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0263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

    1、2009年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 (总分: 9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总题数: 7,分数: 22.00) 1.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震惊世界,“震惊”不是歼敌之多,而主要是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那种在极度寒冷、饥饿、疲惫、缺氧和污浊的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许多国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训练官兵的生存能力。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分数: 2.00) A.苦中凝聚着人类顽强的生存能力 B.吃苦能造就强人,能吃苦是强者的一种特征 C.不要把吃苦当作低能者的无奈

    2、生活 D.培养孩子和年轻一代人的吃苦精神,实在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竞争的大计 2.信息仿生学研究的是生物体中信息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人的大脑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最小巧的“信息处理机”,深入研究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其算法,研究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我们就将有可能用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去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 )。(分数: 2.00) A.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及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接收 、存储、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原理去制造仿生装置,如各种机械、仪器等。 B.信息仿生学研究人的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算法和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 C.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的

    3、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装置 D.信息仿生学研究人与动物的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和信息的预加工系统。 3.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 _。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 巍然独存。 添入上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

    4、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4.洛阳牡丹是富贵花,“性宜冷畏热,喜燥恶湿。得新土地,则根旺,栽向阳,能性舒”。因此,种植牡丹要选择地势高、土质松、排水好的地方。洛阳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名贵的中药材。由洛阳牡丹加工的丹皮,久服可健身益寿。 这段 话主要说明了 ( )。(分数: 2.00) A.洛阳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B.洛阳牡丹的生活习性 C.洛阳牡丹的习性和药用价值 D.洛阳牡丹是名贵的中药材 5.在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影响下,流水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一次暴雨可使黄土高原的某些沟谷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数十米,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这主要体现了流水的 ( )。(分数: 2.00) A

    5、.渗透作用 B.搬运作用 C.堆积作用 D.侵浊作用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利用机会就是乘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 _而 _以外,还该 _而 _。治生或者说致富的过程,在那时有三个阶段:第一,“无财作力”,以劳力赚钱。稍有积蓄,便足第二,“少有斗智”,因为资本太小,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想出许多“花招”来取胜,于是第三:“既饶争时”,默察时势耶境的变化,掌握机会,大量进货、抛售,或作远程的投资。 这个过程与目前的情况,几乎完全吻合;所谓“少有斗智”,正就是中小企业经营之所以特感吃力之故,一旦有了数千万的资本,就不必再去冒险投资,只要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企业投资,必有

    6、盈利,成为“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 ,身有处士之义”的现代“封君”。 但是,这样舒服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巨富的。要成巨富,还须“争时”,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智”、“勇”、“仁”、“强”四种品德。 这是白圭的理论,而为刁间所充分实践。白圭是洛阳人,生在战国初期,周威烈王的那个时代;其时有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名叫李悝,帮助魏文候从事经济革新,获得极大的成功。李悝是个重农主义者,所以他的经济学说,偏重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概括而言,可得八个字:增加生产、调节盈虚。(分数: 10.00)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按顺序填入词语

    7、,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分数: 2.00) A.坐 争时 起 乘时 B.坐 乘时 起 争时 C.起 乘时 坐 争时 D.起 争时 坐 乘时 (2).根据上下文,刁间是 ( )。(分数: 2.00) A.富有智谋的“封君” B.成功的商人 C.著名的经济学家 D.优秀的社会实践者 (3).以下经商的行为,符合原文论述的是 ( )。(分数: 2.00) A.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B.船小好调头 C.该出手时就出手 D.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4).按照 白圭的理论,虽有可能成为巨富的人是 ( )。(分数: 2.00) A.眼光超前、行动迅速的人 B.懂得争时且具有非凡商业智慧的人 C.商业意识

    8、超前、品德优秀的人 D.市场洞察力敏锐、决策果断的人 (5).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只能靠劳力积累资本 B.为了避免风险,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商业策略的运用 C.商业道德对于商业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D.一流的企业家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6.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风是调 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分数: 2.00) 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

    9、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小男孩”、“年老的画家”、“小偷” 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二、数字推理 (总题数: 6,分数: 12.00) 7.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 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分数: 2.00) _ 8.363, 341, 264, 165, 143, ( )(分数: 2.00) A.111 B.112 C.253 D.321 9.99 01, -81 03, 63 05, 45 07,

    10、27 09, ( )(分数 : 2.00) A.9 01 B.-9 11 C.-11 01 D.11 11 10.2, 4, 9, 37, 334, ( )(分数: 2.00) A.901 B.4152 C.8281 D.12359 11.16, 17, 36, 111, 448, ( )(分数: 2.00) A.1205 B.2048 C.2245 D.2379 12.( ) (分数: 2.00) A.3 B.17 C.27 D.39 三、数学运算 (总题数: 16,分数: 32.00) 13.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

    11、答案。 (分数: 2.00) _ 14.甲乙两种商品,均以 240 元出售,甲赚了 20,乙赔了 20,则商店盈亏结果为 ( )。(分数: 2.00) A.亏了 20 元 B.亏了 30 元 C.赚了 30 元 D.不盈不亏 15.一只松鼠采松籽,晴天每天采 24 个,雨天每天采 16 个,它一连几天共采 168 个松籽,平均每天采 21个,这几天当中晴天有几天 ?( )(分数: 2.00) A.3 B.4 C.5 D.6 16.有三个试管 A、 B、 C分别装有 一定量的清水,现将浓度为 12的溶液 10 克倒入 A试管,混合后取出 10克倒入 B试管,混合后再取出 10克倒入 C试管。最后

    12、 A、 B、 C三个试管的浓度分别外 6、 2、 0 5,则最初 A、 B、 C 三个试管中哪个盛水最少 ?( )(分数: 2.00) A.A 试管 B.B 试管 C.C 试管 D.无法确定 17.一个盒子里有 8个红球、 6 个蓝球、 4 个绿球、 2个白球,如果闭上眼睛,从盒子中摸球,每次只许摸一个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摸出的这几个球中至少有两个颜色相同 ?( )(分数: 2.00) A.4 B.5 C.6 D.8 18.孙经理用 40000 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股,在甲股票上升 10、乙股票下跌 10时全部抛出,他共赚得 1000 元,则孙经理购买甲股票的钱数与购买乙股票的钱数之

    13、比是 ( )。(分数: 2.00) A.1: 2 B.2: 1 C.3: 1 D.5: 3 19.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 10分钟分裂一次 (1 个分裂为 2个 )。经过 90 分钟后,这种细菌由 1个可分裂成多少个 ?( )(分数: 2.00) A.256 B.512 C.1024 D.2048 20.小明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姐姐向相反的方向走, 1 分钟后 小日月下车向姐姐追去,如果他的速度比姐姐快1倍,汽车速度是小明步行的 5 倍,小明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姐姐 ?( )(分数: 2.00) A.5 5 B.10 C.11 D.20 21.一个房间里有 10 个人,平均年龄是 27 岁。另一个

    14、房间里有 15 个人,平均年龄是 37 岁。两个房间的人合在一起,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 )(分数: 2.00) A.30 B.31 C.32 D.33 22.某班学生中, 3 4的女生和 3 5的男生是共青团员,若女生团员人数是男生团员的 5 6,则该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为 ( )。(分数: 2.00) A.2: 3 B.3: 2 C.4: 5 D.5: 6 23.将 19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这些自然数的积最大为多少 ?( )(分数: 2.00) A.252 B.729 C.972 D.1563 24.张红家有一筐苹果,第一天吃了 1 9,以后每天依次吃了前一天剩下的苹果的 1

    15、8、 1 7、 1 6、 1 5、 1 4、 1 3、 1 2,最后剩下 10个苹果,原来筐里有多少个苹果 ?( )(分数: 2.00) A.60 B.72 C.81 D.90 25.车间共有 40 人,某次技术操作考核平均 成绩为 80分,其中男工平均成绩为 86 分,女工平均成绩为 78分,该车问有女工多少人 ?( )(分数: 2.00) A.16 B.24 C.25 D.30 26.甲、乙各有书若干本,若甲给乙 8本,则乙比甲所剩的书多 3倍,若乙给甲 7 本,则甲、乙两人书的数量相等,那么甲、乙各有多少本书 ?( )(分数: 2.00) A.甲 18 本,乙 32 本 B.甲 20 本

    16、,乙 34 本 C.甲 23 本,乙 37 本 D.甲 24 本,乙 38 本 27.星期天,小明的妈妈要做下列事情:擦玻璃要 20 分钟,收拾厨房要 15分钟,拖地要 15 分钟,洗脏衣服的领子、袖口要 10 分钟,干完所有这些事情需要多少分钟 ?( )(分数: 2.00) A.110 B.95 C.70 D.60 28.甲、乙两队合作收割一块稻田, 7小时可以完成。两队共同收割 5小时后,甲队所有队员及乙队人数的1 5 调做其他工作,又经过 6 小时,全部收割完,甲队单独收割这块稻田需要多少小时 ?( )(分数: 2.00) A.10 B.12 C.15 D.20 四、常识判断 (总题数:

    17、 4,分数: 8.00) 29.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分数: 2.00) _ 30.“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一思想的指出者是 ( )。(分数: 2.00)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31.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 )。(分数: 2.00) 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B.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C.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 D.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 ?(

    18、 )(分数: 2.00)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归去来兮辞 五、资料分析 (总题数: 2,分数: 20.00) 33.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几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分数: 10.00) _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2004 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 60 2调整为 58 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47 1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 9 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 713 16 万吨,其中春、夏、秋粮约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 5 31万吨,夏粮

    19、减产 2 37万吨,秋粮减产 42 38 万吨,总产量下降 50 06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 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 1 3、 3 0和 15 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 8 7和 1 1;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分 数: 10.00) (1).2004 年,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率最大的是 ( )。(分数: 2.00) A.油料 B.蔬菜 C.药材 D.烟叶 (2).2004 年,粮食与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为 ( ) 。(分数: 2.00) A.301: 199 B.73: 52 C.301: 208 D.199: 208 (3).2002 年非粮食

    20、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约 ( )。(分数: 2.00) A.62 万公顷 B.156 万公顷 C.138 万公顷 D.103 万公顷 (4).2004 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比 2003 年减少的百分比分别约为 ( )。(分数: 2.00) A.5 8与 6 6 B.1 8与 11 95 C.60 2与 15 9 D.1 8与 6 6 (5).利用以上图文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 ( )。 2003 年粮食作物的亩产量 2003 年烟叶和甘蔗的种植面积 2004 年春、夏、秋粮的实际产量 2004 年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增长的百分比(分数:2.00) A. B. C. D. 2009年

    21、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答案解析 (总 分: 9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总题数: 7,分数: 22.00) 1.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震惊世界,“震惊”不是歼敌之多,而主要是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那种在极度寒冷、饥饿、疲惫、缺氧和污浊的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许多国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训练官兵的生存能力。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分数: 2.00) A.苦中凝聚着人类顽强的生存能力 B.吃苦能造就强人,能吃苦是强者的一种特征 C.不要把吃苦当作低能者的无 奈生活 D

    22、.培养孩子和年轻一代人的吃苦精神,实在是关系国家发展与竞争的大计 解析:解析:此题来源于 2004 年山东言语真题。 B 项中吃苦与强人的关系, C项中吃苦与低能者之间的关系, D 项中吃苦与孩子培养以及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都属于间接推论,题干的论述并未涉及,题干主要论证的是吃苦与人的生存能力的关系。故本题选 A。 2.信息仿生学研究的是生物体中信息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人的大脑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最小巧的“信息处理机”,深入研究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其算法,研究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我们就将有可能用大脑的工 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去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23、( )。(分数: 2.00) A.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及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原理去制造仿生装置,如各种机械、仪器等。 B.信息仿生学研究人的大脑思维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及算法和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 C.信息仿生学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模拟元件制造性能优异的仿生计算机和自动控装置 D.信息仿生学研究人与动物的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和信息的预加工系统。 解析:解析:此题来源于 2004 年山东言语真题。“复述”题目 ,不是抽象概括主旨,而是全面准确概括题干内容。题干描述了信息仿生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大脑工作原理及其仿生应用, A项复述更全面准确, B、 C、D项都是片面复述。故本题选 A。

    24、 3.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 _。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存。 添入上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数: 2.00)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 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解析:解析:注意首句“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后面是这一观点的支撑句,只要 A

    25、项能准确表明“有效工具”的特征; B项语意与后文重复; C项陈述的对象是“地区”,而前句的主语是“文字”,前后应保持一致; D 项与后文语意矛盾,因汉字还没有被取代。故本题选 A。 4.洛阳牡丹是富贵花,“性宜冷畏热,喜燥恶湿。得新土地,则根旺,栽向阳,能性舒 ”。因此,种植牡丹要选择地势高、土质松、排水好的地方。洛阳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名贵的中药材。由洛阳牡丹加工的丹皮,久服可健身益寿。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分数: 2.00) A.洛阳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B.洛阳牡丹的生活习性 C.洛阳牡丹的习性和药用价值 D.洛阳牡丹是名贵的中药材 解析:解析:题干前两句说的是

    26、洛阳牡丹的习性,后两句说的是洛阳牡丹的药用价值,综而言之,这段话主要说的是洛阳牡丹的习性和药用价值。故本题选 C。 5.在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影响下,流水作用改变着 地表形态。一次暴雨可使黄土高原的某些沟谷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数十米,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这主要体现了流水的 ( )。(分数: 2.00) A.渗透作用 B.搬运作用 C.堆积作用 D.侵浊作用 解析:解析:根据常识,沟谷谷地延伸体现的是侵蚀作用。故本题选 D。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利用机会就是乘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 _而 _以外,还该 _而 _。治生或者说致富的过程,在那时有三个阶段:第一,“ 无财作力”,以劳力赚钱。

    27、稍有积蓄,便足第二,“少有斗智”,因为资本太小,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想出许多“花招”来取胜,于是第三:“既饶争时”,默察时势耶境的变化,掌握机会,大量进货、抛售,或作远程的投资。 这个过程与目前的情况,几乎完全吻合;所谓“少有斗智”,正就是中小企业经营之所以特感吃力之故,一旦有了数千万的资本,就不必再去冒险投资,只要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企业投资,必有盈利,成为“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身有处士之义”的现代“封君”。 但是,这样舒服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巨富的。要成巨富,还须“争时”,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

    28、样具备“智”、“勇”、“仁”、“强”四种品德。 这是白圭的理论,而为刁间所充分实践。白圭是洛阳人,生在战国初期,周威烈王的那个时代;其时有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名叫李悝,帮助魏文候从事经济革新,获得极大的成功。李悝是个重农主义者,所以他的经济学说,偏重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概括而言,可得八个字:增加生产、调节盈虚。(分数: 10.00)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按顺序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分数: 2.00) A.坐 争时 起 乘时 B.坐 乘时 起 争时 C.起 乘时 坐 争时 D.起 争时 坐 乘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只有在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才能正确选择词

    29、语。作者在文中并不提倡“坐而待收”的“封君”作风,认为应该“争时”即主动出击,争取时机。所以作者写道:机会稍纵即逝,坐而乘时以外,还该起而争时。故本题选 B。 (2).根据上下文,刁间是 ( )。(分数: 2.00) A.富有智谋的“封君” B.成功的商人 C.著名的经济学家 D.优秀的社会实践者 解 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理解能力,并涉及文化常识。文中提到刁间是个实践白圭理论的一流“货殖家”。货殖,古代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即商人。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货殖列传。故本题选 B。 (3).以下经商的行为,符合原文论述的是 ( )。(分数: 2.00) A.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B.船小好调头

    30、C.该出手时就出手 D.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作者不赞成不敢冒险的舒服做法,认为经商要有“勇”的品德,“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成不了巨富。其他三项都是求“稳”的做 法。故本题选 C。 (4).按照白圭的理论,虽有可能成为巨富的人是 ( )。(分数: 2.00) A.眼光超前、行动迅速的人 B.懂得争时且具有非凡商业智慧的人 C.商业意识超前、品德优秀的人 D.市场洞察力敏锐、决策果断的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中说:要成巨宙,还须“争时”,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智

    31、”、 “勇”、 “仁”、 “强”四种品德。故本题选 C。 (5).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 : 2.00) A.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只能靠劳力积累资本 B.为了避免风险,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商业策略的运用 C.商业道德对于商业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D.一流的企业家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解析:解析: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文章称:中小企业为了“争取暴利”,“少有斗智”,费尽心机,想出许多“花招”来取胜。故本题选 B。 6.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

    32、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 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分数: 2.00) 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小男孩”、“年老的画家”、“小偷” 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C项的错误在于:“风是调皮的小男孩”、“风是年老的画家”、 “风不是高明的小偷”三句不是明喻,而是暗喻。明喻常用“甲像乙”的格式表达,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暗喻常用“甲是乙”的格式 表达,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不是喻体。故本题选 C。 二、数字推理 (

    33、总题数: 6,分数: 12.00) 7.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分数: 2.00) _ 解析: 8.363, 341, 264, 165, 143, ( )(分数: 2.00) A.111 B.112 C.253 D.321 解析:解析:数字特性规律。所有数字都能被 11整除。故本题选 A。 9.99 01, -81 03, 63 05, 45 07, 27 09, ( )(分数: 2.00) A.9 01 B.-9 11 C.-11 01 D.11 11 解

    34、析:解析:小数数列。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等差数列,正负符号交替出现。故本题选 B。 10.2, 4, 9, 37, 334, ( )(分数: 2.00) A.901 B.4152 C.8281 D.12359 解析:解析:积数列变式。前两项之积加 1等于第三项,根据尾数法可知 D 项正确。故本题选 D。 11.16, 17, 36, 111, 448, ( )(分数: 2.00) A.1205 B.2048 C.2245 D.2379 解析:解析:倍数数列变式。 17=16 1+1, 36=17 2+2, 111=36 3+3, 448=111 4+4, ( )=448 5+5,由尾数法和

    35、估算可知 C项正确。故本题选 C。 12.( ) (分数: 2.00) A.3 B.17 C.27 D.39 解析:解析:规律是:左上 +右下 =左下 +右上。故本题选 C。 三、数学运算 (总题数: 16,分数: 32.00) 13.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 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分数: 2.00) _ 解析: 14.甲乙两种商品,均以 240 元出售,甲赚了 20,乙赔了 20,则商店盈亏结果为 ( )。(分数: 2.00) A.亏了 20 元 B.亏了 30 元 C.赚了 30 元 D.不盈不亏 解析:解析:甲原价为: 240

    36、 (1+20 )=200(元 );乙 原价为: 240 (1-20 )=300(元 )。商店总盈亏为:200 20 -300 20 =-20(元 ),即亏了 20元。故本题选 A。 15.一只松鼠采松籽,晴天每天采 24 个,雨天每天采 16 个,它一连几天共采 168 个松籽,平均每天采 21个,这几天当中晴天有几天 ?( )(分数: 2.00) A.3 B.4 C.5 D.6 解析:解析:方法 1:共采 168 个,平均每天采 21 个,则采了 8天。可设晴天是 x天,则可列方程24x+16(8-x)=168,得 x=5。故本题选 C。 方法 2:十字交叉法。 晴天 24 5 21 雨天

    37、16 3 那么,晴天数:雨天数 =5: 3。已知总天数是 8,那么晴天数是 3。故本题选 C。 方法 3:秒杀实战方法。 168 是 3的倍数,24是 3的倍数,那么雨天数采松籽的数量肯定是 3 的倍数,而 16 不是 3的倍数,那么雨天数肯定是 3的倍数。故本题选 C。 16.有三个试管 A、 B、 C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清水,现将浓度为 12的溶液 10 克倒入 A试管,混合后取出 10克倒入 B试管,混合后再取出 10克倒入 C试管。最后 A、 B、 C三个试管的浓度分别外 6、 2、 0 5,则最初 A、 B、 C 三个试管中哪个盛水最少 ?( )(分数: 2.00) A.A 试管 B.B

    38、 试管 C.C 试管 D.无法确定 解析:解析:秒杀实战方法:因为每次加入试管的溶液量相同,浓度越高,那么清水就越少。故本题选 A。 17.一个盒子里有 8个红球、 6 个蓝球、 4 个绿球、 2个白球,如果闭上眼睛,从盒子中摸球,每次只许摸一个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摸出的这几个球中至少有两个颜色相同 ?( )(分数: 2.00) A.4 B.5 C.6 D.8 解析:解析:题目要求“保证援出的球至少有两个颜色相同”,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总是摸出颜色不相同的球”。总共只有 4 种 颜色,可以摸出 4 个颜色不相同的球,因此摸 5 个就能保证摸出的球有两个颜色相同。故本题选 B。 18.孙

    39、经理用 40000 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股,在甲股票上升 10、乙股票下跌 10时全部抛出,他共赚得 1000 元,则孙经理购买甲股票的钱数与购买乙股票的钱数之比是 ( )。(分数: 2.00) A.1: 2 B.2: 1 C.3: 1 D.5: 3 解析:解析:秒杀实战方法: 40000 能被甲、乙股票比值之和整除,据此可排除 A、 B 项,此时可以采用代入验证法,也可以根据“ 1000 元”的盈利猜测甲、乙股票钱数之比应是比较小 的那个。故本题选 D。 19.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 10分钟分裂一次 (1 个分裂为 2个 )。经过 90 分钟后,这种细菌由 1个可分裂成多少个 ?( )(

    40、分数: 2.00) A.256 B.512 C.1024 D.2048 解析:解析:周期数为 90 10=9(个 )。根据公式:可分裂成 2的 9次方 =512(个 )。故本题选 B。 20.小明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姐姐向相反的方向走, 1 分钟后小日月下车向姐姐追去,如果他的速度比姐姐快1倍,汽车速度是小明步行的 5 倍,小明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姐姐 ?( )(分数: 2.00) A.5 5 B.10 C.11 D.20 解析:解析:特殊值法。设姐姐速度为 1,那么小明速度为 2,汽车的速度为 10, 1分钟后姐姐和小明的差距为 (10+1)=11,那么小明 11 (2-1)=11 分钟后追上姐姐

    41、。故本题选 C。 21.一个房间里有 10 个人,平均年龄是 27 岁。另一个房间里有 15 个人,平均年龄是 37 岁。两个房间的人合在一起,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 )(分数: 2.00) A.30 B.31 C.32 D.33 解析:解析:常规方法:平均年龄 =(10 27+15 37) (10+15)=825 25=33(岁 )。故本题选 D。 秒杀实战方法:可以把第二个房间的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10 个人,一部分是 5个人,那么其中 20个人的平均年龄是 27+37=32,然后再把这 20人的年龄与剩余平均年龄 37 岁的 5个人混合,那么其平均年龄肯定大于32,秒杀 D。故

    42、本题选 D。 22.某班学生中, 3 4的女生和 3 5的男生是共青团员,若女生团员人数是男生团员的 5 6,则该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为 ( )。(分数: 2.00) A.2: 3 B.3: 2 C.4: 5 D.5: 6 解析:解析:分别设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为 x、 Y,则 (3 4X) (3 5Y)=5 6得 X Y=2 3。故本题选 A。 23.将 19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这些自然数的积最大为多少 ?( )(分数: 2.00) A.252 B.729 C.972 D.1563 解析:解析:秒杀实战方法:带入法。将选项中数字从大到小依次进行因数分解,只有 C符合。故本题选C。 24

    43、.张红家有一筐苹果,第一天吃了 1 9,以后每天依次吃了前一天剩下的苹果的 1 8、 1 7、 1 6、 1 5、 1 4、 1 3、 1 2,最后剩下 10个苹果,原来筐里有多少个苹果 ?( )(分数: 2.00) A.60 B.72 C.81 D.90 解析:解析:常规方法:采用还原法。故本题选 D。 25.车间共有 40 人,某次技术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 80分,其中男工平均成绩为 86 分,女工平均成绩为 78分,该车问有女工多少人 ?( )(分数: 2.00) A.16 B.24 C.25 D.30 解析:解析:方法 1:男工人数为 (80-78) 40 (86-78)=10,则女生人

    44、数为 30。故本题选 D。 方法 2:十字交叉 (相乘 )法。 男工 86 2 80 女工 78 6 那么男工人数:女工人 数 =1: 3,则女工为 30人。故本题选 D。 26.甲、乙各有书若干本,若甲给乙 8本,则乙比甲所剩的书多 3倍,若乙给甲 7 本,则甲、乙两人书的数量相等,那么甲、乙各有多少本书 ?( )(分数: 2.00) A.甲 18 本,乙 32 本 B.甲 20 本,乙 34 本 C.甲 23 本,乙 37 本 D.甲 24 本,乙 38 本 解析:解析:方法 1:带入法,能快速得出结果。故本题选 A。 27.星期天,小明的妈妈要做下列事情:擦玻璃要 20 分钟,收拾厨房要

    45、 15分钟,拖地要 15 分钟,洗脏衣服的领子、袖口要 10 分钟,干完所有这些事情需要多少分 钟 ?( )(分数: 2.00) A.110 B.95 C.70 D.60 解析:解析:给分题目,所有事情没有重合的时间,把时间累加即为结果。故本题选 D。 28.甲、乙两队合作收割一块稻田, 7小时可以完成。两队共同收割 5小时后,甲队所有队员及乙队人数的1 5 调做其他工作,又经过 6 小时,全部收割完,甲队单独收割这块稻田需要多少小时 ?( )(分数: 2.00) A.10 B.12 C.15 D.20 解析:解析:乙的效率为 (2 7) 6 (1-1 5)=5 12,那么甲的效率为 (1 7

    46、)-(5 12)=1 12。故本题选B。 四、常识判断 (总题数: 4,分数: 8.00) 29.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分数: 2.00) _ 解析: 30.“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一思想的指出者是 ( )。(分数: 2.00)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解析:解析:“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故本题选 B。 31.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 )。(分数: 2.00) 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B.法律有时

    47、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C.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 D.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解析:解析:考点是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主要是指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 统治阶级内部的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的个别意志,也不是这些个别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在一定情况下,法的内容规定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同时又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但从本质上看,这些内容仍然是通过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政权机关来制定或认可的,它仅具有局部的意义,并不能改变一国法律的整体性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09年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