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浙江省温州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0804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浙江省温州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2010 年浙江省温州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注意: (总题数: 1,分数: 100.00) 材料一 2008 年 9 月,为给地铁 2 号、 4 号线建设让路,武汉轨道交能建设指挥部决定,将作为当时武汉市标志性符号的洪山广场全部拆掉,选建地铁站并开发这一片的地下空间,之后再恢复一个“比现在更漂亮的洪山广场。”洪山广场 1992 年建成开放, 2000 年总体改造完成、是当时华中最大的城市广场,总占地10.8 万平方米。从东至西分为三部分:董必武纪念广场、下沉式广场和音乐喷泉休闲广 场。对于洪山广场的拆除重建,附近不省市民不禁提出疑问

    2、:洪山广场场造才 8 年就要被拆掉,不是太浪费了吗?当初是怎么规划的?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是有关专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洪山广场、地铁不具备同时建设的条件!据介绍,洪山广场 2000 年改造时,地铁 2 号线还只是一个很粗的规划,国家也没批准立项。当时只明确 2 号线要经过洪山广场,至于具体经过广场哪一部分,被认为是地铁设计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没有条件研究得太深入,而洪山广场的改造当时也很迫切,于是在地铁线路未完全定下来的情况下先开始了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洪山 广场选改造了。 2004 年以后,地铁 2 号线的具体走向逐步明确,且 4 号线也要经过洪山广场。理由是洪山广场人流量大,

    3、交通位置便利。为此,洪山广场只能先拆除后再重建。至于由此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专家认为,随着地铁的建成,洪山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个损失可以补回来。 材料二 在三峡移民城市万州的后山,海拔 495 米的戴家岩松林包,原本绿树成荫,松林掩映,被视为难得的城市阳台。 2004 年 6 月,“三峡明珠观光塔”在这里开工建设。这座建筑于 2004 年由龙宝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龙宝建委规划许可,工程设计方案明确。建成后 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外形与上海“东方明珠塔”极为相似,由裙房、基座、珠体、塔尖等部分组成,塔身高近百米,上面的珠体设有旋转餐厅和观光大厅。然而, 2005 年 4 月,开工不到 1

    4、0 个月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在建到 77 米高时停工。在万州不少市民的眼里,这座城市“碉堡”外形奇特,且一搁就是 3 年。 2008 年 12 月,松林包工地再次迎来了施工队伍,但施工队这次进场,并不续建工程,而是拆除已经建成的部分塔楼。次年 1 月 5 日,已耗资 864 万元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在挖掘机挖掘、钢丝绳牵引下轰然倒塌。 一度被誉为万州城市形象工程,为何落 到如此地步,不少人将其归因于万州区 2005 年行政体制的调整:因为龙宝管委会被撤消,观光塔万了“无主工程”!从而导致烂尾拆除。但也有人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更在于决策者把“三峡明珠观光塔”当成了形象工程立项不够科学、审慎,也没

    5、有充分考虑工程的投入收益比 作为西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市民自身消费能力有限,城市旅游资源也相对贫乏,“三峡明珠观光塔”即使建成,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材料三 2009 年,一则标题为“ 23.5 亿拆高架建隧道 南京城西干道改造遭质疑”的新闻吸引了网民的眼球。据悉,南京市建委对外告知,始建 于 1996 年的城西干道将拆除全线高架,采用以隧道下穿十字路口方式重新规则建设。该工程将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将于下月启动建设,预计 2010 年 12 月底竣工通车。城西干道高架桥的设计寿命为 50 年,目前才投入使用了 10 年多,当时总的造价在 9000 多万,按照计算它还有 40 年的寿命,并且,

    6、此次城西干道改造,沿线共有 893 棵树需“搬家”,可能只有 100 余棵小梧桐会回迁。有市民表示,长江大桥的拥堵不解决,光是高架改隧道无疑是“雷声大,雨点小”,治标不治本。 另外,也有人担心,建隧道后依旧堵车该怎么办?隧道工程将近 23 亿,谁 也不能保证隧道建成后现在所有的道路问题都能解决?如果再用个 10 年,隧道也开始出现所谓的问题,是不是 23 亿的隧道也要给废除然后再重新铺路? 材料四 2010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是国世界上每年新建

    7、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 20 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 40%的水泥和钢材”,“有些城市建筑(相对非城市建筑而言)在建筑的寿命期为内,因短时的城市规划和不当的大拆大建缩短了合理 的使用年限,并不是因房屋质量造成了建筑寿命缩短”。 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造城”运动,这个过程还将持续下去。在“造城”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建筑在争先恐后地“出生”,又有许多的建筑被拆除,除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被拆除”,更多的则是因“规则需要”而“要拆除”。无论是旧建筑的“短命”,还是新建筑的迅速“出生”,都在吞噬着社会积累的财富,以及造成不可挽回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

    8、垃圾总量的 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 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 500-600 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 7000-12000 吨建筑垃圾。 材料五 在英国,其建筑平均寿命高达 132 年。其长寿的原因主要是对规则、设计的论证十分严格,决不答应短命建筑的规则出台。我国著名地产商任志强曾披露: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 30 年。大多数 80 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是国国民财富远低于 GDP 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大量的建筑物建了拆,拆了建,国民创造的大量财富变成了废墟,销蚀了存

    9、量增长。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规定, 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 100 年,一般性建筑为 50 年至 100 年。 经评论家时寒冰在博客上就算过一笔账,“建筑寿命每缩短 1 年,意味着财富当年损耗 4 万亿元,缩短 20 年就是损耗 80 万亿元!如果与英国平均 132 年的建筑寿命相比,我们损 408 万亿元的财富! 2009 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是 6.3万亿元。比较一下,就知道寿命的损耗是何等可怕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建筑寿命延长 1 年,就能节省出 4 万亿元,建筑寿命达到 132 年,悄悄累积了多少财富,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申论要求:(分数: 100.00)

    10、(1).根据材料七至八,概括当前城乡建设中造成规划浪费的主要原因。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表述简洁,字数不超过 250 字。( 30 分)(分数: 50.00) _ (2).根据材料主旨,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议论性文章。( 70 分) 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论述有力、条理清晰。(分数: 50.00) _ 2010 年浙江省温州事业单位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注意: (总题数: 1,分数: 100.00) 材料一 2008 年 9 月,为给地铁 2 号、 4 号线建设让路,武汉轨道交能建设指挥部决定,将作为当时武

    11、汉市标志性符号的洪山广场全部拆掉,选建地铁站并开发这一片的地下空间,之后再恢复一个“比现在更漂亮的洪山广场。”洪山 广场 1992 年建成开放, 2000 年总体改造完成、是当时华中最大的城市广场,总占地10.8 万平方米。从东至西分为三部分:董必武纪念广场、下沉式广场和音乐喷泉休闲广场。对于洪山广场的拆除重建,附近不省市民不禁提出疑问:洪山广场场造才 8 年就要被拆掉,不是太浪费了吗?当初是怎么规划的?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是有关专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洪山广场、地铁不具备同时建设的条件!据介绍,洪山广场 2000 年改造时,地铁 2 号线还只是一个很粗的规划,国家也没批准立项。当时

    12、只明确 2 号线要经过洪山广场,至于具体经过广场哪一部 分,被认为是地铁设计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没有条件研究得太深入,而洪山广场的改造当时也很迫切,于是在地铁线路未完全定下来的情况下先开始了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洪山广 场选改造了。 2004 年以后,地铁 2 号线的具体走向逐步明确,且 4 号线也要经过洪山广场。理由是洪山广场人流量大,交通位置便利。为此,洪山广场只能先拆除后再重建。至于由此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专家认为,随着地铁的建成,洪山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个损失可以补回来。 材料二 在三峡移民城市万州的后山,海拔 495 米的戴家岩松林包,原本绿树成荫,松林掩映,被视为难得的城市阳

    13、台。 2004 年 6 月,“三峡明珠观光塔”在这里开工建设。这座建筑于 2004 年由龙宝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龙宝建委规划许可,工程设计方案明确。建成后的 “三峡明珠观光塔”外形与上海“东方明珠塔”极为相似,由裙房、基座、珠体、塔尖等部分组成,塔身高近百米,上面的珠体设有旋转餐厅和观光大厅。然而, 2005 年 4 月,开工不到 10 个月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在建到 77 米高时停工。在万州不少市民的眼里,这座城市“碉堡”外形奇特,且一搁就是 3 年。 2008 年 12 月,松林包工地再次迎来了施工队伍,但施工队这次进场,并不续建工程,而是拆除已经建成的部分塔楼。次年 1 月 5 日,

    14、已耗资 864 万元的“三峡明珠观光塔”在挖掘机挖掘、钢丝绳牵引下轰然倒塌。 一度被誉为万州城市形象工程,为何落到 如此地步,不少人将其归因于万州区 2005 年行政体制的调整:因为龙宝管委会被撤消,观光塔万了“无主工程”!从而导致烂尾拆除。但也有人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更在于决策者把“三峡明珠观光塔”当成了形象工程立项不够科学、审慎,也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投入收益比 作为西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市民自身消费能力有限,城市旅游资源也相对贫乏,“三峡明珠观光塔”即使建成,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材料三 2009 年,一则标题为“ 23.5 亿拆高架建隧道 南京城西干道改造遭质疑”的新闻吸引了网民的眼球

    15、。据悉,南京市建委对外告知,始建于 1996 年的城西干道将拆除全线高架,采用以隧道下穿十字路口方式重新规则建设。该工程将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将于下月启动建设,预计 2010 年 12 月底竣工通车。城西干道高架桥的设计寿命为 50 年,目前才投入使用了 10 年多,当时总的造价在 9000 多万,按照计算它还有 40 年的寿命,并且,此次城西干道改造,沿线共有 893 棵树需“搬家”,可能只有 100 余棵小梧桐会回迁。有市民表示,长江大桥的拥堵不解决,光是高架改隧道无疑是“雷声大,雨点小”,治标不治本。 另外,也有人担心,建隧道后依旧堵车该怎么办?隧道工程将近 23 亿,谁也 不能保证隧道

    16、建成后现在所有的道路问题都能解决?如果再用个 10 年,隧道也开始出现所谓的问题,是不是 23 亿的隧道也要给废除然后再重新铺路? 材料四 2010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是国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 20 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 40%的水泥和钢材”,“有些城市建筑(相对非城市建筑而言)在建筑的寿命期为内,因短时的城市规划和不当的大拆大建缩短了合理的 使用年限,并不是因房屋质量造成了建筑寿命缩短”。 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

    17、史上最宏大的“造城”运动,这个过程还将持续下去。在“造城”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建筑在争先恐后地“出生”,又有许多的建筑被拆除,除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被拆除”,更多的则是因“规则需要”而“要拆除”。无论是旧建筑的“短命”,还是新建筑的迅速“出生”,都在吞噬着社会积累的财富,以及造成不可挽回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 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 500-600 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 7000-12000 吨建筑垃圾。 材料五 在英国,其建筑平均寿

    18、命高达 132 年。其长寿的原因主要是对规则、设计的论证十分严格,决不答应短命建筑的规则出台。我国著名地产商任志强曾披露: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 30 年。大多数 80 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是国国民财富远低于 GDP 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大量的建筑物建了拆,拆了建,国民创造的大量财富变成了废墟,销蚀了存量增长。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规定,重 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 100 年,一般性建筑为 50 年至 100 年。 经评论家时寒冰在博客上就算过一笔账,“建筑寿命每缩短 1 年,意味着财富当年损耗 4 万亿元,缩短 20 年就是损耗 80 万亿元

    19、!如果与英国平均 132 年的建筑寿命相比,我们损 408 万亿元的财富! 2009 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是 6.3万亿元。比较一下,就知道寿命的损耗是何等可怕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建筑寿命延长 1 年,就能节省出 4 万亿元,建筑寿命达到 132 年,悄悄累积了多少财富,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申论要求:(分数: 100.00) (1).根据材料七至八,概括当前城乡建设中造成规划浪费的主要原因。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表述简洁,字数不超过 250 字。( 30 分)(分数: 50.00) _ 正确答案: (当前城乡建设中造成规划浪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绩驱动型规划缺乏科学性,某些领导

    20、简单拍板,一些规划未经论证或论证不足,不考虑实际情况。部分工程贪大求快,匆匆结尾。二是缺乏 相应责任追究机制,规划合理性难以保证一些部门各自为政,个别领导推卸责任。三是小城市规划普遍存在作秀现象。地区受利益驱使,规划贪大求多,缺乏远期老虑;盲目招商引资,在资源和环境上给予优惠政策;追求眼球效益,聘请国外名师设计,甚至照搬原图。四是政府法制意识缺失,规划的变动随意性较大。五是地方政府牌面追求 GDP,规划缺乏可持续性。( 246 字) ) 解析: (2).根据材料主旨,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议论性文章。( 70 分) 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论述有力、条理清晰。(分数:

    21、 50.00) _ 正确答案: (科学布局 实现城乡规划的持续发展 从武汉洪山广场的选拆除后重建,至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的烂尾拆除,甚至南京拆高架建隧道的干道改造,一个个“浪费工程”令人惊心。这些盲目拆建的项目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当前城乡建筑中严重的规划浪费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的不科学不仅使得大拆大建过于频繁,缩短了建筑使用寿命,建筑垃圾 数量巨大,而且给政府带来了高昂的行政成本,浪费了纳税人的血汗钱。更严重的是它吞噬着社会财富的积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城乡规划浪费源于当前城乡发展规划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在政绩驱动下出现的大量形象工

    22、程本身就意味着规划缺乏科学论证。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难以对决策失误者进行制裁。一些地方在城市规划上脱离至地实情,作秀现象普遍存在。政府法制意识缺失,规划变动的随意性较大。甚至有些规划贪大求全,不顾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对一个地区建设的合理布局和综合部署,是一定 日期内当地发展的蓝图。更是地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当前,我们必须科学布局,综合治理,实现城乡规划的持续发展。 首先,扭转错误观念。转变政府官员唯 GDP 的政绩观,在城乡规划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并将其贯彻到规划决策的实际工作中。循序渐进地祛除规划陋习,避免“拍脑袋”决策,不多建、不妄拆,以

    23、长远眼光进行城乡规划。 其次,完善相关立法。目前虽已出台了城乡规划法,但还城结合城乡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予以不断完善。通过法律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既要对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以及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做出详细规定,又要细化处罚规则,防止决策失误。 再次,做好具体规划。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做好环境预测评价,统筹安排各项具体工程建设。在工程立项阶段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投入收益比、市民自身的消费能力以及城市具有的资源禀赋,使规划建设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 最后,建立监督体系。全面推广城乡规划督察制度,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城乡规划层级监督体系。可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城市规划从决策、论证到施行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管。要严格 实行问责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尤其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制裁。 良好的城乡规划体现的是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只有在城乡规划中做到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我们的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 1052字) )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0年浙江省温州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