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隧道工程(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8021       资源大小:9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隧道工程(二)及答案解析.doc

    1、隧道工程(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大多修建在山体中的岩石隧道又被称作( )。(分数:2.00)A.软土隧道B.水底隧道C.城市道路隧道D.山岭隧道2.隧道工程的施工中,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围的高度不应小于( )。(分数:2.00)A.0.5mB.1.0mC.1.5mD.2.0m3.当岩层坚实完整,干燥无水或少水时,为减少开挖和节约圬工,可采用( )内边墙。(分数:2.00)A.墙式B.刚架式C.锚杆式D.柱式4.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岩体稳定、车辆不受崩塌等威胁,确保行车安全设置恰当形式的洞门,其主要类型有( )。(分数:2.00)A

    2、.端墙式洞门B.翼墙式洞门C.环框式洞门D.遮光式洞门E.折墙式洞门5.通常根据明洞的用途、地形、地质条件、荷载分布情况、营运安全、施工难易等进行具体分析、比较确定明洞的形式,其中拱式明洞按荷载分布分类包括( )。(分数:2.00)A.路堑对称型明洞B.路堑偏压型明洞C.支撑锚杆明洞D.刚架式明洞E.双曲拱明洞6.棚式明洞按其构造可分为( )。(分数:2.00)A.墙式B.全刚架式C.刚架式D.斜交托梁式E.柱式7.隧道工程施工中洞身构造主要分为( )、顶棚及路面等。(分数:2.00)A.一次衬砌B.二次衬砌C.内外边墙D.内装饰E.防排水构造8.按隧道断面的形状可将洞身分为( )等类型。(分

    3、数:2.00)A.曲墙式B.仰墙式C.直墙式D.刚构式E.连拱式9.盾构法最适合于在( )中建造隧道。(分数:2.00)A.硬岩地层B.破碎岩层C.完整岩层D.松软地层10.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时,一次掘进的长度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 )。(分数:2.00)A.宽度B.厚度C.高度D.长度11.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其开挖方法一般为( )。(分数:2.00)A.钻爆法B.沉管法C.盾构法D.盖挖法12.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工程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新奥法B.传统矿山法C.盾构法D.盖挖法13.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

    4、构件支撑的隧道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明挖法B.矿山法C.盾构法D.盖挖法14.隧道工程明洞施工中,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A.先墙后拱法B.先拱后墙法C.墙拱交替法D.拱墙整体灌筑法15.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严禁采用( )开挖。(分数:2.00)A.多台阶法B.留核心土开挖法C.双侧壁导坑法D.全断面法16.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中,选择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地面,其距离应小于( )洞跨。(分数:2.00)

    5、A.0.5 倍B.0.75 倍C.1 倍D.1.25 倍17.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 )时方可压浆。(分数:2.00)A.60%B.70%C.90%D.95%18.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分数:2.00)A.明挖法B.浅埋暗挖法C.沉管法D.盾构法E.盖挖法19.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干挖施工中,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 )等方法开挖。(分数:2.00)A.单侧壁导坑法B.双侧壁导坑法C.多台阶法D.全断面法E.留核心土开挖法20.山岭隧道的洞身衬砌施工中,选择支护方式时应优先采用( )作为临时支护。(分数

    6、:2.00)A.锚杆B.喷射混凝土C.管棚D.刚构E.锚喷联合21.山岭隧道的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中,下列关于压浆的顺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从下而上压浆B.从上而下压浆C.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处压浆D.从上坡方向往下坡方向压浆E.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压浆22.山岭隧道的结构防排水施工中,衬砌的( )应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分数:2.00)A.沉降缝B.施工缝C.伸缩缝D.引水管E.泄水孔23.隧道施工测量技术中,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 )。(分数:2.00)A.一倍B.两倍C.四倍D.五

    7、倍24.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分别不宜短于( )(分数:2.00)A.100m、50mB.50m、40mC.100m、40mD.80m、50m25.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 100m 设立一个临时( )并定期复核。(分数:2.00)A.水准点B.基准点C.控制点D.中线点26.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 )进行校核。(分数:2.00)A.水准点和中线点B.基准点和中线点C.基准点和水准点D.水准点和控制点27.下列关于隧道施工测量技术的一般规定,其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控制测量的精度以中误差衡量B.洞内

    8、控制点根据施工进行设定C.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通视良好D.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E.应定期对基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核28.隧道施工测量中,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其正确的测量包括( )。(分数:2.00)A.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B.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 200mC.导线边长在曲线地段不宜短于 60mD.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E.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29.下列关于隧道洞内施工测量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特长隧道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B.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

    9、可用串线法标定C.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不宜小于 10mD.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E.衬砌立模后不必进行检查和校正30.隧道施工测量中,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包括( )。(分数:2.00)A.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B.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实际贯通误差调整中线C.采用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D.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 80m 地段内调整E.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31.隧道竣工后,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的施工地段有( )。(分数:2.00)A.直线地段每 50m 处B.直线地段每 70m 处C.曲线地段每 30m

    10、处D.需要加测断面处E.曲线地段每 20m 处32.在流沙地段开挖隧道,要加强防排水工作,必要时可采取( )降低地下水位。(分数:2.00)A.深井法B.井点法C.机械法D.钻孔法33.流沙地段开挖边墙马口,其长度不得大于(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拱圈两侧不均匀下沉。(分数:2.00)A.0.5mB.1mC.2mD.2.5m34.在流沙地段开挖隧道过程中,当采用化学药液注浆固结围岩时,注剂可采用( )浆液。(分数:2.00)A.悬浮型B.沉淀型C.乳浊型D.混合型E.溶液型35.流沙地段开挖隧道,可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分数:2.00)A.加强防排水工作B.将泥水抽排至洞外C.用化学药液注浆

    11、固结围岩D.加固围岩防止流沙逸出扩大E.流沙出现后用木板封闭开挖面36.处理涌水采用辅助坑道排水时,坑道底标高应( )正洞底标高。(分数:2.00)A.平行于B.接近于C.高于D.低于37.处理涌水可用辅助办法施工,其中辅助坑道排水时坑道应超前正洞( ),至少应超前 12 个循环进尺。(分数:2.00)A.1015mB.1020mC.1520mD.2030m38.深井井点降水施工中,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为( )。(分数:2.00)A.35mB.515mC.2030mD.2535m39.处理涌水可用的辅助施工办法有( )。(分数:2.00)A.辅助坑道排水B.超前小导管预注浆C.井点降水

    12、D.超前钻孔E.机械抽水40.下列为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的有( )。(分数:2.00)A.使用轻型探水钻机B.钻孔孔位应在水流下方C.钻孔时孔口应有保护装置D.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 13 个循环进尺E.采取排水措施41.采用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时,钻孔及注浆的顺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由外圈向内圈进行B.由内圈向外圈进行C.内外圈同时进行D.同一圈钻孔应顺序施工E.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42.在涌水地段施工中,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分数:2.00)A.井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有地下水的黄土地段只能采用深井井点降水C.滤水管不应深入含水层D.抽水作

    13、业开始后,宜连续进行抽水E.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抽水试验43.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 )的方法。(分数:2.00)A.先挖后护B.先护后挖C.自上而下分部防护D.边护边挖44.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待围岩体和渣体基本稳定后,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清除渣体,可采用( )开挖塌体。(分数:2.00)A.留核心土开挖法B.多台阶法C.全断面法D.单侧壁导坑法45.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当塌穴较大时可用( )回填,厚度宜为 2m。(分数:2.00)A.浆砌片石B.干砌片石C.加气砂浆D.混凝土46.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

    14、快施作( )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分数:2.00)A.喷射混凝土B.锚杆C.构件支撑D.敷设钢筋网E.锚喷联合47.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 )稳固围岩体和渣体,使其基本稳定。(分数:2.00)A.管棚法B.喷射混凝土法C.超前小导管法D.注浆固结法E.锚杆法48.确定塌穴规模和穴顶位置后,首先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并清除渣体,随后按( )的原则开挖塌体,尽快完成衬砌。(分数:2.00)A.短进尺B.长进尺C.弱爆破D.强爆破E.早封闭49.塌方地段施工时,当塌方较小时可采用( )将其填充,其以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分数:2.00)A.浆砌片石B.混凝土砌

    15、片C.干砌片石D.水泥浆液E.加气砂浆50.塌方地段防排水除应遵守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的规定包括( )。(分数:2.00)A.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不透水土夯填密实B.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C.塌方冒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排水D.陷穴口回填标高应高出地面并封口E.防止雨水流入塌穴可设棚遮盖穴顶51.岩爆引起塌方时,应采取的措施有( )。(分数:2.00)A.迅速撤离人员和机械B.采用锚喷联合进行支护增大初锚固力C.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抑制开挖面拱部围岩的剥落D.采用微波探测加强岩爆预报工作E.采取挂钢筋网场景(一) 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 80m;隧道全长 470m。

    16、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且 BQ 值250。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根据场景(一),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按所处位置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分数:2.00)A.软土B.浅埋C.瓦斯D.岩石(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掘进机法B.新奥法C.盖挖法D.盾构法(3).洞口围岩为( )级。(分数:2.00)A.B.C.D.(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分

    17、数:2.00)A.涵洞B.通道C.明洞D.暗洞(5).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分数:2.00)A.特长B.长C.中D.短场景(二) 某市规划中的过江隧道总长度为 2000m,位于东二环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东线之间。隧道规划控制宽度为 45m,设计净高高于 5m,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该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单位通过考察该隧道的地质条件,衬砌类型和隧道的使用功能等因素,决定采用新奥法的施工方法,在进行隧道开挖前根据该隧道地形特点和自身原因,决定运用分部开挖法进行分部开挖。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

    18、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式和支护方式。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拱部衬砌产生不均匀下沉,拱腰和拱顶衬砌发生施工早期裂缝,局部衬砌厚度偏薄等衬砌裂损现象,项目部在施工前就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着衬砌裂损现象的发生。根据场景(二),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4.00)(1).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有( )。(分数:2.00)A.少扰动B.早喷锚C.勤量测D.紧封闭E.快衬砌(2).该施工单位采用分部开挖法进行隧道断面的开挖的优点是( )。(分数:2.00)A.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适当的施工速度B.能显著增强坑道围岩的相对稳定性C.导坑超

    19、前开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质情况,并予以及时处理D.各工序相互之间无干扰E.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3).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时,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 )。(分数:2.00)A.单侧壁导坑法B.全断面法开挖C.多台阶法开挖D.留核心土开挖法E.双侧壁导坑法(4).施工单位在进行结构防排水施工时,其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根据( )确定。(分数:2.00)A.埋设深度B.断面形状C.开挖方法D.设计断面E.排水设施的位置(5).该隧道的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分数:2.00)A.伸缩缝B.沉降缝C.拦水带D.泄水孔E.泄水口(6).该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 )相结

    20、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分数:2.00)A.抽B.防C.截D.排E.堵(7).针对场景材料,为预防出现衬砌裂损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有( )。(分数:2.00)A.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B.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 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C.混凝土强度宜采用较小水灰比和骨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D.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 20E.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场景(三) 某隧道全长 350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且 BQ 值为 350251。由某一施工单位承接此隧道的施工任务,其劳动力组合管理方面采取了混合工作

    21、式管理方式。施工时采用顺作法,在隧道开挖成形后,由下至上施作模筑混凝土衬砌,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2.00)(1).该种类的隧道的沿线设施必须设置( )。(分数:2.00)A.报警设施B.消防设施C.救助设施D.绿化设施E.监控设施(2).该隧道的土体主要特征包括( )。(分数:2.00)A.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及砂性土B.黄土(Q 3、Q 4)C.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D.黄土(Q 1、Q 2)E.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3).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施工组织形式具有( )等优点。(分数:2.00)A.人才作

    22、用发挥较充分B.项目经理权利集中C.办事效率高,解决问题快D.职责明确,职能专一E.各专业人才集中在现场办公(4).此隧道施工宜采用的方法包括( )等开挖方法。(分数:2.00)A.全断面法B.台阶法C.分部法D.导坑超前法E.大断面开挖法(5).本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的优点包括( )。(分数:2.00)A.施工速度较快B.衬砌的整体性好C.上部完成后,下部施工就较安全和快捷D.衬砌受力状态较好E.施工各工序及各工作面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6).本隧道采取的衬砌防水方法的压浆顺序应( )压浆。(分数:2.00)A.从上到下B.从下而上C.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D.从上坡方向到下坡方向E.从两端洞口向

    23、洞身中间隧道工程(二)答案解析(总分:1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大多修建在山体中的岩石隧道又被称作( )。(分数:2.00)A.软土隧道B.水底隧道C.城市道路隧道D.山岭隧道 解析:2.隧道工程的施工中,洞门端墙与仰坡之间的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围的高度不应小于( )。(分数:2.00)A.0.5mB.1.0m C.1.5mD.2.0m解析:3.当岩层坚实完整,干燥无水或少水时,为减少开挖和节约圬工,可采用( )内边墙。(分数:2.00)A.墙式B.刚架式C.锚杆式 D.柱式解析:4.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岩体稳定、车辆不受崩塌等威胁,确保行车安全设置恰当形式的洞门,其主要类型

    24、有( )。(分数:2.00)A.端墙式洞门 B.翼墙式洞门 C.环框式洞门 D.遮光式洞门E.折墙式洞门 解析:5.通常根据明洞的用途、地形、地质条件、荷载分布情况、营运安全、施工难易等进行具体分析、比较确定明洞的形式,其中拱式明洞按荷载分布分类包括( )。(分数:2.00)A.路堑对称型明洞 B.路堑偏压型明洞 C.支撑锚杆明洞D.刚架式明洞E.双曲拱明洞解析:6.棚式明洞按其构造可分为( )。(分数:2.00)A.墙式 B.全刚架式C.刚架式 D.斜交托梁式 E.柱式解析:7.隧道工程施工中洞身构造主要分为( )、顶棚及路面等。(分数:2.00)A.一次衬砌 B.二次衬砌 C.内外边墙D.

    25、内装饰 E.防排水构造 解析:8.按隧道断面的形状可将洞身分为( )等类型。(分数:2.00)A.曲墙式 B.仰墙式C.直墙式 D.刚构式 E.连拱式解析:9.盾构法最适合于在( )中建造隧道。(分数:2.00)A.硬岩地层B.破碎岩层C.完整岩层D.松软地层 解析:本题考核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10.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时,一次掘进的长度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 )。(分数:2.00)A.宽度 B.厚度C.高度D.长度解析:本题考核盾构法。盾构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和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

    26、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在它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地开挖地层,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11.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其开挖方法一般为( )。(分数:2.00)A.钻爆法 B.沉管法C.盾构法D.盖挖法解析:本题考核隧道施工的主要技术。12.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工程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新奥法 B.传统矿山法C.盾构法D.盖挖法解析:13.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构件支撑的隧道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明挖法B.矿山法 C.盾构法D.盖挖法解析:14.隧道工程明洞施

    27、工中,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A.先墙后拱法B.先拱后墙法 C.墙拱交替法D.拱墙整体灌筑法解析:15.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严禁采用( )开挖。(分数:2.00)A.多台阶法B.留核心土开挖法C.双侧壁导坑法D.全断面法 解析:16.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中,选择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地面,其距离应小于( )洞跨。(分数:2.00)A.0.5 倍B.0.75 倍C.1 倍 D.1.25 倍解析:17.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

    28、工时,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 )时方可压浆。(分数:2.00)A.60%B.70% C.90%D.95%解析:18.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分数:2.00)A.明挖法B.浅埋暗挖法C.沉管法 D.盾构法E.盖挖法 解析:19.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干挖施工中,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 )等方法开挖。(分数:2.00)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法D.全断面法 E.留核心土开挖法解析:20.山岭隧道的洞身衬砌施工中,选择支护方式时应优先采用( )作为临时支护。(分数:2.00)A.锚杆 B.喷射混凝土 C.管棚D.刚构

    29、E.锚喷联合解析:21.山岭隧道的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中,下列关于压浆的顺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从下而上压浆 B.从上而下压浆C.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处压浆 D.从上坡方向往下坡方向压浆 E.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压浆解析:22.山岭隧道的结构防排水施工中,衬砌的( )应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分数:2.00)A.沉降缝 B.施工缝 C.伸缩缝D.引水管E.泄水孔解析:23.隧道施工测量技术中,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 )。(分数:2.00)A.一倍B.两倍 C.四倍D.五倍解析:24.用中线

    30、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分别不宜短于( )(分数:2.00)A.100m、50m B.50m、40mC.100m、40mD.80m、50m解析:25.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 100m 设立一个临时( )并定期复核。(分数:2.00)A.水准点 B.基准点C.控制点D.中线点解析:26.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 )进行校核。(分数:2.00)A.水准点和中线点B.基准点和中线点C.基准点和水准点 D.水准点和控制点解析:27.下列关于隧道施工测量技术的一般规定,其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控制测量的精度以中误差衡

    31、量 B.洞内控制点根据施工进行设定 C.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通视良好 D.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E.应定期对基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核 解析:28.隧道施工测量中,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其正确的测量包括( )。(分数:2.00)A.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 B.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 200m C.导线边长在曲线地段不宜短于 60mD.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 E.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 解析:29.下列关于隧道洞内施工测量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特长隧道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

    32、设备导向 B.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 C.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不宜小于 10mD.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E.衬砌立模后不必进行检查和校正 解析:30.隧道施工测量中,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包括( )。(分数:2.00)A.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 B.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实际贯通误差调整中线C.采用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 D.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 80m 地段内调整 E.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解析:31.隧道竣工后,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的施工地段有( )。(分数:2.00)A.直线地段每

    33、 50m 处 B.直线地段每 70m 处C.曲线地段每 30m 处D.需要加测断面处 E.曲线地段每 20m 处 解析:32.在流沙地段开挖隧道,要加强防排水工作,必要时可采取( )降低地下水位。(分数:2.00)A.深井法B.井点法 C.机械法D.钻孔法解析:33.流沙地段开挖边墙马口,其长度不得大于(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拱圈两侧不均匀下沉。(分数:2.00)A.0.5mB.1mC.2m D.2.5m解析:34.在流沙地段开挖隧道过程中,当采用化学药液注浆固结围岩时,注剂可采用( )浆液。(分数:2.00)A.悬浮型 B.沉淀型C.乳浊型D.混合型 E.溶液型解析:35.流沙地段开挖隧道,可

    34、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分数:2.00)A.加强防排水工作 B.将泥水抽排至洞外 C.用化学药液注浆固结围岩 D.加固围岩防止流沙逸出扩大E.流沙出现后用木板封闭开挖面 解析:36.处理涌水采用辅助坑道排水时,坑道底标高应( )正洞底标高。(分数:2.00)A.平行于B.接近于C.高于D.低于 解析:37.处理涌水可用辅助办法施工,其中辅助坑道排水时坑道应超前正洞( ),至少应超前 12 个循环进尺。(分数:2.00)A.1015mB.1020m C.1520mD.2030m解析:38.深井井点降水施工中,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为( )。(分数:2.00)A.35mB.515mC.2

    35、030mD.2535m 解析:39.处理涌水可用的辅助施工办法有( )。(分数:2.00)A.辅助坑道排水 B.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C.井点降水 D.超前钻孔E.机械抽水 解析:40.下列为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的有( )。(分数:2.00)A.使用轻型探水钻机 B.钻孔孔位应在水流下方C.钻孔时孔口应有保护装置 D.超前钻孔的孔底应超前开挖面 13 个循环进尺 E.采取排水措施解析:41.采用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时,钻孔及注浆的顺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由外圈向内圈进行 B.由内圈向外圈进行C.内外圈同时进行D.同一圈钻孔应顺序施工 E.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解析:42.在

    36、涌水地段施工中,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分数:2.00)A.井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有地下水的黄土地段只能采用深井井点降水C.滤水管不应深入含水层D.抽水作业开始后,宜连续进行抽水 E.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抽水试验 解析:43.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 )的方法。(分数:2.00)A.先挖后护B.先护后挖 C.自上而下分部防护D.边护边挖解析:44.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待围岩体和渣体基本稳定后,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清除渣体,可采用( )开挖塌体。(分数:2.00)A.留核心土开挖法B.多台阶法C.全断面法 D.单侧壁导坑法解析:45.在塌

    37、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当塌穴较大时可用( )回填,厚度宜为 2m。(分数:2.00)A.浆砌片石 B.干砌片石C.加气砂浆D.混凝土解析:46.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快施作( )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分数:2.00)A.喷射混凝土 B.锚杆C.构件支撑D.敷设钢筋网 E.锚喷联合解析:47.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 )稳固围岩体和渣体,使其基本稳定。(分数:2.00)A.管棚法 B.喷射混凝土法C.超前小导管法D.注浆固结法E.锚杆法 解析:48.确定塌穴规模和穴顶位置后,首先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并清除渣体,随后按( )的原

    38、则开挖塌体,尽快完成衬砌。(分数:2.00)A.短进尺 B.长进尺C.弱爆破 D.强爆破 E.早封闭解析:49.塌方地段施工时,当塌方较小时可采用( )将其填充,其以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分数:2.00)A.浆砌片石 B.混凝土砌片C.干砌片石 D.水泥浆液E.加气砂浆解析:50.塌方地段防排水除应遵守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的规定包括( )。(分数:2.00)A.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不透水土夯填密实 B.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C.塌方冒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排水 D.陷穴口回填标高应高出地面并封口 E.防止雨水流入塌穴可设棚遮盖穴顶 解析:51.岩爆引起塌方时,应采取的措施有(

    39、)。(分数:2.00)A.迅速撤离人员和机械 B.采用锚喷联合进行支护增大初锚固力C.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抑制开挖面拱部围岩的剥落 D.采用微波探测加强岩爆预报工作 E.采取挂钢筋网解析:场景(一) 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 80m;隧道全长 47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且 BQ 值250。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根据场景(一),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按所处位置

    40、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分数:2.00)A.软土B.浅埋C.瓦斯D.岩石 解析:修建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隧道,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软土隧道;岩石隧道修建在山体中的较多,故又称山岭隧道,软土隧道常常修建在水底和城市,故称为水底隧道和城市道路隧道。(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分数:2.00)A.掘进机法B.新奥法 C.盖挖法D.盾构法解析: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3).洞口围岩为( )级。(分数:2.00)A.B.C.D. 解析:级围岩的主要定性特征为: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

    41、破碎;极破碎各类岩体,碎、裂状,松散结构。(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分数:2.00)A.涵洞B.通道C.明洞 D.暗洞解析: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受坍方、落石、泥石流、雪害等危害时,道路之间或道路与铁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通常应设置明洞。(5).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分数:2.00)A.特长B.长C.中D.短 解析:隧道分类如下所示:隧道分类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短隧道隧道长度L(m)L30003000L10001000L500L500背景中介绍此隧道全长 470m,应属于短隧道。场景(二) 某市规划中的过江隧道总长

    42、度为 2000m,位于东二环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东线之间。隧道规划控制宽度为 45m,设计净高高于 5m,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该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单位通过考察该隧道的地质条件,衬砌类型和隧道的使用功能等因素,决定采用新奥法的施工方法,在进行隧道开挖前根据该隧道地形特点和自身原因,决定运用分部开挖法进行分部开挖。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式和支护方式。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拱部衬砌产生不均匀下沉,拱腰和拱顶衬砌发生施工早期裂

    43、缝,局部衬砌厚度偏薄等衬砌裂损现象,项目部在施工前就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着衬砌裂损现象的发生。根据场景(二),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4.00)(1).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有( )。(分数:2.00)A.少扰动 B.早喷锚 C.勤量测 D.紧封闭 E.快衬砌解析:(2).该施工单位采用分部开挖法进行隧道断面的开挖的优点是( )。(分数:2.00)A.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适当的施工速度B.能显著增强坑道围岩的相对稳定性 C.导坑超前开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质情况,并予以及时处理 D.各工序相互之间无干扰E.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解析:(3).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时,根据围岩及周围环

    44、境条件,可优先采用( )。(分数:2.00)A.单侧壁导坑法 B.全断面法开挖C.多台阶法开挖D.留核心土开挖法 E.双侧壁导坑法 解析:(4).施工单位在进行结构防排水施工时,其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根据( )确定。(分数:2.00)A.埋设深度B.断面形状C.开挖方法 D.设计断面 E.排水设施的位置解析:(5).该隧道的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分数:2.00)A.伸缩缝 B.沉降缝 C.拦水带D.泄水孔 E.泄水口解析:(6).该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 )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分数:2.00)A.抽B.防 C.截 D.排 E.堵 解析:(7).针对场景材料,为预防出

    45、现衬砌裂损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有( )。(分数:2.00)A.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B.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 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C.混凝土强度宜采用较小水灰比和骨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D.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 20 E.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 解析:场景(三) 某隧道全长 350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且 BQ 值为 350251。由某一施工单位承接此隧道的施工任务,其劳动力组合管理方面采取了混合工作式管理方式。施工时采用顺作法,在隧道开挖成形后,由下至上施作模筑混凝土衬砌,衬砌背后采用

    46、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2.00)(1).该种类的隧道的沿线设施必须设置( )。(分数:2.00)A.报警设施 B.消防设施 C.救助设施 D.绿化设施E.监控设施 解析:(2).该隧道的土体主要特征包括( )。(分数:2.00)A.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及砂性土 B.黄土(Q 3、Q 4)C.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D.黄土(Q 1、Q 2) E.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 解析:(3).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施工组织形式具有( )等优点。(分数:2.00)A.人才作用发挥较充分B.项目经理权利集中 C.办事效率高,解决问题快 D.职责明确,职能专一E.各专业人才集中在现场办公 解析:(4).此隧道施工宜采用的方法包括( )等开挖方法。(分数:2.00)A.全断面法 B.台阶法 C.分部法D.导坑超前法 E.大断面开挖法解析:(5).本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的优点包括( )。(分数:2.00)A.施工速度较快 B.衬砌的整体性好 C.上部完成后,下部施工就较安全和快捷D.衬砌受力状态较好 E.施工各工序及各工作面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解析:(6).本隧道采取的衬砌防水方法的压浆顺序应( )压浆。(分数:2.00)A.从上到下B.从下而上 C.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 D.从上坡方向到下坡方向E.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隧道工程(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