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7070       资源大小:157.5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答案解析.doc

    1、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37,分数:37.00)1.电力系统专业(一次)承担的主要设计工作范围,以下( )说法比较全面。A电力发展规划、电力系统设计、电厂(站)接入系统、变电所接入系统、系统专题研究,以及本体工程设计系统配合等;B电力需求规划、目标电网设计、电厂(站)接入系统、变电所接入系统、交直流输电专题研究,以及本体工程设计系统配合等;C电源建设规划、无功规划设计、火电厂接入系统、变电所接入系统、联网专题研究,以及本体工程设计系统配合等;D能源供需规划、网络方案设计、水电站接入系统、变电所接入系统、输煤输电专题研究,以及本体

    2、工程设计系统配合等。(分数:1.00)A.B.C.D.2.电力发展长期规划主要是研究( )。A技术性问题; B战略性问题; C经济性问题; D可靠性问题。(分数:1.00)A.B.C.D.3.电力发展长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A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也要研究资金筹措等问题;B电力需求预测、煤炭资源开发、电源布局规划、电网延伸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也要研究资金筹措等问题;C电力需求预测、水电资源开发、电源结构规划、电网完善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也要研究资金筹措等问题;D电力需求预测、风电资源开发、电源调峰规划、电网结构规划、环境及社

    3、会影响分析,也要研究资金筹措等问题。(分数:1.00)A.B.C.D.4.电力系统电力平衡中的必需装机容量为( )。A工作容量+负荷备用容量; B工作容量+备用容量;C工作容量+事故备用容量; D工作容量+检修备用容量。(分数:1.00)A.B.C.D.5.水、火电联合运行电力系统,一般选择( )代表设计水文年来进行电力电量平衡。A特枯水年和设计平水年; B设计枯水年和设计丰水年;C设计枯水年和设计平水年; D特枯水年和设计丰水年。(分数:1.00)A.B.C.D.6.电力系统总备用容量由负荷备用、事故备用和检修备用组成,在水、火电联合运行系统中,它们是按( )原则进行分配的。A负荷备用一般由

    4、火电承担,事故备用一般按水、火电厂装机容量的比例分配,检修备用按有关规程要求及具体情况而定;B负荷备用一般由水、火电承担,事故备用一般按水、火电厂装机容量的比例分配,检修备用按有关规程要求及具体情况而定;C负荷备用一般由水电承担,事故备用一般按水、火电厂担负系统工作容量的比例分配,检修备用按有关规程要求及具体情况而定;D负荷备用一般由迳流水电承担,事故备用一般按水、火电厂担负系统工作容量的比例分配,检修备用按有关规程要求及具体情况而定。(分数:1.00)A.B.C.D.7.电源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寻求一个技术经济合理的电源规划建设方案,以下( )不是电源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A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5、B确定发电设备总容量、电源布局、电源结构;C确定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D电源建设方案优化和提出电源建设项日表。(分数:1.00)A.B.C.D.8.我国国家电压等级标准是( )。A3,6,10,35,(63),110,220,330,500,750kV;B3.45,6.9,11.5,40.25,(72.45),126.5,253,363,550,825kV;C3.15,6.3,10.5,37,(66),115,230,345,525,787.5kV;D2.85,5.7,9.5,33.25,(60),104.5,209,313.5,475,712.5kV。(分数:1.00)A.B.C.D.9.

    6、我国目前电网设计仍采用常规方法(即按方案形成和方案检验两个阶段),用方案检验阶段潮流计算的结果来观察分析各方案是否能满足送电能力时,以下( )是不合理的。A在事故运行方式下,各线路一般应接近线路的经济输电容量;B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各主变压器(包括联络变压器)的潮流应小于额定容量;C在 N-1(包括计划检修)的事故运行方式下,输电线路不应超过持续允许的发热容量;D在 N-1(包括计划检修)的事故运行方式下,主变压器应没有过负荷现象。(分数:1.00)A.B.C.D.10.关于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以下( )说法是不够合理的。A选择新增断路器的额定断流容量;B提出今后发展新型断路器的额定断流

    7、容量;C研究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D对现有大量断路器的额定断流容量不够时,首先应考虑更换新的断路器。(分数:1.00)A.B.C.D.11.下面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原则中,( )是不对的。A应满足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电压水平的需要;B无功分层分区的原则与电网分层分区的原则相同;C应使无功就地分层分区基本平衡,达到经济的效果;D应使远方电厂(站)发电机的无功电源得到充分利用。(分数:1.00)A.B.C.D.12.电力系统设置无功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负荷集中地区电压稳定和正常供电。无功备用安排的原则,以下( )是不合理的。A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回输电线路;B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台(组)最

    8、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或该地区最大一台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失磁);C在正常检修方式下,发生 A 项(或 B 项)事故,允许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切负荷、切并联电抗器等);D在正常检修方式下,发生 A 项(或 B 项)事故,不应采取措施。(分数:1.00)A.B.C.D.13.330kV、500kV 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是( )。A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 B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 10%;C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 5%; D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 15%。(分数:1.00)A.B.C.D.14.发电厂和 500kV 变电所 220kV 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是( )。A为系统额

    9、定电压的 0%; B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0+10%;C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D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分数:1.00)A.B.C.D.15.330kV、500kV 超高压线路充电功率补偿原则,下面( )说法不够妥当。A应按无功就地分层平衡的基本要求配置高、低压并联电抗器进行补偿;B充电功率是无功电源之一,原则上应该利用;C高、低压并联电抗器的总容量不宜低于线路充电功率的 90%;D高、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分配和安装地点应按系统的条件和各自的特点经全面论证研究后决定。(分数:1.00)A.B.C.D.16.升、降压变压器调压方式及调压范围选择要求,以下( )是不完全正确的。A应满足发电厂母

    10、线电压质量的要求; B应满足变电所母线电压质量的要求;C应满足受电端用户电压质量的要求; D应满足电力发展五年规划要求。(分数:1.00)A.B.C.D.17.330、500kV 级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的额定电压最好以下面( )原则来选择。A按 1.15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B按 1.10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C按 1.05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D按系统无功功率分层(电压)平衡要求经计算论证后确定。 ,(分数:1.00)A.B.C.D.18.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的额定电压宜按( )来选择。A按 1.00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 B按 1.05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C按 1.10

    11、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 D按 1.15 倍系统额定电压选择。(分数:1.00)A.B.C.D.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应包括容性和感性两种,那么以下一般不作于无功补偿设备用的是( )。A变压器; B并联电容器;C并联电抗器; D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数:1.00)A.B.C.D.20.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是( )。A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功率和额定进相无功功率;B输电线路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C无功补偿设备容性和感性无功容量;D发电机实际可调无功功率、输电线路充电功率、无功补偿设备等全部容性无功容量。(分数:1.00)A.B.C.D.21.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容量指的是( )。A无功补偿设备

    12、的全部并联电容器容量;B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低压并联电抗器容量;C无功补偿设备的全部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容量;D无功补偿设备的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全部容量。(分数:1.00)A.B.C.D.22.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下列( )不是。A正常方式,单一故障,不采取稳定措施,必须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B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小负荷损失;C正常方式,较严重故障,允许采取稳定措施,应能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D因多重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稳定破坏时,为防止系统崩溃,必须采取措施并尽量减少负荷用电。(分数:1.00)A.B.C.D.

    13、23.以下( )不是电力系统静态稳定计算分析的目的。A确定电力系统稳定性;B确定输电线的输送功率极限;C核算振荡电流水平;D校验在给定运行方式下实际的静稳定储备。(分数:1.00)A.B.C.D.24.下面四项中不能作为暂态稳定的判据是( )。A作同步的增幅振荡; B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同期不失步;C作同步的衰减振荡; D系统中枢点电压逐渐恢复。(分数:1.00)A.B.C.D.25.对具有串联电容器装置补偿输电线路采用强行补偿措施可以提高暂态稳定水平,具体的做法是( )。A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部分并联电容器;B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部分串联电容器;C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全部电容器;D串

    14、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短接全部电容器。(分数:1.00)A.B.C.D.26.为避免电力系统内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系统失步可采用切发电机和切负荷,具体来说一般应该采用以下( )措施。A在功率多余地区切除部分发电机,在功率不足地区不切除部分负荷;B在功率多余地区不切除发电机,在功率不足地区切除部分负荷;C在功率多余地区切除部分发电机,在功率不足地区切除部分负荷;D在功率多余地区投入部分发电机,在功率不足地区不切除部分负荷。(分数:1.00)A.B.C.D.27.以下用系统额定电压(%值)表示的允许电压偏移值,属于逆调压方式的是( )。A最大负荷时+10%、最小负荷时+5%;B最大负荷时+5%、最小负

    15、荷时 0%;C最大负荷时+2.5%、最小负荷时+2.5%;D最大负荷时+2.5%,最小负荷时十 7.5%。(分数:1.00)A.B.C.D.28.下面( )运行工况为发电机的进相运行方式。A发出有功功率、发出无功功率; B发出有功功率、吸收无功功率;C不发出有功功率、吸收无功功率; D不发出有功功率、发出无功功率。(分数:1.00)A.B.C.D.29.下列关于电力系统产生工频过电压的原因,错误的是( )。A雷电; B长线电容效应; C不对称接地故障;D甩负荷。(分数:1.00)A.B.C.D.30.( )情况下发电厂单机运行时要验算(核算)自励磁过电压。A带长线路; B带轻载长线路;C带重载

    16、长线路; D带空载长线路。(分数:1.00)A.B.C.D.31.变电所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当其中一台事故停运后,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保证该变电所全部负荷(%值)的( )。A80%; B70%; C60%;D50%。(分数:1.00)A.B.C.D.32.直流输电技术有很多优点,目前我国已开始积极推广使用。以下关于直流输电主要优点中( )是不对的。A直流线路造价低;B换流站造价较便宜;C没有系统稳定问题,功率调节快速、运行可靠;D可限制短路电流。(分数:1.00)A.B.C.D.33.架空线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电容量符合经济电流密度要求,铝导线在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5000h 以上的经

    17、济电流密度应选( )。A1.65A/mm 2; B1.15A/mm 2; C0.90A/mm 2; D3.00A/mm 2。(分数:1.00)A.B.C.D.34.以下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比较主要原则之一,其中( )是不对的。A符合我国能源和电力建设的方针政策;B方案技术上可行,具有可比性;C一般宜考虑时间因素;D不计算电能损失费。(分数:1.00)A.B.C.D.35.选择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的原则是( )。A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 10%左右;B不小于系统一台最大的单机容量;C应小于系统一台最大的单机容量;D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 10%左右,但不小于系统一台最大的单机容量。(分数:1.00

    18、)A.B.C.D.36.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电源建设方案论证;B确定输电方式;C选择电网电压等级;D确定变电所布局和规模、确定电网结构。(分数:1.00)A.B.C.D.37.下面表示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组成中,不对的是( )。A装机容量=系统中各类发电厂发电机额定容量的总和;B装机容量=必须容量+工作容量+重复容量+受阻容量;C装机容量=必须容量+重复容量+受阻容量;D装机容量=工作容量+备用容量+重复容量+受阻容量。(分数:1.00)A.B.C.D.二、多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38.我国目前对电力发展规划划分为三个设计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

    19、.00)A.五年规划,中期规划(515 年),长期规划(15 年以上);B.五年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C.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十五年规划;D.近期规划,中期规划,长远规划。39.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推荐的方案,应满足的要求是( )。(分数:2.00)A.充裕性;B.经济性;C.可靠性;D.灵活性。40.电力负荷按物理性能分类是( )。(分数:2.00)A.有功负荷;B.机械负荷;C.电炉负荷;D.无功负荷。41.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可分为( )。(分数:2.00)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四级负荷。42.电力平衡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规划期电力需求

    20、预测的需要,主要确定以下( )的内容。(分数:2.00)A.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发电设备总容量;B.确定规划期内逐年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和退役机组容量;C.确定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在水、火电厂之间的合理分配;D.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受阻容量。43.确定电力系统电源布局和电源结构的主要原则是( )。(分数:2.00)A.能保证发电能源的稳定供应、能源流向合理,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B.发电装机容量和水电电量得到充分利用,满足系统负荷要求;C.保护生态,节约能源,减少污染;D.规划地区有电厂建设条件。44.核电站具有燃料运输量小、减轻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压力的优势,但用水量大和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其站址

    21、选择要尽量做到的是( )。(分数:2.00)A.要靠近电力负荷中心;B.宜选在人口密度较高地区、离城镇的距离应近一些;C.要靠近大江、大河或沿海;D.工程地质、地震和防洪等应符合国家要求。45.核电站可布局在以下( )地区。(分数:2.00)A.发电能源资源缺乏地区;B.交通运输紧张地区;C.距城镇较近和人口密集地区;D.经济比较发达和电力负荷中心地区。46.根据煤炭资源、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和电厂厂址等条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目前我国燃煤电厂建设的类型有( )。(分数:2.00)A.坑口电厂;B.路口电厂和港口电厂;C.公用电厂;D.负荷中心电厂。47.电源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22、)。(分数:2.00)A.充足性;B.可靠性;C.灵活性;D.选择性。48.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内容是( )。(分数:2.00)A.确定变电所布局和电网结构;B.研究电源建设优化方案;C.确定输电方式;D.选择电网电压。49.规划的目标电网网架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 )。(分数:2.00)A.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B.网络结构简单,适应大电厂接入,贯彻分层分区原则,避免网内环流;C.远近结合,统筹考虑,重视送端和受端电网规划;D.满足发电机无功平衡要求。50.我国现有主电网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置是( )。(分数:2.00)A.110kV/220kV/

    23、500kV;B.110kV/330kV/500kV;C.110kV/330kV/750kV;D.110kV/220kV/750kV。51.我国 220kV 及以下电网电压等级配置有( )系列。(分数:2.00)A.10kV/63kV/220kV;B.10(6)kV/35kV/110kV/220kV;C.35kV/110kV/220kV;D.35kV/63kV/220kV。52.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系统发展要求;B.应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保持系统稳定运行,其他元件不超过

    24、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偏差在允许范围内;C.满足分层和分区原则;D.减少系统短路电流。53.500kV 电网由于长线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和甩负荷原因可能引起工频过电压超过允许水平,降低工频过电压的主要措施包括( )。(分数:2.00)A.在线路两端设置低压并联电抗器;B.在线路上设置高压并联电抗器;C.降低发电机运行电压;D.线路采用良导体地线。54.额定功率因数直接影响发电机无功功率,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在电力系统中地位作用,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采用下列( )的参考值。(分数:2.00)A.直接接入 330500kV 电网:送端的发电机一般选择不低于 0.90,受端的发电机可在 0.850.

    25、90 中选择;B.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的发电机可选择 0.85;C.交、直流混合送电系统的发电机可在 0.850.90 中选择;D.其他发电机可按高于 0.800.85 以上来选择。55.水轮发电机在作调相运行时也是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之一,下面关于对水轮发电机的调相问题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远离负荷中心的水轮发电机也应考虑调相运行;B.应配备有作调相运行的专门设施;C.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有必要时,水轮发电机可考虑调相运行;D.水轮发电机调相运行时只发出无功功率,不发有功功率,也不消耗有功功率。56.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原则是( )。(分数:2.00)A.一般选用无

    26、励磁调压型;B.一般应选用有载调压型;C.经计算电压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的可考虑选用有载调压型;D.当采用无功补偿等措施无效果或不经济时,可选用有载调压型。三、案例题(总题数:19,分数:55.00)某省在进行电力发展“十五”规划中,经调查收集到国民经济历史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 GDP、1990 年价格)如下:1990 年为 260 亿元;19901995 年平均增长率为 8.5%;2000 年为 600 亿元;2001 年比 2000 年增长 9.0%;20002003 年平均增长率为 9.5%。(分数:4.00)(1).1995 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 )。A391 亿元; B370 亿元;

    27、 C420 亿元; D450 亿元。(分数:1.00)A.B.C.D.(2).2001 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 )。A674 亿元; B654 亿元; C634 亿元; D614 亿元。(分数:1.00)A.B.C.D.(3).2003 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 )。A828 亿元; B808 亿元; C768 亿元; D788 亿元。(分数:1.00)A.B.C.D.(4).1995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是( )。A8.9%; B8.5%; C9.5%;D8.0%。(分数:1.00)A.B.C.D.为了编制“十一五”期电力发展规划,某电力公司提供的“八五”、“九五”期和“十五”期前

    28、三年该省电力系统资料如下,请分析计算有关数据。1990 年全社会用电量(注:以发电量表示,以下同)为 91 亿 kWh,最高发电负荷为 1400MW;1995 年全社会用电量为 160 亿 kWh,年最高发电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6400h;19952000 年平均增长率电量为 9.5%,电力为 10%;20002003 年平均增长率电量为 11.5%,电力为 12.0%。(分数:4.00)(1).1990 年最高发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是( )。A6500h; B6000h; C5500h; D7000h。(分数:1.00)A.B.C.D.(2).1995 年最高发电负荷是( )。A2300MW; B

    29、2400MW; C2500MW; D2600MW。(分数:1.00)A.B.C.D.(3).2000 年全社会用电量和最高发电负荷是( )。A270 亿 kWh 和 4320MW; B260 亿 kWh 和 4160MW;C245 亿 kWh 和 3920MW; D252 亿 kWh 和 4026MW。(分数:1.00)A.B.C.D.(4).2003 年最高发电负荷利用率 是( )。A0.70; B0.80; C0.65; D0.60。(分数:1.00)A.B.C.D.已知某统调电力系统 2000 年全社会用电量为 500 亿 kWh,2010 年前电量平均增长率取 7.2%,国内生产总值平

    30、均增长率取 8%,电力弹性系数取 0.9。(分数:2.00)(1).按电量平均增长率预测 2010 年全社会用电量是( )。A1002 亿 kWh; B1050 亿 kWh;C1100 亿 kWh; D952 亿 kWh。(分数:1.00)A.B.C.D.(2).按电力弹性系数法预测 2010 年全社会用电量是( )。A952 亿 kWh; B1100 亿 kWh;C1002 亿 kWh; D1050 亿 kWh。(分数:1.00)A.B.C.D.某电力系统 2010 年丰水期最高发电负荷 20000MW,届时系统实际装机容量水电 15000MW、火电 10000MW、最大单机容量 1000M

    31、W,负荷备用率取 3%、事故备用率 10%,经过电力平衡计算其工作容量由水电承担13000MW、火电承担 7000MW。(分数:4.00)(1).你认为负荷备用应该是( )。A600MW; B450MW; C750MW; D300MW。(分数:1.00)A.B.C.D.(2).事故备用容量( )是正确的。A1500MW; B2000MW; C1000MW; D2500MW。(分数:1.00)A.B.C.D.(3).火电厂所承担的负荷备用容量一般应该选( )。A0MW; B600MW; C450MW; D300MW。(分数:1.00)A.B.C.D.(4).水电站承担的事故备用容量是( )。A1

    32、200MW; B1300MW; C800MW; D700MW。(分数:1.00)A.B.C.D.某地区电力系统远景规划预测的最高发电负荷为 15000MW,负荷备用率取 2%、事故备用率取 10%、计划检修按 8%,在扣除 200MW 受阻装机容量后,经电力平衡初步计算为供需平衡,可满足用电要求。(分数:3.00)(1).本系统总备用容量是( )。A1200MW; B1500MW; C3000MW; D300MW。(分数:1.00)A.B.C.D.(2).该系统需要装机容量是( )。A1620MW; B16500MW; C15300MW; D18000MW。(分数:1.00)A.B.C.D.(

    33、3).本系统实际规划总装机容量是( )。A16400MW; B18200MW; C16700MW; D15500MW。(分数:1.00)A.B.C.D.某电力系统为纯燃煤火电运行系统,无水电等其他电源,电源装机总容量(注:无受阻容量)是系统最高发电负荷的 1.3 倍。另外,发电机组最低(最小)技术功率为 50%,电力负荷日最小负荷率全年都不小于70%。(分数:2.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力电量平衡可得到保证;B电力平衡可得到保证,电量得不到保证;C电力平衡得不到保证,电量可得到保证;D电力电量平衡均得不到保证。(分数:1.00)A.B.C.D.(2).关于调峰问题,下面说法不

    34、正确的是( )。A能适应负荷变动的需要和满足调峰要求;B不能适应负荷变动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调峰要求;C火电调峰幅度大于负荷变动范围,不存在调峰困难问题;D汽轮发电机组调节性能既可以担任基荷和腰荷,也可以担任峰荷。(分数:1.00)A.B.C.D.某大区电力系统按发电能源种类分电源有水电(包括抽水蓄能电站)、火电(包括煤电、天然气和油电厂)及核电站,暂无其他新能源发电的电厂(如风力、太阳能等),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分数:2.00)(1).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下面( )说法是不合理的。A担任基本负荷; B担任调峰负荷;C吸收低谷电量(也叫填谷); D担任系统短时备用。(分数:1.

    35、00)A.B.C.D.(2).关于各类电厂分工(即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位置)原则,不正确的是( )。A峰荷:由具有调节水库的水电站、火电厂中的调峰机组和燃气轮机等电厂承担;B腰荷:由腰荷火电厂、引水道较长且调节池较小的水电站、抽汽供热机组的凝汽发电部分等承担;C基荷:由基荷火电厂、核电站、热电厂(供热强制出力)、径流水电站和水电站(为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放水发出)的强制出力,以及抽水蓄能电站等承担;D填谷负荷:由抽水蓄能电站承担。(分数:1.00)A.B.C.D.某煤电联营坑口火力发电厂,采用交流 500kV 电压等级、二回出线将电厂电力送到受端负荷中心变电所,送电线路长度(1)250km,每公

    36、里电容(C)0.0126336F,为限制工频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要在每条 500kV 线路受端侧装设 150Mvar 高压并联电抗器。请分析和计算以下问题。(分数:4.00)(1).按电网最高工作电压计算,线路每公里充电功率(Qc)是( )。A1.20Mvar; B1.10Mvar; C1.00Mvar; D0.90Mvar。(分数:1.00)A.B.C.D.(2).电厂二回 500kV 出线线路总充电功率(Q c )是( )。A500Mvar; B600Mvar; C700Mvar; D400Mvar。(分数:1.00)A.B.C.D.(3).一般情况下采用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容量(Q 1 )为(

    37、 )来补偿线路充电功率,才能符合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要求。A420Mvar; B600Mvar; C540Mvar; D480Mvar。(分数:1.00)A.B.C.D.(4).受端 500kV 变电所装设的低压并联电抗器容量(QLE)是( )。A360Mvar; B300Mvar; C180Mvar; D240Mvar。(分数:1.00)A.B.C.D.某大型发电厂采用 500kV 电压等级,并经两回输电线路(线路主要数据:2350km,LGJ-4400mm 2,每公里电抗为 0.28)向较强的受端电力系统送电,为了缩短输电线路的电气距离,以提高线路的输电能

    38、力和电力系统稳定性,根据规划论证决定在该输电工程中采用串联电容器补偿技术。(分数:3.00)(1).对发电厂至受端电力系统之间输电线路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原则或基本条件)是( )。A今后要“”进中间变电所; B今后要“”进中间开关所;C今后要“”进换流站; D今后不再“”进中间变电所。(分数:1.00)A.B.C.D.(2).过多(或过高)的串联电容补偿会引起发电机空载时自励磁现象,在某种运行方式下还将产生次同步谐振。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般宜选用串联电容器补偿度不宜大于( )。A50%; B60%; C90%;D70%。(分数:1.00)A.B.C.D.(3).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影

    39、响,当串联电容器补偿度取 50%时,串联电容器装置总容抗(X c)是( )。A98; B49; C55; D65。(分数:1.00)A.B.C.D.已知某 500kV 受端地区系统,由于电源不足需要从外区经较长的 500kV 线路输入有功功率约 1000MW,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分数:3.00)(1).受端系统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原则,以下( )是不对的。A应按输入有功功率由 500kV 电网配置无功补偿设备;B应按输入有功功率在受端系统相应配置无功补偿设备;C应按输入有功功率的 40%在受端系统相应配置无功补偿设备;D应按输入有功功率的 50%在受端系统相应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分数:1.00)

    40、A.B.C.D.(2).受端系统如果按输入有功功率相应配置的无功补偿设备,其安装地点应选择以下( )方案。A安装在 500kV 变电所高压侧;B安装在 500kV 变电所 220kV 侧;C安装在受端系统某个 220kV 变电所;D分别安装在由其受端系统供电的 220kV 及以下变电所中。(分数:1.00)A.B.C.D.(3).受端系统应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总容量,下面( )不符合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要求。A600Mvar; B450Mvar; C400Mvar; D500Mvar。(分数:1.00)A.B.C.D.某 500kV 输电线路根据电气计算分析:50

    41、0kV 断路器变电所侧和线路侧的工频过电压倍数为最高相电压的1.3 倍和 1.4 倍以下,但潜供电流大于 12A 以上,不能满足快速单相重合闸要求,需要考虑装设 500kV 高压并联电抗器。(分数:2.00)(1).在下列( )情况时不应该考虑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A线路断路器变电所侧和线路侧的工频过电压分别超过电网最高相电压的 1.3 倍和 1.4 倍时,需要采用快速单相重合闸保持系统稳定时;B发电厂和电网因无功平衡需要,而又不便装设低压并联电抗器时;C防止发电机自励磁和系统同期并列操作需要时;D限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需要时。(分数:1.00)A.B.C.D.(2).采用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措施可

    42、以降低本 500kV 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水平,以实现快速单相重合闸保持系统稳定,下面对高压并联电抗器( )说法是正确的。A应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B应装设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并联电抗器;C应装设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高压并联电抗器;D应装设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并能补偿线路相间分布电容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分数:1.00)A.B.C.D.已知某发电厂 220kV 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压变动范围为(225.5237.6)kV,在事故运行方式下最低运行电压为 214.5kV。(分数:2.00)(1).问该电厂 220kV 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到事故运行方式下,如用系统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的允许电压偏移(偏

    43、差)范围(或幅度)是( )。A0%+10%; B-5%0%;C-5%+10%; D-5%+15%。(分数:1.00)A.B.C.D.(2).本电厂 220kV 母线在事故运行方式到正常运行方式时实际电压偏差范围是( )。A-2.5%+8.0%; B+2.5%+8.0%;C-2.5%+2.5%; D0%+8.0%。(分数:1.00)A.B.C.D.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的根本办法是合理加强电网结构,以及采用合适的提高系统稳定的措施。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根据系统的不同特点,对电网结构建设提出要求,并采用合理的稳定措施以达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131

    44、-19 84 试行)的要求。(分数:3.00)(1).合理的电网结构不应满足以下( )基本要求。A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B有较大的抗扰动能力;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不致使其他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C多重故障下不采用措施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D满足分层和分区的原则;能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分数:1.00)A.B.C.D.(2).以下控制系统短路电流的措施中,( )是不对的。A将电网解环运行;B增大系统的零序阻抗;加大变压器的阻抗;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C采用直流输电或直流联网;D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分数:1.00)A.B.C.D.(3).下面

    45、不是用来提高静态稳定的措施有( )。A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B采用紧凑型输电线路;C同步发电机采用强力式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在输电线路受端及中间变电所装设调相机,采用可控电抗器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D减少电厂发电机开机台数。(分数:1.00)A.B.C.D.无功容性补偿容量不足将不能满足无功负荷的需要,使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处于低电压的平衡状态下运行,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电压水平低,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分数:2.00)(1).无功电源不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电力系统频率降低; B设备功率不足,电力系统损耗增加;C电气设备损坏; D电力系统稳定

    46、度降低。(分数:1.00)A.B.C.D.(2).无功容性补偿容量不足会使电力系统稳定度降低,主要原因不对的( )。A迫使发电机无功功率加大(一般距负荷中心较远的发电机);B使送电线路受端系统运行电压被迫降低;C如送电线路再发生故障时,受端系统因无功电源不足会使运行电压进一步降低,如果电压低到额定电压的 70%以下,就可能引起电压崩溃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D并联电抗器因运行电压水平低其消耗的无功功率增加。(分数:1.00)A.B.C.D.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感性)和无功电源(容性),在电力负荷高峰和低谷运行时都应采用分层(电压)和分区(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满足无功负荷的需要,保持系

    47、统运行电压水平。(分数:2.00)(1).下列( )不是电力系统无功负荷。A异步电动机及变压器和串、并联电抗器无功损耗;B高压直流输电换流装置无功消耗;C输电线路无功损耗;D电阻性用电设备。(分数:1.00)A.B.C.D.(2).变电所在确定无功容性补偿装置总容量时,原则上不考虑的是( )。A变压器励磁“固定”空载无功损耗;B变压器绕组可变有载无功损耗;C变压器绕组电阻中的无功损耗;D与变电所连接的电网线路部分的无功损耗。(分数:1.00)A.B.C.D.已知某电厂发电机经 220kV 输电线路接于受端无限大系统母线,已归算到基准值的标么值参数如下(见图16-1):发电机输入系统的功率可按以

    48、下公式计算(分数:4.00)(1).系统的综合电抗标么值(X)是( )。A0.982; B1.120; C1.364; D1.486。(分数:1.00)A.B.C.D.(2).发电机电动势(E)是( )。A1.9725; B1.8000; C1.7000; D1-6000。(分数:1.00)A.B.C.D.(3).静稳定理想功率极限(PM)计算时 取( )。A80; B90; C85; D75。(分数:1.00)A.B.C.D.(4).静稳定理想功率极限(PM)标么值为( )。A1.500; B1.400; C1.327; D1.200。(分数:1.00)A.B.C.D.某大区电力系统 2010 年规划有关数据如下:最高供电负荷(PG):55500MW(控制月份 12 月,未计厂用电和线损)各项备用率:取最高发电负荷的(%)值负荷备用 2%事故备用 10%检修备用 8%控制月份:受阻容量(P sh)100MW空闲容量(P k)2000MW厂用电、线损率(%):7.5%经过电力平衡计算,控制月份电力供需正好平衡。(分数:3.00)(1).该电力系统 2010 年最高发电负荷(PF)是( )。A600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