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 68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1,分数: 42.00) 1.2016 年 11 月 1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时强调,要牢把 ( )第一要务,更好保障基本民生,以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分数: 2.00)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稳定 2.201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 )周年。(分数: 2.00) A.80 B.87 C.90 D.96 3.党的十八届四 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
2、国的根本遵循。这一论点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 )。(分数: 2.00) A.抓住主要矛盾 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5.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分数: 2.00)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6.“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 )。(分数: 2.00) A.人
3、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 7.“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机遇”表明 ( )。(分数: 2.00)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 B.“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8.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4、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9.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 ( )。(分数: 2.00) A.生产关系 B.劳动对象 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 10.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 )。(分数: 2.00) 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
5、C.剩余劳动 D.复杂劳动 11.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同手机购物已成为快节奏的生活人群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车票主要是指通过网络获取 (二维码 、短信信息等 )虚拟凭证,并凭此代替原本的纸质车票 (汽车票、火车票等 )使用登车的车票。购买“电子车票”体现了 ( )。(分数: 2.00) A.货币的基本职能发生了变化 B.商品的交换方式发生了改变 C.纸质车票不再符合商品流通的基本要求 D.商品不再具有价值,可以使用虚拟货币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分数: 2.00)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13.
6、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 )。(分数: 2.00) A.党指挥 枪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 C.军民一致的原则 D.民主建军的原则 14.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分数: 2.00) A.统筹兼顾 B.公私兼顾 C.“四马分肥” D.劳资两利 15.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分数: 2.00)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复兴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16.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将“建设社会主义 ( )”的思想写入党章。(分数: 2
7、.00)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1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是在 ( )上确立的。(分数: 2.00)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18.我国政府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 )。(分数: 2.00) A.教育权和就业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自由权和选择权 D.劳动权和财产权 19.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 ( )。(分数: 2.00) A.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治理理论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论 D.全面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20.中
8、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 )。(分数: 2.00) A.大国是基础、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关键、多边是舞台 B.大国是关键、周边是舞台、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首要 C.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D.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舞台、多边是基础 21.习 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2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五目标。下列不属于五目标的是 ( )。(分数: 2.00) A.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 B.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C.城乡工业发展快速化 D.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
9、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 2.00)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思维活动 23.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24.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有 ( )。(分数: 2.00) A.导致垄断的发生 B.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D.刺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25.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 ( )。(分数: 2.00) A.教
10、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D.自由主义 26.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 )。(分数: 2.00) A.改革的目的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 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B.改革必然会涉及和引起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C.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三、判断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
11、8.商品经济的目的是自给自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 68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1,分数: 42.00) 1.2016 年 11 月 1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时强调,要牢把 ( )第一要务,更好保障基本民生,以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分数: 2.00) A.改革 B.发展 C.创新 D.稳定 解析:解
12、析: 2016 年 11 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做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工作听取有关专家、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李克强总理在会 E 强调,要牢把发展第一要务,更好保障基本民生,以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故本题答案选 B。 2.201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 )周年。(分数: 2.00) A.80 B.87 C.90 D.96 解析: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是在 1927 年 8 月 1 日, 201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纪念。故本题答案选 C。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这一论点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 )。(分数: 2.00) A.抓住主要矛盾 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解析: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依据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以此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故本题答案选 C。 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 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解析: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4、。 A、 C 项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B 项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 5.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分数: 2.00)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解析:解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马克思是从 C 项“人的社会关系”。即社 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或其他特点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 6.“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 )。(分数: 2.00) A.人之
15、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 解析:解析:孟子主张性善论。 A、 C、 D 三项都出自 孟子 .告子上,均是性善论的言论。与孟子相对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恶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就出自于荀子 .性恶。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7.“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机遇”表明 ( )。(分
16、数: 2.00)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 B.“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解析: 8.一个没有发达 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
17、目标 解析:解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5 月 17 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故本题答案选 9.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 ( )。(分数: 2.00) A.生产关系 B.劳动对象 C.生产方式 D
18、.生产工具 解析:解析: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 10.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 )。(分数: 2.00) 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 C.剩余劳动 D.复杂劳动 解析:解析: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11.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同
19、手机购物已成为快节奏的生活人群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车票主要是指通过网络获取 (二维码、短信信息等 )虚拟凭证,并凭此代替原本的纸质车票 (汽车票、火车票等 )使用登车的车票。购买“电子车票”体现了 ( )。(分数: 2.00) A.货币的基本职能发生了变化 B.商品的交换方式发生了改变 C.纸质车票不再符合商品流通的基本要求 D.商品不 再具有价值,可以使用虚拟货币 解析:解析:题干中购买车票的方式经历了南纸质车票向电子车票的转换,商品的交换方式发生了改变,但购买车票仍然要以货币为媒介,货币在这里仍然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功能,故 B 项正确, A 项错误。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人们购买
20、方式的转变,但纸质车票也并未过时,仍然符合商品流通的要求,故 C 项错误。购买“电子车票”也是以货币为媒介,只是由过去的现金支付发展为现在的“通过网络获取虚拟凭证”,车票具有价值,不能使用虚拟货币,故 D 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分数: 2.00)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解析: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3.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
21、)。(分数: 2.00)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 C.军民一致的原则 D.民主建军的原则 解析:解析: 1927 年 9 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确立的党指挥枪 原则,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 14.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分数: 2.00) A.统筹兼顾 B.公私兼顾 C.“四马分肥” D.劳资两利 解析:解析: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资方红利大体占 1 4,资本主义的剥削受到限制,工人
22、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 15.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分数: 2.00)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复兴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解析:解析: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中, A 是改革
23、开放最根本的目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 16.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将“建设社会主义 ( )”的思想写入党章。(分数: 2.00)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解析:解析: 2001 年 1 月 10 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重要概念。 2002 年 11 月 6 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把这“三个文明”建设的思想写入党章。 1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 创造”的重大方针是在 ( )上确立的。(分数: 2.00) A.党的
24、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解析:解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的人才工作政策,即“四个尊重”。 18.我国政府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 )。(分数: 2.00) A.教育权和就业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自由权和选择权 D.劳动权和财产权 解析:解析: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利,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没有其他的任何权利。 19.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 ( )。(分数: 2.00) A.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治理理论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论 D.全面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解析:解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
25、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故本题答案选 B。 20.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 )。(分数: 2.00) A.大国是基础、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关键、多边是舞台 B.大国是关键、周边是舞台、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首要 C.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D.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舞台、多边是基础 解析:解析:在处理
26、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故 C 项符合题意。 A、 B、 D 项说法都有误,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 21.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2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城乡发展 一体化五目标。下列不属于五目标的是 ( )。(分数: 2.00) A.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 B.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C.城乡工业发展快速化 D.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 解析:解析: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2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
27、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 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 2.00)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思维活动 解析: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23.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
28、.间接性 解析: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 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24.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有 ( )。(分数: 2.00) A.导致垄断的发生 B.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D.刺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解析:解析: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 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
29、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D 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不符合题意,不选。 25.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 ( )。(分数: 2.00)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D.自由主义 解析:解析: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6.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 )。(分 数: 2.00) A.改革的目的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B.改革必然会涉及和引起
30、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C.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解析:解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 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三、判断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本题判断错误。 28.商品经济的目的是自给自足。 ( )(分数: 2.00) A.正 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有足够剩余产品后的产物,它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 29.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