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模拟试卷 56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6,分数: 32.00) 1.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分数: 2.00)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2.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为 ( )。(分数: 2.00)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3.如果
2、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被害人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是基于 ( )。(分数: 2.00) A.属地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4.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分数: 2.00)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5.甲、 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分数: 2.00) A.过失爆炸罪 B.过失致人
3、死亡罪 C.意外事件 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6.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分数: 2.00) A.甲因高兴将 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7.假定甲和丁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素来积怨很深,便产生了除掉丁的念头,虽然知道戊正跟丁一块跑车,仍将丁的车的刹车装置弄坏,导致丁在开车时因刹不住车而掉下山崖,车毁人亡,戊也因此丧命,则甲对丁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对戊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分数: 2.00) A.直接
4、故意间接故意 B.间接故意直接故意 C.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 8.假设甲等 5人以抓卖淫嫖娼为名强行从一私人小旅馆抓了 4名旅客,然后将 4 人押到一废弃的小庙内。随后甲等 5 人对 4人进行殴打,逼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嫖客。 4 人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嫖客,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 4人与家属联系交纳赎金,才能将他们放走。旅客乙与家人联系,由家人帮忙凑好 5000 元赎金,马上送来。当甲某等人收取乙的家人送来的赎金,欲将乙放走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甲某等人 ( )。(分数: 2.00)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敲诈勒索罪 D.构成绑架罪和寻衅滋事罪 9.下
5、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分数: 2.00) A.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 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10.下列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聚众斗殴罪只是处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其他参与者不负刑事责任 B.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聚众斗殴双方所有人都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C.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
6、致人死亡,那么对首要分子一律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 致人死亡,那么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1.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 )。(分数: 2.00) A.12 年 B.10 年 C.9 年 D.7 年 12.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分数: 2.00)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7、 13.下列各种行为中,除哪项外,均属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 ?( )(分数: 2.00) A.甲的父亲长期瘫痪在床,表现出了求死欲望,甲遂帮助父亲自杀 B.乙与患精神病的邻居有隙,遂趁邻居病发时诱骗其自杀 C.丙生下了一个女儿,因无力抚养,将该女婴溺毙 D.丁未婚怀孕,担心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影响,选择了堕胎 14.2015 年 3月 10日,杨某被抢劫的,在逃跑过程中。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 (价值 7000 元 )缓速行驶,杨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在遭拒绝的情况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 (丁某未受伤 ),夺车逃走。杨某的行为是 ( )。(分数: 2.00) A.避险过当 B.紧急避险 C
8、.避险不适当 D.构成毁坏财物罪 15.甲预谋抢劫乙,到乙租住的地方,发现有客人在,遂放弃了。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实行阶段的中止 16.甲驾驶一辆越野车倒车时,一辆摩托车突然摔倒在车后,随车的包里有一堆陶瓷碎片。摩托车司机乙声称被碰碎了一千多年的古董。要求赔偿两千万元,乙还拿出鉴定文书。而所谓的古董实际只是普通陶瓷制品。乙的行为性质是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 D.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17.通过征
9、战和扩张,世界古代史时期出现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们是 ( )。(分数: 2.00)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8.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 ( )。(分数: 2.00) A.赵国 B.魏国 C.蜀国 D.吴国 19.教条主义是中共党内早期活动容易犯的一种错误,下列属于教条主义表现的 有 ( )。(分数: 2.00) A.照搬国外经验 B.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著作 D.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问题 20.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有 ( )。(分数: 2.00)
10、 A.通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永济渠 21.下列关于历史人物武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B.她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史称“贞观之治” C.她曾改国号为“周” D.她在 位期间定都洛阳 三、判断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22.郭守敬主持编订大衍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清代的陶器,以黄、白、黑色为基本颜色。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11、。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5.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 )(分 数: 2.00) A.正确 B.错误 四、 1 综合分析题 (总题数: 1,分数: 10.00) 【材料一】美国政府不能认可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 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1932 年 1月 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材料二】 1933 年 2月 24 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2、的意见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 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区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权益”。决议通过后,日本代表松冈洋右马上退出会场。 3月 27 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三】他们 (日本人 )知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靠被征服国家千千万万人的血汗和眼泪建造起来的,为什么会突然显示出这些国际美德呢 ?正像松冈洋右一本正经地强调的那样,“西方国家教日本人打扑克,但赢得了大部分钱后,却又宣布这种游戏不道德,而改打合约桥牌了”。 (按:扑克和合约桥牌是两种 不同规则的纸牌游戏
13、 )在大多数日本政治家看来,西方人的良心像狗一样,是专门对陌生人叫的。 查尔斯坦西尔后门之虎(分数: 10.00) (1).材料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 )。(分数: 2.00)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皇姑屯事件 D.东北易帜 (2).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不可能是 ( )。(分数: 2.00) A.影响了美国的在华利益 B.当时的中国政府和美国关系密切 C.损害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 D.扰乱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共同建立的统治秩序 (3).材料二中反映出国际联盟对日本妥协的文字有 ( )。(分数: 2.00) A.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 B.承认日本
14、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 C.要求在该地区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 D.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 (4).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美国与以英法为代表的国际联盟在对日本态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美国实力增强 B.英日结盟以对抗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C.美英矛盾是帝国主义 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 D.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严重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5).材料二和材料三表明,尽管国际联盟有所妥协,日本方面仍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其原因是 ( )。(分数: 2.00) A
15、.国际联盟的决议不公平,明显偏向中国 B.日本不愿舍弃其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 C.美国主导了国际联盟 D.美国不同意国际联盟的决议,国际联盟不能限制美国的扩张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模拟试卷 56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6, 分数: 32.00) 1.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分数: 2.00)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解析:解析:刑法第 6条第 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
16、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为 ( )。(分数: 2.00)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解析:解析:刑法第 26 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 27条规定,在
17、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 28 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 29 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如果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被害人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是基于 ( )。(分数: 2.00) A.属地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解析:解析
18、:刑法第 9条规定,对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对普遍管辖原则的规定。在刑法空间效力原则中,普遍管辖原则处于补充地位,只有针对少数国际犯罪,不能适用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时,才能适用普遍管辖原则。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4.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分数: 2.00)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解析:解析:法律上的 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
19、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 B 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 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 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
20、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5.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分数: 2.00) A.过失爆炸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意外事件 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解析: 6.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 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分数: 2.00) A.甲因高兴将 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
21、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解析:解析:不作为的危害行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表现形式看,不作为是消 极的行动: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来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选项 A属于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选项 B 属于作为的故意杀人行为,选项 C的出卖行为也是作为行为。选项 D中丁的行为属于拒绝履行抚养义务。构成遗弃罪,属于不作为。 7.假定甲和丁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素来积怨很深,便产生了除掉丁的念头,虽然知道戊正跟丁一块跑车,仍将丁的车的刹车装置弄坏,导致丁在开车时因刹不住车而掉下山崖,车毁人亡,戊也因此丧命,则甲对丁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对戊死
22、亡的心理态度是 ( )。(分数: 2.00) A.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B.间接故意直接故意 C.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 解析:解析:甲积极追求丁的死亡,因此是直接故意;对戊的死亡采取的是一种放任的态度。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所以属间接故意。 8.假设甲等 5人以抓卖淫嫖娼为名强行从一私人小旅馆抓了 4名旅客,然后将 4 人押到一废弃的小庙内。随后甲等 5 人对 4人进行殴打,逼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嫖客。 4 人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嫖客,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 4人与家属联系交纳赎金,才能将他们放走。旅客乙与家人联系,由家人帮忙凑好 5000 元赎金,马上送来。当甲某等人
23、收取乙的家人送来的赎金,欲将乙放走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甲某等人 ( )。(分数: 2.00)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敲诈勒索罪 D.构成绑架罪和寻衅滋事罪 解析:解析:控制被害人的人身。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甲某等人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绑架罪。 9.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分数: 2.00) A.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 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
24、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解析:解析:这种情况下不构成单位犯罪。 10.下列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聚众斗殴罪只是处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其他参与者不负刑事责任 B.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聚众斗殴双方所有人都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C.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对首要分子一律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 亡,那么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故应排除 A项。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如何追
25、究刑事责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只是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如果首要分子不存在杀人的故意,那么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属于实行过限,首要分子不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故应当排除 B、C项,而选 D项。 11.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 ,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 )。(分数: 2.00) A.12 年 B.10 年 C.9 年 D.7 年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70 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
26、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本条规定的就是所谓“先并后减”的数罪并罚原则。故在本案中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 能为: 7年 +5年一 3年 =9 年,故选 C。 12.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分数: 2.00)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解析: 13.下列各种行为中,除哪项外,均属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 ?( )(
27、分数: 2.00) A.甲的父亲长期瘫痪在床,表现出了求死欲望,甲遂帮助父亲自杀 B.乙与患精神病的邻居有隙,遂趁邻居病发时诱骗其自杀 C.丙生下了一个女儿 ,因无力抚养,将该女婴溺毙 D.丁未婚怀孕,担心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影响,选择了堕胎 解析: 14.2015 年 3月 10日,杨某被抢劫的,在逃跑过程中。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 (价值 7000 元 )缓速行驶,杨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在遭拒绝的情况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 (丁某未受伤 ),夺车逃走。杨某的行为是 ( )。(分数: 2.00) A.避险过当 B.紧急避险 C.避险不适当 D.构成毁坏财物罪 解析:解析:杨某为躲避抢劫,
28、而将丁某摩托车骑走,丁某未受伤,杨某的该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故本题答案选 B。 15.甲预谋抢劫乙,到乙租住的地方,发现有客人在,遂放弃了。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实行阶段的中止 解析:解析: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本题中。甲遇到意志以外的障碍 (有客人在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因此属于犯罪预备。故本题答案选 A。 16.甲驾驶一辆越野车倒车时,一辆摩托车突然摔倒在车后,随车的包里有一堆陶瓷碎片。摩托 车司机乙声称
29、被碰碎了一千多年的古董。要求赔偿两千万元,乙还拿出鉴定文书。而所谓的古董实际只是普通陶瓷制品。乙的行为性质是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 D.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 解析: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乙将普通陶瓷谎称为古董,使甲陷入错误认识。构成诈骗罪。故本题答案选 B。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17.通过征战和扩张,世界古代史时期出现了地跨三 洲的大帝国。它们是 ( )。(分数: 2.00)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30、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解析:解析:根据世界历史常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包括: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王国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此,答案选 ABCD。 18.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 ( )。(分数: 2.00) A.赵国 B.魏国 C.蜀国 D.吴国 解析:解析:“三国”指魏国、蜀国和吴国。赵国是战国时期的国 家,排除。故本题选 BCD。 19.教条主义是中共党内早期活动容易犯的一种错误,下列属于教条主义表现的有 ( )。(分数: 2.00) A.照搬国外经验 B.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著作 D
31、.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问题 解析:解析: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故本题选 ABC。 20.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等五 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有 ( )。(分数: 2.00) A.通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永济渠 解析:解析:公元 605 年,隋炀帝即命人开凿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公元 608 年,隋炀帝沿洛阳
32、东北方向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卫河,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公元 610 年,隋炀帝继续开凿江南运河,使得镇江至杭州段通航。至此,以京都洛阳为中心,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 2700 公里的中国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广通渠是隋文帝时期开凿的,排除 B 项。故本题选 ACD。 21.下列关于历史人物武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B.她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史称“贞观之治” C.她曾改国号为“周” D.她在位期间定都洛阳 解析:解析: B 项错误,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
33、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上称这段时期有“贞观遗风”,其余各项均正确。故本题选 ACD。 三 、判断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22.郭守敬主持编订大衍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元代郭守敬主持编订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大衍历是唐代僧一行编制。故本题说法错误。 23.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清代的陶器,以黄、白、黑色为基本颜色。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以黄
34、、白、绿 为基本釉色。 24.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主要讲的是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取得辉煌胜利,为落实“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指示,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一支追剿队进入深山,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座山雕土匪武装的故事。故题干说法错误。 25.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魏源的海国图志,后来成为洋务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四
35、洲志,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并没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本题错误。 四、 1 综合分析题 (总题数: 1,分数: 10.00) 【材料一】美国政府不能认可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 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1932 年 1月 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 承认主义”照会【材料二】 1933 年 2月 24 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
36、,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区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权益”。决议通过后,日本代表松冈洋右马上退出会场。 3月 27 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三】他们 (日本人 )知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靠被征服国家千千万万人的血汗和眼泪建造起来的,为什么会突然显示出这些国 际美德呢 ?正像松冈洋右一本正经地强调的那样,“西方国家教日本人打扑克,但赢得了大部分钱后,却又宣布这种游戏不道德,而改打合约桥牌了”。 (按:扑克和合约桥牌是两种不同规则的纸牌游戏 )在大多数日本政治家看来,西方人的良心像狗一样,是专门对陌生人叫的。 查尔斯坦西尔后
37、门之虎(分数: 10.00) (1).材料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 )。(分数: 2.00)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皇姑屯事件 D.东北易帜 解析:解析:由“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 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可知,材料针对的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即九一八事变。故本题选 A。 (2).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不可能是 ( )。(分数: 2.00) A.影响了美国的在华利益 B.当时的中国政府和美国关系密切 C.损害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 D.扰乱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共同建立的统治秩序 解析:解析:只有 B 项“当时
38、的中国政府和美国关系密切”不能从材料中推出。 (3).材料二中反映出国际联盟对日本妥协的文字有 ( )。(分数: 2.00) A.要求日 本退出中国东北 B.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 C.要求在该地区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 D.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 解析:解析:分析材料二可知,仅“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体现了国际联盟对日本的妥协,其他选项都不能。故本题选 B。 (4).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美国与以英法为代表的国际联盟在对日本态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美国实力增强
39、 B.英日结盟以对抗美国在远东和太 平洋地区的扩张 C.美英矛盾是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 D.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严重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解析: (5).材料二和材料三表明,尽管国际联盟有所妥协,日本方面仍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其原因是 ( )。(分数: 2.00) A.国际联盟的决议不公平,明显偏向中国 B.日本不愿舍弃其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 C.美国主导了国际联盟 D.美国不同意国际联盟的决议,国际联盟不能限制美国的扩张 解析:解析:日本方面认为:西方国家在侵略扩张方面奉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拒绝退出中国 东北;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进行辩解。 A 项,国际联盟的决议并没有偏向中国; C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