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湖北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0816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湖北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2010 年湖北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3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是非判断题 (总题数: 20,分数: 20.00) 1.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3.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高智 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分数: 1.00) A.正确 B.错

    2、误 5.“悲喜交加”和“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可变性的表现。()(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原则。()(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7.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9.教师有权严格要求学生,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批评。这属于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分数: 1.00) A.正确

    3、B.错误 10.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人民法院就不能公开审理。()(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区别点在于前者是希望结果发生,后者是放任结果的发生。()(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2.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 ,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3.为了谋求内心的宁静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而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行为时,我们说他的职业道德动机属于较高水平的社会动机。()(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4.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

    4、由被告承担。()(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5.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法院不予准许的,以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审判。()(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6.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不仅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17.公文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公务活动的状态、过程,证明作者的合法身份,一般没有凭证作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8.公文以几何级数在增加。面对浩如烟海的公文,人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保留全部公文,而应有选择地重点保存其中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公文,以

    5、备日后查考,为此,必须规定公文的归档范围。()(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9.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 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20.政、事、权、责不分的状况会导致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10.00)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一论述出自()。 (分数: 1.00)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22.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分数: 1.00) A.决定作

    6、用 B.主导作用 C.直接动力作用 D.影响和制约作用 23.下列选项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不一致的是()。 (分数: 1.00) A.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D.要求学生平均发展 24.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这一规律称之为()。 (分数: 1.00) A.阿尔法遗忘曲线 B.罗森塔尔效应 C.皮革马利翁效应 D.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5.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而一个坏教师则只是奉送真理。”这句话实际上强调教学要遵循()。 (分数: 1.00) A.教育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因材施教

    7、原则 2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分数: 1.00) A.奠基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7.新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功能转变为()。 (分数: 1.00) A.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 B.注重形成学生能力 C.注意养成学生品德 D.注意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28.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分数: 1.00)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2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

    8、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分数: 1.00)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3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 1.00) 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010 年湖北武汉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真题答案解析 (总分: 3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是非判断题 (总题数: 20,分数: 20.00) 1.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分数: 1.00) A.正确 B.错

    9、误 解析: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故填 A。 2.教育 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和教育的本质。故填 A。 3.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动机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10、。故填 B。 4.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 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所以智商是创造性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故填A。 5.“悲喜交加”和“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可变性的表现。()(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悲喜交加”和“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表现。故填 B。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原则。()(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11、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第 2 条规 定:“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故填 A。 7.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故填 A。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

    12、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故填 A。 9.教师有权严格要求学生,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批评。这属于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教师法第 7 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 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由此可知“严格要求学生,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批评”不是教师的民主管理权。故填 B。 1

    13、0.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人民法院就不能公开审理。()(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 120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故离婚案件的 公开与否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故填 B。 1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区别点在于前者是希望结果发生,后者是放任结果的发生。()(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

    14、害社会的结果,而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前者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 生;后者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故填 B。 12.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形式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少数大资本,实现的是资本集中,而不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只改变社会资本的组合,并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与资本

    15、集中不同,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故填 B。 13.为了谋求内心的宁静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而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 道德行为时,我们说他的职业道德动机属于较高水平的社会动机。()(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14.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 32 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故填 A。 15.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法院不予准许的,以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审判。(

    16、)(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行政诉 讼法解释第 49 条第 2 款规定:“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故填 A。 16.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物质资料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物质资料生产不是,故填 B。 17.公文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公务活动的状态、过程,证明作者的合法身份,一般没有凭证作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

    17、析: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它有明显的凭证和依据作用。故填B。 18.公文以几何级数在增加。面对浩如烟海的公文,人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保留全部公文,而应有选择地重点保存其中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公文,以备日后查考,为此,必须规定公文的归档范围。()(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19.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

    18、中国的新民主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填 B。 20.政、事、权、责不分的状况会导致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 政、事、权、责不分的状况致使事业单位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其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也完全等同于行政单位,其职能行使也带有较为明显的行政性,导致了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故 填 A。 二、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10.00)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一论述出自()。 (分数: 1.00)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解析:学记原文中写到

    19、:“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选 B。 22.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分数: 1.00)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直接动力作用 D.影响和制约作用 解析: 此题目表述有误。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和教育规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故选B。 23.下列选项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不一致的是()。 (分数: 1.00) A.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20、 B.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D.要求学生平均发展 解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故选 D。 24.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这一规律称之为()。 (分数: 1.00) A.阿尔法遗忘曲线 B.罗森塔尔效应 C.皮革马利翁效应 D.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

    21、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故选。 25.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而一个坏教师则只是奉送真理。”这句话实际上强调教学要遵循()。 (分数: 1.00) A.教育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好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真理,遵 循的是启发性原则。故选

    22、。 2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分数: 1.00) A.奠基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解析: 27.新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功能转变为()。 (分数: 1.00) A.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 B.注重形成学生能力 C.注意养成学生品德 D.注意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故选。 28.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分数: 1.

    23、00)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解析: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即相对独立性。故选。 2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就要求我 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分数: 1.00)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解析: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所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正是运用了直观性原则教学。故选。 3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 1.00) 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与结果。故选。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湖北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真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