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申论 -1-2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数: 20.00) _ 2.针对材料 7 中提到的全国中小学生应急教育开学第一课,就如何提高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几点措施。要求 :条 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400 字。(分数: 30.00) _ 3.根据所给材料,用 1000 字左右的篇幅,就突发事件应急问题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 50.00) _ 云南省申论 -1-2 答
2、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注意事项 /B(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数: 2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我国是一个灾害发生频率高、灾 害破坏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的应对突发事故的机制还不健全,应对措施还不完善。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级政府也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
3、财产安全。 2.针对材料 7 中提到的全国中小学生应急教育开学第一课,就如何提高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几点措施。要求 :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400 字。(分数: 3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第一,加大宣传,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实施专业的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增强突发事件预防常识,提高突发事件预防技能。 第三,加强突发事件模拟试验,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比一脚踏入陌生的世界更能游刃有余,排练的次数多了,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也会提高,突发事件发生后 也能有效化解危机。 3.根据所给材料,用 1000 字左右的篇幅,就突发事件应急问题自
4、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 5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 我们从来不曾想到,近年来的中国会遭受如此多的劫难 :雪灾、疫情、车祸、地震。然而灾难当头,除了屏住呼吸,除了悲伤扼腕,更应反思总结,从这些灾难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扣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05 年 1 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
5、急预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年末成立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 室。 2007 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 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加强了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全国共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 130多万件,基本覆盖了各地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1)健全机制,明确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预警预测、信息报告、应急联动、社会动员、舆论引 导等
6、机制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健全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2)宣传教育,全民参与。要特别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图书、报刊等,在社区、农村、学校、医院、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
7、企业、进学校,完善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壮大多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增强群众自发组织能力。 (3)完善预案,做好演练。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信息公开,及时上报。突发公共事件的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俗话说 :“防患于未然”。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国的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必将完善,当我们再一次面对灾难时,我们会拥有更完善的应急方案,会更加胸有成竹、沉着冷静,更高效率地战胜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