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8,分数: 36.00) 1.组织为说服管理对象而采取的传播管理方法是 ( )。(分数: 2.00) A.新闻发布会 B.沟通性会议 C.公务谈判 D.游说策动 2.网络时代管理沟通的变化体现在对 ( )、沟通方式、沟通网络等方面的影响。(分数: 2.00) A.沟通方向 B.沟通技巧 C.沟通能力 D.沟通过程 3.以消除偏差为目标的绩效改进方法是 ( )。(分数: 2.00) A.六西格玛管理 B.精益思想 C.约束理论 D.准时制 4.“士为知己
2、者死”这一古训告诉我们,有效的领导始于 ( )。(分数: 2.00) A.上下级之间的友谊 B.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C.为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 D.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5.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不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B.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 C.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D.职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 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 6.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 )。(分数: 2.00)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7.下列哪一
3、项不属于行政外部监督 ?( )(分数: 2.00) A.行政监察 B.立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舆论监督 8.在组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下列情形中管理幅度应该较窄的是 ( )。(分数: 2.00) A.组织层次较少 B.领导能力较强 C.工作难度较大 D.成员素质较好 9.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 )。(分数: 2.00) A.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 B.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C.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打造阳光政府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10.传统行政决策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不包括 ( )。(分数: 2.00) A.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B.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C.
4、决策技术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 D.“谋”与“断”、“断”与“行”的绝对分离 11.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是 ( )。(分数: 2.00)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益性和公共利 益 12.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 )。(分数: 2.00) A.地方分权主义 B.均权主义 C.集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13.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 ( )。(分数: 2.00) 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一般监督 14.在行政监督中,内容
5、最广泛、工作量最大,监督机制也最为复杂的是对 ( )的监督。(分数: 2.00) A.行政立法 B.行政司法 C.行政执法 D.行政领导 15.现在政府组织结构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扁平化,所谓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结构具有的优势是 ( )。(分数: 2.00) A.行政组织的管理幅度增宽,管理层次增多 B.行政组织的权力分散,行政管理控制增强 C.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D.行政幅度减少,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6.2003
6、年 5 月, SARS 蔓情还未解除时,我国政府颁布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对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来说,属于 ( )。(分数: 2.00)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事中控制 D.反馈控制 17.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 ( )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分数: 2.00) A.国家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以上都是 18.公共政策是指以 ( )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分数: 2.00) A.人民 B.政府 C.企业 D.法人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19.按照组织变革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 成 ( )。(分数: 2.00) A.以
7、物为中心的变革 B.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C.技术主导型变革 D.以科学为中心的变革 20.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分为 ( )创新。(分数: 2.00) A.主动适应型 B.被动适应型 C.积极攻击型 D.消极防御型 21.管理控制和一般控制的相同点在于 ( )。(分数: 2.00) A.都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B.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C.都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三个基本步骤 D.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22.行政管理的编制管理是指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 程序,为有效控制 ( )所进行的管理。(分数: 2.00) A.机构设置 B.人员配备 C.经费预算 D.人员定额和结构比例 23.一般来
8、说, ( )构成一国宏观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分数: 2.00) A.立法体系 B.司法体系 C.行政体系 D.监察体系 24.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包括 ( )。(分数: 2.00) 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规章制度 25.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包括 ( )。(分数: 2.00) A.国有企业 B.基金会 C.民办非企业单位 D.社会 团体 26.公共政策的纵向分类主要包括 ( )。(分数: 2.00)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抽象政策 三、判断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27.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9、也是检验出来的。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28.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行政管理的要素。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执行国家意志、推行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我国,开展这一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所有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模拟试卷 15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8,分数: 36.00) 1.组织为说服管理对象而采取的传播管理方法是 ( )。(分数: 2.00) A.
10、新闻发布会 B.沟通性会议 C.公务谈判 D.游说策动 解析:解析:当组织出于自身需要,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向它的管理对象进行专门的说服时,便形成了游说策动工作。故本题答案选 D。 2.网络时代管理沟通的变化体现在对 ( )、沟通方式、沟通网络等方面的影响。(分数: 2.00) A.沟通方向 B.沟通技巧 C.沟通能力 D.沟通过程 解析:解析:网络对管理沟通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在沟通方向上打破传统沟通界限,使沟通方式的选择和组合更为自由灵活,为沟通网络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网络时代管理沟通的变化体现在对沟通方向、沟通方式、沟通网络等方面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 A。 3.以消除偏差为目标的绩效改进
11、方法是 ( )。(分数: 2.00) A.六西格玛管理 B.精益思想 C.约束理论 D.准时制 解析:解析:六西格玛管理主张,消除偏差将会解决流程和业务中的问题,注重偏差源头部分的改进。因此。六西格玛管理是以消除偏差为目标的绩效改进方法。故本题答案选 A。 4.“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告诉我们,有效的领导始于 ( )。(分数: 2.00) A.上下级之间的友谊 B.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C.为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 D.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解析:解析:“士为知己者死”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这句话反映了要想取得有效的领导,上级需了解其下属的需要和欲 望,并满足其合
12、理的需要和欲望,这样下属才会尽心尽力为其做事。故本题答案选 B。 5.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不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B.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 C.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D.职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 解析:解析: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采取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之一是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 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因为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6
13、.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 )。(分数: 2.00)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解析:解析:高层管理者也称最高经营管理层或战略决策层,其主要职能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外部监督 ?( )(分数: 2.00) A.行政监察 B.立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舆论监督 解析:解析:行政监察属于行政内部监督中的专门监督,不是行政外部监督。故本题选 A。 8.在组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下列情形中管理幅度应该较窄的是 ( )。(分数: 2.00) A.组织层次较少 B.领导
14、能力较强 C.工作难度较大 D.成员素质较好 解析:解析: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组织人员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较窄。需要的管理层次应该较多。 A 不选。领导管理能力较强和成员素质较好时,可以增大管理幅度。 BD 项不选。 C 项工作难度较大时,管理幅度较窄。故本题答案选 C。 9.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 )。(分数: 2.00) A.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 B.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C.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打造阳光政府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解析:解析:有效制 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
15、监督机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从根本上防止权力的滥用。故本题答案选 D。 10.传统行政决策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不包括 ( )。(分数: 2.00) A.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B.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C.决策技术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 D.“谋”与“断”、“断”与“行”的绝对分离 解析:解析:传统行政决策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 (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日益科学化,技术性特征增强。 ABC 项表述均正确。 D 选项中的“绝对分离”应
16、改成“相对分离”。故本题答案为 D。 11.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是 ( )。(分数: 2.00)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益性和公共利益 解析:解析: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所以它的合法性也是以目的为基础。 12.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 )。(分数: 2.00) A.地方分权主义 B.均权主义 C.集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解析:解析: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定程度上就是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主要趋势是以权力下放、地方
17、分权为主,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 A。 13.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 ( )。(分数: 2.00) 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一般监督 解析:解析: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他部门实行的工作监督,它包括平行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政府职 能部门的监督。职能监督是以业务内容为核心的专项监督。如国家财政部就其主管的国家财政收支工作,对各部委、各地区的预算、计划、收支等工作实施的监督等。 14.在行政监督中,内容最广泛、工作量最大,监督机制也最为复杂的是对 ( )的监督。(分数: 2.00) A.行政立法 B.行政司法 C.行政执法
18、 D.行政领导 解析: 15.现在政府组织结构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扁平化,所谓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结构具有的优势是 ( )。(分数: 2.00) A.行政组织的管理幅度增宽,管理层次增多 B.行政组织的权力分散,行政管理控制增强 C.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D.行政幅度减少,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解析:解析:扁平化结构的优势有:一是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二是组织内信息畅通;三是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
19、率大大提高。但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可能造成权力分散。行政控制减弱的弊端。 16.2003 年 5 月, SARS 蔓情还未解除时 ,我国政府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对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来说,属于 ( )。(分数: 2.00)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事中控制 D.反馈控制 解析:解析:这对 SARS 疫情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来说属于事前控制。 17.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 ( )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分数: 2.00) A.国家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不属于公共行政的主体
20、。故本题答案选 A。 18.公共政策是指以 ( )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分数: 2.00) A.人民 B.政府 C.企业 D.法人 解析:解析: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19.按照组织变革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 ( )。(分数: 2.00) A.以物为中心的变革 B.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C.技术主导型变革 D.以科学为中心的变革 解析:解析:按照组织变革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五种类型:综合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技术主导型变 革、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任务为基础的变革。故本题答案选 BC。 20.从创新
21、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分为 ( )创新。(分数: 2.00) A.主动适应型 B.被动适应型 C.积极攻击型 D.消极防御型 解析:解析: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将其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故本题答案选CD。 21.管理控制和一般控制的相同点在于 ( )。(分数: 2.00) A.都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B.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C.都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三个基本步骤 D.都是一个有组 织的系统 解析:解析:这几项都是管理控制和一般控制的相同点。 22.行政管理的编制管理是指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为有效控制 ( )所进行的管理。(分数: 2.00) A.机构设置 B.人
22、员配备 C.经费预算 D.人员定额和结构比例 解析:解析:行政编制管理,就是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为有效控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人员定额和结构比例所进行的管理。 23.一般来说, ( )构成一国宏观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分数: 2.00) A.立法体系 B.司法体系 C.行政体系 D.监察体系 解析:解析:立法体系、司法体系和行政体系的综合集成,构成一国宏观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24.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包括 ( )。(分数: 2.00) 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规章制度 解析:解析: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
23、和职责的划分;第二,行政机构是行政管理体制的载体或组织形式;第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程序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四,行政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故本题答案选 ABCD。 25.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包括 ( )。(分数: 2.00) A.国有企业 B.基金会 C.民办非企业单位 D.社会团体 解析:解析:目前,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大类。此外,还存在大量社区社会组织、高校社团组织、各类“草根组织”、市场中介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广义的“社会组织”范畴。 26.公共政策的纵向分类主要包括 ( )。(分数: 2.00)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24、C.具体政策 D.抽象政策 解析:解析:公共政策的纵向分类主要 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三、判断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27.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 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
25、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28.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行政管理的要素。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不是行政管理的手段。故本题判断错误。 29.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执行国家意志、推行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我国,开展 这一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所有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主要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故本题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