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 -试卷 7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人们通常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的“书香”原意指的是 ( )。(分数: 2.00) A.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 B.书籍的油墨味 C.书纸自然发出的清香 D.读书人的自称 2.以下生活常识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微波炉不能使用金属器皿加热食品 B.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生吃效果最好 C.扎啤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啤酒 D.强化 复合地板耐磨性好,但防水性能差 3.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多少年前 ?( )
2、(分数: 2.00) A.200 万 B.3 亿 C.10 亿 D.40 亿 4.大雁在飞翔时的队形,有时是“一”字形,有时是“人”字形。影响它们飞翔时队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分数: 2.00) A.大雁数量 B.飞行方向 C.地磁线角度 D.风向的变化 5.一般情况下男人比女人长得要高一些,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雄性激素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 B.雄性激素对抑制骨骼生长的作用较小 C.男性能较好地利 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使骨骼生长 D.男孩从小就比女孩运动量大,因而长大后长得高 6.我们通常说的晕车和晕船,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
3、感受器位于 ( )。(分数: 2.00) A.心脏 B.小脑 C.胃 D.耳朵 7.高速铁路的列车行驶速度应当达到 ( )。(分数: 2.00) A.200 千米以上 B.100 千米以上 C.400 千米以上 D.500 千米以上 8.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石英钟的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 在刻度盘上“ 9”的位置 B.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 C.鸽子可以检验测定地球磁力场 D.冬天室外的铁器和木材温度并不一样,因此触摸的话会感到冷热不一样 9.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 ( )。(分数: 2.00)
4、A.盐 B.酱油 C.醋 D.料酒 10.春游时,全班准备照集体相,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外面,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分数: 2.00)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 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11.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
5、的污染 12.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 )。(分数: 2.00) A.蝙蝠 B.鲸 C.蜂鸟 D.海豹 13.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分数: 2.00)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14.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 )(分数: 2.00)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
6、刺激 15.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 ,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 )。(分数: 2.00) A.西湖龙井茶 B.庐山云雾茶 C.福建安溪铁观音 D.安徽祁门红茶 16.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应 ( ),最为有利于安全保障。(分数: 2.00) A.顺风起飞,顺风降落 B.逆风起飞逆风降落 C.顺风起飞,逆风降落 D.逆风起飞顺风降落 17.在被猫、狗咬到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 ( )以内打狂犬疫苗。(分数: 2.00) A.24 小时 B.36 小时 C.48 小时 D.60 小时 1
7、8.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19.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岸上的人会发现小明的腿 ( )。(分数: 2.00)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时而长时而短 20.对下列农业知识的掌握有误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农作物肥料的三要素是氮、磷、钾 B.种植棉花,苗肥要“轻”,蕾肥要“控”,花铃肥要“重” C.一般小麦的亩产量高于水稻水稻的亩产量高于玉米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生产国 21.
8、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分数: 2.00) A.将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B.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感染 C.促进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辅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在血管破裂时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 22.“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 )。(分数: 2.00)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 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 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 23.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是为了 ( )。(分数: 2.00) 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B.减少空气阻力 C.结构合理,
9、视野开阔,承受冲击力强 D.便于雨水流走 24.关于等离子电视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避免与其他家电放在一起,否则会产生电磁波,出现噪音等干扰现象 B.不要频繁开关机以减少显像管灯丝过热次数,延缓显像管的老化 C.不要放在强光照射的地方这样会导致荧光粉发生变化,缩短使用寿命 D.连续开机时间过长后可用冷水、湿抹布擦拭电视荧屏,降低温度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25.蹦极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下落到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弹性绳
10、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 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26.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有 ( )。(分数: 2.00) A.从冷库到热的地方眼镜上会出现水珠 B.晾在户外的湿衣服干了 C.北方冬天窗户上结的“冰窗花” D.从冰箱中刚拿出来的冰棍冒“白烟” 27.富含下列哪些离子会使河水有颜色 ?( )(分数: 2.00) A.Al 3+ B.Fe 3+ C.Fe 2+ D.Cu 2+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28.发生火灾时应按先着
11、火层 着火层的上层 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 -试卷 7 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人们通常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的“书香”原意指的是 ( )。(分数: 2.00) A.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 B.书籍的油墨味 C.书纸自然发出的清香 D.读书人的自称 解析:解析: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 2.以下生活常
12、识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微波炉不能使用金属器皿加热食品 B.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生吃效果最好 C.扎啤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啤酒 D.强化复合地板耐磨性好,但防水性能差 解析:解析:微波碰到金属制品将发生“短路”和反射现象。如果把食物盛在金属容器里面加热微波遇到金属容器后会立即全部反射回去,形成电子技术上的“高频短路”,这会导致发射微波的电子管阳极产生高温烧到发红而损坏。胡萝卜富含维生素,生吃效果不佳。扎啤就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啤酒。复合地板耐磨性好,但是防水性能差 具有不可修复性。 3.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多少年前 ?( )(分数: 2.00) A.200 万 B.3 亿 C.
13、10 亿 D.40 亿 解析: 4.大雁在飞翔时的队形,有时是“一”字形,有时是“人”字形。影响它们飞翔时队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分数: 2.00) A.大雁数量 B.飞行方向 C.地磁线角度 D.风向的变化 解析:解析:大雁飞翔时,顶风就排成“一”字形,减少后面雁的阻力;如果不是顶风就排成“人,字形这样最省力气。 5.一般情况下男人比女人长得要高一些,这是因为 ( )。 (分数: 2.00) A.雄性激素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 B.雄性激素对抑制骨骼生长的作用较小 C.男性能较好地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使骨骼生长 D.男孩从小就比女孩运动量大,因而长大后长得高 解析:解析:人体的高矮取决
14、于骨骼的发育,人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性激素水平不断增高骨骼的生长速度不断减慢,最后停止增长。但是雄性激素对骨骼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些,故男人比女人一般长得高。 6.我们通常说的晕车和晕船,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感受器位于 ( )。(分数: 2.00) A.心脏 B.小脑 C.胃 D.耳朵 解析:解析: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7.高速铁路的列车行驶速度应当达到 ( )。(分数: 2.00) A.200 千米以上 B.100 千米以上 C.400 千米以上
15、 D.500 千米以上 解析:解析:国际上一般认为,高速铁路是指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 200 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 8.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石英钟的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 9”的位置 B.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 C.鸽子可以检验测定地球磁力场 D.冬天室外的铁器和木材温度并不一样,因此触摸的话会感到冷热不一样 解析:解析:铁器和木材的温度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铁器相对于木材是热的良导体会更快传导身体的热量,所以会感觉铁器更凉。 9.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 ( )。(分数: 2.00) A.盐
16、 B.酱油 C.醋 D.料酒 解析:解析: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的形 式存在,而磷酸钙难溶于水,易溶于酸性物质,所以为了提高钙质的溶解度就可以加点醋。 10.春游时,全班准备照集体相,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外面,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分数: 2.00)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解析:解析: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物距增大,像变大;镜头到底片的距 离减小,使成像更清晰。 11.
17、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解析:解析:在我国,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不一定是颜色为绿色的食品: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 (多指塑料袋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12.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 )。(分数: 2.00) A.蝙蝠 B.鲸 C.蜂 鸟 D.海豹 解析:解析:蜂鸟是属于鸟类里雨燕总目下的蜂鸟目,而鸟类与哺乳类是同一级别的所以蜂鸟不属于哺乳类。蝙蝠、鲸和海
18、豹均属于哺乳类。 13.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分数: 2.00)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解析:解析:“天雨新晴”,天空云层少,夜 间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弱,地表散热快,加上“北风”冷空气的影响,地表温度很容易降至零度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便凝成白色结晶形成霜。 14.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 )(分数: 2.00
19、)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解析: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 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 B。 15.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 )。(分数: 2.00) A.西湖龙井茶 B.庐山云雾茶 C.福建安溪铁观音 D.安徽祁门红茶 解析:
20、解析: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与茶叶种类的对应关系是:不发酵茶 绿茶,半发酵茶 乌龙茶、茉莉花茶,完全发酵茶 红茶、普洱茶。龙井茶、云雾茶都属于绿茶类,铁观音属于乌龙 茶。 16.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应 ( ),最为有利于安全保障。(分数: 2.00) A.顺风起飞,顺风降落 B.逆风起飞逆风降落 C.顺风起飞,逆风降落 D.逆风起飞顺风降落 解析:解析:逆风起降,可以增加升力或阻力,使飞机离地和着陆的速度减小,缩短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和着陆距离;同时还有利于飞机运动中方向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B。 17.在被猫、狗咬到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 ( )以内打狂犬疫苗。(
21、分数: 2.00) A.24 小时 B.36 小时 C.48 小时 D.60 小时 解析:解析: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狂犬病毒的病犬人被咬伤感染此病毒后一般会在 5 60 天内发病,最长的潜伏期可达 10 年、 20 年。狂犬病可防不可治,被咬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有效率可达 98。如果不接种狂犬疫苗或者接种无效,一旦发病,死亡率为 100。 18.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盐
22、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解析:解析:除了盐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主要原因就是盐和冰混合后形成的盐水的融点较低,雪难以形成冰块。 19.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岸上的人会发现小明的腿 ( )。(分数: 2.00)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时而长时而短 解析:解析: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岸上看,水会变浅。同理,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变短。 20.对下列农业知识的掌握有误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农作物肥料的三要素是氮、磷、钾 B.种植棉 花,苗肥要“轻”,蕾肥要“控”,花铃肥要“重” C.一般小麦的亩产量高于水稻水稻的亩产量高于玉米 D.美国
23、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生产国 解析: 21.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分数: 2.00) A.将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B.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感染 C.促进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辅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D.在血管破裂时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 解析:解析:红细胞也称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 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故正确答案为 A。 22.“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 )。(分数: 2.00)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 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C.蚯蚓不能生
24、活在水中 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 解析:解析:蚯蚓喜欢穴居在低湿疏松的泥土里,如果从土里出来活动,则表明空气中水汽多,气压低,这是有暴雨的征兆。所以,本题选择 D。 23.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是为了 ( )。(分数: 2.00) A.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B.减少空气阻力 C.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承受冲击力强 D.便于雨水流走 解析:解析: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车内乘客的像是与窗同高
25、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像混淆。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 A。 24.关于等离子电视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避免与其他家电 放在一起,否则会产生电磁波,出现噪音等干扰现象 B.不要频繁开关机以减少显像管灯丝过热次数,延缓显像管的老化 C.不要放在强光照射的地方这样会导致荧光粉发生变化,缩短使用寿命 D.连续开机时间过长后可用冷水、湿抹布擦拭电视荧屏,降低温度 解析:解析:等离子电视在连续开机时间过长后,不能用冷水、湿抹布擦拭电视荧屏,因为这样很可能导致显像管爆裂。故本题答案为 D 项。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26、3,分数: 6.00) 25.蹦极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 ,下落到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解析:在弹性绳被拉展后,开始是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在这个阶段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在速度达到最大后,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到速度为零,然后弹性绳收缩,人向上运动,在这个阶段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
27、 26.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有 ( )。(分数: 2.00) A.从冷库到热的地方眼镜上会出现水珠 B.晾在户外的湿衣服干了 C.北方冬天窗户上结的“冰窗花” D.从冰箱中刚拿出来的冰棍冒“白烟” 解析:解析: A 项,从冷库出来后,眼镜镜片是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 项,湿衣服中的水从液态变成气态了。 C 项,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往往在零度以下,屋内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户,凝结成冰。 D 项。冰棍温度低,冰箱外水蒸气遇冷液化,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变成“白烟”。故本题答案选 AD。 27.富含 下列哪些离子会使河水有颜色 ?( )(分数: 2.00) A.Al 3+ B.
28、Fe 3+ C.Fe 2+ D.Cu 2+ 解析:解析: Al 3+ 是无色的, Fe 3+ 是黄色或红褐色的, Fe 2+ 是浅绿色的, Cu 2+ 是蓝色的。故答案为 BCD。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28.发生火灾时应按先着火层 着火层的上层 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是:着火层 着火层的上层 着火层的下层。原因是已经着火的楼层,火灾可能已经或很快将威胁到人身安全,当然是第一顺序要疏散的;由于火灾发展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上发展的,着火层上层人员受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二顺序是着火层的上层;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也会向下蔓延,所以第三顺序是着火层的下层。故本题判断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