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 -试卷 36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7,分数: 34.00) 1.中国第 ( )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于 2016 年 4 月 12 日乘坐“雪龙”号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分数: 2.00) A.30 B.31 C.32 D.33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 )。(分数: 2.00)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 教信仰 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3.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
2、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 )。(分数: 2.0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4.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 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
3、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5.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 )。(分数: 2.00)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 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6.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 )。(分数: 2.00)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认
4、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7.移动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飞快,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G),历经 2G、 3G 网络,到现如今 4G 系统,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 2000 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通信技术的变迁反映的哲学规律是 ( )。(分数: 2.00) A.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D.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8.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 ( )。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分数: 2.00) A. B. C. D. 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分数: 2.00) A.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10.20 世纪 70 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提出了 ( )的外交战略。(分数: 2.00) A.“另起炉灶” B.“一条线”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1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是 ( )。(分数: 2.00) A.张如心的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 B.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C.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6、议 12.下列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理解不 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 B.民主执政需要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能否科学执政对执政党的能力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D.共产党对国家政治活动进行直接领导 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 )是行动指南。(分数: 2.00)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4.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关键是 ( )。(分数: 2.00) A.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7、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5.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 )。(分数: 2.00) A.总目标 B.重要内容 C.指导思想 D.基本要求 16.1985 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分数: 2.00) A.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B.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C.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D.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17.建设服务政府要加
8、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下列选项中体现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 )。(分数: 2.00) A.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B.调整存贷款利率 C.完善公务员制度 D.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1,分数: 22.00) 18.2016 年 3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为遏制朝鲜的核、导 开发计划,决议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 ( )。(分数: 2.00) A.收紧对朝鲜的武器禁运措施 B.要求各国禁止向朝鲜运送可能用于核、导计划的物品 C.冻结可能与核、导计划有关的金融资产 D.禁止其他国家与朝鲜进行合
9、作 19.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 ( )之间的关系。(分数: 2.00) A.目的与手段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C.能动者与被动者 D.前提与结果 20.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应坚持方法是 ( )。(分数: 2.00) A.用一些事 例来立论 B.从整体上掌握事实 C.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 D.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 21.201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1 号文件强调: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
10、体办法。这蕴含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意识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表了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 ( )。(分数: 2.00) 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
11、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3.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要求 ( )。(分数: 2.00) A.从中国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B.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C.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D.对待中外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4.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分数: 2.00) A.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C.对被领导者给以政 治
12、教育 D.保障被领导者的基本生活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小资产阶级 26.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表明 ( )。(分数: 2.00)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理论 2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 ( )。(分数: 2.00) A.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分配原则 B.是非公有制经济 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C.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唯一的分配原则 D.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8.
13、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2.00)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9.经济指标是政绩的唯一标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 是精简机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 -试卷 36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
14、总题数: 17,分数: 34.00) 1.中国第 ( )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于 2016 年 4 月 12 日乘坐“雪龙”号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分数: 2.00) A.30 B.31 C.32 D.33 解析:解析:历时 158 天。总航程约 3 万海里,中国第 32 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于 4月 12 日 乘坐“雪龙”号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科考队于 2015 年 11 月 7 日从上海起航后,经停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后,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经威德尔海南大洋考查测区一长城站一智利蓬塔一美国麦克默多站一澳大利
15、亚凯西站后,再次返回中山站,圆满完成预定考察任务后,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回国。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 )。(分数: 2.00)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 力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故本题选 A。 3.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 )。(分数: 2.0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
16、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解析:解析:“理在事先”是宋代朱熹的观点,这一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 A。 4.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 2.00)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
17、用决定的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解析:解析: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 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周国平与萧伯纳的观点不同在于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所以选择 D 选项。 5.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 )。(分数: 2.00)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8、解析 :解析: 1988 年 9 月 5 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 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 6.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 )。(分数: 2.00)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 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承认一切
19、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意念移物”和“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 A。 7.移动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飞快,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G),历经 2G、 3G 网络,到现如今 4G 系统,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 2000 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通信技术的变迁反映的哲学规律是 ( )。 (分数: 2.00) A.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D.事物量变过
20、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 项表述不正确,应该是“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B 项犯了循环论的错误。 D 项把量变和质变混同了,错误。 8.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 ( )。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故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D。 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
21、(分数: 2.00) A.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解析 :解析:中共十三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0.20 世纪 70 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提出了 ( )的外交战略。(分数: 2.00) A.“另起炉灶” B.“一条线” C.“打扫干
22、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解析: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关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故本题应选 B。 1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是 ( )。(分数: 2.00) A.张如心的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 B.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C.刘少奇的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23、历史问题的决议 解析:解析: 1941 年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中最早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 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 1945 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第一次概括,这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进行了第二次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
24、明丁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本题选 B。 12.下列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 B.民主执政需要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能否科学执政对执政党的能力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D.共产党对国家政治活动进行直接领导 解析:解析 :党不能越过国家政权机关去直接领导或管理国家事务,这是由党的性质、职能、工作方式决定的。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们转变党的领导方式的基本出发点。 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 )是行动指南。(分数:
25、2.00)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解析: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4.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关键是 ( )。(分数: 2.00)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解析:解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
26、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 15.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 )。(分数: 2.00) A.总目标 B.重要内容 C.指导思想 D.基本要求 解析:解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案为 A。 16.1985 年
27、,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 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分数: 2.00) A.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B.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C.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D.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解析: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故
28、本题 正确答案为 A。 17.建设服务政府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下列选项中体现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 )。(分数: 2.00) A.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B.调整存贷款利率 C.完善公务员制度 D.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解析:解析: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个无私的、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个最小化的、有限政府。必须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主要提供制度供给、确定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1,分数: 22.00) 18.2016 年 3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
29、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为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决议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 ( )。(分数: 2.00) A.收紧对朝鲜的武器禁运措施 B.要求各国禁止向朝鲜运送可能用于核、导计划的物品 C.冻结可能与核、导计划有关的金融资产 D.禁止其他国家与朝鲜进行合作 解析:解析:联合国安理会 2016 年 3 月 2 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为遏制朝鲜的核 、导开发计划,决议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各国禁止向朝鲜运送可能用于核、导计划的物品,收紧对朝鲜的武器禁运措施,冻结可能与核、导计划有关的金融资产等。决议强调,有关
30、措施无意对朝鲜平民造成不利的人道主义后果或对在朝鲜开展援助活动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19.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 ( )之间的关系。(分数: 2.00) A.目的与手段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 C.能动者与被动者 D.前提与结果 解析:解析: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 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被动者之间的关系。故 A、 B、 C 选项正确。 20.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应坚持方法是 ( )。(分数: 2.00) A.
31、用一些事例来立论 B.从整体上掌握事实 C.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 D.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 解析:解析: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不能仅靠事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事 例来炒作和立论。列宁曾说过:“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找到能够证明任何观点的事例。但这些事例如果不是在普遍的联系中,就没有任何意义。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从事实的整体
32、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 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所以说,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因此本题选 BCD。 21.201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1 号文件强调: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这蕴含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意识能够决定事
33、物发展的方向 解析:解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体现 了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因地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故 ABC 正确。 2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表了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 是 ( )。(分数: 2.00) A.都强调新
34、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解析: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故两个时期总路线的相同之处是 A、 C 两项。 23.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要求 ( )。(分数: 2.00) A.从中国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B.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
35、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C.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D.对待中外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解析:解析: D 项是毛泽东提出的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不属于从思想上建党的要求,故排除。 24.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分数: 2.00) A.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 斗争,并取得胜利 B.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C.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D.保障被领导者的基本生活 解析:解析: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
36、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奈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小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6.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表明 ( )。(分数: 2.00)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理论 解析:解
37、析: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说明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理论需要不断创新 和完善,这正说明了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同时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性的理论,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的理论。故本题选 ABCD。 2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 ( )。(分数: 2.00) A.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分配原则 B.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C.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唯一的分配原则 D.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解析:解析: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
38、主体的分配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D。 28.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分数:2.00)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9.经济指标是政绩的唯一标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30.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精简机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关键是转变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