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2009年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5146       资源大小:8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2009年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2009 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98.99,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9,分数: 39.00)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_。 A 1787 年美国宪法 B 1791 年法国宪法 C 1215 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D 1789 年人权宣言 (分数: 1.00) A. B. C. D. 2.公安机关对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逮捕后的 _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A 12 小时 B 24 小时 C 36 小时 D 48 小时 ( 分数: 1.00) A. B. C. D. 3.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_。 A乘人之危的民事

    2、行为 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 D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分数: 1.00) A. B. C. D. 4.关于一罪的类型,属实质的一罪是 _。 A连续犯 B惯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合犯 (分数: 1.00) A. B. C. D. 5.在侦办一起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以公安局长是本案当事人的探亲属为由要求其回避,决定该局长回避 的是 _。 A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D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分数: 1.00) A. B. C. D. 6.李某交通肇事后,其单位领导张某指使李某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

    3、亡,李某、张某的行为 _。 A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各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D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分数: 1.00) A. B. C. D. 7.以下哪一个是行政复议的特有 原则 ?_。 A公开原则 B有错必纠原则 C公正原则 D及时原则 (分数: 1.00) A. B. C. D. 8.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在 _的医院进行。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人民政府指定 D公安部门指定 (分数: 1.00) A. B. C. D. 9.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 _。 A公民名誉权 B公民肖像权 C公民荣誉权 D公民姓名权 (分数: 1.00

    4、) A. B. C. D. 10.传唤的适用对象是 _。 A 证人 B受害人 C犯罪嫌疑人 D违法嫌疑人 (分数: 1.00) A. B. C. D. 11.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_。 A国家 B国家机关 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分数: 1.00) A. B. C. D. 12.出租车经营许可属于行政许可的哪种类型 ?_。 A核准 B特许 C认可 D登记 (分数: 1.00) A. B. C. D. 13.下面关于教唆犯的处罚,不正确的是 _。 A从重处罚 B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当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D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5、,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分数: 1.00) A. B. C. D. 14.以下哪种不是刑事诉讼的证据 ?_。 A现场笔录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辩解 C戡验、检查笔录 D被害人陈述 (分数: 1.00) A. B. C. D. 15.属于人民警察责任义务的是 _。 A遵守社会公德 B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C参加抢险救灾 D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分 数: 1.00) A. B. C. D. 16.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四次警务革命浪潮依次是 _。 A警察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化、信息化 B警察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社区警务 C预防警务、民生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 D民生警务、快速反应

    6、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 (分数: 1.00) A. B. C. D. 17.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体现的是 _。 A警察作用 B警察行为 C警察力量 D警察制度 (分数: 1.00) A. B. C. D. 18.关于现代警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 A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的召开是现代警察制度产生的主要标志 B加强反恐工作,普遍建立特种警察部队 C强调为民服务,救急扶危 D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军队警察逐步融合 (分数: 1.00) A. B. C. D.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是 _。 A谭震林 B罗荣

    7、桓 C罗瑞卿 D杨奇清 (分数: 1.00) A. B. C. D. 20.下列选项不属 于公安政策作用的是 _。 A指导作用 B规范作用 C强制作用 D调整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21.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渊源是 _。 A坚持以军事化为榜样 B坚持警察专业化运动 C把警察建设成为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文职化队伍 D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分数: 1.00) A. B. C. D. 22.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是 _。 A中国共产党的保卫机关 B人民政权的公安机关 C锄奸防特专门机关 D中共中 央警卫机关 (分数: 1.00) A. B. C. D. 2

    8、3.刑事诉讼活动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 _政策的体现。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B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镇压与管理相结合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分数: 1.00) A. B. C. D. 24.公安民警道德人格的核心是 _。 A责任 B荣誉 C正义 D忠诚 (分数: 1.00) A. B. C. D. 25.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目标是 _。 A统一和规范 B有序和高效 C专业和服务 D正规和高效 (分数: 1.00) A. B. C. D. 26.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 _。 A性质、任务和宗旨 B方针、路线和政策 C荣誉、象征和标志 D职能、职权和职责 (分数: 1.00) A. B. C. D.

    9、27.公安机关执法执勤机构实行 _。 A所建制 B队建制 C警署建制 D部门建制 (分数: 1.00) A. B. C. D. 28.下列公安民警的职务属于警员职务序列的是 _。 A公安派出所教导员 B公安派出所三级警长 C县公安局政治委员 D边防派出所政治指导员 (分数: 1.00) A. B. C. D. 29.李俊是一名驻村民警,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李俊警务室,这一命名 _。 A由县公安机关批准 B由市公安机关批准 C由省公安机关批准 D由驻村民警的姓名相应产生 (分数: 1.00) A. B. C. D. 30.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安徽省合肥市传递,这项大型群众性活动由 _实施安全许可。

    10、 A公安部 B北京市公安局 C安徽省公安厅 D合肥市公安局 (分数: 1.00) A. B. C. D. 31.对构成犯罪的交通事故逃逸人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 _。 A 2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B 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C 10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D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分数: 1.00) A. B. C. D. 3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经过调查,属于交通事故的,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时起 _内办理立案手续。 A 8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48 小时 (分数: 1.00) A. B. C. D. 33.公安民警在办

    11、理治安案件中应予收缴的物品是 _。 A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 B骗取财物的用品 C伪造的警官证件 D仿制的警用服装 (分数: 1.00) A. B. C. D. 34.预防群体性事件应贯彻 _的方针。 A抓早抓小 防患未然 B早期预警 治安防控 C早期预防 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 及时处置 (分数: 1.00) A. B. C. D. 35.刑事侦查过程中可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为见证人的工作是 _。 A检 验与解剖尸体 B现场访问与案情分析 C摸底调查与公开搜查 D现场勘验、检查与辨认 (分数: 1.00) A. B. C. D. 36.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属于管制器具的是

    12、_。 A弩 B起爆器材 C针孔式摄像机 D射钉枪 (分数: 1.00) A. B. C. D. 37.关于发布通辑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公安民警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在网络上直接发布通辑令 B各级公安机关都有权在辖区内直接发布通辑令 C公安派出所民警有权在辖区内直接发布通辑令 D驻村民警有权直接在辖区内发布通辑令 (分数: 1.00) A. B. C. D. 38.并案侦查的依据是 _。 A个案所表现出的特征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稳定性 B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中表现出的较强的犯罪能力 C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心理素质 D多数惯犯作案动机相似性和稳定性 (分数: 1.00) A. B.

    13、C. D. 39.侦查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心理演变过程中试探摸底阶段常用的技俩是 _。 A翻供 B拒供 C真伪混供 D对抗 (分数: 1.00)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40.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_。 A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B没有犯罪事实的 C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D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E经特赦令免除处罚的 (分数: 2.00) A. B. C. D. E. 41.以下哪些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资格罚 ?_。 A没收违法所得 B没收非法财物 C责令停产停业 D暂扣许可证 E吊销营业执照 (分数: 2.00) A.

    14、 B. C. D. E. 4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时需要先行警告的法定情形有 _。 A人民警察为制止犯罪嫌疑人自伤使用手铐、脚镣时 B犯罪嫌疑人持射钉枪劫持人质与公安民警对峙时 C犯罪嫌疑人在狭窄的小巷里开车撞击正在对他实施抓捕任务的公安民警时 D犯罪嫌疑人持械飞车抢劫时 E人民警察对强制冲越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违法嫌疑人使用催泪弹时 (分数: 2.00) A. B. C. D. E. 43.公安民警的级别,根据 _确定。 A资历 B岗位性质 C工作实绩 D所任职务 E德才表现 (分数: 2.00) A. B. C. D. E. 44.以下选项不是机动车之间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条件有

    15、 _。 A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异议 B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C仅造成人员轻微伤的交通事故 D当事人先撤离了现场 E各方当事人均自愿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分数: 2.00) A. B. C. D. E.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0,分数: 20.00) 45.在我国,国家主席是一种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6.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8.法人

    16、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力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9.国家追偿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如被追偿的工作人员不服的,不能提起民事诉讼,但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0.交警高某处罚违章司机范某,在这法律关系中,高某是行政主体,范某是行政相对人。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1.继续盘问期间,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公安民警可以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使用约束性警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2.询问笔录与继续盘问笔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3.公

    17、安民警实施强制措施适用从轻到重原则,制止违法犯罪活动都要经过徒手强制、使用警械、使用武器三个递进方式。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4.我国有专门的警察法典。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5.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无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6.人民警察被开除警籍的,取销其警衔必须由任免机关和法纪监察机关作出决定。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7.警察伴随着政党政治的产生而产生。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8.辩认必须公开进行。 (分数: 1.00

    18、) A.正确 B.错误 59.我国的户口登记以住户的人口为单位进行登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0.公民可以在不同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这是宪法规定人身自由权的具体体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1.盘问检查时必须查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居民身份证。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2.除公务用枪外,民用枪支必须建立枪弹痕迹档案,方可合法持有。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3.只要车辆存在于交通过程中,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如果造成了其他相关交通参与者的 危险,均应当理解为运行。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4.犯

    19、罪必然产生物证。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四、案例分析题 (总题数: 2,分数: 16.00) 王某与赵某是多年的朋友,因为生意上的经济纠纷,王某产生了杀死赵某的念头。一天夜里,王某路遇赵某,用木棍猛击其头部,致其昏迷倒地。王某以为赵某已死,便打算逃离现场。这时,他发现赵某手腕上有块名表 (价值 1 万元 ),便想占为己有。王某刚取下手表,赵某突然醒来,与之争夺,王某用木棍击打赵某,赵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块猛击王某头部,致 其重伤,赵某匆忙离开现场,之后到附近公安机关报案。值班民警孙某问:“人死了没有 ?东西抢走了没有 ?”赵某说“都没有。”孙某说:“等明天上班再说。”当天夜里

    20、,王某逃往外地藏匿。第二天上午,赵某又来到公安机关,当得知王某逃往外地后,孙某说:“只有抓到王某才能立案。”仍决定不立案。 请根据案情分析以下问题: (分数: 6.00) (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如何处理 ?(分数: 2.00) _ (2).赵某将王某打成重伤,应如何定性 ?并说明理由。(分数: 2.00) _ (3).民警孙某的做法有何不当之处 ?(分数: 2.00) _ 某市某流感疫情呈扩大趋势,接连出现输入型流感病患,在很短时间内确诊病例 25 例,已出现 2 个死亡病例,由于部分群众的疫情防控常识不足,出现发热、咽痛、头痛等症状时仍参加社会活动,未及时就诊,导致接触人群庞大,防控

    21、难度加大,情况万分紧急。为遏制该流感疫情的蔓延,某市人民政府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与密切接触者强制隔离、取消大型群众性活动、部分地区实施交通管制等措施。 请问: (分数: 9.99) (1).这些措施体现了行政法的什么原则 ?(分数: 3.33) _ (2).如果这些措施与现行法律相抵触,是否有效 ?为什么 ?(分数: 3.33) _ (3).政府行使这些权力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分数: 3.33) _ 五、论述题 (总题数: 1,分数: 14.00)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但是,构建警民关系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

    22、薄,对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有种种误解,对公安民警执法办案期望值过高,一旦破不了案,就产生消极看法;一些群众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不支持配合公安工作;有些人怕报复,看见犯罪嫌疑人不敢举 报,甚至连自己受害也不愿报案、不敢作证。民警抓捕犯罪嫌疑人,不愿协助。极个别民警对警民关系认识不足,群众工作方法简单、执法不规范、案件不怕大就怕小,打击违法犯罪不力。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警民关系。 (分数: 14.00) (1).请问人民警察法如何规范警民关系 ?(分数: 7.00) _ (2).请根据以上材料,从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等角度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分数

    23、: 7.00) _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 2009 年真题答案解析 (总分: 98.99,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9,分数: 39.00)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_。 A 1787 年美国宪法 B 1791 年法国宪法 C 1215 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D 1789 年人权宣言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公安机关对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逮捕后的 _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A 12 小时 B 24 小时 C 36 小时 D 48 小时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下列属于无效民事

    24、行为的是 _。 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 D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分 数: 1.00) A. B. C. D. 解析: 4.关于一罪的类型,属实质的一罪是 _。 A连续犯 B惯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合犯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5.在侦办一起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以公安局长是本案当事人的探亲属为由要求其回避,决定该局长回避的是 _。 A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D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6.李某交通肇事后,其

    25、单位领导张某指使李某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李某、张某的行为 _。 A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各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D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7.以下哪一个是行政复议的特有原则 ?_。 A公开原则 B有错必纠原则 C公正原则 D及时原则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8.对精神病的 医学鉴定,应当在 _的医院进行。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人民政府指定 D公安部门指定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9.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

    26、_。 A公民名誉权 B公民肖像权 C公民荣誉权 D公民姓名权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0.传唤的适用对象是 _。 A证人 B受害人 C犯罪嫌疑人 D违法嫌疑人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1.国家 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_。 A国家 B国家机关 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2.出租车经营许可属于行政许可的哪种类型 ?_。 A核准 B特许 C认可 D登记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3.下面关于教唆犯的处罚,不正确的是 _。 A从重处罚 B教唆不满

    27、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当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D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 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4.以下哪种不是刑事诉讼的证据 ?_。 A现场笔录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辩解 C戡验、检查笔录 D被害人陈述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5.属于人民警察责任义务的是 _。 A遵守社会公德 B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C参加抢险救灾 D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6.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四次警务革命浪潮依次是 _。 A警察

    28、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化、信息化 B警察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社区警务 C预防警务、民生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 D民生警务、快速反应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7.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体现的是 _。 A警察作用 B警察行为 C警察力量 D警察制度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8.关于现代警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 A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的召开是现代警察制度产生的主要标志 B加强反恐工作,普遍建立特种警察部队 C强调为民服务,救急扶危 D强调

    29、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军队警察逐步融合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是 _。 A谭震林 B罗荣桓 C罗瑞卿 D杨奇清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0.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安 政策作用的是 _。 A指导作用 B规范作用 C强制作用 D调整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1.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渊源是 _。 A坚持以军事化为榜样 B坚持警察专业化运动 C把警察建设成为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文职化队伍 D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2.在第

    30、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是 _。 A中国共产党的保卫机关 B人民政权的公安机关 C锄奸防特专 门机关 D中共中央警卫机关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3.刑事诉讼活动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 _政策的体现。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B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镇压与管理相结合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4.公安民警道德人格的核心是 _。 A责任 B荣誉 C正义 D忠诚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5.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目标是 _。 A统一和规范 B有序和高效 C专业和服务 D正规和高效

    31、(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6.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 _。 A性质、任务和宗旨 B方针、路线和政策 C荣誉、象征和标志 D职能、职权和职责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7.公安机关执法执勤机构实行 _。 A所建制 B队建制 C警署建制 D部门建制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8.下列公安民警 的职务属于警员职务序列的是 _。 A公安派出所教导员 B公安派出所三级警长 C县公安局政治委员 D边防派出所政治指导员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29.李俊是一名驻村民警,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

    32、李俊警务室,这一命名 _。 A由县公安机关批准 B由市公安机关批准 C由省公安机关批准 D由驻村民警的姓名相应产生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0.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安徽省合肥市传递,这项大型群众性活动由 _实施安全许可。 A公安部 B北京市公安局 C安徽省公安厅 D合肥市公安局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1.对构成犯罪的交通事故逃逸人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 _。 A 2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B 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C 10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D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分数: 1.00)

    33、A. B. C. D. 解析: 3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经过调查,属于交通事故的,应当自 勘查现场之时起 _内办理立案手续。 A 8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48 小时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3.公安民警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应予收缴的物品是 _。 A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 B骗取财物的用品 C伪造的警官证件 D仿制的警用服装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4.预防群体性事件应贯彻 _的方针。 A抓早抓小 防患未然 B早期预警 治安防控 C早期预防 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 及时处置 (分数: 1.00) A.

    34、B. C. D. 解析: 35.刑事侦查过程中可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为见证人的工作是 _。 A检验与解剖尸体 B现场访问与案情分析 C摸底调查与公开搜查 D现场勘验、检查与辨认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6.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属于管制器具的是 _。 A弩 B起爆器材 C针孔式摄像机 D射钉枪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7.关于发布通辑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公安民警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在网络上直接发布通辑令 B各级公安机关都有权在辖区内直接发布通辑令 C公安派出所民警有权在辖区内直接发布通辑令 D驻村民警有

    35、权直接在辖区内发布通辑令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8.并案侦查的依据是 _。 A个案所表现出的特征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稳定性 B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中表现出的较强的犯罪能力 C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心理素质 D多数惯犯作案动机相似性和稳 定性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9.侦查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心理演变过程中试探摸底阶段常用的技俩是 _。 A翻供 B拒供 C真伪混供 D对抗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40.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

    36、撤销案件。 _。 A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B没有犯罪事实的 C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D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E经特赦令免除处罚的 (分 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1.以下哪些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资格罚 ?_。 A没收违法所得 B没收非法财物 C责令停产停业 D暂扣许可证 E吊销营业执照 (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时需要先行警告的法定情形有 _。 A人民警察为制止犯罪嫌疑人自伤使用手铐、脚镣时 B犯罪嫌疑人持射钉枪劫持人质与公安民警对峙时 C犯罪嫌疑人在狭窄的小巷里开车撞击正在 对他实施抓捕任务的公安民警时

    37、D犯罪嫌疑人持械飞车抢劫时 E人民警察对强制冲越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违法嫌疑人使用催泪弹时 (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3.公安民警的级别,根据 _确定。 A资历 B岗位性质 C工作实绩 D所任职务 E德才表现 (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4.以下选项不是机动车之间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条件有 _。 A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异议 B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C仅造成人员轻微伤的交通事故 D当事人先撤离了现场 E各方当事人均自愿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三、判断题 (

    38、总题数: 20,分数: 20.00) 45.在我国,国家主席是一种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46.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4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48.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力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49.国家追偿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如被追偿的工作人员不服的,不能提起民事诉讼,但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39、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0.交警高某处罚违章司机范某,在这法律关系中,高某是行政主体,范某是行政相对人。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1.继续盘问期间,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公安民警可以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使用约束性警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2.询问笔录与继续盘问笔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3.公安民警实施强制措施适用从轻到重原则,制止违法犯罪活动都要经过徒手强制、使用警械、使用武器三个递进方式。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4.我

    40、国有专门的警察法典。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5.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无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6.人民警察被开除警籍的,取销其警衔必须由任免机关和法纪监察机关作出决定。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7.警察伴随着政党政治的产生而产生。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8.辩认必须公开进行。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59.我国的 户口登记以住户的人口为单位进行登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

    41、误 解析: 60.公民可以在不同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这是宪法规定人身自由权的具体体现。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1.盘问检查时必须查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居民身份证。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2.除公务用枪外,民用枪支必须建立枪弹痕迹档案,方可合法持有。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3.只要车辆存在于交通过程中,无论是动态还是 静态的,如果造成了其他相关交通参与者的危险,均应当理解为运行。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64.犯罪必然产生物证。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四、

    42、案例分析题 (总题数: 2,分数: 16.00) 王某与赵某是多年的朋友,因为生意上的经济纠纷,王某产生了杀死赵某的念头。一天夜里,王某路遇赵某,用木棍猛击其头部,致其昏迷倒地。王某以为赵某已死,便打算逃离现场。这时,他发现赵某手腕上有块名表 (价值 1 万元 ),便想占为己有。王某刚取下手表,赵某突然醒来,与之争 夺,王某用木棍击打赵某,赵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块猛击王某头部,致其重伤,赵某匆忙离开现场,之后到附近公安机关报案。值班民警孙某问:“人死了没有 ?东西抢走了没有 ?”赵某说“都没有。”孙某说:“等明天上班再说。”当天夜里,王某逃往外地藏匿。第二天上午,赵某又来到公安机关,当得知王某逃

    43、往外地后,孙某说:“只有抓到王某才能立案。”仍决定不立案。 请根据案情分析以下问题: (分数: 6.00) (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如何处理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故意杀人未遂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分别执行,未遂可以比照既隧从轻或减轻处罚。 ) 解析: (2).赵某将王某打成重伤,应如何定性 ?并说明理由。(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当防卫 (答出正当防卫的定义 ) 解 析: (3).民警孙某的做法有何不当之处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孙某应该立刻出警,赶赴现场,保护现场完整,同时控制王某。立案有两个条件:有犯罪事实,要追究刑事责任。本案符合立案条件,所以公安机关应当立即立案。 ) 解析: 某市某流感疫情呈扩大趋势,接连出现输入型流感病患,在很短时间内确诊病例 25 例,已出现 2 个死亡病例,由 于部分群众的疫情防控常识不足,出现发热、咽痛、头痛等症状时仍参加社会活动,未及时就诊,导致接触人群庞大,防控难度加大,情况万分紧急。为遏制该流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2009年真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