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党史 (一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82.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49,分数: 49.00) 1.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 (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分数: 1.00) A. B. C. D. 2.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著作是 (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分数: 1.00) A. B. C. D. 3.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是 ( )。 A论联合政府 B论解放区战场
2、 C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统一战线 (分数: 1.00) A. B. C. D. 4.标志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古田会议 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分数: 1.00) A. B. C. D. 5.1920 年,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 )。 A北京小组 B长沙小组 C武汉小 组 D上海小组 (分数: 1.00) A. B. C. D. 6.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是 ( )。 A蒋桂战争 B蒋冯战争 C蒋唐战争 D中原大战 (分数: 1.00) A. B. C. D. 7.中共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 ( )。 A制定了党的最
3、低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通过了党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案 D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 (分数: 1.00) A. B. C. D. 8.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A无产阶级同资 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分数: 1.00) A. B. C. D. 9.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中,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俄法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 Bolshevism 的
4、胜利 (分数: 1.00) A. B. C. D. 10.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 针是 (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分数: 1.00) A. B. C. D. 11.1930 年 8 月,将“第三党”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是 ( )。 A邓演达 B宋庆龄 C陈友仁 D谭平山 (分数: 1.00) A. B. C. D. 1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分数: 1
5、.00) A. B. C. D. 13.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李达 (分数: 1.00) A. B. C. D. 1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 (分数: 1.00) A. B. C. D. 15.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 )。 A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
6、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果断地停止了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分数: 1.00) A. B. C. D. 16.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 ( )。 A讨论确立党的最高纲领 B讨论确立党的最低纲领 C讨论 确立党的策略 D讨论正式成立中共的问题 (分数: 1.00) A. B. C. D. 17.1931 年 11 月被蒋介石在南京秘密杀害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 )。 A廖仲恺 B王乐平 C邓演达 D杨杏佛 (分数: 1.00) A. B. C. D. 18.标志着孙中山
7、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失败的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二次革命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分数: 1.00) A. B. C. D. 19.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陈独秀被捕 B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分数: 1.00) A. B. C. D. 20.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 ( )。 A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俄罗斯研究会 C利群书社 D觉悟社 (分数: 1.00) A. B. C. D. 21.抗战期间,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重点由对外抗日逐渐转向对内
8、反共的标志是 ( )。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 五中全会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分数: 1.00) A. B. C. D. 22.标志着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是 ( )。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发表 (分数: 1.00) A. B. C. D.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的日期是 ( )。 A 1921 年 7 月 1 日 B 1921 年 7 月 3 日 C 1921 年 7 月 23 日 D 1921 年 7 月 30 日 (分 数:
9、1.00) A. B. C. D. 24.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分数: 1.00) A. B. C. D. 25.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分数: 1.00) A. B. C. D. 26.1929 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必须 置于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之下的根本原则的确定是在 ( )。 A八七会议上 B中共六大上 C古田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 (分数: 1.00) A.
10、 B. C. D. 27.第一次提出两类社会矛盾问题的文章是 (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事件正在起变化 (分数: 1.00) A. B. C. D. 28.1938 年 12 月,日本首相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提出的原则是所谓 ( )。 A“中日亲善,经济提携” B“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 C“日满华三国合作”、“建立东亚新秩序” D“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分数: 1.00) A. B. C. D. 29.抗战结束初期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 )。 A保卫抗
11、战胜利果实 B准备打仗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团结一切力量,挫败蒋介石和谈阴谋 (分数: 1.00) A. B. C. D. 30.1930 年 1 月,毛泽东写的基本确立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代表作品 是 (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分数: 1.00) A. B. C. D. 31.1945 年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 )。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分数: 1.00) A. B. C
12、. D. 3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出版的党的机关刊物是 ( )。 A每 周评论 B先驱半月刊 C共产党月刊 D向导周报 (分数: 1.00) A. B. C. D. 33.1979 年 4 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巩固、改革、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开放、提高 (分数: 1.00) A. B. C. D. 3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战场采取的策略是 (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13、 (分数: 1.00) A. B. C. D. 35.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最早在我国高举十月革命旗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李达 (分数: 1.00) A. B. C. D. 36.1935 年 1 月,出席中共遵义会议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是 ( )。 A马林 B李德 C加伦 D罗易 (分数: 1.00) A. B. C. D. 37.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国民革命的影响 C党的领导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 (分数: 1.00) A. B. C. D. 38.1928 年 12 月,湘赣边界特委制定的第一
14、次用法律形式肯定农民获得土地的神圣权利的土地法是 (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问题决议案 (分数: 1.00) A. B. C. D. 39.1938 年 5 月,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这一抗战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论持久战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战争和战略问题 (分数: 1.00) A. B. C. D. 40.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四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八届一中全会 (分数: 1.00) A. B. C. D. 4
15、1.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 )。 A毛泽东 B朱德 C项英 D张国焘 (分数: 1.00) A. B. C. D. 42.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是 ( )。 A劳动界 B劳动者 C工人月刊 D劳动周刊 (分数: 1.00) A. B. C. D. 43.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 )。 A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分数: 1.00) A. B. C. D. 44.通
16、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 中央全会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五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分数: 1.00) A. B. C. D. 45.1929 年 1 月,毛泽东、朱德等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挺进 ( )。 A赣东北 B湘鄂西 C赣南、闽西 D湘赣粤 (分数: 1.00) A. B. C. D. 46.1979 年邓小平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 )。 A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分数: 1.00) A. B. C. D. 47.“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是
17、( )。 A 1957 年反右派运动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C 196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D 1966 年 8 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分数: 1.00) A. B. C. D. 4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分数: 1.00) A. B. C. D. 4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 10 年中 (1956 1966 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是在 (
18、 )。 A 1958 1960 年 B 1959 1961 年 C 1960 1962 年 D 1961 1963 年 (分数: 1.00)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44,分数: 44.00) 50.“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 ( )。 (分数: 1.00)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农村根据地 建设 D.统一战线 5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工农红军新时期的武装起义是 ( )。 (分数: 1.00) A.南昌起义 B.黄麻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5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有 ( )。 (分数: 1.00) A.陈独
19、秀 B.李大钊 C.张国焘 D.蔡和森 53.“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 )。 (分数: 1.00) A.196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B.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 C.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 D.中共中央八届十 二中全会 54.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 (分数: 1.00) A.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北、西南进军,完成大陆的解放,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管理 D.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55.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有 ( )。 (分数:
20、1.00) A.劳动音 B.劳动界 C.劳动者 D.劳动与妇女 5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包括 ( )。 (分 数: 1.00)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八路军、新四军 57.1950 年 3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有 ( )。 (分数: 1.00)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58.1920 年底,挑起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人是 ( )。 (分数: 1.00) A.胡适 B.梁启超 C.黄凌霜 D.张东荪 59.1947 年 3 月
21、,国民党集中近 70 万兵力,向 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 )。 (分数: 1.00) A.晋察冀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晋绥解放区 6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分数: 1.00) A.有充足的力量 B.对他们的动摇性进行坚决的斗争 C.尊重他们的利益 D.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取得胜利 61.1920 年春,在中国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是 ( )。 (分数: 1.00) A.周恩来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62.1950 年 3 月,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书面报告和讲话有 ( )。 (分数:
22、 1.00)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C.不要四面出击 D.论十大关系 6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残余部队的基本方式有 ( )。 (分数: 1.00) A.济南方式 B.北平方式 C.天津方式 D.绥远方式 64.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中心口号是 ( )。 (分数: 1.00)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拒绝和约签字” C.“ 取消二十一条” D.“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65.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分数: 1.00) A.国民党军的力量过于强大 B.
23、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干涉 C.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单纯防御路线 D.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被否定 66.建国头三年,国家为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向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和步骤有 ( )。 (分数: 1.00) A.调整和改组工商业 B.粮棉统购统销 C.工人监督生产 D.进行“五反”运动 67.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影响较大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罢工斗争有 ( )。 (分数: 1.00) A.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6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主要报告是 ( )。 (分数: 1.00) A.论联合政府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
24、务 C.论解放区战场 D.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69.广西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 ( )。 (分数: 1.00) A.方志敏 B.张云逸 C.邓小平 D.邵式平 70.1960 年 8 月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是 ( )。 (分数: 1.00)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富春 D.刘少奇 71.中国共产党制定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的文件有 ( )。 (分数: 1.00) A.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 B.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三个月总结 7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
25、、观点和方法。其基本方面有 ( )。 (分数: 1.00)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统一战线 73.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分数: 1.00)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74.1928 1930 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 (分数: 1.00)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5.1940年 3月和 12月,
26、毛泽东全面地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长期合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重要著作有 ( )。 (分数: 1.00)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C.论政策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6.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规定的新内容是 ( )。 (分数: 1.00) A.恢复中华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D.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7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有 ( )。 (分数: 1.00) A.中国共产党党纲 B.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 78.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已有几支红军部队先行突围远征
27、。他们是 ( )。 (分数: 1.00) A.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B.红六军团 C.红二方面军 D.红二十五军 79.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 )。 (分数: 1.00)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著作中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中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D.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 8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的中央局成员有 ( )。 (分数: 1.00)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李达 81.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 ( )。 (分数: 1.00) A.孙中山 B.鲁
28、迅 C.毛泽东 D.邓小平 82.五四运动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出现,其中有 ( )。 (分数: 1.00) A.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俄罗斯研究会 C.觉悟社 D.工读互助团 83.建国头三年,我国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 主义经济结构,主要有 ( )。 (分数: 1.00)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国营经济 84.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政治主张,主要有 ( )。 (分数: 1.00) A.“省自治” B.“联省自治” C.“制宪救国” D.“废督裁兵” 85.为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共
29、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最主要有 ( )。 (分数: 1.00)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 制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廉政建设 86.我国逐步形成的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包括 ( )。 (分数: 1.00)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87.1947 年 12 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有 ( )。 (分数: 1.00)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0、C.没收外国垄断资本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88.1942 年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 )。 (分数: 1.00)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团结 批评 团结 C.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D.批评与自我批评 89.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分数: 1.00) 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D.处理好农轻重比例关系的问题 90.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主要理论成果有 ( )。 (分数: 1.00)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31、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邓小平理论 91.到 1931 年秋,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这主要是 ( )。 (分数: 1.00) A.诱敌深入,各个击破 B.御敌于国门之外,短促突击 C.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D.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和歼灭战 92.1959 1961 年我国出现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是 ( )。 (分数: 1.00) A.“大跃进”的错误 B.“反右倾”的错误 C.自然灾害 D.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 同 93.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 1945 年 6 月至 1949 年 10 月经过的几个阶段是 ( )。 (分数: 1.00)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
32、相持阶段 C.战略进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三、判断题 (总题数: 9,分数: 9.00) 9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中共二大上。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5.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两步走理论。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6.中国共产党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会议是中共三大。 (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党对富农的经济政策是保护富农经济。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8.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3、召开。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9.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00.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十五大。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01.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02.江泽民在十五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具体体现
34、。 ( )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 (总题数: 11,分数: 55.00) 10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分数: 5.00) _ 104.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05.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06.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政治形势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07.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08.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
35、0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什么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 (分数: 5.00) _ 110.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的伟大历史意义。 (分数: 5.00) _ 111.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和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1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1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五、论述题 (总题数: 5,分数: 25.00) 114.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分数: 5.00) _ 1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6、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16.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 (分数: 5.00) _ 117.试述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特殊环境和主要经验。 (分数: 5.00) _ 118.试述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经历的曲折过程。 (分数: 5.00) _ 中共党史 (一 )答案解析 (总分: 182.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49,分数: 49.00) 1.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 (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分数: 1.00
37、) A. B. C. D. 解析: 2.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著作是 (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3.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是 ( )。 A论联合政府 B论解放区战场 C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统一战线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4.标志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古田会议 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分数: 1.00) A. B. C.
38、D. 解析: 5.1920 年,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 )。 A北京小组 B长沙小组 C武汉小组 D上海小组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6.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是 ( )。 A蒋桂战争 B蒋冯战争 C蒋唐战争 D中原大战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7.中共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 (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通过了党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案 D提出了建立民主联 合战线的主张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8.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 A无产阶级同资
39、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9.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中,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俄法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 Bolshevism 的胜利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0.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
40、、巩固、充实、提高” D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1.1930 年 8 月,将“第三党”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是 ( )。 A邓演达 B宋 庆龄 C陈友仁 D谭平山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3.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李达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41、 1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5.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 )。 A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果断地停止了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6.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 ( )。 A讨论确立党的最高纲领 B讨论确立党的最低纲领 C讨论确立党的策略 D讨论正式成立中共的问题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7.1931 年 11 月被蒋介石在南京秘密杀害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 )。 A廖仲恺 B王乐平 C邓演达 D杨杏佛 (分数: 1.00) A. B. C. D. 解析: 18.标志着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