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4429       资源大小: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49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1,分数: 22.00) 1.下列有关法律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分数: 2.00) A.历史上的一切法律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律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2.200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 410 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 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2、?( )(分数: 2.00)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 ( )。(分数: 2.00) A.国家的出现 B.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形成 C.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4.“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 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1804 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国内法不可

    3、以继承国际法 C.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5.下列关于法的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 B.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C.反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是法的继承内容之一 D.社会主义的 法和资本主义的法之间是不会存在有继承关系 6.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的原则是 ( )。(分数: 2.00) A.价值排序原则 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D.比例原则 7.关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

    4、法具有滞后性 B.法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 C.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具有局限性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分数: 2.00) A.某大学生半夜梦游将室友踩伤 B.某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C.见死不救的行为 D.农民种 植果树的行为 9.从中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下列哪几个方面 ?( )(分数: 2.00) A.要正确地适用类推解释制度 B.要树立罪刑法定观念,建立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确信和尊重 C.要正确定罪量刑 D.要合理地解释刑法 10.下列句子中,主张结合犯罪的主客观形势权衡量刑,不可一味从轻或从重的句子有 ( )。(分数: 2.00) A

    5、.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B.五刑之疑有赦 C.刑罚世轻世重 D.轻重诸罚有权 1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法制知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商君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B.“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始于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确立了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 D.宋刑统代表了我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 二、判断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2.国籍法和义务教育法属于宪法性文件。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3.法体现了统治阶级中最高领导人的意志。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4.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适用对象。

    6、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5.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即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总和,这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6.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7.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有引导、促进、调整和制约。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8.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 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 )(

    7、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9.近代宪政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契约论。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0.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1.法独立于政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2.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病毒的定义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三国三典”是指三种类型的国家适用三种类型的法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1908 年 8 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我

    8、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色彩的宪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5.近代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依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强调法律至上。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6.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7.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在英国,普通法的效力高于衡平法的效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在一国的范围内,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 (

    9、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法的执行,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49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1,分数: 22.00) 1.下列有关法律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分数: 2.00) A.历史上的一切法律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律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解析:

    10、解析: A 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法律在早期不成文的时期具有秘密性,只有在其成文化后才具备了明确性。故排除 A 项。 C 项表示的是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而不是法的特征,因此也应排除。正确答案为 BD。 2.200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 410 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 )(分数: 2.00)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析:根据立法法第 42 条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

    11、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 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进行的这种解释称为立法解释。因此, A 项正确。该法第 47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据此,本题中, 200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410 条规定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故 B 项正确。在我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法律解释权,享有立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的地位高于享有司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故立法解释的地位和效力高

    12、于司法解释。选项 C 的表述“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就不能成立。由于题干中的解释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约束力。因此, D 项正确。 3.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 ( )。(分数: 2.00) A.国家的出现 B.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形成 C.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解析:解析: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法和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同步出现的,法需要国家制定、认可才能出现,国家 也需要对法加以固化、巩固和保障才可以延续下去。 (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

    13、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没有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观念普遍的支撑,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适用。 (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根据,是人们用来进行诉讼的主要根据。没有诉讼,没有司法就没有法的产生和存在的余地。由此可知。 A、 B、 C 三项都是法产生的标志。 D 项,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法产生的标志,故应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 4.“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 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14、(分数:2.00) A.1804 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 C.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解析:解析:法的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的继承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法国资产阶级以奴隶制时代的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故 A 项正确。法的继承就是指新法对旧 法有批判地吸收和继受。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标准并非在于二者新旧有别。所以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故 B 项正确。法的移植是对当前的法进行引进、迁移,因此法的移植反映的是“同时代”这一时间关系,故 C 项错误。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

    15、律和惯例,故 D 项正确。 5.下列关于法的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 B.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C.反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是法的继承内容之一 D.社会主义 的法和资本主义的法之间是不会存在有继承关系 解析:解析: A 项中“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的表述是错误的,“影响和渗透”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既可单向,也可双向。而法的继承只能是纵向的,单向的,即它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从表述上,应当说“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

    16、。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表现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其继承是不可避免的。法的阶级性并不排斥法的继承性,因此,法的继承有同质法的继承和异质法的继承之分。社会主义的法继承、借鉴资本主义 的法属于异质法的继承。因此 D 项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排除 A、 D 项,本题答案选 BC。 6.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的原则是 ( )。(分数: 2.00) A.价值排序原则 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D.比例原则 解析:解析:通常采纳的原则有三个: (1)价值排序原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2)个案平衡原则,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

    17、间发生冲突时, 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 7.关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法具有滞后性 B.法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 C.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具有局限性 解析:解析:法律具有保守的倾向,即法律具有滞后性,故 A 项正确。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但法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法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故 B 项错误。法是由国家创制的,体现了国家的 意志,具有国家意志性,故 C 项正确。法不是万能的,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在现

    18、实生活中,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因此说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 D 项正确。故本题选 ACD。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分数: 2.00) A.某大学生半夜梦游将室友踩伤 B.某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C.见死不救的行为 D.农民种植果树的行为 解析:解析:法律行为需具备必要的主观要件, A 项中的行为属于无意识的行为,未体现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故排除; C 项中的行为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 D 项是单 纯的生产行为,生产行为只有在涉及具体的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和买卖关系时才构成法律行为; B 项中的游行是行为人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故应选

    19、ACD。 9.从中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下列哪几个方面 ?( )(分数: 2.00) A.要正确地适用类推解释制度 B.要树立罪刑法定观念,建立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确信和尊重 C.要正确定罪量刑 D.要合理地解释刑法 解析:解析:罪刑法定原则不仅要求在刑事立法上将罪刑关系法定化,而且要求在刑事司法中严格依法办事,保障公 民的合法权益。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对于刑法明文规定的各种犯罪,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特征和构成的具体要求,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

    20、界限。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对于刑法规定不够具体的犯罪,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指导具体的定罪量刑活动。但是司法解释不能超越其应有的权限,更不能以司法解释代替刑事立法,否则,就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3)建立对这一原则的确信和尊重。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要严格贯 彻执行这一原则,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本题选择 BCD。 10.下列句子中,主张结合犯罪的主客观形势权衡量刑,不可一味从轻或从重的句子有 ( )。(分数: 2.00) A.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B.五刑之疑有赦 C.刑罚世轻世重 D.轻重诸罚有权 解析:解析:“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刑罚适用原则,主张慎重刑罚,反对错杀无辜;“

    21、五刑之疑有赦”是指案情不能确定时从轻不从重的审案原则;“刑罚世轻世重”“轻重诸罚有权”即主张结合具体案情灵活处断,不一味地从轻或从重。 1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法制知识的 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商君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B.“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始于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确立了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 D.宋刑统代表了我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 解析:解析: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故 A 项应选。唐律疏议也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代表了我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它集唐以前我国封建法律之大成

    22、,成为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并对古代日 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称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的代表。宋刑统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故 D 项应选。 二、判断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2.国籍法和义务教育法属于宪法性文件。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宪法性文件包括:关于国家机关组织方面的法律;关于选举的法律;关于国家机构职权方面的法律;关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关于国旗、国徽、国歌和国籍方面的法律等。 13.法体现了统治阶级中最高领导人的意志。 ( )(分数: 2.00) A.正确 B

    23、.错误 解析:解析: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14.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适用对象。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不包含适用对象。 15.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即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总和,这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16.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

    24、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而不是社会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求无限。 17.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有引导、促进、调整和制约。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对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 (1)引导作用; (2)促进作用; (3)保障作用; (4)制约作用。法对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 (1)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 (2)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3)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 (4)维护正

    25、常的经济秩序。 18.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在法律实践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就是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分类,即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 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四种。另外,按照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法律责任又可分为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和国家责任。 19.近代宪政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契约论。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

    26、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社会契约论思想只是宪政的源泉和基础。 20.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本 身只具有国家强制性,其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所谓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暴力,最具体的体现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因此,题千所述错误。 21.法独立于政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并非独立于政治,而是受政治制约。 22.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病毒的定义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27、1994 年 2 月 18 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明确定义,此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23.“三国三典”是指三种类型的国家适用三种类型的法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三国三典”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在长期的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治国思想。据周礼 .秋官 .司寇记载,西周时期就已经提出了根据社会形势与治安状况的优劣灵活适用刑罚手段的“三国三典”原则,在此原则中,“国”即社会,“典”即刑罚。 24.1908 年 8 月颁布的钦定宪法

    28、 大纲,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色彩的宪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 1908 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它并非宪法,仅是清王朝制定宪法的纲要,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以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一定程度上具有近代意义宪法的色彩。 25.近代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依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强调法律至上。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近代以来,随着自由、平 等、人权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人们重在原则和制度层面上讨论法治问题,而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依法对国

    29、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内容大体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 26.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判例法。就是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 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 27.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在司法实践中,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坚持法律效

    30、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8.在英国,普通法的效力高于衡平法的效力。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1873 年英国对司法机构做了重大改革,废除了两种法院并存的结构体制,建立了单一的法院体系,统一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但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衡平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即在普通法规则和衡平法规 则发生抵触或不一致时,以衡平法规则为准。 29.在一国的范围内,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以上是法的普遍适用性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除此之外,法的效力还具有重复性,即在同样的情况下,法可以反复适用,而不仅适用一次。 30.法的执行,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法的执行,又称执法。广义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的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本题题干所述是法的适用的概念,故题干所述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