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申论 2014 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考生须知 (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给定资料 (总题数: 0,分数: 0.00) 三、 1“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 !(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答题要求 (总题数: 4,分数: 100.00) 1.概括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 200 字。 (分数: 15.00) _ 2.结合材料,分析当前网络传谣的危害性。 要求:简明、清晰、客观,字数不超过 200 字。 (分数: 15.00) _
2、 3.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就如何积极应对网络谣言提出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规范,字数不超过 250 字。 (分数: 20.00) _ 4.结合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形势,以“打击与治理网络谣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 1000 1200 字。 (分数: 50.00) _ 上海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警察学员招录考试申论 2014 年真题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考生须知 (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给定资料 (总题数:
3、0,分数: 0.00) 三、 1“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 !(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答题要求 (总题数: 4,分数: 100.00) 1.概括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要求: 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 200 字。 (分数: 15.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网络犯罪的特点和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传播速度快。犯罪分子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使网络谣言迅速传播。二是社会影响大。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民数量激增,因此网络犯罪会给社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三是进入门槛低。网络犯罪所涉及的主体范围 特别广泛,简单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就可以实施犯罪。四
4、是违法成本低。目前法律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惩罚,多为拘留和罚款,这对犯罪分子的法律震慑力不足。 2.结合材料,分析当前网络传谣的危害性。 要求:简明、清晰、客观,字数不超过 200 字。 (分数: 15.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网络传谣的危害性表现在: 一是扰乱社会秩序。 传播谣言会加剧人们对谣言的恐慌,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影响经济秩序。通过“有虫橘子”事件可知,谣言更会给当事地带来负面影响,使产品销路受阻,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三是造成媒体公信力下降。一些不明真相盲目报道的媒体成为传谣帮凶,继而降低其自身公信力。四是降低社会信任度。长此以往,网络谣言最终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不信
5、任感,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3.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就如何积极应对网络谣言提出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规范,字数不超过 250 字。 (分数: 2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应对网络谣言建议如下: 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使公众及时了解政府工作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的真相,杜绝网络谣言。 二要加强立法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立法机关应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治网的推进。 三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手段向网民、网站经营管理者宣传 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促进他们自觉守法、提升其理性分析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6、 四要增强惩罚力度。对于发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网民及网络平台应加大惩罚力度,采取拘留、罚款等手段,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4.结合当前信息社会发展形势,以“打击与治理网络谣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 1000 1200 字。 (分数: 50.00) 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例文 内外兼修打击与治理网络谣言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网络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网络安全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近期,一些谣言被添油加醋借助网络满天飞,不但
7、容易蒙蔽群众,损害社会诚信,更可能造成人们认知的混乱,误导价值伦理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打击与治理网络谣言势在必行,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 内外兼修。 道德与法律表面看是平行的两条线,但就打击网络谣言维护网络安全而言,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网民的道德水平直接关乎网络的安全性,是其内在要素。而法律的建立健全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是其外在要素。对于网络的安全性而言,如果只强调道德而无法律约束,则必然会被那些披着道德外衣的谣言钻空子;反之,如果只强调法律而忽视了道德,网络信息就会失去人情味,人民的表达权就会受到约束,更加不利于网站信息的传播。只有两者兼而有之、内外兼修,才
8、能真正从根本上打击并治理网络谣言,保障网络安全。 打击网络谣言确保网络信息安 全,要增强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仅靠网络监管,未必能起到应有的理想效果。从中国的网络现实可以看出,网络自律的程度远远低于他律。互联网自由度的大小,依赖于互联网站的自律程度。有自省才有自制,有自律才有自由。现实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虚拟的互联网同样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网民都要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互联网站的自律意识,靠自律和责任感的软力量,才能有效维护网络的安全和健康。 打击网络谣言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网络不仅需要“自我净化”,也需要他律机制。只有厘定行为边 界,依法加
9、以监管,才能管住不负责任的谣言,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打击数字化犯罪。因此,需要健全互联网法规体系,实行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制定完善最急需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的频繁交流。互联网这一数字化的世界,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打击并治理网络谣言,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增强网民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唯有如此,人们才能共享一个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