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5108       资源大小:126.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1、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10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单项选择题 /B(总题数: 18,分数: 30.00) 1.公安机关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_工作。 A.打击 B.群众 C.防范 D.公安 (分数: 1.00) A. B. C. D. 2.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 _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 A.制度 B.法律 C.政策 D.组织 (分数: 1.00) A. B. C. D. 3.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明确今后

    2、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 _来解决。 A.公安专项编制 B.公安和其他编制混岗 C.国家编制 D.公务员编制 (分数: 1.00) A. B. C. D. 4.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的情形是 _。 A.有其他见证人在场的 B.有其家属在场的 C.有邻居在场的 D.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分数: 1.00) A. B. C. D. 5.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_。 A.强制戒毒 B.强制治疗 C.强制约束 D.查封、扣押、冻结 (分数: 1.00) A. B. C. D. 6.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_。 A.逮捕 B.遣送出境 C.警告 D.监视居住 (分数: 1.00

    3、) A. B. C. D. 7.治安管理处罚中的拘留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期限为 _日以上, _日以下。 A.1 7 B.3 10 C.1 15 D.5 30 (分数: 2.00) A. B. C. D. 8.取保候审由 _执行。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人民政府 (分数: 2.00) A. B. C. D. 9.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_个月。 A.3 B.6 C.9 D.12 (分数: 2.00) A. B. C. D. 10.以下属于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情形的是 _。 A.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B.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C.被害人指认他有犯罪的 D.流浪乞讨的 (分数:

    4、 2.00) A. B. C. D. 11.公安执法监督主体具有 _。 A.特定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确定性 (分数: 2.00) A. B. C. D. 12.公安行政复议,是指 _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奄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分数: 2.00) A. B. C. D. 13.公安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法律规定由 _承担的赔偿。 A.民警个人 B.造成损害的个人或机关 C.国家 D.被侵害人

    5、 (分数: 2.00) A. B. C. D. 14.公安赔偿应同时具备主体、后果、因果关系和 _四个要件。 A.行为 B.违法行为 C.可能造成的损害 D.造成的危险情况 (分数: 2.00) A. B. C. D. 15.下列关于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观点正确的是 _。 A.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单方面的 B.在结合中,双方单独发挥 作用,但要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C.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D.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 (分数: 2.00) A. B. C. D. 16.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 _方面。 A.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 B.公安

    6、机关 C.人民群众 D.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分数: 2.00) A. B. C. D. 17.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 _纳入法制轨道。 A.群防群治 B.群众工作 C.公安工作 D.社区警务 (分数: 2.00) A. B. C. D. 18.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 _,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A.宣传教育工作 B.群防群治工作 C.组织领导工作 D.群众工作 (分数: 2.00) A. B. C. D. 二、 B多项选择题 /B(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9.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7、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_的工作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分数: 2.00) A. B. C. D. 20.一切为了群众, _。 A.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 B.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 C.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D.这就是要坚定地相信群众 (分数: 2.00) A. B. C. D. 2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要 _。 A.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B.虚心接受人民群 众的批评和监督 C.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方

    8、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D.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 (分数: 2.00) A. B. C. D. 22.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因为 _。 A.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问题,涉及的社会关系是极为广泛的。任何治安问题都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 B.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C.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 感的来源 D.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分数: 2.00) A. B. C. D. 23.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_。 A.人民警察

    9、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B.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C.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D.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分数: 2.00) A. B. C. D. 2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有 _。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的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综合性的 (分数: 2.00) A. B. C. D. 25.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

    10、主要包括 _。 A.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的警察管理体制 B.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警察管理体制 C.混合制警察管理体 制:介于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之间的一种警察管理体制 D.其他警察管理体制:除去地方自治制警察管理体制、中央集权制警察管理体制和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以外的警察管理体制 (分数: 2.00) A. B. C. D. 26.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方式包括 _。 A.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进行监督 B.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听证、复议、复核 C.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需要专门监督

    11、的案件,进行案件审核 D.组织执法检查、评议,组织专项、专案调查 (分数: 2.00) A. B. C. D. 27.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 _。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监督 C.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D.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分数: 2.00) A. B. C. D. 28.对“人民警察的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的正确理解是 _。 A.人民警察担任职务,执行公务,反映了国家对人民警察的任用关系 B.人民警察的权力、义务来源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C.国家选任他为人民警察时,他才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义务 D.如 果其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则其作为人民警察的

    12、义务也就终止了 (分数: 2.00) A. B. C. D. 29.下列属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点的是 _。 A.忠诚可靠 B.文明理性 C.秉公执法 D.清正廉洁 (分数: 2.00) A. B. C. D. 30.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要注意 _。 A.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B.途径的多样化 C.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D.具体情况的复杂性 (分数: 2.00) A. B. C. D. 31.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的有 _。 A.不按规定着装,警容不严整,举止不端庄的 B.私自将警械、警服、警

    13、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 C.酗酒滋事或者经常酗酒的 D.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分数: 2.00) A. B. C. D. 32.对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叙述正确的是 _。 A.人民警察的警衔等级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和条件下,经考核合格方能逐级晋升 B.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 警衔予以保留并佩带 C.人民警察违犯法律的,可以给予警衔降级的处分 D.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相应取消 (分数: 2.00) A. B. C. D. 33.人民警察的纪律与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说明二者关系正确的有 _。 A.纪律与义务都是人民警察必须履行的,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B.从人民

    14、警察法规定的纪律和义务的内容来看,纪律的规定侧重于对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是保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C.义务的规定侧重于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 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履行职责时的职业道德要求 D.纪律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保障,而且也是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基础 (分数: 2.00) A. B. C. D. 三、 B判断题 /B(总题数: 20,分数: 40.00) 34.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经济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5.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

    15、处刑。(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6.公安工作是政策性 与法律性相分离的一项工作。(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7.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8.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的,就不必交纳保证金。(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9.罚款的处罚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对于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0.必要时,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可以进行强制检查。(分数: 2.00) A.正确 B.错

    16、误 41.可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公安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等。(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2.搜查人员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可不用搜查证进行搜查。(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3.侦查人员可以决定扣押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要使已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的制裁,要防范一切可能的治安危害发生。同时,力求减少产生犯罪的社会条件,带动社会的改造,在促进精 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带来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5.“五条

    17、禁令”自 2003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五条禁令”不一致的,以”五条禁令”为准。(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6.教育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7.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8.单位可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49.警民联防、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流动治安派出所等,开拓了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携手维护社会

    18、治安的新渠道。(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0.通过信息宣传去教育、动员、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安对策及时公布于众,取得群众支持,并将群众中的治安信息及时反馈,建立健全警民沟通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1.警徽是人民 警察的象征与标志,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2.公安政策是由党和人民群众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53.机构的设置必须坚持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分数: 2.00) A.正确 B.错

    19、误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10 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单项选择题 /B(总题数: 18,分数: 30.00) 1.公安机关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不同 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_工作。 A.打击 B.群众 C.防范 D.公安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机关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故本题答案选 B。 2.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 _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

    20、来。 A.制度 B.法律 C.政策 D.组织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故本题答案选 B。 3.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 _来解决。 A.公安专项编制 B.公安和其他编制混岗 C.国家编制 D.公务员编制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切实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 ,必须由公安专项编制来解决,不允许有其他编制

    21、混岗的现象存在。故本题答案选 A。 4.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的情形是 _。 A.有其他见证人在场的 B.有其家属在场的 C.有邻居在场的 D.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下列紧急情况之一时,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1)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 (2)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的; (3)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 (4)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5)其他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故本题答案选 D。 5.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_。 A.强制戒毒 B.强制治疗 C.强制约束 D.查封、扣押、冻结

    22、(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 ,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特定的相对人行使某种权利或者强制其履行某种义务的公安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 (1)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有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等; (2)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 ,有查封、扣押、冻结等。故本题答案选 D。 6.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_。 A.逮捕 B.遣送出境 C.警告 D.监视居住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0 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

    23、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四种。故本题答案选 C。 7.治安管理处罚中的拘留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期限为 _日以上, _日以下。 A.1 7 B.3 10 C.1 15 D.5 30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拘留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期限为 1 日以上, 15 日以下,但对数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按照“分别裁决,合并执行”的原则,拘留期限可以超过 15 日。故本题答案选 C。 8.取保候审由 _执行。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人民政府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4、。故本题答案选 A。 9.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_个月。 A.3 B.6 C.9 D.12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并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故本题答案选 B。 10.以下属于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情形的是 _。 A.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B.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C.被害人指认他有犯罪的 D.流浪乞讨的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 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

    25、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故本题答案选 C。 11.公安执法监督主体具有 _。 A.特定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确定性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执法监督有以下基本特征: (1)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2

    26、)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3)监督形式的多样性。故本题答案选 B。 12.公安行政复议,是指 _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奄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故本题答案选 D。 13.公安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

    27、法律规定由 _承担的赔偿。 A.民警个人 B.造成损害的个人或机关 C.国家 D.被侵害人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指公安机 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承担赔偿的法律制度。故本题答案选 C。 14.公安赔偿应同时具备主体、后果、因果关系和 _四个要件。 A.行为 B.违法行为 C.可能造成的损害 D.造成的危险情况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 (2)行为要件; (3)后果要件; (4)

    28、因果关系要件。故本题答案选 A。 15.下列关于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观点正确的是 _。 A.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单方面的 B.在结合中,双方单独发挥作用,但要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C.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D.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专门机关和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故本题答案选 C。 16.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 _方面。 A.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 B.公安机关 C.人民群众 D.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29、 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方面。故本题答案选 D。 17.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 _纳入法制轨道。 A.群防群治 B.群众工作 C.公安工作 D.社区警务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建立专门机关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故本题答案选 B。 18.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 _,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A.宣传教育工作 B.群防群治工作 C.组织领导工作 D.群众工作

    30、(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本题答案选 D。 二、 B多项选择题 /B(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9.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_的工作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0.一切为了群众, _。 A.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

    31、点 B.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 C.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D.这就是要坚定地相信群众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故本题答案选 ABC。 2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要 _。 A.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B.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C.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

    32、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D.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同时,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方法、好经验及对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故本题答案选 ABC。 22.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因为 _。 A.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问题,涉及的社会关系是极为广泛的。任何治安 问题都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 B.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

    33、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C.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D.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问题涉及的社会关系是极为广泛的。任何治安问题都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违 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3.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_。 A.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B.

    34、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C.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D.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2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有 _。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的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综合性的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点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

    35、级党委和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也是综合性的。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5.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主 要包括 _。 A.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的警察管理体制 B.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警察管理体制 C.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介于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之间的一种警察管理体制 D.其他警察管理体制:除去地方自治制警察管理体制、中央集权制警察管理体制和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以外的警察管理体制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36、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故本题答 案选 AB。 26.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方式包括 _。 A.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进行监督 B.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听证、复议、复核 C.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需要专门监督的案件,进行案件审核 D.组织执法检查、评议,组织专项、专案调查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方式包括: (1)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进行监督。(2)对起草、制定的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进 行法律审核。 (3)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

    37、决定需要专门监督的案件,进行案件审核。 (4)组织执法检查、评议。 (5)组织专项、专案调查。 (6)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听证、复议、复核。 (7)进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8)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采取的其他方式。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7.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 _。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监督 C.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D.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公民和社会的监督等。

    38、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8.对“人民警察的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的正确理解是 _。 A.人民警察担任职务,执行公务,反映了国家对人民警察的任用关系 B.人民警察的权力、义务来源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C.国家选任他为人民警察时,他才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义务 D.如果其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则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人民警察担任职务,执行公务,反映了国家对人民警察的任用关系。因此,人民警察的权力、义务来源于国家的任用行为,只有国家选任他为人民警察时,他才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义务,如果其脱离了

    39、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则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9.下列属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点的是 _。 A.忠诚可靠 B.文明理性 C.秉公执法 D.清正廉洁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30.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要注意 _。 A.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B.途径的多样化 C.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D.具体情况的复杂性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一则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二则可以激发

    40、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法犯 罪分子,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好这项工作,一要注意群众对象的广泛性;二要注意途径的多样化;三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故本题答案选 ABC。 31.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的有 _。 A.不按规定着装,警容不严整,举止不端庄的 B.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 C.酗酒滋事或者经常酗酒的 D.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 4 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

    41、批评教育、纪律处分仍不改正的,或者经培训试用后仍不合格的,应当予以辞退: (一 )作风散漫,纪律松弛,经常迟到早退或者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的; (二 )遇事推诿,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任的; (三 )耍特权,态度恶劣,刁难辱骂群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四 )酗酒滋事或者经常酗酒的; (五 )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的; (六 )不按规定着装,警容不严整,举止不端庄的; (七 )对遇有危难情形的群众拒绝提供救助的; (八 )文化、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公安工 作的。故本题答案选 ABC。 32.对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叙述正确的是 _。 A.人民警察的警衔等级必须在一定的

    42、期限和条件下,经考核合格方能逐级晋升 B.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予以保留并佩带 C.人民警察违犯法律的,可以给予警衔降级的处分 D.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相应取消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警衔的晋升、保留、降级、取消。 (1)警衔的晋升。从人民警察成长的规律看,一名人民警察担任某一职务,从熟悉情况到积累经验、增长才 干,一般都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因此,人民警察的警衔等级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和条件下,经考核合格方能逐级晋升。 (2)警衔的保留。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予以保留 ,但不得佩带。 (3)警衔的降级。人民警察违犯警纪的,可以给予警衔降级的

    43、处分。 (4)警衔的取消。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相应取消;人民警察犯罪 (包括离休、退休的人民警察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其警衔相应取消。故本题答案选 AD。 33.人民警察的纪律与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说明二者关系正确的有 _。 A.纪律与义务都是 人民警察必须履行的,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B.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纪律和义务的内容来看,纪律的规定侧重于对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是保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C.义务的规定侧重于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履行职责时的职业道德要求 D.纪律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

    44、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保障,而且也是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基础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 解析 人民警察的纪律与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纪律和义 务都是人民警察必须履行的,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作用。但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纪律和义务的内容看,纪律的规定侧重于对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影响,是保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使人民警察正确、顺利地履行各项职责。义务的规定则侧重于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履行职责时的职业道德要求。切实履行义务,可以使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纪律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人民警察

    45、履行职责的保障,而且也是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基础。人民警察只有首先做到纪律 上的各种要求,才谈得到充分、有效地履行有关义务。因此,没有纪律保障,职责和义务的实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但离开履行职责和义务,纪律规定也就失去了意义。故本题答案选 ABCD。 三、 B判断题 /B(总题数: 20,分数: 40.00) 34.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经济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解析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故本题说法错误。 35.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 ,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36.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分离的一项工作。(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