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 -试卷 2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5,分数: 50.00) 1.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对内改革,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经济体制改革始于深圳 B.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D.邓小平在 1985 年提出改革要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及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作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是 ( )。(分数: 2.00) A.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
2、形的手”,“手拉手,才能向前走” B.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政府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引导功能 D.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 3.A在一家私企工作,年薪 5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 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 1 万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2000 元;利用业余时间写书获得稿酬 5000 元。 A 这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 )。(分数: 2.00) A.6 2万元 B.5 5万元 C.6 万元 D.7 万元 4.公共支出,也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购买相应商品和劳务从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政府进行货币资金支出的活动
3、,其行为依据是 ( )。(分数: 2.00) A.社会需要 B.选民心声 C.市场状况 D.法定事权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分数: 2.00)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政治体制改革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经济体制改革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搞好宏观调控,微观自然搞活 B.完全对立不可兼得 C.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D.微观搞活等于搞好了宏观调控 7.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分数: 2.00) A.利息 B.养老金 C.工资 D.津贴 8.建立和完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要 ( )。(分数: 2.00) A.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B.改造老企业,开拓新市场 C.精简企业生产中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 D.推行联产承包制,完善生产责任制 9.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 量,国家采取了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等措施。这是运用 ( )进行宏观调控。(分数: 2.00)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10.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分数: 2.00) A.占
5、有形式 B.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所有权归属 D.分配形式 11.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分数: 2.00) A.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B.计划与 市场相结合 C.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D.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12.下列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是 ( )。(分数: 2.00) A.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B.收入的平均分配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1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 ( )。(分数:2.00) A.它们的社会经济性质是一样的 B.它们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C.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政府对它
6、们的政策是一致的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是 ( )。(分数: 2.00) A.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B.国家制定和施行价格法 C.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 D.国家税务管理部门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三产业 ?( )(分数: 2.00) A.建筑装饰业 B.邮政业 C.水利管理业 D.铁路运输业 16.我们常指的银行一般属于商业银行,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是 ( )。(分数: 2.00) A.浦发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17.某农作物价格较高,一些农民便开始大面 积种植,结果导致该农作物市场滞销,
7、农民损失惨重。这一事例说明 ( )。(分数: 2.00) A.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B.市场经济有盲目性,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C.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D.没有计划经济,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18.我国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以下税收中直接全部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的是 ( )。(分数: 2.00) A.消费税 B.证券交易税 C.土地增值税 D.车辆购置税 19.下列关于汇率变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汇率变动后,如本 币对外贬值,由于奖人限出,对进口有利,对出口相对不利 B.汇率变动后,如本币对外贬值,贸易逆差减少以至顺差增加,必导致增加该国
8、货币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价格上涨 C.对于货币兑换国家,如本币对外币有升值之势,使大量国外资金流入,以谋取利差 D.汇率变动通过进口商品价格变化而体现 20.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 基础性作用 D.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仅存在两种分配方式,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要
9、素分配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也可在全社会使用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直接以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物价的影响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 了不同的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试行利改税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阶段;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方式阶段;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目标的企业改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阶段。这五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 2.00) A. B. C. D. 23.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 B.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4.下列属于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区别的是 ( )。(分数: 2.00) A.以取得利润为基础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生产规模比较大 D.直接支配劳动成果 25.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职工老张购买了该企业面值 20000 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 3000 元的股息。这 3000 元收入属于 ( )。(分数: 2.00)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
11、收入 D.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6.下列关于二元经济结构认识错误的有 ( )。(分数: 2.00) A.我国经济结构为二元经济结构 B.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 C.二元经济结构中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比重过大 D.二元经济结构中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发展不足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有 ( )。(分数: 2.00) A.中国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28.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点在于加快建立 ( )。(分数: 2.00) A.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投人机制 B
12、.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 C.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机制 D.国民收入分配的协调机制 29.市场经济,是指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各类经济资源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下列有关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与其他任意国度或社会形态下的市场经济无异 B.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地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市场调节配置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行市场经济被载入宪法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 标是 ( )。(分数: 2.00)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
13、知识(经济知识) -试卷 24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5,分数: 50.00) 1.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对内改革,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经济体制改革始于深圳 B.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D.邓小平在 1985 年提出改革要坚持的两条根本 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A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列
14、关于二者关系及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作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手拉手,才能向前走” B.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政府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引导功能 D.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 解析:解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基础性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 3.A在一家私企工作,年薪 5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 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 1 万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2000 元;利用业余时间写书获得稿酬 5000 元。
15、A 这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 )。(分数: 2.00) A.6 2万元 B.5 5万元 C.6 万元 D.7 万元 解析:解析:“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题干中, A在私营企业的年薪和写书获得稿酬是劳动收入,即 5+0 5=5 5(万元 )。 A的红利收入、出租住房的收入和银行存款利息都是非劳动收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 4.公共支出,也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购买相应商品和劳务从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政府进行货币资金支出的活动,其行为依据是 ( )。(分数: 2.00) A.社会需要 B.选民心声 C.市场状况 D.法定事权 解析:解析:公共财政是满足
16、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这是认识和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基本依据。社会公共需要既不是通常所说的人人的需要,也不是一般说的大家的需要,而是维持一定社 会存在和正常发展,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组织实施的诸多事务的需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分数: 2.00)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政治体制改革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故本题答案为 C。
17、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是 ( )。 (分数: 2.00) A.搞好宏观调控,微观自然搞活 B.完全对立不可兼得 C.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D.微观搞活等于搞好了宏观调控 解析:解析:宏观调控可以为微观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但微观经济能否健康运行还取决于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内在因素,排除 A、 D项;微观经济运行健康就会大大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本和难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项把两者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故本题选 C。 7.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分数: 2.00) A.利息 B.养老金 C.工资 D.津贴 解析:解析 :养老金属于转移性收入;工资和津
18、贴都属于工资性收入;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故本题选 A。 8.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要 ( )。(分数: 2.00) A.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B.改造老企业,开拓新市场 C.精简企业生产中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 D.推行联产承包制,完善生产责任制 解析:解析: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本题正确答案为 A。 9.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国家采取了适当提高粮食价
19、格,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等措施。这是运用 ( )进行宏观调控。(分数: 2.00)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解析:解析: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手段分财政政策 (发行国债,调整税收、财政支出等 )和货币政策 (调节利率、存贷款准备金率等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本题中,提高粮食价格、加大种粮补贴与减免农业税均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
20、段。故本题选 A。 10.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实现 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分数: 2.00) A.占有形式 B.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所有权归属 D.分配形式 解析:解析: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有国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的形式。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即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故本题答案为 B。选项 A和 C,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谁占有和使用。选项 D,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分配的方式。 11.市场
21、机制作用 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分数: 2.00) A.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D.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解析:解析: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2.下列不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是 ( )。(分数: 2.00) A.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B.收入的平均分配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解析: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 B项说法本身错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
22、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但公平并不代表平均分配。本题应选 B。 1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 ( )。(分数:2.00) A.它们的社会经济性质是一样的 B.它们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C.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政府对它们的政策是一致的 解析:解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二者都要遵循等 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都要在法制的轨道上展开竞争,但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23、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选 C。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是 ( )。(分数: 2.00) A.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B.国家制定和施行价格法 C.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公共交通收费标准 D.国家税务管理部门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 解析:解析: A、 D两项属于经济手段; B 项属于法律手段; C 项属于行政手段。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三产业 ?( )(分数: 2.00) A.建筑装饰业 B.邮政业 C.水利管理业 D.铁路运输业 解析:解析:根据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
24、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 2002)对三大产业的概念及其三大产业的划分, A 项属于第二产业,其他三项均属于第三产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16.我们常指的银行一般属于商业银行,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是 ( )。(分数: 2.00) A.浦发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解析:解析: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
25、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我国没有人民银行。因此,本题选 D。 17.某农作物价格较高,一些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 ,结果导致该农作物市场滞销,农民损失惨重。这一事例说明 ( )。(分数: 2.00) A.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B.市场经济有盲目性,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C.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D.没有计划经济,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解析:解析:一些农民根据农作物一时的市场价格而扩大种植面积。结果导致农民损失惨重。这说明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答案为 B。 A、 C、 D 三项题目中没有体现。 18.我国实行中央地方分税制
26、,以下税收中直接全部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的是 ( )。(分数: 2.00) A.消费税 B.证券交易税 C.土地增值税 D.车辆购置税 解析:解析:土地增值税是地方的重要税源。 A项消费税和 B 项证券交易税直接归中央所有, D项车辆购置税归国家财政收入。 19.下列关于汇率变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汇率变动后,如本币对外贬值,由于奖人限出,对进口有利,对出口相对不利 B.汇率变动后,如本币对外贬值,贸易逆差减少以至顺差增加,必导致增加该国货币投放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价格上涨 C.对于货币兑换国家,如本币对外币有升值之 势,使大量国外资金流入,以谋取
27、利差 D.汇率变动通过进口商品价格变化而体现 解析:解析: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汇率变动以后,如本币对外贬值,由于奖入限出,对出口有利,对进口相对不利,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趋于紧张,价格趋于上涨。 A项表述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因此本题选 A。 20.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基 础性作用 D.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解析:解析: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28、(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故本题选D。 2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仅存在两种分配方式,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要素分配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也可在全社会使用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直接以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物价的影响 解析:解析: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基本分
29、配方式,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的方式及其他分配方式。故 A项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有所不同,对国家的贡献有大有小。因此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同一标准进行直接的分配。故 B项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 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要看每个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能否适应社会需要,他的劳动究竟有多大效益,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劳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联合劳动的状况。故 C项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一般以货币工资形式取得报酬,再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个人消费品。这样,劳动者
30、的实际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物价的影响。故 D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试行利改税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阶段;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完善企业经营方式阶段;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目标的企业改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阶段。这五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几个阶段大致可以概括为: (1)1978 1980 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2)1981 1982 年,试行经济责任制阶段,在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基
31、础上,对企业实行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 (3)1983 1987 年,试行利改税和深化企业 内部改革阶段; (4)1987 1991 年,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方式阶段; (5)1991 1993年,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目标的企业改革阶段; (6)1994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阶段。因此。五个阶段正确的排序为,故选 A。 23.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发挥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 B.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
32、基础 解析:解析: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 B、 C、 D项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的内容。 24.下列属于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区别的是 ( )。(分数: 2.00) A.以取得利润为基础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生产规模比较大 D.直接支配劳动成果 解析:解析: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 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剥削性质。故本题答案为 B。 25.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
33、职工老张购买了该企业面值 20000 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 3000 元的股息。这 3000 元收入属于 ( )。(分数: 2.00)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按劳分配 解析:解析:资本收入是指资本所有者借出资本而获得的利息,以及投资获得的股息、红利、企业利润等。题中 3000 元的股息显然属于资本收入,答案为 C。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6.下列关于二元经济结构认 识错误的有 ( )。(分数: 2.00) A.我国经济结构为二元经济结构 B.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 C.二元经济结构中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比重
34、过大 D.二元经济结构中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发展不足 解析:解析: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我国的经济结构为二元经济结构。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故 C、 D 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本题选择CD项。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有 ( )。(分数: 2.00) A.中国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解析:解析: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
35、开发银行。故本题 BCD正确。 28.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点在于加快建立 ( )。(分数: 2.00)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人机制 B.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 C.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机制 D.国 民收入分配的协调机制 解析:解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机制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的协调机制。故本题选 ABCD。 29.市场经济,是指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各类经济资源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下列有关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与其他
36、任意国度或社会形态下的市场经济无异 B.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地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市场调节配置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行市场经济被载入宪法 解析: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 A 项说法错误。 1993 年 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等内容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项错误。 B、 C说法均正确,答案为 BC。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分数: 2.00)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