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 104 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10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_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分数:4.00)A.查处并取缔B.强迫制止C.预防或者减轻D.减少2.由_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分数:4.00)A.省级以上B.市级以上C.县级以上D.乡级以上3.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
2、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_的情形除外。(分数:4.00)A.纯公益性质B.依法需要保密C.涉及民族宗教D.涉及公共利益4.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_(分数:4.00)A.环境保护行政法规B.环境保护国际公约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制定的环保规范性文件5.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下列排列正确的是_(分数:4.00)A.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
3、性政府规章C.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D.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_(分数:4.00)A.2002 年 10 月 28 日B.2003 年 6 月 5 日C.2003 年 9 月 1 日D.2003 年 10 月 1 日7.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_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故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分数:4.00)A.规划和建设项目B.开发利用项目C.科研试验项目D.开发建设项目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需要编制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_(分数:4.00)A.防止自然灾害规
4、划B.网络发展规划C.教育发展规划D.省级旅游区的总体规划9.专项规划的_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分数:4.00)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评价草案C.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书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10.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_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4.00)A.规划编制前B.规划编制过程中C.规划编制后D.规划草案
5、审批前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情形是_(分数:3.00)A.建设项目的规模发生重大变动B.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5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3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1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其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内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累计不少于_(分数:3.00)A.24 学时B.36 学时C.48 学时D.54 学时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3.00)A.任何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B.取得排污
6、许可证的,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C.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D.个体生产经营者不能申领排污许可证14.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专项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_(分数:3.00)A.环境影响报告书B.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C.环境影响登记表D.有关环境影响的说明15.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_(分数:3.00)A.单位治理责任制度B.分户承包治理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严格治理责任制度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_,在其政府
7、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有关信息。(分数:3.00)A.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B.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后C.批准建设项目专项规划后D.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17.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_(分数:3.00)A.公示制度B.公告制度C.告知制度D.宣告制度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某大型商业小区,建设时_(分数:3.00)A.不需要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B.不需要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C.应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应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_,并将评价结果报
8、告审批机关。(分数:3.00)A.跟踪评价B.二次评价C.对比评价D.后评价20.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_责令停止建设。(分数:3.00)A.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有权审批该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有权审批该项目的计划行政主管部门D.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设区的某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该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该市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做出决策前,应当先由_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
9、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分数:3.00)A.该市人民政府B.该市的上级人民政府C.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该市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进行的工作不包括_(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保护审批C.环境影响技术评估D.环境保护验收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单位申请建没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_(分数:3.00)A.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表)B.环境影响评价调查报告(表)C.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D.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24.中华人民共和国
10、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嘘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_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单位B.建设主管单位C.建设单位D.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5.以下哪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范围内_(分数:3.00)A.天津市B.广西壮族自治区C.上海市D.湖南省26.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_(分数:3.00)A.1 年B.2 年C.3 年D.5 年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_(分数:3.00)
11、A.海岸沿线的固体废物B.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C.放射性固体废物D.向海洋倾倒的固体废物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编制专项规划的机关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_(分数:3.00)A.附具最终结论B.附具修改意见C.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D.附具修订后的草案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应由_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分数:3.00)A.审批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审批该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环境
12、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没单位为_项目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需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分数:3.00)A.码头B.围填海工程C.海底隧道工程D.跨海桥梁工程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100.00)31.以下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有_(分数:5.00)A.江河源头区B.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C.江河洪水调蓄区D.防风固沙区32.下列行为中属于规划编制单位失职行为的是_(分数:5.00)A.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不附公众意见是否采纳说明的B.未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
13、影响报告=B 草案的意见的C.按规定应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而只在规划中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或说明的D.未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33.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_,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分数:5.00)A.气体B.液体C.固体D.气溶胶3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严禁在_内采矿。(分数:5.00)A.森林公园区B.风景名胜区C.自然保护区D.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35.以下关于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管理的说法,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是_(分数:5.00)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确定
14、环评机构的评价资质等级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受理评价资质的申请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定期公布评价机构名单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对评价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进行日常考核3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该法的适用范围为_(分数:5.00)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水C.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D.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37.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_的原则。(分数:5.00)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C.先污染,后治理D.综合治理38.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_,并向社会公告。(分数:5.00)A.频
15、率B.路段C.型号D.时间39.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如果法律规定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应遵循_原则。(分数:5.00)A.后法大于先法B.宪法至上C.单行法大于相关法D.相关法大于综合法40.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类体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5.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41.建设用地征用以下土地,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的是_(分数:5.00)A.基本农田B.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40 公顷的C.基本农田以外的
16、耕地 30 公顷的D.其他土地 80 公顷的4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有_(分数:5.00)A.该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B.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发生重大变化C.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 3 年内未开工建设D.该项目采用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4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包括_(分数:5.00)A.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项目B.所有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C.与核设施有关的科研实验室建设D.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核准
17、的建设项目4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组织对评价单位业务开展情况的考核。对于有以下行为的评价单位处以吊销评价证书的处罚_(分数:5.00)A.评价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评价合同B.转借评价证书C.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审查过程中质量较差的D.环境影响评价中编造数据、弄虚作假的45.根据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严格规范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把_的环境合理性作为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数:5.00)A.园区布局B.产业结构C.投资规模D.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46.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
18、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向公众公告的内容有_(分数:5.00)A.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C.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D.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事项及具体形式47.规划编制机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_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分数:5.00)A.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规划编制机关的上级机关C.规划编制机关D.监察机关4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对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
19、措施中,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5.00)A.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可以采取除尘措施B.国家禁止排污单位向大气中排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和粉尘C.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有机烃类尾气等废气的,必须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D.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49.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_(分数:5.00)A.无行政处分记录B.职业行为良好,无犯罪记录C.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本专业岗位工作D.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5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20、染防治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新、改、扩建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水泥生产项目要严格执行_(分数:5.00)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缴纳排污费制度C.“三同时”制度D.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模拟 104 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10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_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分数:4.00)A.查处并取缔B.强迫制止C.预防或者减轻 D.减少解析:解析 中华人
21、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由_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分数:4.00)A.省级以上 B.市级以上C.县级以上D.乡级以上解析:解析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没有作具体规定的,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3.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
22、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_的情形除外。(分数:4.00)A.纯公益性质B.依法需要保密 C.涉及民族宗教D.涉及公共利益解析: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4.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_(分数:4.00)A.环境保护行政法规B.环境保护国际公约C
23、.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制定的环保规范性文件 解析:解析 我国目前建立了由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组成的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5.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下列排列正确的是_(分数:4.00)A.地方性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 C.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D.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解析:解析 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环境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效力一样。6.中华人民共
24、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_(分数:4.00)A.2002 年 10 月 28 日B.2003 年 6 月 5 日C.2003 年 9 月 1 日 D.2003 年 10 月 1 日解析:解析 2002 年 10 月 28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用法律把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史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跃上新台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该法自 2003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7.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_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故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分数:4
25、.00)A.规划和建设项目 B.开发利用项目C.科研试验项目D.开发建设项目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需要编制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_(分数:4.00)A.防止自然灾害规划B.网络发展规划C.教育发展规划D.省级旅游区的总体规划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
26、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9.专项规划的_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分数:4.00)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评价草案C.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书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解析:解析 无论是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还是环境影响报告书,都要求对规范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价(估),并且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还
27、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的明确结论。10.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_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分数:4.00)A.规划编制前B.规划编制过程中 C.规划编制后D.规划草案审批前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11.根据中华人民
28、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情形是_(分数:3.00)A.建设项目的规模发生重大变动B.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5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3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1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其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内接受继
29、续教育的时间应累计不少于_(分数:3.00)A.24 学时B.36 学时C.48 学时 D.54 学时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实行继续教育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其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内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累计不少于 48 学时。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3.00)A.任何企业不得排放污染物B.取得排污许可证的,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C.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D.个体生产经营者不能申领排污许可证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 2014 年 4
30、月进行修订,于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14.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专项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_(分数:3.00)A.环境影响报告书 B.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C.环境影响登记表D.有关环境影响的说明解析: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具体包括:(1)矿产资源即设区的市级以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1、规划;(2)土地资源即设区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3)海洋资源即设区的市级以上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4)气候资源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5.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_(分数:3.00)A.单位治理责任制度 B.分户承包治理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严格治理责任制度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三十条规定。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单位治理责任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下达治理责任书,由责任单位负责组织造林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治理措施。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
32、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_,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有关信息。(分数:3.00)A.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B.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后C.批准建设项目专项规划后D.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17.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_(分数:3.00)A.公示制度B.公告制度 C.告知制度D.宣告制度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对建设
33、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某大型商业小区,建设时_(分数:3.00)A.不需要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B.不需要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C.应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应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9.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_,并将
34、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分数:3.00)A.跟踪评价 B.二次评价C.对比评价D.后评价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20.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_责令停止建设。(分数:3.00)A.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有权审批该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有权审批该项目的计划行政主管部门D.项目所在地
35、的人民政府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 5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设区的某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该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该市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做出决策前,应当先由_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
36、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分数:3.00)A.该市人民政府 B.该市的上级人民政府C.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该市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做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2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进行的工作不包括_(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保护审批 C.环境影响技术评估D.环境保护验收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
37、影响技术评估或环境保护验收等相关工作,在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等技术文件上签字,并注明其登记证号。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单位申请建没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_(分数:3.00)A.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表)B.环境影响评价调查报告(表)C.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D.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38、。2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嘘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_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单位B.建设主管单位C.建设单位 D.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25.以下哪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二氧化
39、硫污染控制区范围内_(分数:3.00)A.天津市 B.广西壮族自治区C.上海市D.湖南省解析:解析 我国在二氧化硫控制区范围内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_(分数:3.00)A.1 年B.2 年C.3 年 D.5 年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 2014 年 4 月进行修订,于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第六十六条规定,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3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
40、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_(分数:3.00)A.海岸沿线的固体废物B.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C.放射性固体废物D.向海洋倾倒的固体废物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编制专项规划的机关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_(分数:3.00)A.附具最终结论B.附具
41、修改意见C.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D.附具修订后的草案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一条规定,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应由_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分数:3.00)A.审批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审批该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
42、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 10万元以下的罚款。3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没单位为_项目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需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分数:3.00)A.码头 B.围填海工程C.海底隧道工程D.跨海桥梁工程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
43、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码头属于“海岸工程”,其他属于海洋工程。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100.00)31.以下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有_(分数:5.00)A.江河源头区 B.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C.江河洪水调蓄区 D.防风固沙区 解析:解析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这些区域的现有植被和
44、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32.下列行为中属于规划编制单位失职行为的是_(分数:5.00)A.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不附公众意见是否采纳说明的 B.未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B 草案的意见的C.按规定应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而只在规划中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或说明的 D.未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解析:解析 规划编制单位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有失职行为,一般有下列五种情况:(1)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作环境影响评价的;(2)按规定应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而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只在规划中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
45、章或说明的;(3)应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而未征求的;(4)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不附公众意见是否采纳说明的;(5)规划编制机关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提供虚假情况或资料,或者工作不负责任,导致评价结论失实的。33.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_,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分数:5.00)A.气体 B.液体C.固体D.气溶胶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3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严禁在_
46、内采矿。(分数:5.00)A.森林公园区 B.风景名胜区 C.自然保护区 D.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 解析:解析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D 项属于生态功能区的一种。35.以下关于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管理的说法,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是_(分数:5.00)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确定环评机构的评价资质等级 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受理评价资质的申请 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定期公布评价机构名单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对评价
47、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进行日常考核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评价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进行日常考核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3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该法的适用范围为_(分数:5.00)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水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 2014 年 4 月进行修订,于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第三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其中领域又分为领土、领水和领空。37.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_的原则。(分数:5.00)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先污染,后治理D.综合治理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8.城市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