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检测)模拟试卷 9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路面裂缝率用 CR表示,是指( )的比值百分率。(分数:2.00)A.裂缝有效长度与被检测的路面面积B.裂缝宽度与被检测的路面宽度C.裂缝面积与轮迹带面积D.裂缝面积与被检测的路面面积2.轮迹带是指距车道中心线( )的区域。(分数:2.00)A.08mB.10mC.0614mD.0810m3.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方法通常采用( )方法处理无效检测数据。(分数:2.00)A.反移动平均滤波法B.移动平均高程法C.移动平均长度法D.变异系数法
2、4.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准确性验证周期,一般不得超过( ),而通过准确性验证的检测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校准的有效期为( )。(分数:2.00)A.6个月,1 个月B.10个月,1 年C.1年,30dD.2年,1 年5.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结果输出间距均不应大于( ),将空间自动化定位结果转化成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数:2.00)A.1 mB.10mC.50mD.100m6.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采用( )作为检测指标。(分数:2.00)A.裂缝率B.有效裂缝面积C.裂缝数量D.轮迹带裂缝率7.对于路面裂缝识别率低于( )的路段,应重新自动识别,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对于路面裂缝率
3、较大的路段,抽样比例应加大至( )。(分数:2.00)A.85,45B.9045C.90,510D.95,5108.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双轮迹检测方法,也可采用单轮迹检测。应根据设备输出的( )数据,以10m为单元计算 IRI。(分数:2.00)A.断面高程B.检测速度C.断面高程、检测速度D.最大间隙、检测速度9.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单轮迹检测法,也可以同时采集( )的构造深度。(分数:2.00)A.左轮迹带B.右轮迹带C.左轮迹带、右轮迹带D.左轮迹带、右轮迹带、车道中间二、判断题(总题数:7,分数:14.00)10.弯沉是反映路基或路面压实程度的指标。 ( )(分数:2.0
4、0)A.正确B.错误11.自动弯沉仪测定的弯沉值可以直接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2.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的是路面动态弯沉,并用来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3.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应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 5个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4.龄期超过 3个月的混凝土,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小于 3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测试温度。 ( )(分数:2.00
5、)A.正确B.错误16.在运料车上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深度不小于 200mm。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内容包括( )。(分数:2.00)A.设备准确性验证B.现场检测C.数据处理D.成果交付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数据采集应注意( )。(分数:2.00)A.采用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B.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与公路实际桩号的误差超过 50m时,应实时标注C.路面潮湿状况下不宜检测D.路面积水状况下不得检测19.关于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方法,正确的内容有( )。(分数:2.00)A.可
6、用于路面几何状况、裂缝率、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等指标检测过程B.出现下列问题之一者,应重新进行设备准确性验证:验证周期超过 1年;当年累计检测里程超过 1万kmC.自动化测量的准确性验证应选用长为 1000m的测试路段,空间定位选择至少两个测试路段,单个路段长度为 100m,按 10m间距标注测试路段测点D.每天检验前,应对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进行距离参数设置20.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有( )方法。(分数:2.00)A.视觉图像检测法B.路面轮廓检测法C.超声波检测法D.回弹法21.关于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检测曲率、纵坡、横坡、高程B.曲率准
7、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200m的测试路段,其中曲线长度不小于 100m,曲率已知且不应小于 1300m -1C.纵坡准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150m的测试路段,纵坡已知,且不应小于 5D.横坡准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200m的测试路段,横坡已知,且不应小于 422.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路面裂缝率应以 10m为单元计算平均值,可同时计算轮迹带裂缝率和横向裂缝率等指标B.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与自动识别结果进行复核时,应随机抽取 45的路段实施人工识别作为基准值,根据基准值和路面裂缝自动识别结果确定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C.检测轨迹的中心线应与车
8、道的中心线基本吻合,必须并线超车时,应尽快回到原行驶车道D.准确性验证包括有效检测宽度、裂缝最小识别宽度、识别准确率,应选择车道宽度不小于 3m的平直测试路段23.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设备校准方法,包括( )内容。(分数:2.00)A.应选择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不小于 30mkm 的 320m平直测试路段,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注明路段起终点位置和测试轨迹B.用 DS05型水准仪,按 025m 间距测量测试路段的相对高程,并计算测试路段的 IRI作为基准值C.以检测速率为 5kmh 重复检测测试路段 10次D.10次 IRI测试值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 5,其平均值与基准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9、524.导致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 IRI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有( )。(分数:2.00)A.低于最低有效检测速度B.超过最大有效减速度C.设备准确性验证过期,未及时重新验证D.加速度传感器件产生不稳定数据25.关于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2.00)A.有直尺法和包络线法两种,包络线法应用较为普遍B.准确性验证项目包括有效检测宽度、车辙精度、等速重复性C.有效检测宽度验证采用钢尺法,准确性要求应35mD.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复核:当横断面数据出现异常或数据不完整时,该断面视为无效断面,当无效断面数超出计算单元内断面总数的 5时,该计算单元的车辙结果应无效26.路面构造深度自
10、动化检测进行等速重复性验证时,需要计算( )参数。(分数:2.00)A.路面构造深度(SMTD)B.断面平均构造深度(MPD)C.构造深度标准差D.构造深度变异系数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检测)模拟试卷 9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路面裂缝率用 CR表示,是指( )的比值百分率。(分数:2.00)A.裂缝有效长度与被检测的路面面积B.裂缝宽度与被检测的路面宽度C.裂缝面积与轮迹带面积D.裂缝面积与被检测的路面面积 解析:解析: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1 E61 一 2014)定义,裂缝率(crack
11、ing ratio)是指路面裂缝面积与实际检测的路面面积之百分比。轮迹带裂缝率(wheel path cracking ratio)是指沥青路面轮迹带范围内裂缝面积与轮迹带面积之百分比。2.轮迹带是指距车道中心线( )的区域。(分数:2.00)A.08mB.10mC.0614m D.0810m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距车道中心线0614m 的区域为轮迹带。3.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方法通常采用( )方法处理无效检测数据。(分数:2.00)A.反移动平均滤波法 B.移动平均高程法C.移动平均长度法D.变异系数法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
12、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反移动平均滤波法是一种用于滤除无效检测数据的常规数学处理方法。4.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准确性验证周期,一般不得超过( ),而通过准确性验证的检测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校准的有效期为( )。(分数:2.00)A.6个月,1 个月B.10个月,1 年C.1年,30d D.2年,1 年解析:解析: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规定,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设备均有准确性验证周期,一般不得超过 1年。通过准确性验证的检测设备应进行定期校准,校准有效期为 30天。5.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结果输出间距均不应大于(
13、),将空间自动化定位结果转化成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数:2.00)A.1 mB.10m C.50mD.100m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结果输出间距均不应大于 10m,将空间自动化定位结果转化成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同时均采用距离自动化测量和空间定位两种方法时,检测结果应相互关联。6.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采用( )作为检测指标。(分数:2.00)A.裂缝率 B.有效裂缝面积C.裂缝数量D.轮迹带裂缝率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法对于沥青混凝
14、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检测,均采用裂缝率作为检测指标。7.对于路面裂缝识别率低于( )的路段,应重新自动识别,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对于路面裂缝率较大的路段,抽样比例应加大至( )。(分数:2.00)A.85,45B.9045C.90,510 D.95,510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与自动识别结果进行复核时,应随机抽取 4一 5的路段实施人工识别作为基准值,根据基准值和路面裂缝自动识别结果确定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路面裂缝识别率低于 90的路段,应重新自动识别,直至自动识别准确率满足 90的要求。对于路面裂缝率较大
15、的路段,抽样比例宜采用 510。8.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双轮迹检测方法,也可采用单轮迹检测。应根据设备输出的( )数据,以10m为单元计算 IRI。(分数:2.00)A.断面高程 B.检测速度C.断面高程、检测速度D.最大间隙、检测速度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双轮迹检测方法,也可采用单轮迹检测。应根据设备输出的断面高程数据,输出间距为 01 m,以10m为单元计算 IRI。9.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单轮迹检测法,也可以同时采集( )的构造深度。(分数:2.00)A.左轮迹带B.右轮迹带C.左轮迹带、右轮迹
16、带D.左轮迹带、右轮迹带、车道中间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单轮迹检测法,也可以同时采集左轮迹带、右轮迹带、车道中间 3条线的构造深度。二、判断题(总题数:7,分数:14.00)10.弯沉是反映路基或路面压实程度的指标。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弯沉是反映路基或路面的承载能力,压实度是反映路基或路面压实程度的指标。11.自动弯沉仪测定的弯沉值可以直接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自动弯沉仪测定的是总弯沉值,需要与贝克曼梁试验进行对比,换
17、算成回弹弯沉再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12.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的是路面动态弯沉,并用来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3.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应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 5个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4.龄期超过 3个月的混凝土,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小于 3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测试温度。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6.在运料车上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温
18、度时,温度计插入深度不小于 200mm。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在运料车上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深度不小于 150mm,注视温度变化直至不再继续上升为止,读记温度,准确至 1。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7.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内容包括( )。(分数:2.00)A.设备准确性验证 B.现场检测 C.数据处理 D.成果交付 解析:解析: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规定,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包括设备准确性验证、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和成果交付等内容。18.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数据采集
19、应注意( )。(分数:2.00)A.采用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B.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与公路实际桩号的误差超过 50m时,应实时标注 C.路面潮湿状况下不宜检测 D.路面积水状况下不得检测 解析:解析: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规定,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数据采集应全程跟踪记录;当设备显示的里程桩号与公路实际桩号的误差超过 50m时,应实时标注;路面潮湿状况下不宜检测,路面积水状况下不得检测。19.关于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方法,正确的内容有( )。(分数:2.00)A.可用于路面几何状况、裂缝率、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等指标检测过程 B.出现下列问题之一者,
20、应重新进行设备准确性验证:验证周期超过 1年;当年累计检测里程超过 1万kmC.自动化测量的准确性验证应选用长为 1000m的测试路段,空间定位选择至少两个测试路段,单个路段长度为 100m,按 10m间距标注测试路段测点 D.每天检验前,应对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进行距离参数设置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与距离自动化测量与定位方法相关的正确内容有 ACD。该方法适用于路面几何状况、裂缝率、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等指标检测过程中距离自动化测量或空间快速定位;出现下列问题之一者,应重新进行设备准确性验证:验证周期超过 1年、当年累计检测里程超
21、过 1万 km、设备硬件发生变化或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值时;每天检验前,应对距离自动化测量装置进行距离参数设置,包括:将轮胎气压调整为标准大气压,并在轮胎上做明显记录;将轮胎标记对准路面,滚动 10圈,得到设备测量距离;用钢卷尺测量车轮滚动距离作为基准值;将测量距离与基准值的比值设为距离参数。20.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有( )方法。(分数:2.00)A.视觉图像检测法 B.路面轮廓检测法 C.超声波检测法 D.回弹法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法分为视觉图像检测法、路面轮廓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三类,其中视觉图像检测法(简称图像检验法)
22、比较成熟,被较多采用。21.关于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检测曲率、纵坡、横坡、高程B.曲率准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200m的测试路段,其中曲线长度不小于 100m,曲率已知且不应小于 1300m -1 C.纵坡准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150m的测试路段,纵坡已知,且不应小于 5 D.横坡准确性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200m的测试路段,横坡已知,且不应小于 4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关于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方法,BC 正确。路面几何状况自动化检测,检测指标为曲率、纵坡、横坡
23、。横坡准确性验证,应选择已知横坡、含曲线段的测试路段,测试长度应不小于 200m,并包含一个完整的超高过渡段,其中最大横坡不应小于 4。22.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路面裂缝率应以 10m为单元计算平均值,可同时计算轮迹带裂缝率和横向裂缝率等指标 B.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与自动识别结果进行复核时,应随机抽取 45的路段实施人工识别作为基准值,根据基准值和路面裂缝自动识别结果确定路面裂缝识别准确率 C.检测轨迹的中心线应与车道的中心线基本吻合,必须并线超车时,应尽快回到原行驶车道 D.准确性验证包括有效检测宽度、裂缝最小识别宽度、识别准确率,应选择车道宽度不小
24、于 3m的平直测试路段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关于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说法,ABC 选项正确。准确性验证包括有效检测宽度、裂缝最小识别宽度、识别准确率三项内容。宽度验证,应选择车道宽度不小于 3m的平直测试路段,横断面方向上按 50mm间距标注测试路段;裂缝最小识别宽度验证,应选择长度不小于 10Om的平直测试路段,在测试路段上标注路面裂缝,所选裂缝应至少包括1条宽不大于 1 mm、长不小于 1 m的细小裂缝;识别准确率验证,分别选择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裂缝率不同的 3个平直测试路段,每个路面长度不应小于 1000m,路面裂缝率应分布在 18。
25、23.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设备校准方法,包括( )内容。(分数:2.00)A.应选择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不小于 30mkm 的 320m平直测试路段,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注明路段起终点位置和测试轨迹 B.用 DS05型水准仪,按 025m 间距测量测试路段的相对高程,并计算测试路段的 IRI作为基准值 C.以检测速率为 5kmh 重复检测测试路段 10次D.10次 IRI测试值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 5,其平均值与基准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5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设备校准方法包括选项所述四项内容,但检测速率为
26、50kmh。24.导致路面平整度自动化检测 IRI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有( )。(分数:2.00)A.低于最低有效检测速度 B.超过最大有效减速度 C.设备准确性验证过期,未及时重新验证 D.加速度传感器件产生不稳定数据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 一 2014),低于最低有效检测速度或者超过最大有效减速度时,加速度传感器产生不稳定数据,导致纵断面高程检测值失真,路面平整度不稳;设备准确性未及时验证,也会导致输出数据不稳定。路面平整度出现不稳时,相应检测结果应予标注并剔除。25.关于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2.00)A.有直尺法和包
27、络线法两种,包络线法应用较为普遍B.准确性验证项目包括有效检测宽度、车辙精度、等速重复性 C.有效检测宽度验证采用钢尺法,准确性要求应35m D.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复核:当横断面数据出现异常或数据不完整时,该断面视为无效断面,当无效断面数超出计算单元内断面总数的 5时,该计算单元的车辙结果应无效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路面车辙自动化检测方法有直尺法和包络线法两种,直尺法应用较为普遍,其他选项正确。26.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进行等速重复性验证时,需要计算( )参数。(分数:2.00)A.路面构造深度(SMTD) B.断面平均构造深度(MPD) C.构造深度标准差D.构造深度变异系数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进行等速重复性验证时,应选择路面构造深度均匀分布 200m长的平直路段;以 50kmh 匀速重复 10次,分别计算 10m单元 SMTD、MPD 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计算 SMTD、MPD 的变异系数 C V ,且要求两个 C V 均不应大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