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 1 月 14 日四川省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3,分数: 6.00) 1.现在很多地方拆迁并镇很多农民“被”上楼,谈谈你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分数: 2.00) _ 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如何开展 ?(分数: 2.00) _ 3.对如何发展乡 (镇 )的教育提出方案。(分数: 2.00) _ 2011 年 1 月 14 日四川省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3, 分数: 6.00) 1.现在很多地方拆迁并镇很多农民“被”
2、上楼,谈谈你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大力推行拆迁并镇,使得很多农民“被”上楼,这不仅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精神背道而驰,也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抵触。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发展本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切实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实现新农村建设,而不是大搞形式主义、大兴机械主义,通过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的虚假城镇化,让农民集体住上楼房,从住房形式上实现新农村建设;应树立尊重民意的基调,不能罔顾农民意愿,为上楼而上楼,使农民丧失
3、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失去祖祖辈辈居住的宅基地,在实现上楼的同时成了无根、无业、无将来的“三无”人员。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找出一条符合新农村建设本 质精神的、遵循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的也切实享受实惠的可持续新农村建设之路,最终实现兼顾住房形式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形式和内容兼具的、真正的新农村建设。 ) 解析: 2.“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如何开展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关键内容。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
4、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我们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制订农村水利建设规划。通过下村实地考察,摸清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和饮用水安全设施建设的现状,针对某些 农村几乎没有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制定紧急水利建设规划,实现从无到有;基础水利设施建设薄弱的地区,根据现实需要加紧制定优化措施,实现从有到精。 其次,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的投入是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只有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取得实
5、际成效。资金的投入不仅需要中央和省级财政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也需要市、县两级政府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此外还可通过政策倾斜和措施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最后,在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已制定和资金投入足够的基础上,加大农村水利设施 建设的宣传。通过大力宣传,向农民强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转变他们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塑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迫在眉睫的气氛,充分调动他们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于多补原则,引导他们自愿投工投劳致力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 解析: 3.对如何发展乡 (镇 )的教育提出方案。(分数: 2.00) _
6、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目前乡 (镇 )教育的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软硬件设施均很薄弱,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观念陈旧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乡 (镇 )教育和教学质量,阻碍了乡 (镇 )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乡 (镇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鉴于此,为发展乡 (镇 )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强调政府责任,保证依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等影响素质教育实现的种种行为要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以保证乡 (镇 )学校素质教育 的实现和长久保持。 其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乡 (镇 )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软硬件设施的加强、优秀教师的长期留任乃至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没有教育经费的支持,一切想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都无法实施。所以,根据方针政策指导,尽可能通过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乡 (镇 )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可以通过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其教学水平和道德修养,或根据教学需要招募一批素质高 、教育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乡 (镇 )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