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4573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 -试卷 17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2.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1,分数: 42.00)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分数: 2.00)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像变粗了,同时发出声音 2. 冰块先后经历了以下三 个过程: 5的冰到 0的冰,吸收热量 Q1; 0的冰变为 5的水,吸收热

    2、量 Q2; 5的水到 10的水,吸收热量 Q3。 已知冰和水的比热容分别为 C 冰 、 C 水 ,且 C 冰 水,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Q1Q2Q3 B.Q1Q2Q3 B.Q1Q1;在中,包含了两个物理过程:首先是 0的冰融化成 0的水,这个过程不升温但要不断吸热,然后是熔化成的 0的水再变为 5的水,这个过程跟的变化过程在结果上是一样的,所以比多吸收了热量,即 Q2Q3。故本题答案选 C项。 3.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根据物体振动状态的规律与否,可以将音分为乐音与噪音。音乐要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根据以上描述

    3、进行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分数: 2.00) A.乐音和噪音的本质不相同 B.大鼓的振动通常是规律的 C.在动听的音乐中,有可能同时包含乐音与噪音 D.噪音嘈杂刺耳,不能用来作音乐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乐音和噪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A 项错误。大鼓发出的是噪音,属于物体振动不规律时发出的音, B项错误。锣、钹和大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噪音,但他们都是乐器,可以用来演奏音乐,所以 C项正确, D项错误。故选 C。 4.天空中的蓝色的形成原因是 ( )。(分数: 2.00)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对地

    4、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解析:解析: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空气分子和微尘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太阳光谱中以红光波长最长,透射力最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橙色、黄色、绿色、蓝色光的波长逐渐变短,波长最短的蓝光能量最大,碰到空气分子和微尘时,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因此我们看到天空呈现出蓝色。天空之所以为蓝色,实际上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所造成的。所以答案为 A。 5.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分数 : 2.00) A.塑料袋 B.车胎 C.电磁炉上的底盘 D.花岗岩 解析:解析:花岗岩是天然的无机材料。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

    5、合成橡胶、黏合剂、涂料等。 A、B、 C 三项为合成材料。故本题选 D。 6.被称为“化学的圣经”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 ( )首先系统提出的。(分数: 2.00) A.门捷列夫 B.居里夫人 C.拉瓦锡 D.奥斯特洛夫斯基 解析:解析: 19 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本题正确答案为 A。 7.下列不属于生物质能的特 点的是 ( )。(分数: 2.00) A.低污染性 B.广泛分布性 C.总量十分丰富 D.不可再生性 解析:解析: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

    6、泛分布性、总量十分丰富、广泛应用性等特征。 D项错误,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故选 D。 8.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分数: 2.00)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解析:解析:小肠既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又是主要的吸收器官。食物经过在小肠内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再通过小肠绒毛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 9.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 (DNA)和核糖核酸 (RNA)两大类 B

    7、.核酸由 C、 H、 O、 N四种元素组成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D.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 SARS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解析:解析:核酸由 C、 H、 O、 N、 P五种元素组成。其他三项均正确:故选 B。 10.下列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不属于 20 世纪“新四大发明”的是 ( )。(分数: 2.00) A.1906 年圣诞前夜,雷吉纳德菲森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 B.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埃尼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 C.1954 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

    8、子能时代的到来 D.1978 年,利用半导体材料研制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集成度达 10 万以上,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 解析:解析: 20 世纪“新四大发明”是指: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器。不包括无线电,故答案为A。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分数: 2.00) A.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B.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D.成功进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解析: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初期,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期达到高潮, 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另一种说法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 20世纪 40 60 年代, 70

    9、 年 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 1952 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故排除 A;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排除 C; 1967 年,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医院获得成功,排除 D。因此本题选 B。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于 1932 年在德国出现。 12.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人造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B.1957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1970 年我国发射 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号 D.1978 年英国

    10、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 解析:解析: 1978 年 6月 27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 A、 B、 C三项均表述正确,本题答案为 D。 13.蒸汽机的发明者是 ( )。(分数: 2.00)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瓦特 D.史蒂芬孙 解析:解析:英国著名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于 1776 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后 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

    11、食盐作为一种调味品,有“百味之王”之称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吸氧也有助于美容养颜 C.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可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D.碳酸氢钠常被用作发酵剂和膨松剂 解析:解析:氢氧化钠,又名烧碱和火碱,是强碱,且含有致癌成分。我国早已严禁使用氢氧化钠来泡发水产品。它进入消化道后与组织蛋白结合成胶样蛋白盐,并使脂肪皂化,导致组织脱水,因此,食用氢氧化钠加工过的食物会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故 C项应选。 15.科学技术领域中, R& D经费是指 ( )。(分数: 2.00) A.基础研究经费 B.应用研究经费 C.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D.基础与应用研究经费 解析:解析: R D 是“ Re

    12、searchan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属于科学研究。故选 C 项。 16.消防人员用鼓风机扑灭森林大火的原理是 ( )。(分数: 2.00) A.氧气过分充足,超过燃烧需要量 B.大量空 气带走热量,使树木达不到着火点 C.鼓风机吹出的是不助燃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大风使着火点中的氧气含量不足 解析:解析:由于森林的交通条件,森林灭火战斗中地面的消防战士一般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灭火剂,因此二氧化碳是无法使用的。森林灭火器与城市用的不同,没有灭火剂,或者说灭火剂就是空气,它靠强大的空气流把热量吹散,

    13、从而使火熄灭。因此本题选 B。 17.关于下列生活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石油液化气里含有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因此使用时应注意通风 B.超市里卖的“美国大杏仁”是一种 无毒的杏仁,可以放心吃 C.醋可以解酒,因此酒喝多的时候可以大量饮醋 D.烧水壶用久了会产生水垢,可以用食醋去除 解析:解析:石油液化气里不合一氧化碳,但所含的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也会使人中毒, A 选项错误;超市里卖的“美国大杏仁”并非杏仁,属于扁桃仁, B 选项错误;酒后饮醋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因此不宜用醋解酒, C选项错误。 D 项正确。 18.计算

    14、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距离的不同,可分为 ( )。(分数: 2.00) A.局域网、广域网和万维网 B.局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联网 C.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D.广域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解析:解析: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距离的不同,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9.在 Windows 中,全半角状态转换的组合键是 ( )。(分数: 2.00) A.CapsLock B.Ctrl+空格 C.Alt+空格 D.Shift+空格 解析:解析:在 Windows 中,全 /半角状态转换的组合键是 Shift+Space。 20.存储器设计的目标之一是以

    15、较小的成本使存储体系与 CPU 的速度相匹配。为了实现此目标,速度、容量和价格是设计存储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确定存储器体系结构。一般情况下,理想的存储体系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 ( )。(分数: 2.00) A.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存、寄存器 B.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高速缓存、寄存器 C.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寄存器 D.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解析:解析:在设计存储体系结构时,需要根据访问局部性规律优化设计存储器系统即将计算机中频繁访问的数据存放在速度较高的存储器件中,而将不频繁访 问的数据存放在速度较慢但价格较低的存储器件中,为此人们采用了层次化的存

    16、储器实现方法。存储器系统根据容量和工作速度分成若干个层次。一般速度较慢的存储器件成本较低,可用其实现大容量的较低层次的存储器,而用少量的速度较高的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的存储器层次。在多个层次的存储器中,上一层次的存储器比其下一层次的容量小、速度快,每字节存储容量的成本更高,这样既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大容量的存储器,又使存储器具有较高的平均访问速度。这样构成的存储器系统从低到高依次为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高速缓存和寄存器。 21.启动计算机 时,按 ( )键可打开 BIOS 设置界面。(分数: 2.00) A.F8 B.F1 C.F10 D.Delete 解析:解析:启动计算机时,当出现厂家 L

    17、OGO 标志或硬件检测界面时,通常按 Delete 键可打开 BIOS 设置界面。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6,分数: 12.00) 22.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蜡烛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蜡烛的倒像。那么小孔成像的原理不包括( )。(分数: 2.00) A.光的衍射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原理 D.光的散射传播 解析:解析:衍射 是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所发生的传播方向弯曲现象。孔隙越小,波长越大,这种现象就越显著;散射是指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

    18、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B项是小孔成像的原理。 23.下列选项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分数: 2.00) A.铁的生锈 B.冰雪融化 C.石墨变成金刚石 D.黄金打造成金箔 解析:解析: A 项,铁生锈生成了一种新物质 Fe 2 O 3 ; C项,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其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其他两项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被广泛质疑,国际社会对其尚存有很大争议,下列关于转基因食品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转基因

    19、后的作物存在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可能 B.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 C.杂交水稻属于转基因食品 D.中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 解析:解析 :人工转基因技术和人工杂交技术是两个概念,植物杂交技术是自体基因重组过程,不改变繁殖特性,但有组合优质基因的几率,基本不会产生变异基因,即没有剥夺其基本特性。所以杂交水稻不属于转基因食品, C项错误。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 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90以上的大豆, 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 D项错误。 A、 B两项表述正确,本题答案为 AB。 2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20、) A.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制造的计算机属于第三代 B.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C.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1946 年 D.信息只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 解析:解析: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制造的计算机属于第二代,故 A选项说法错误。 B、 C、 D选项说法均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BCD。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影子的形成的原因是光的散射 B.蜂蜜是蜜蜂从花中采得花蜜或分泌物存入体内发酵而成的 C.由于还原作用,香蕉长时间放置皮会变黑 D.新装修完的房子会释放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甲醛 解析:解析: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选项说法错 误;蜜蜂从植物

    21、的花中采取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发酵进而形成蜂蜜,故 B 选项说法正确;当香蕉长时间放置,香蕉皮内的氧化酵素就会释放出来跟氧气接触,被氧化成黑色的化学物质,故 C选项说法错误。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危害作用,新装修完的房子常会释放甲醛,故 D 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BD。 27.凡事皆有学问,下列关于厨房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熬骨头汤时加入食醋能帮助人体吸收钙 B.米醋比白醋杀菌效果好 C.刚从开水里 取出的熟鸡蛋,马上用手去拿,不会感到烫手 D.土豆淀粉含量高,吃土豆易发胖 解析:解析:动物的

    22、骨头中含有磷酸钙,难溶于水;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加入食醋后,磷酸钙与醋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A项正确。米醋和白醋都是醋,杀菌靠两者中醋酸的挥发,所以理论上讲两者效果是一样的,只是两者用来杀菌要达到相同的效果,米醋的用量要比白醋多, B 项错误。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会使蛋壳表面的温度降低,因此短时间内不会感到烫手, C项正确。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它易使人产 生饱腹感,自然减少进食,有利于控制体重,并且和同等重量的大米相比,土豆蕴含的卡路里仅为后者的 21, D 项错误。 三、判断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28.在国际单

    23、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安培。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安培是电流的单位。 29.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化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由碘化钾提供的,在炒菜的时候加碘盐放得越早越好。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 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并非放得越早越好。而碘化钾被广泛用于容量分析碘量法中配制滴定液、粪便检验、照相、制药等。 30.皮肤感染后会发炎化脓,从伤口流出的脓液的主要成分是死亡的白细胞。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皮肤感染后会发炎化脓,从伤口流出的脓液其主要成分是死亡的白细胞。 31.计算机掉电后,外存中的信息会丢失。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计算机掉电后内存信息会丢失。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知识)-试卷1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