公安机关经审查后决定对该案立案侦查。在本案侦查过程中,如果公安机关需要讯问刘某,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分数: 2.00) A.传唤到刘某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讯问 B.上述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
23、C.如刘某已被拘留或者逮捕,可以在看守所或公安机关的上作场所进行讯 问 D.传唤刘某到其住所进行讯问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2 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公安部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提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提讯证,在看守所或者公安机关的工作场所进行讯问。故选 ABCD。 1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同 时进行录音和录像的情形是 ( )。(分
24、数: 2.00) A.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B.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的 C.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D.其他重大案件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故选 ACD。 15.孙某、朱某、沙某 3 人流窜全国,在多个省市制造了多起命案,成为公安部督办的重大复杂案件,终于在北 京市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于 2014 年 3 月 1 日依法拘留了 3 人,并在 3 月 4 日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于 3 月
25、8 日批准了逮捕,公安机关当日采取逮捕措施。下列对于该案的侦查羁押期限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则本案的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 B.对于本案,公安机关认为不能在 2 个月内终结的,应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 2 个月 C.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能在 2 个月内终结,再延长 1 个月就可以了,可以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 1个月 D.如果对于 3 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最长侦查羁押期限可能达到 7 个月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 2 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
26、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 1 个月。故 C 项说法错误。又根据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在上述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 2 个月。注意这延长的 2 个月是在上述规定的 3 个月期限基础上延长,故 B 项说法错误。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 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 2 个月。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
27、查羁押期限。故选 BC。 16.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分数: 2.00) A.犯罪性质、罪名认定是否正确 B.有无漏罪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解析: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故选 ABCD。 17.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施监督,监督的主要内容
28、是 ( )。(分数: 2.00) A.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 B.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 C.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 活动 D.对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 解析:解析:执行监督即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刑事判决、裁定活动实行监督,以保障刑事判决、裁定的正确执行。其内容主要有: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对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对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在上述监督活动中,发现公安机关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29、。故选 ABCD。 18.被查封、扣押的财物、 文件,应当妥善保管或封存,不得 ( )。(分数: 2.00) A.使用 B.调换 C.毁损 D.查看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故选 ABC。 19.对下列哪些人员,可以采用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 )(分数: 2.00) A.被通缉人员 B.被批准逮捕的在逃人员 C.被决 定逮捕的在逃人员 D.被执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解析:解析:
30、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故选 ABC。 三、判断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20.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
31、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1.取保候审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2.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的,就不必交纳保证金。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和保证金二者提供一个保证即可。 2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32、人违反应遵守的规定的,可予以逮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本题正确。 24.林某多次利用他人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恶意透支,盗窃他人财物 2 万余元,但其 患有严重糖尿病,公安机关对其可不逮捕,而采用监视居住的方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
33、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林某患有严重糖尿病,可以监视居住。 25.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为 1 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26.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逮
34、捕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27.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应当逮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28.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