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检测员考试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一般情况下,隧道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一般小于( )。(分数:2.00)A.02mmdB.015mmdC.010mmdD.005mmd2.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时要求围岩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 )。(分数:2.00)A.100B.90100C.8090D.70803.隧道衬砌喷射混凝1d 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分数:2.00)A.08MPaB.5MPaC.10MPaD.1
2、5MPa4.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分数:2.00)A.C15B.C20C.C25D.C305.隧道净空收敛稳定标准一般取( )。(分数:2.00)A.0510mm年B.12mm年C.24mm年D.510mm年6.锚杆轴力量测(机械式测力锚杆)时,每个测点的测孔测量 3次,当三数值之间最大差值不大于( )时,取平均观测结果。(分数:2.00)A.005mmB.010mmC.025mmD.002mm7.钢弦压力盒密封防潮性能试验时,将压力盒放在压力罐,先浸水( ),然后加 04MPa 的压力,恒压( ),检查其密封质量,若无渗漏现象,则认为密封防潮性能良好。(分数:2.0
3、0)A.7d,10hB.7d,6hC.14d,6hD.5d6h8.从安全考虑,隧道周边位移与拱顶下沉速度,应指不少于( )的平均值。(分数:2.00)A.3dB.5dC.7dD.10d9.下列属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为( )。(分数:2.00)A.锚杆材质检测B.防排水检测C.围岩变形量测D.有害气体检测10.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长度 L6000m 时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满足( )。(分数:2.00)A.二等B.三等C.四等D.一级11.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长度 L6000m 时高称控制测量等级应满足( )。(分数:2.00)A.二等B.三等C.四等D.五级12.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
4、)平面控制点,( )个高称控制点。(分数:2.00)A.3,1B.3,2C.3,3D.4,213.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分数:2.00)A.5mmB.10mmC.15mmD.20mm14.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每次开挖后( )内取得初读数。(分数:2.00)A.6hB.12hC.24hD.48h15.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埋人围岩深度不得小于( )。(分数:2.00)A.01mB.02mC.03mD.05m16.隧道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分数:2
5、.00)A.06B.07C.08D.09二、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隧道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8.锚杆轴力量测应在埋设后 24h进行第一次观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9.在岩体中,声波传播速度取决于岩体完整性程度。完整的波速一般较高,而在应力下降、裂隙扩展的松动区波速相对下降,因而在围岩压密区(应力升高区)和松动区之间会出现明显的波速变化。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0.岩体风化、破碎、结构面发育,则波速高、衰减快、频率复杂。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1
6、.岩体的波速越高,表明岩体越坚硬,弹性性能越强,结构上越完整。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2.隧道开挖后其应力状态将不会发生变化。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可以用以指导施工管理的量测内容有( )。(分数:2.00)A.最大位移值B.位移速率C.位移时态曲线D.位移空间曲线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24.拱顶下沉量测的目的是( )。(分数:2.00)A.确认围岩稳定性B.判断支护效果C.指导施工D.预防拱顶崩塌E.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25.地表下沉量测内容包括( )。(分数:2.00)A.地表下沉范围B.地表下沉量值
7、C.地表及地中下沉随工作面推进的规律D.地表及地中下沉稳定的时间E.地表及地中下沉的时间26.钢弦压力盒性能试验包括( )。(分数:2.00)A.钢弦抗滑性能试验B.密封防潮试验C.稳定性试验D.重复性试验E.可靠性试验27.混凝土应力量测的目的是( )。(分数:2.00)A.了解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B.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层稳定状况C.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程度D.检验二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E.积累资料28.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 )。(分数:2.00)A.地表下沉B.围岩体内位移C.拱顶下沉D.周边位移E.洞内外观察试验检测员考试隧道(施工监控
8、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一般情况下,隧道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一般小于( )。(分数:2.00)A.02mmd B.015mmdC.010mmdD.005mmd解析:2.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时要求围岩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 )。(分数:2.00)A.100B.90100 C.8090D.7080解析:解析: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需采用分期支护的隧洞洞室工程,后期支护应在隧洞位移同时达到下列三项标准时实施:连续 5
9、d内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小于 02mmd;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 01 mmd;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洞室位移相对收敛值已达到允许相对收敛值的 90以上。3.隧道衬砌喷射混凝1d 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分数:2.00)A.08MPaB.5MPa C.10MPaD.15MPa解析:解析: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喷射混凝土 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5MPa。4.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分数:2.00)A.C15B.C20 C.C25D.C30解析:解析: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其抗拉
10、强度不应低于 2MPa,抗弯强度不应低于 6MPa。5.隧道净空收敛稳定标准一般取( )。(分数:2.00)A.0510mm年B.12mm年 C.24mm年D.510mm年解析:解析:关于二次衬砌长期稳定性判别,目前国内外尚无具体标准。根据我国铁路部门在下坑隧道、大瑶山隧道、金家岩隧道和柴家坡隧道等几座铁路隧道长期观测的结果得出:当位移速率小于 12mm年时,认为二次衬砌是稳定的。6.锚杆轴力量测(机械式测力锚杆)时,每个测点的测孔测量 3次,当三数值之间最大差值不大于( )时,取平均观测结果。(分数:2.00)A.005mm B.010mmC.025mmD.002mm解析:解析:每个测点的测
11、孔测量 3次,当该数值之间最大差值不大于 005 mm 时,把平均观测结果记入记录本内,若三次读数值之间最大差值大于 005mm 时,进行第四次或第五次读数,直至达到有三次读数之间最大差值小于 005mm 时为止。7.钢弦压力盒密封防潮性能试验时,将压力盒放在压力罐,先浸水( ),然后加 04MPa 的压力,恒压( ),检查其密封质量,若无渗漏现象,则认为密封防潮性能良好。(分数:2.00)A.7d,10hB.7d,6h C.14d,6hD.5d6h解析:解析:试验时,将压力盒放在专设的压力罐中,先让其在水中浸泡 7d,然后加 04:MPa 的压力,恒压 6h取出压力盒并启开,检查其密封质量;
12、若无渗漏现象,则可以认为密封防潮良好,可以使用,否则应更换密封圈。8.从安全考虑,隧道周边位移与拱顶下沉速度,应指不少于( )的平均值。(分数:2.00)A.3dB.5dC.7d D.10d解析:解析:水平位移与拱顶下沉速度,以安全考虑,是指至少 7d的平均值,总位移值可由回归分析计算求得。9.下列属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为( )。(分数:2.00)A.锚杆材质检测B.防排水检测C.围岩变形量测 D.有害气体检测解析:解析:施工监控量测的基本内容有隧道围岩变形、支护受力和衬砌受力、围岩内部的位移、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钢构件受力等。10.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长度 L6000m 时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满
13、足( )。(分数:2.00)A.二等 B.三等C.四等D.一级解析:11.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长度 L6000m 时高称控制测量等级应满足( )。(分数:2.00)A.二等 B.三等C.四等D.五级解析:解析: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对于长度 L6000m 的隧道,其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和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均为二等。12.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 )平面控制点,( )个高称控制点。(分数:2.00)A.3,1B.3,2 C.3,3D.4,2解析:解析: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 3个平面控制点,2 个高程控制点。隧道控制测量桩点应
14、定期进行复核。13.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分数:2.00)A.5mm B.10mmC.15mmD.20mm解析:解析: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5mm;中线点间距曲线部分不宜短于 50m,直线部分不宜短于 100m;直线地段宜采用正倒镜延伸直线法。14.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每次开挖后( )内取得初读数。(分数:2.00)A.6hB.12h C.24hD.48h解析:解析: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在每次开挖后 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 24h,并且在下一
15、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15.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埋人围岩深度不得小于( )。(分数:2.00)A.01mB.02m C.03mD.05m解析:解析: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埋入围岩中,深度不应小于 02m,不应焊接在钢支撑上,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16.隧道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分数:2.00)A.06B.07C.08 D.09解析:解析: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 08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 08 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16、二、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隧道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周边位移量测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最基本和最重要项目,它是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18.锚杆轴力量测应在埋设后 24h进行第一次观测。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19.在岩体中,声波传播速度取决于岩体完整性程度。完整的波速一般较高,而在应力下降、裂隙扩展的松动区波速相对下降,因而在围岩压密区(应力升高区)和松动区之间会出现明显的波速变化。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0.岩体风化、破碎、结构面发育,
17、则波速高、衰减快、频率复杂。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21.岩体的波速越高,表明岩体越坚硬,弹性性能越强,结构上越完整。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在岩体中,波的传播速度与岩体的密度及弹性常数有关,受岩体结构构造、地下水、应力状态的影响,一般来说有如下规律:岩体风化、破碎、结构面发育,则波速低、衰减快,频谱复杂。22.隧道开挖后其应力状态将不会发生变化。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由于隧道施工是在原始应力场的介质中构筑结构,隧道一经开挖,其中所包容的原状力学体系便被打破,四周原有的受力状态已经改变。三、多项选择题(
18、总题数:6,分数:12.00)23.可以用以指导施工管理的量测内容有( )。(分数:2.00)A.最大位移值 B.位移速率 C.位移时态曲线 D.位移空间曲线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解析:解析:根据位移值进行的施工管理包括:根据极限位移值进行施工管理;根据位移速率进行施工管理;根据位移时态曲线进行施工管理。24.拱顶下沉量测的目的是( )。(分数:2.00)A.确认围岩稳定性 B.判断支护效果 C.指导施工 D.预防拱顶崩塌 E.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解析:解析: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判断围岩及支护的稳定程度;确定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机;指导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措施。拱顶下
19、沉与周边位移量测作用相同,但在埋深较浅、固结程度低或水平层状围岩条件下,拱顶下沉更能反映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25.地表下沉量测内容包括( )。(分数:2.00)A.地表下沉范围 B.地表下沉量值 C.地表及地中下沉随工作面推进的规律 D.地表及地中下沉稳定的时间 E.地表及地中下沉的时间解析:解析:量测的目的在于了解以下内容:地表下沉范围、量值;地表及地中下沉随工作面推进的规律;地表及地中下沉稳定的时间;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的合理性。26.钢弦压力盒性能试验包括( )。(分数:2.00)A.钢弦抗滑性能试验 B.密封防潮试验 C.稳定性试验 D.重复性试验 E.可靠性试验解析:解析:钢弦压力盒性
20、能试验包括钢弦抗滑性能试验、密封防潮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27.混凝土应力量测的目的是( )。(分数:2.00)A.了解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 B.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层稳定状况 C.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程度 D.检验二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 E.积累资料 解析:解析:混凝土应力量测包括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应力量测。其目的是了解混凝土层的变形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掌握喷层所受应力的大小,判断喷射混凝土层的稳定状况;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程度;检验二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积累资料。28.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 )。(分数:2.00)A.地表下沉 B.围岩体内位移C.拱顶下沉 D.周边位移 E.洞内外观察 解析:解析: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26 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