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 1 月重庆渝中区公选副处级领导干部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1.现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成为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之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参加这次公开选拔的态度。你有哪些优势 ?(分数: 2.00) _ 2.如果你这次公选成功,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甚至不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的工作,身边的 同志对你也有些看法,你如何办 ?面对这种情况,以后你将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分数: 2.00) _ 3.重庆市委书记在会议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要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4.如果你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由于
2、你的部下工作失误,给当地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地群众对此不理解,情绪激动地到政府大门口组织了大规模的上访活动。领导让你去处理此事,你如何办 ?(分数: 2.00) _ 2010 年 1 月重庆渝中区公选副处级领导干部面试试题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 时间: 90 分钟 ) 1.现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成为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之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参加这次公开选拔的态度。你有哪些优势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第一,公选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扩大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参加这次公开选拔,我有三
3、个方面 的优势:一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二是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三是具有较强的贯彻执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解析:解析:考查自我认知能力。 2.如果你这次公选成功,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甚至不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的工作,身边的同志对你也有些看法,你如何办 ?面对这种情况,以后你将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能够通过公选并走上领导岗位,这既是对组织和人民对我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充分的信任。上任后我会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上胜任岗位的具体要求。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不适应、甚至不胜任,我将从以下三
4、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找出不适应、不胜任岗位工作的原因。 其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虚心向上级领导,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弥补自身专业和经验上的不足,尽快适应并胜任新 的领导岗位工作。 最后,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不能适应并且胜任的话,我将主动向组织和领导说明情况,请他们对我重新进行考察安排。 ) 解析:解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3.重庆市委书记在会议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要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薄熙来同志曾对领导干部提出“一要干事 ,二要干净”这个要求,这番话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我很赞成这个提法。所谓“干事
5、”,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干净”,就是要自觉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 第一,“干事”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所在,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追求。“干事”不仅要求想干事,也要求能干事,会干事。古往今来,当官要于事皆为共识。当今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想干事的,也都是能干事的。但也有某些领导干部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会干事”是指要力戒虚名、力戒漂浮,多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少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群众的满意度便是一 个领导干部是否干事,是否会干事,是否干成事的最好标尺。 第二,领导干部不仅要干事,也要“干净”。一位领导干部,政治上要清醒、坚定,思想上要坦荡、磊落,作风上要正派
6、廉洁,纪律上要严明。只有干净的领导干部,才会为群众干实事。纵观古今中外,能在老百姓心中有位置的,都是坦坦荡荡为政,踏踏实实工作,干干净净为老百姓干事的。像孔繁森、郑培民等这些人民的公仆,他们之所以在老百姓心中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就因为他们“做人做事干净有原则”。他们靠干干净净为人、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经经干事的无私品格和高尚情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 。干净和干事是领导干部的两面镜子。在干净中干事,在干事中干净,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爱民、为民的好“官”,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做到不为金钱所惑
7、,不为美色所诱,不为私欲所扰,不为权力所乱,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扎扎实实办事,真正以勤政造福于民,以廉政取信于民。 ) 解析:解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4.如果你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由于你的部下工作失误,给当地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地群众对此不理解,情绪激 动地到政府大门口组织了大规模的上访活动。领导让你去处理此事,你如何办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上要对党负责,下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如果我的部下因为工作的失误,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难辞其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群众因为不理解而组织的上访,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第一,稳定群众 情绪,将群众安置到信访办公室,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下来,并将上访事件情况进行记录。 第二,表明态度:一是深入调查,掌握群众损失情况;二是尽最大能力把群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寻求组织支持。 第三,举一反三,总结此事的经验教训。教育部下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同类的失误。 ) 解析:解析:考查组织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