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17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掌管国家监察事务权力的是 ( )。(分数: 2.00)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 )。(分数: 2.00)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 制度的基本格局 3.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分数: 2.00)
2、 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考试选拔 D.地方推荐 4.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 ( )。(分数: 2.00) A.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置军机处 D.实行文字狱 5.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味着 ( )。(分数: 2.00) A.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 B.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C.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D.人头税与田赋分 别征收 6.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 )。 广州 天津 厦门 福州 南京 定海 宁波 上海(分数: 2.00) A. B. C. D. 7.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
3、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B.黄巾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李自成起义 C.诸葛亮七擒孟获 陈汤平定匈奴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和下西洋 D.安史之乱 八王之乱 玄武门之变 土木堡之变 8.( )是 193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分数: 2.00)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9.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分数: 2.00) A.
4、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10.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 烧圆明园,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 ( )。(分数: 2.00)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夺取政权的标志性事件是 ( )。(分数: 2.00)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2.在我国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5、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13.“苟利 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三句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 ( )的千古名句。(分数: 2.00)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14.一些爱国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全面反映五四运动历程的电视剧。如果你是导演,需要制作横幅作为道具来实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的镜头,你不能用到的横幅是 ( )。(分数: 2.00) A.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5.下列历史事
6、件按时问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南昌起义一武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 B.南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一武昌起义 C.武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一南昌起义 D.武昌起义一五卅运动一五四运动一南昌起义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分数: 2.00) A.训政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17.八月一日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分数: 2.00)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8.人权宣言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
7、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19.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 ( )。(分数: 2.00) A.争夺霸权的需要 B.阻止革命的需要 C.扩张领土的需要 D.转嫁矛盾的需要 20.1919 年 3 月,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成立的 ( ),是全世界共 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分数: 2.00) A.国际联盟 B.莫斯科联盟 C.共产党联盟 D.共产国际 21.1943 年 11 月 22 至 26 日,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举行会议讨论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会后, 12 月 1
8、日发表了宣言,叫 ( )。(分数: 2.00) A.波茨坦宣言 B.开罗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雅尔塔宣言 22.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废除了黑奴制度 B.消除了种族歧视 C.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障碍 D.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留下了许多著名战役。下列战役成为二战转折点的是 ( )。(分数:2.00)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24.促使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
9、崛起,并成为决定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1955 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20 世纪 60 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20 世纪 60 年代 77 国集团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5.经过 90 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包括 ( )。(分数:2.00)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6.下列关于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10、2.00) A.涉及范围比较广 B.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 D.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1938 年 9 月 1 日,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波兰,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两国于 9 月 3 日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17 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
11、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掌管国家监察事务权力的是 ( )。(分数: 2.00)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解析:解析: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 )。(分数: 2.00)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 解析:解析: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
12、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3.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分数: 2.00) 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考试选拔 D.地方推荐 解析: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方面建立了地方郡县制,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 4.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 ( )。(分数: 2.00) A.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置军机处 D.实行文字狱 解析:解析: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是一个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机构。 5.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
13、味着 ( )。(分数: 2.00) A.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 B.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C.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D.人头税与田赋分别征收 解析:解析:“摊丁入亩”制的实施,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6.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 )。 广州 天津 厦门 福州 南京 定海 宁波 上海(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南京条约开放了五处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 7.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B.黄
14、巾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李自成起义 C.诸葛亮七擒孟获 陈汤平定匈奴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和下西洋 D.安史之乱 八王之乱 玄武门 之变 土木堡之变 解析:解析: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 (公元前 1046 年 );长平之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262 年 );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 (公元 208 年 );淝水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 (公元 383 年左右 )。故正确答案为 A。 8.( )是 193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分数: 2.00) A.中共三
15、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这一次会议集中总结了王明等人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本题答案选 D。 9.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分数: 2.00)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解析:解析:近代中 国是指 1840 年第一次鸦片
16、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主要矛盾有两对:一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中国人民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 A。 10.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 ( )。(分数: 2.00)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解析:解析: 1860 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故 本题答案选 A。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夺取政权的标志性事件是 ( )。(分数: 2.00) A.秋收起
17、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解析:解析: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故本题答案选 C。 12.在我国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
18、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且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故本题答案为 C。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三句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 ( )的千古名句。(分数: 2.00)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解析:解
19、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是林则徐酌教子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故本题答案为 D。 14.一些爱国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全面反映五四运动历程的电视剧。如果你是导演,需要制作横幅作为道具来实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的镜头,你不能用到的横幅是 ( )。(分数: 2.00) A.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解析:“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在中
20、国国民党北伐战争时的一个口号,五四运动时间为 1919 年。故本题答案选 D。 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问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南昌起义一武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 B.南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一武昌起义 C.武昌起义一五四运动一五卅运动一南昌起义 D.武昌起义一五卅运动一五四运动一南昌起义 解析:解析:武昌起义发生于 1911 年 10 月 10 日。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 5 月 4 日。 1925 年 5 月 30 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 1927 年 8 月 1 日 2 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21、故本题答案选 C。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法典是 ( )。(分数: 2.00) A.训政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解析: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训政纲领是 1928 年 10 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民国三年 (1914)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此约法在民国五年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时被
22、废弃,后一直未再恢复。钦定宪法大纲是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 (1908 年 8 月 27 日 )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故本题答案选 B。 17.八月一日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分数: 2.00)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解析: 18.人权宣言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 思想 解析:解析: A、 B、 C 三项是人权宣言的内容, D 选项是人权宣言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其重要贡献的主要体现。故本题答
23、案选 D。 19.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 ( )。(分数: 2.00) A.争夺霸权的需要 B.阻止革命的需要 C.扩张领土的需要 D.转嫁矛盾的需要 解析: 20.1919 年 3 月,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成立的 ( ),是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分数: 2.00) A.国际联盟 B.莫斯科联盟 C.共产党联盟 D.共产国际 解析:解析: 1919 年 3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是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故本题答案选 D。 21.1943 年 11 月 22 至 26 日,罗斯
24、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举行会议讨论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会后, 12 月 1 日发表了宣言,叫 ( )。(分数: 2.00) A.波茨坦宣言 B.开罗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雅尔塔宣言 解析: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3 年 11 月 22 至 26 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 首都开罗举行盟国会议。会后,于 12 月 1 日发表了宣言,叫开罗宣言。故本题答案选 B。 22.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废除了黑奴制度 B.消除了种族歧视 C.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
25、:解析: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并未因内战而消除。故本题答案选 B。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留下了许多著名战役。下列战役成为二战转折 点的是 ( )。(分数:2.00) 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解析: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 1942 年夏至 1943 年春,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 -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利用巷战和城市战限制德军的强大火力和机动性优势,使德军在苏联战场无法胜利。战斗持续半年后,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德军终于抵挡
26、不住严寒向包围他们的苏军投降了。这次失败使德军在苏联战场从进攻变为了被动防守,兵力大减,死伤百万人,从而在东欧战场上节节败退,同时也推动了西欧战场的 开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转折点。故本题答案选 C。 24.促使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崛起,并成为决定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1955 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20 世纪 60 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20 世纪 60 年代 77 国集团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解析:解析: 20 世纪的 60 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促使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崛起并成为决定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的标志。故本题答案选 B。 二、多项
27、选择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5.经过 90 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 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包括 ( )。(分数:2.00)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解析: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经过 90 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6.下列关于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
28、.涉及范围比较广 B.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 D.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解析:解析: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而非英国。故本题答案选 ABD。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1937 年 7 月 7 日,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转为全民抗战。故本题判断正确。 28.1938 年 9 月 1 日,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波兰,作为波兰盟国的英 、法两国于 9 月 3 日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9 月 3 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题干时间错误,故本题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