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 -试卷 38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6,分数: 32.00) 1.2016 年 4 月 23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 668 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并规定该决定自 ( )起施行。(分数: 2.00) A.2016 年 4 月 23 日 B.2016 年 5 月 1 日 C.2016 年 10 月 1 日 D.2017 年 1 月 1 日 2.“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外疾之害, 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
2、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些句子均体现了同一哲学原理,这一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C.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D.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3.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B.阶 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
3、 5.2011 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 +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分数: 2.00)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量变引起质变 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6.下列哪一选项所体现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 )( 分数: 2.00)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7.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4、,而是一个 ( )的问题。”(分数: 2.00) A.实际 B.具体 C.实践 D.唯物 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历史时期,它达到成熟是在 ( )。(分数: 2.00)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毛泽东有诗云:“钟山风 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分数: 2.00) 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 B.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C.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成分包括 ( )。(分数: 2.00) A.工人、农民、城市小
5、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C.工人、农民、地主、国民党统治集团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拥护抗日的阶级、阶 层和集团 11.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是在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五大到十六大属于其哪一阶段? ( )(分数: 2.00) A.理论奠基阶段 B.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C.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D.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1
6、3.当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 ( )。(分数: 2.00) 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 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B.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C.按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D.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1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 )。(分数: 2.00)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5.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 ( )。(分数: 2.00)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D.解放思
7、想, 独立自主 16.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分数: 2.00)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7.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 500 条由无线电控制的小船向空气中喷洒海水,以增强云层的反射能力,使热量远离地球。可是投资太大,目 前还没有办法实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这说明 ( )。(分数: 2.00) A.只要人们充分
8、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D.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8.“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19.毛泽东将党的优良作风科学地概括为 ( )。(分数: 2.00)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民主集中的作风 C.批评与自我
9、批评的作风 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0.毛泽东指出:“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分数: 2.00) A.无产阶级 B.进步分子 C.无产阶级的领导 D.进步分子的领导 21.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 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B.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力已经
10、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 2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了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 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2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2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其基本层面包括 ( )。(分数: 2.
11、00)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自身的和谐 25.社 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在 ( )。(分数: 2.00) A.民主和专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B.多数人享有民主代替了少数人享有民主 C.宪法规定了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 )。(分数: 2.00) A.尊重多样文化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惠 三、判断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27.2016 年 4 月 1 日上午,第三批在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 ( )(分数:
12、2.00) A.正确 B.错误 28.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物质世界不一定是运动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 -试卷 38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6,分数: 32.00) 1.2016 年 4 月 23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 署第 668 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
13、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并规定该决定自 ( )起施行。(分数: 2.00) A.2016 年 4 月 23 日 B.2016 年 5 月 1 日 C.2016 年 10 月 1 日 D.2017 年 1 月 1 日 解析:解析: 2016 年 4 月 23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 668 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决定共 24 条,主要针对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突出重点,着力完善第二类疫苗的销售渠道、冷链储运等流通环节 法律制度,建立疫苗全程追溯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及问责力度,坚决保障接种安全,有
14、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迅速回应国内外关切,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故本题选择 A。 2.“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酒香不怕巷子深”;“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些句子均体现了同一哲学原理,这一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C.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D.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解析:解析:从“身中虫”“非余外虫”“酒香”“巷子深”“外疾”“内疾”可以看出,题干中所列举的三个句子反映的都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强调的是内因的重要性。因此,本题正
15、确答案为 D。 3.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解析:解析: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 A 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把金、木、水 、火、土看做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等。 B 项正确。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 C 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16、所复写、摄影、反映。 D 项错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 则 解析: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矛盾的基本表现。推动人类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故本题选 B。 5.2011 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 +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17、分数: 2.00)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量变引起质变 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解析:解析:对于“幸福公式”的 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福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省委书记,都要受精神感受的指引,这反映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6.下列哪一选项所体现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 )(分数: 2.00)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解析:解析: A、 B、 D 三项体现的哲学原理都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
18、C 项体现的哲学原理则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选 C。 7.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 ( )的问题。”(分数: 2.00) A.实际 B.具体 C.实践 D.唯物 解析:解析: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本题选 C。 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历史时期,它达到成熟是在 ( )。(分数: 2.00)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
19、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解析:从 1935 年初的遵义会议到 1945 年的中共七大,即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通过撰写了一系列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9.毛泽东有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分数: 2.00) 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 战 B.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C.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解析:解析:这首诗的题目是七
20、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主席在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有感而作。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C。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成分包括 ( )。(分数: 2.00) 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C.工人、农民、地主、国民党统治集团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拥护抗日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解析:解析: 1931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陷,导致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1936 年经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组成了第二次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
21、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 11.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是在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来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对中国革命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回答。党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
22、同盟军等问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五大到十六大属于其哪一阶段? ( )(分数: 2.00) A.理 论奠基阶段 B.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C.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D.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解析: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理论奠基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从十五大到十六大。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从十六大到现在。故本题答案为 C。 13.当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我们在处理
23、国际关系时,应该 ( )。(分数: 2.00) 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B.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决定 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C.按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D.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解析:解析: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是一国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因此我们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故选 D 项。 1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 )。(分数: 2.00)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4、C.营造长期稳 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解析:解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15.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 ( )。(分数: 2.00)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独立自主 解析:解析: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社会主
25、义本质”的理论(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提出时间: 1978 年,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 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1987 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 年,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 C 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7.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 500 条由无线电控制的小船向空气中喷洒海水,以增强云层的反射能力,使热量远离地球。可是投资太大,目前还没有办法实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
26、们想了很多办法。这说明 ( )。(分数: 2.00)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B.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D.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解析:解析:人们在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A 项错误。事物运动的规律只能认识、利用,无法改变, B 项错误。 18.“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主
27、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解析: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 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保证社会平稳、快速的发展。这说明在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这体现了主要矛盾对事物
28、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另外,在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并不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原理。所以 B 项应选, A 项不选。 我们之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就是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 C 项应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所以 D 项表述错误,不选。 19.毛泽东将党的优良作风科学地概括为 ( )。(分数: 2.00)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B.民主集中的作风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解析:解析:党的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
29、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作风。它是从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20.毛泽东指出:“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分数: 2.00) A.无产阶级 B.进步分子 C.无产阶级的领导 D.进步分子的领导 解析:解析:毛泽东指出:“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
30、利的根本保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C。 21.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 )。(分数: 2.00)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B.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 解析:解析: 1956 年底,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后,发展生产力才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故排除 D 项。 2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
31、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了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 (1)坚持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避免因生产关系突变而引起对生产力的破坏。 (2)采用和平方式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变 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变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使这两种改造同时进行,互相促进,逐步将资本家和地主中的绝大多数人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故本
32、题应选 ABCD。 2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 能超越初级阶段 解析:解析: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 24.社会主义
33、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其基本层面包括 ( )。(分数: 2.00)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自身的和谐 解析:解析: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A、 B、 C、 D 项表述均正确,当选。 25.社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在 ( )。(分数: 2.00) A.民主和专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B.多数人享有民主代替了少数人享有民主 C.宪法规定了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具有广泛性和真
34、实性 解析:解析: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 主义民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而人民是多数,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是少数,因此 B 项正确;又因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而资本主义民主具有虚伪性,因此 D 项正确。 A、 C 两项为两者的共同点,故不选。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 )。(分数: 2.00) A.尊重多样文化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惠 解析: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35、平共处”的原则。 三、判断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27.2016 年 4 月 1 日上午,第三批在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2016 年 4 月 1 日上午,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36 位曾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魂归故里。故本题说法错误。 28.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剩余产品的 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29.物质世界不一定是运动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30.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