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申论 -15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材料 3 中提到了被问责的官员在问责后复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 5 中昆明市的一些做法,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 20.00) _ 2.“给定资料 6”中,蓬莱市推出了有错无为问责制度。对此政策你有何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言简意明,字数不超过 250 字。(分数: 30.00) _ 3.问责制的核心在于要求政府和官员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围绕
2、服务型政府与问责制写一篇文章。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 900 字左右 。(分数: 50.00) _ 云南省申论 -15 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材料 3 中提到了被问责的官员在问责后复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 5 中昆明市的一些做法,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 2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官员犯错,无论大小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失职渎职者必需严惩。问责的目的在于警示其他的为官者,引以为鉴,不再
3、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在确保官员问责规范科学的基础上,对问责的官员进行必要的约束,不让其马上复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有的官员复出机制并不健全,相关规定十分模糊、笼统,缺少操作性和程序性,弹性和 随意性很大。由此看来,官员复出机制的完善同样急迫,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化程序赋予其权利的复出官员,才会让公众心服口服,而官员在重新履职中,也才会更有底气。 云南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新规,防止被问责后马上异地做官,可以说是对问责制度的一种必要的完善和补充,有利于问责制度的贯彻落实到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使问责制不再成为一种敷衍、一种形式,不致使某些官员摆脱被追究的借口。 2.“给定资料 6”中,蓬莱市推
4、出了有错无为问责制度。对此政策你有何看法 ?要求 :观点明确,言简意明,字数不超过 250 字。(分数: 3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我认为,“对无为问责”是解决公权力不作为和无所作为的一个“紧箍咒”。通过“对无为问责”,可以鞭策和激励干部奋发有为、积极进取。问责是一种权力行使的责任保证制度。它要求公职人员或公权力机构在接受公权力的同时,要承担相应责任,负责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玩忽职守。 就问责制度建设本身来讲,问责制特别是对“无为 ”问责,在政治民主生活还没有形成氛围的情况下见效不大。这就很有必要在制度上做出硬性规定,使问责制从权力性问责向制度性问责过渡,并使其逐步走上法
5、制化的轨道。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和相应的有限政府制度、强有力的公民权力保障机制,营造主动问责、强力问责的良好环境,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问责。推行“无为问责制”,是实践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力保障。 3.问责制的核心在于要求政府和官员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围绕服务型政府与问责制写一篇文章。要求 :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 900 字左右。(分数: 5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 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完善问责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应该为百
6、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随着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公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百姓期待更多地参与和分享改革成果等客观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门客观上仍然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等问题,门难进、脸难看、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低下等状况依然存在。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急需深化,而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责制度要紧紧跟上,使各级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 监督”的执政理念,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国从 2003 年非典期间
7、实施官员问责以来,官员问责不断由中央层面辐射到地方层面。不仅是属于中央权限的部级干部被问责,而且还有国务院派往各地的调查组问责一些重大事故或事件中的地方和部门官员。总之,最初的官员问责是在中央层面促成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自觉而主动地在中央这一精神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适用于当地的问责办法,问责制在实践中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地方行政部门与执法单位针对 相关问题纷纷推行“问责制”,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关官员被问责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但作为“新生事物”,问责制目前还局限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大的领域,比如,重大事故、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等,而对于诸如便民服务、公
8、共设施、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等民生层面却很少引入“问责制”。现实中,一些领导也热衷于办大事、习惯于大手笔,不屑于为群众的小事操心,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生活疾苦,摆不上案头、上不了心头 -老百姓交费难只是“小菜一碟”,小区垃圾堆积如山“不屑一顾”,居民出行不便、交 通拥堵“不值一提”有的干部对群众的疾苦不仅不闻不问,甚至到了问题无法逃避的时候也不愿拍个板说句公道话,生怕得罪了某些部门。 其实“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不能仅仅挂在嘴上。跟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决不能“抓大放小”,而应该“举轻若重”。发生大事故、大案件、大损失需要问责,对于“小事”中的“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行为,同样也不能逃避和豁免其应承担的责任。这既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同时,让问责制度紧紧跟上,让那些漠视群众利益 的人自食其果,让那些习惯于“盛气凌人”的公务员感到压力,加强责任约束,才能造就一支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进而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