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8年7月1日上午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西安、汉中行政系统)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3286       资源大小:3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8年7月1日上午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西安、汉中行政系统)及答案解析.doc

    1、2018 年 7 月 1 日上午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西安、汉中行政系统)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请根据这幅漫画,结合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 (分数: 35.00) _ 2.“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对此,谈谈你的理解。(分数: 35.00) _ 3.某学校食堂屡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学生不愿就餐,但是校方禁止学生叫外卖,也不允许学生校外点餐,引起学生的不满。作为教育局工作人员,请问你该怎么办?(分数: 30.00) _ 2018 年 7 月 1

    2、 日上午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西安、汉中行政系统)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 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3,分数: 100.00) 1.请根据这幅漫画,结合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 (分数: 35.00) _ 正确答案: ( 漫画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三只代表保健品、纪念币和理财的“黑手”纷纷伸向一个惊慌失措的老人,老人手里紧紧地攥着他的养老钱。 漫画很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社会问题: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投机分子把魔爪伸向了老年人的钱包,他们利用廉价的小药片充当昂贵的保健品,把低价的纪念币鼓吹成稀有的收藏品来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 这些投机分子为

    3、什么会选择老年人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老年人有闲钱,有购买力;二是,老年人辨别能力较弱,易受人蒙骗。 我以一个保健品诈骗案为例,骗子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免费鸡蛋或者一个手环骗取老年人信任,再向其推销产品。财产损失动辄上万,此类案件比比皆是。而老年人受骗的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严重者更容易影响家庭和睦,往往受骗的老年人不听子女劝告,久而久之就升级为家庭矛盾了。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开展防骗教育,例如在小区内开展老年人防骗课堂,请专业律师和维权人员做 专门讲解;找到曾经受骗过的老人分享案例,共同识破骗子的伎俩;向老年人强调,遇事找家人商量,切勿擅作主张。 而另一方面则是

    4、合理利用养老钱。我国 90%的养老钱是依赖政府兜底,政府压力巨大,且养老金数额并不可观。 2018 年年初我国正式推出延税养老险,以减税来促进养老,这一政策将更多地惠及民生,我们也提倡老人们理性投资,合理利用养老钱,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解析: 关键点 1 “结合社会现象” 题干给考生设置了明确的规定,让考生结合“社会现象”谈理解。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 注意这一命题要求,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做到有针对性地答题。 关键点 2“谈谈对漫画的理解” 考生在谈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时,要在对漫画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漫画看到所反映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会现象,进一步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5、,以及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2.“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对此,谈谈你的理解。(分数: 35.00) _ 正确答案: ( 这句话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的,记录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树把根扎得深,是为了汲取地下更深层的水分和养料。在沙漠戈壁的恶劣环境下,植被的根系可深至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否则无法抵抗剧烈光照下强大的蒸腾作用。人也是一样,要想往高处走,就要有深厚的积淀和素养作为积累,否则无法成大事。 毛竹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境内的植物。在种下的前五年,高度变化几乎看不出来。但是过了这五年,毛竹就会在 6 个星期内飞快地窜到 27 米高

    6、。毛竹疯长的秘密就在于它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专注于扎根,在五年时间里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为后续生长赢得了充足的空间和养分。毛竹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扎根的重要性,只有基础打得牢,我们才能厚积而薄发。在沉淀积累的岁月里,我们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很深很结实的根,等到时机成熟,就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高峰。 这就教导我们,在日常 T 作中,要注重学习和积累,只有基础牢固,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在单位,我们可以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进行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在生活中,可以多 去图书馆借阅书籍,阅读一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工具书,以及对人生有指导意义的哲学、心理学书籍。只有平时的功夫做到位,我们才能不惧黑暗

    7、,迅速生长。 ) 解析: 关键点 1 “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本题让考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实际上,这句话通过树的成长规律,表达了一个含义:要想走得更高,需要打好深厚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考生在答题时,需要由“树”及“人”,说明做人也应当如此。 关键点 2“谈谈你的理解” 考生谈理解时,需在准确点明这句话所蕴含哲理的基础上,与 自身实际相结合,谈谈如何更好地将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在论述时,考生可采用事例论证的方法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答题内容。 3.某学校食堂屡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学生不愿就餐,但是校方禁止学生叫外卖,也不允许学生校外点餐,引起学生

    8、的不满。作为教育局工作人员,请问你该怎么办?(分数: 30.00) _ 正确答案: ( 我作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有义务保障学生的在校食品安全,维护学生的应有权益。面对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学生对就餐状况不满的事件,我会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对该学校的学生进行走访,采取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联系校学生会发放网络问卷,了解学校的食品安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学校的规定给学生就餐带来何种不便,学生对此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第二,去该学校食堂进行走访,可以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明访的同事找到食堂负责人,要求其出示食堂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安全评级证书等,检查食堂是否在 资质上存在问题;

    9、暗访的同事可以找几个样貌年轻的假扮成学生,实地感受一下学校食堂的服务态度、饭菜质量等,考核食堂的管理是否有缺陷。最后明访和暗访的同事综合一下搜集到的情况,找到该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第三,找到校方领导以及食堂负责人,针对我们调查得到的情况给出整改建议。如果食堂在资质上有问题,要依法勒令其限期整改,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一定要按照相应的制度加强管理,如果再出现类似事件,教育局会严加处罚。对于学生点餐的问题,可以与校外一些干净卫生的饭店合作,集体配送到校园,既保证食品安全, 也不会有校外人员的大量进入,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 通过这次事件,我会向上级反映,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对学校食品

    10、安全的查处力度,提高检查频率,保证学生能吃上放心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 解析: 关键点 1 “食品安全问题,学生不愿就餐” 题目中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学生不愿就餐,这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考生在回答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通过多种方法查明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解决好这一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 损害,需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点 2“校方禁止学生叫外卖” 考生在回答时应注意校方的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校方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努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在此期间学生就餐不便的问题。 关键点 3“教育局工作人员” 题中为考生设置的身份是“教育局工作人员”,考生在回答时,要结合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思考和解决题中事项。 关键点 4“你该怎么办” 考生在回答时,需要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可采用“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的关联词 进行说明,以便答案的内容更加具有条理性。在答题的最后,还要注意有反思总结环节,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8年7月1日上午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西安、汉中行政系统)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