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 3 月 26日江苏省苏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3,分数: 6.00) 1.有人把工作当成事业。有人把工作当成职业,有人把工作当成副业。你怎么看待 ?追问:如果你的期望目标和现实有了偏差。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2.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环境。对同 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你怎么看 ?(分数: 2.00) _ 3.小张在处理一份案件的时候,同事和他打了招呼。请他通融一下。如果你是小张,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2011 年 3 月 26 日江苏省苏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2、试卷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3,分数: 6.00) 1.有人把工作当成事业。有人把工作当成职业,有人把工作当成副业。你怎么看待 ?追问:如果你的期望目标和现实有了偏差。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对于以上三种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会当作一面镜子,揽镜自照,扪心自问,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态度反映境界,态度决定状态。三种不同的工作态度,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折射出高低分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的人,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理想抱负。把工作
3、当作一份职业的人,则完全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是为了糊口养家,上班是为了稻粱谋,在他们眼里工作只是谋生之道、安身之术、立命之所。而把工作当作一门副业的人,工作仅仅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他们心不在焉,把心思 和精力都放在本职之外,有的甚至利用公职、公权揽私活、谋私利。 态度折射品质,态度影响成败。把工作当事业来对待的人,往往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在工作岗位上肯钻研、立标杆、当旗帜。把工作当职业来对待的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满足于不出错、不出局
4、,工作上难有大起色、大作为。而把工作当副业来对待的人,公事“磨洋工”、私事“打冲锋”,工作中慵懒散漫,敷衍了事,要么 不作为,要么乱作为 ,结果误己误事更误人。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大凡有大作为者都视工作为事业,甚至视工作胜于生命,他们的人生也因事业有成而精彩纷呈,富有意义和价值;而大凡平淡无为者多因只为工作而工作,结果工作完了,人生也到头了,退休便褪了色,退位便失了志;至于那些把工作当副业的,不但会因为“不务正业”而砸了“饭碗”,而且常常会因为一己私利而误入歧途。 我在做每一种选择的时候都会慎重考虑,但假如期望和现实有了偏差,我会认真反思,是否对自己做了错误的评价,或是对期望目标认识不足 ?如
5、果是对自己做了错误的评价,那么我会及时改正自己,调整 心态,努力实现目标;如果是我对期望目标认识不足,那么我会从现实中踏踏实实做起,不断积累经验,修正自己的目标,我相信有一天我一定会让现实和目标汇合。 ) 解析: 2.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环境。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你怎么看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 环境,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在生活中,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制约,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完全相同,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不同才有了社会的多姿多彩,才有了不同领域的人才,才造就了我们现在日新月异的
6、社会。 首先,人们对问题看法的差异是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这种碰撞往往更能激发灵感。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有差异才能有比较、有进步。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需要在集体中与他人比较,并反思自己,从而不断进步;而就整个社会来说,必须要集思广益,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元素,个人进步才能推动 社会进步。 最后,求同存异是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不同的思想各有各的精彩之处,虽然偶有碰撞,但最终会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肯定他人,对别人的思想要予以理解,尤其是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有冲突时,要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尊重别人的想法。 ) 解析: 3.小张在处
7、理一份案件的时候,同事和他打了招呼。请他通融一下。如果你是小张,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在工作中与同事处理好关系非常重要,但若遇到题目中所说的问题,我要发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精神,尽量做到既不违反规定,又不伤害同事之间的和气。 首先,我会和同事进行沟通,表明自己一定会秉公办理,若他有难处,可以私底下帮忙,但在公务上不能徇私,请他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其次,要看这份案件中,同事是否有过失或违法之处。若没有,则让同事放心;若有,也要让同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秉公办理,使其吸取教训。 再次,若同事确实存在问题,要注意在 案件办理过程中避免与同事的接触,以免给办案带来阻碍。 最后,在案件结束之后,要主动和同事谈心,帮助其解决问题,尽自己所能对他的工作和生活予以帮助。 我相信作为同事他一定能理解我的工作,我也会尽量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帮助他,力求做到既完成工作,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