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河北省市直党群系统遴选(选调)工作人员笔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解析 (总分: 1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简答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1.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 ?(分数: 2.00) _ 2.河北省要坚守的“三条底线”是什么 ?(分数: 2.00) _ 3.沧州五城建设是指哪五城 ?(分数: 2.00) _ 4.商黎光书记在干部作风会上讲话时指出的“四个不适应”“干部八大作风问题”是什么 ?沧州市应该在发展上哪九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沧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分数 : 2.00) _ 二、论述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5.全面
2、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分数: 2.00) _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 国家、关系人民福祉,你怎么理解 ?(分数: 2.00) _ 7.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分数: 2.00) _ 三、 1 写作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8.材料 (大意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是种模仿,但模仿也有助于创新。 题目: 1你是否同意该论述观点,说明理由,要求 300 字左右。 2以“模仿借鉴与创新”为主题写篇文章,不限文体,不要空谈,要求 800字左右。(分数: 2.00) _ 2016 年河北省市直党群系统遴选(选调)工作人员笔试试题(精选)答案解析 (总分:
3、 1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简答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1.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 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解析: 2.河北省要坚守的“三条底线”是什么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2016 年 1 月 7 日,河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省会河北会堂开幕。省
4、委书记赵克志在开幕式上提出,要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奋力开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新局面,迈出打好河北发展翻 身仗的坚实步伐。 ) 解析: 3.沧州五城建设是指哪五城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2015 年 1 月,沧州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 ) 解析: 4.商黎光书记在干部作风会上讲话时指出的“四个不适应”“干部八大作风问题”是什么 ?沧州市应该在发展上哪九个方面取得 新突破 ?沧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沧州市委书记商黎光对照省委
5、书记赵克志提出省级机关存在的“十二个问题”,并根据调查研究和群众反映的意见,深刻剖析了沧州市机关在作风方面存在的“四个不适应”和“八个突出问题”。“四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上不适应,能力素质上不适应,精神状态上不适应 ,严规肃纪上不适应;“八个突出问题”,即不作为、不干事,纪律松弛、工作懈怠,官气十足、态度生硬,是非不分、监管不严,心浮气躁、敷衍塞责,思想狭隘、不讲大局,拈轻怕重、执行力差,吃拿卡要、不守法纪。 根据沧州市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实际工作中,沧州将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重点在九个方面实施攻坚突破: (1)在推进沿海经济率先发展上攻坚突破。 (2
6、)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 (3)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突破。 (4)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攻坚突破。 (5)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上攻坚突破。 (6)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攻坚突破。 (7)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攻坚突破。 (8)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攻坚突破。 (9)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 “十三五”时期沧州市总体目标是“三个率先、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即:经济增长在河北省率先、质量效益在河北省率先、生态环境在河北省率先;生产总值比 2010 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以上;到 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解析: 二、论述题 (总题数: 3,分数: 6.0
7、0)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一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阶级性、人民性与共产党的性质是一致的;二是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本质上是一致的;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是统一的。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而共产党是发扬民主、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核心。二是全面推进
8、依法治国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个过程也是党领导立法机关统一认识、集中智慧的过程。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律实施,但经常遇到区域性乃至全局性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外交等各个领域。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由共产党率先垂范。 ) 解析: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国家、关系人民福祉,你怎么理解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归根到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久发展。 首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
9、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德法并举,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才能更好地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在更高程度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增进人民福祉的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都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作保障。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运用法律武器和法治手段遏制和消除社会不公正和侵犯人民群众权益的现象,同时提升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觉悟,使全体人民 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
10、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 解析: 7.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供给侧改革的定义: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 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 首先,推进供
11、给侧结构改革,对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宏观政策偏重于总量问题而忽视结构、制度问题。结构失调、体制僵化不仅增加稳增长的困难,甚至可能使发展不可持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发展动力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期稳增长的最有力措施。 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有重大意义。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升级失败,即经济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而无法向中高端转换,从而导致长期需求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社会严重不公平、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最终使得经济长期失速,各类风险交织且集中爆发。结构转型升级顺利推进和完成,是突破中
12、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原动力。 再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举措。 我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方面都面临重大的供给侧体制问题。就经济体制问题而言,最大的结构性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宏观环境,让市场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还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激励,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最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进中国向法治国家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成功的改革要靠法治来巩固,法治的形成过程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一方面,供给侧
13、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不是仅提供一时的激励,而是在打破一些关键领 域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靠法治,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 解析: 三、 1 写作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8.材料 (大意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是种模仿,但模仿也有助于创新。 题目: 1你是否同意该论述观点,说明理由,要求 300 字左右。 2以“模仿借鉴与创新”为主题写篇文章,不限文体,不要空谈,要求 800字左右。(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模仿也有助于创新,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是
14、重复他人的行为,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但模仿并非照搬,而是知识和技能累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和成熟模式。当知识技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条件,这时候就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实现创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是模仿,但他们盲目地去仿照,一味地照搬,没有从中学习技术,不但模仿不好, 反而适得其反。 创新需要以技术和知识作基石,为此,不应该一味照搬,而要把握自身特点,以谦逊的态度去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和积累经验,这样的模仿将有助于创新。 2 模仿奠定基础借鉴方能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的重要论述,“创
15、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表述深刻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和实践证明,创新并非凭空产生,它需要足够的积累。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用模仿奠定基础,由借鉴开拓进取,成功到达创新的彼岸。 模仿奠定基础。没有婴儿时期牙牙学 语的模仿,就没有成年时期自由表达的创新,我们不能要求尚在蹒跚学步的孩童行走起来健步如飞。创新需要基础,而这基础,就是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张大千作画是从临摹开始,而我国位居世界前列的高铁、航天等科学技术,在早期的研究中,也曾模仿、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正是有模仿的过程,才为我们日后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16、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模仿,正是对先贤前辈研究的一种学习,我们通过模仿准确了解其内涵,正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好了“量的积累”。 借鉴方能创新。 模仿,做好了“量的积累”,但要实现“质的飞跃”,还需要我们在这一基础上有所借鉴,在理解吸收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灵感,进而实现创新。多年前,中国手机制造企业曾长期模仿国外设计,使得国产手机饱受诟病。但是如今,中国手机的研发并未停滞在一味的模仿之中,而是借鉴学习先进手机的设计理念、科技思想,最终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核心技术与专利研究上步步前进,获得世界领先地位。可见,若是囿于惰性的模仿,并不能实现创新,我们还需要有所借鉴,积极主动地开拓进取。 模仿,完成了“量的积累”,借鉴,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正是想由此鼓励社会掀起创新高潮。但我们要认清现实,脚踏实地,由模仿入手,由借鉴转变,逐步实现创新发展,用创造力唤醒中国经济的辉煌。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