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人文)-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4546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人文)-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人文) -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分数: 2.00)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下列可以反映气候垂直变化的诗句是 ( )。 (分数: 2.00)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罗浮山下四时春,

    2、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的是 ( )。(分数: 2.00)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4.下列关于自然常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 B.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的周期是 24 小时 C.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3、是金星 D.季风的产生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间存在温度差异 5.一位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晚上,我们一家来到海边游玩,海风吹拂着我的脸,特别舒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分数: 2.00) A.正确。夜间,陆地温度高,海面温度低;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小,海面上方压强大;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B.正确。夜间,陆地温度低,海面温度高;陆地上方 空气压强大,海面上方压强小;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C.错误。夜间,陆地温度低,海面温度高;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大,海面上方压强小;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D.错误。夜间,陆地温度高,海面温度低;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小,海面上方压强大;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6.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

    4、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7.地球东西半球的实际分界线是 ( )。(分数: 2.00) A.0经线和 180经 线 B.西经 20和东经 160 C.东经 20和西经 160 D.西经 90和东经 90 8.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分数: 2.00) A.地球和月球 B.太阳和月球 C.星云和恒星 D.恒星和行星 9.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 )。(分数: 2.00) A.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B.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D.木星和

    5、土星轨道之间 10.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 ( )。(分数: 2.00) A.热带风暴 B.台 风 C.飓风 D.龙卷风 11.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 )。(分数: 2.00)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12.东、西十二区在时区、时差和所跨经度方面的关系表现在 ( )。 -(分数: 2.00) A.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时差为零 B.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C.东、西十二区相邻,彼此相差 1 小时 D.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15 13

    6、.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 )。(分数: 2.00)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12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B.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12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12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C.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6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D.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3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

    7、 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5.因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持续升高的板块分别是 ( )。(分数: 2.00)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16.关于亚洲各地理要素间因果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B.南北跨纬度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C.多样的地域文化造成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季风气候显著使得亚洲东部、南部水旱灾害频发 17.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 )。(分数: 2.00) A.白令海峡一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一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8、 B.德雷克海峡一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一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C.丹麦海峡一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一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D.直布罗陀海峡一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一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18.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分数: 2.00) A.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 B.世界上最长的裂谷 南美洲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非洲 D.世界上陆地最低处 欧洲 19.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 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 )。(分数: 2.00)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20.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下列

    9、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非洲好望角炎热干燥 B.匕京比广州的夜要短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D.巴西高原植被枯黄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1.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符合气象学常识的是 ( )。(分数: 2.00) A.白头风,乌头雨 B.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 C.东虹云彩,西虹雨,南虹出来晒河底 D.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下列哪些在第二阶梯上 ( )(分数: 2.00)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23.土壤沙化是指良好的或可利用的土壤变成含沙量较多的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10、。导致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人类活动 B.气候变化 C.植被减少 D.沙尘暴 24.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 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B.寒潮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C.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 台风的侵袭 D.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每年 6 月、 7 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25.下面关于气候变化与绿色碳汇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排放过多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B.全球变暖会造成山地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

    11、水循环过程加强 C.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形成的 D.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制 三、判断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6.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东、南、西、北、中。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7.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唐朝时期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他的马可 .波罗行记激发了西方对东方的向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辛弃疾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所描写的都是杭州的景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人文) -试卷 10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分数: 2.00)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

    13、地 D.平缓高原 解析: 2.下列可以反映气候垂直变化的诗句是 ( )。(分数: 2.00)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 3.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的是 ( )。(分数: 2.00)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 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解析: 4.下

    14、列关于自然常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 B.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的周期是 24 小时 C.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季风的产生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间存在温度差异 解析: 5.一位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晚上,我们一家来到海边游玩,海风吹拂着我的脸,特别舒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分数: 2.00) A.正确。夜间,陆地温度高,海面温度低;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小,海面上方压强大;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B.正确。夜间,陆地温度低,海面温度高;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大,海面上方压强小;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C.错误。夜间,陆地温度低,海面温度高

    15、;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大,海面上方压强小;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D.错误。夜间,陆地温度高,海面温度低;陆地上方空气压强小,海面上方压强大;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解析: 6.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解析: 7.地球东西半球的实际分界线是 ( )。(分数: 2.00) A.0经线和 180经线 B.西经 20和东经 160 C.东经 20和西经 160 D.西经 90和东经 90 解析: 8.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分数: 2.00) A.地球

    16、和月球 B.太阳和月球 C.星云和恒星 D.恒星和行星 解析: 9.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 )。(分数: 2.00) A.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B.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D.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解析: 10.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 ( )。(分数: 2.00) A.热带风暴 B.台风 C.飓风 D.龙卷风 解析: 11.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 )。(分数: 2.00)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解析: 12.东、西十二区在时区

    17、、时差和所跨经度方面的关系表现在 ( )。 -(分数: 2.00) A.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时差为零 B.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C.东、西十二区相邻,彼此相差 1 小时 D.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15 解析: 1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 )。(分数: 2.00)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 14.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12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 且降雨可能持续 B.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 小

    18、时内降雨量将达 12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12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C.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6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D.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3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 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解析: 15.因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持续升高的板块分别是 ( )。(分数: 2.00)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解析: 16.关于亚洲各地理要素间因果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呈放射

    19、状分布 B.南北跨纬度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C.多样的地域文化造成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季风气候显著使得亚洲东部、南部水旱灾害频发 解析: 17.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白令海峡一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一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B.德雷克海峡一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一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C.丹麦海峡一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一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D.直布罗陀海峡一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一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解析: 18.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分数: 2.00) A.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 B.世界上最长的裂谷 南美洲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非洲

    20、D.世界上陆地最低处 欧洲 解析: 19.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 )。(分数: 2.00)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解析: 20.太阳 直射南回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非洲好望角炎热干燥 B.匕京比广州的夜要短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D.巴西高原植被枯黄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1.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符合气象学常识的是 ( )。(分数: 2.00) A.白头风,乌头雨 B.朝霞行千里

    21、,晚霞不出门 C.东虹云彩,西虹雨,南虹出来晒河底 D.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解析: 2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下列哪些在第二阶梯上 ( )(分数: 2.00)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解析: 23.土壤沙化是指良好的或可利用的土壤变成含沙量较多的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导致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人类活动 B.气候变化 C.植被减少 D.沙尘暴 解析: 24.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B.寒潮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

    22、橙色、红色表示 C.在夏秋季节,中国 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 台风的侵袭 D.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每年 6 月、 7 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解析: 25.下面关于气候变化与绿色碳汇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排放过多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B.全球变暖会造成山地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强 C.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形成的 D.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制 解析: 三、判断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6.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东、 南、西、北、中。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27.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28.唐朝时期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他的马可 .波罗行记激发了西方对东方的向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29.辛弃疾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3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所描写的都是杭州的景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人文)-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