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 1 月 12日下午北京市社招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4,分数: 8.00) 1.西部某市准备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分数: 2.00) _ 2.你的工作得到前任领导的认可,同事嫉妒,对你有看法,新领导得到了这些信息,你怎么办 ?( 分数: 2.00) _ 3.某次你到外地进行小城镇建设考察,考察人员包括一些出席领导和其他人员,你怎么组织 ?(分数: 2.00) _ 4.你独自代表单位出国参加 一个会议,要发言,但是到目的地后行李丢失,里面有你要发言的东西,你怎么办
2、?(分数: 2.00) _ 2010 年 1 月 12 日下午北京市社招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问答 (总题数: 4,分数: 8.00) 1.西部某市准备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通过西部某市准备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这一近期饱受热议的社会热点问题,我看到了政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和勇气。也看到了政府真抓实干,着力提升行政办事能力,改善固有管理模式的决心。我认为,这座城市的政府部门提出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的构想,绝对不是心血来
3、潮的决定,而 是经过了深 层次思考的。首先,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一直提到要大力引进人才,多元化吸收人才,同时,广泛向社会招聘领导级别岗位人才。该市的做法只是将我国政府已有的工作思路更具体化,将某一次的公开招聘范围限定在外出务工人员这一群体当中。我们都知道,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是比较有想法、有上进心的人才,他们不安于现状,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因此,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坚毅的思想品质以及踏实的办事态度。而这些都符合政府部门对中级领导干部的具体需求,同时,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城市具体的行政管理、运营问题,体察社会百态,因此,能够提出更为实际的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案。 综
4、上所述,面向外出务工人员招聘副科级干部,是市政府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体察民情的一项具体举措,是值得宣传、推荐的好事情。 )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考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考察考生对于政府决策的理解、判断能力。本题答题要点在于,通过招聘外出务工人员成为政府领导这一表面现象,透视政府引进人才多元化,丰富干部队伍这一本质原因。单纯分析表面现象,夸夸其谈的作答是得不到考官认同的。 2.你的工作得到前任领导的认可,同事嫉妒,对你有看法,新 领导得到了这些信息,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新领导
5、上任的时候,尤其需要部门内员工协助其理顺部门业务流程,完成初期的各项工作内容。所以,这个时候我会尽心尽力地完成今后的工作仟务。有些同事可能会因为看到前任领导对我的认可而萌生嫉妒,或者存在某些误会 、偏见,当面对这种敌对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同时,保持低调、沉稳的态度。而不是去和他们争论,我相信时间和事实是能够证明一切的。但是,沉默不代表忍气吞声,在很好地完成手头工作后,我会私下里与这些同事沟通,请他们以部门大局为重,现在部门处于动荡阶段,新领导还没有完全适应岗位,如果我们内部斗争,只会降低自身形象。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团结一致,发奋工作。 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我会多与
6、现任领导进行沟通,了解新领导的做事风格并以此为标准来完成今后的工作,不抱怨,不攻击,以事实击倒谣言。 )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面对谣言、面对同事间不和谐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沟通、协调能力。也从侧面考察了考生对人、对事的态度。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职场中,业绩永远是衡量职员能力的终极标准,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提交骄人的业绩。但是,并不是说业绩好就可以恃宠而骄,肆无忌惮,还要以一颗平常心去与同事相处、与领导沟通。只有心态平和,能力突出,勇于奉献的员工才有机会成为领导心目中最好的员工。同时心态的平和不意味着要容忍同事间的诋毁,三人成虎,谣言最终也会成为真理,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明智的职场精英也要学
7、会勇敢反击。 把握以上要点,考生便能够很好地回答本道问题了。 3.某次你到外地进行小城镇建设考察,考察人员包括一些出席领导和其他人员,你怎么组织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作为一名考察活动的组织者,我首先要确认一下几点问题,一是确认出席领导人数及级别,二是确认团队全体人数,三是考察目的地,四是找到接待联系人,五是预计考察行程。 明确以上五点信息后,才能很好地开始准备筹划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第一,明确考察团队人员构成后,才能初步推算考察活动所需经费。 第二,与考察目的地联系人沟通,介绍计划行程及考察团人员配置情况,与其确认活动行程以及经费配置情况。
8、第三,做好准备工作,联系相关车辆、住宿、餐饮机构。 第四,考察团队启动,随时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调整日程安排。 第五,考察结束,制作工作简报,提交工作总结。 )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察了考生组织考察活动的能力,同时,间接考察了考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为了很好地回答活动组织类 试题,考生在面试准备阶段可以准备一份活动计划模板,将各类活动中通常会出现的系列步骤列出。这样,有了总体思路后,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活动的不同,增减相应步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考生要切记,没有任何两项活动的组织过程会是完全相同的,都要结合题目中提到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化分析。 4.你独自代表单位出国参加一个会议,要发言,
9、但是到目的地后行李丢失,里面有你要发言的东西,你怎么办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作为一名出国代表团成员,我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因此,遇到这种突发问题时,我首先要镇定下来,理顺思路。可以先办理人住手续,然后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第一,我要回忆自己在出国前是否将相关发言资料转发给其他同事或上级领导,同时尽量回忆发言稿的内容。 第二,如果曾经将相关资料发送给其他人,则要赶快联系相关方,询问是否能及时将资料通过邮件或传真发送一份过来。如果没有发送给过其他人,则要请教同事能否赶快协助组织一份新 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通过自己思考或者请教同事梳理思路,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三,如果到了发言时间,资料还是没能准备出来,我不会慌乱,仍会保持镇定。我会走上讲台,按照先前梳理过的思路进行即兴演讲,同时,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可以请相关同事进行补充说明。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思路的清晰、语句的流畅才是最重要的。 )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应变能力。在危机出现之时,明智的选择是要首先稳住阵脚。同理,考生进行复试也是一个处理应急应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考生首先要理清思绪 ,想清楚题干假设的场景、氛围,再进一步组织答案,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