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8 及答案解析(总分:1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 分,(总题数:1,分数:20.00)为发展经济,A 市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拟投资 500 万元在 A 市西北方向的城郊建设一个养牛场,规划用地 50 亩,养殖规模为存栏 2000 头。养牛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将冲洗牛舍的废水就地处理后排入 B 河(该河流无饮用功能),牛粪由附近农民拉走肥田。 已知该养牛场东南距城市中心区 C 镇居民集聚点约 1.5km。选址区主要为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植被为柳树、杨树及灌草丛,该地区
2、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降雨量充沛。 【问题】(分数:20.00)(1).根据项目选址区附近的环境特征和项目特点,判断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分数:4.00)_(2).列举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分数:4.00)_(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哪些?(分数:4.00)_(4).根据已知条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哪几个?(分数:4.00)_(5).简述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分数:4.00)_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量 1000t/d,综合处理 600t/d
3、,由垃圾分选、综合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活设施管理区等部分组成。 配套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 1 亿千瓦时。烟囱高度为 90m。垃圾综合处理:生活垃圾进厂后,依次进行大件预分选、粉碎磁选、机械分选、人工精选后,筛上物送焚烧厂焚烧,筛下物送初级堆肥,分选出的橡胶、塑料等可再生利用资源送入再生资源厂房,砖、石、瓦、砾等送填埋场。 【问题】(分数:20.00)(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分数:5.00)_(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包括哪些项目?(分数:5.00)_(3).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5.00)_(4).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什么
4、?(分数:5.00)_三、第三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省拟建设一条从 A 市到 B 市、双向 8 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 70 亿元,公路全长 230km,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路基宽 28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 2 座(其中 1 座跨 C 河大桥)和大桥 1 座,设置 3 个收费站和 5 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 511dB(A)。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 65 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天桥下游 7km 处有 D 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 市和 B 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
5、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 40%,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分数:20.00)(1).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2).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3).请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分数:4.00)_(4).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分数:4.00)_(5).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有哪些?(分数:4.00)_四、第四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 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 4
6、万平方千米,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 3 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1 处),风景名胜区 5 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 3 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 5 万人,涉及 2 个县的 9 个乡镇 21 个村。 【问题】(分数:20.00)(1).简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分
7、数:5.00)_(2).写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分数:5.00)_(3).简述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需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分数:5.00)_五、第五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 225MW 背压供热机组,SO 2 排放量 1235.6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 230MW 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 21065t/h 煤粉炉,年运行 5500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 台采暖小锅炉,减少 SO 2 排放 2638.4t/a。新建工程 1 台锅炉燃煤量 142.96t/h,煤中含硫 0.6
8、4%,煤中硫分 85%转换为 SO 2 。 新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 95%,SO 2 排放浓度 70mg/m 3 (基准氧含量为 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 NO 2 浓度不高于 400mg/m 3 (基准氧含量为 6%),并采用 SCR 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不低于 80%。基准氧含量为 6%时,1 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 377.36m 3 /s,标态干烟气量 329.28m 3 /s。 新建项目设置 1 根直径 7.5m、高 210m 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 563m。烟囱 5km 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 529m,最大值 819m。在烟囱下风向
9、 50km 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 SO 2 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 0.0365mg/m 3 ,出现距离为下风向 1112m,占标率 7.3%;NO 2 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 0.0522mg/m 3 ,占标率 10%的距离分别为 11520m 和 26550m。 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 5 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km 处的 A 村、厂址西南侧 2.5km 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 2.8km 处的 B 村、厂址东侧 3.2km 处的 C村,共监测 5 天。 厂址西南侧 2.5km 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
10、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O 2 小时浓度0.0210.047mg/m 3 ,平均值为 0.038mg/m 3 。经 AERMOD 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 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 SO 2 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 0.017mg/m 3 ,2 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 SO 2 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 0.019mg/m 3 。替代锅炉的 SO 2 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 0.018mg/m 3 。 说明:SO 2 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 0.15mg/m 3 、0.5mg/m 3 、0.7mg/m 3 ;NO 2 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 0.12mg/m 3 、0.24mg/m
11、 3 、0.24mg/m 3 。 【问题】(分数:20.00)(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分数:4.00)_(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 SO 2 排放总量和区域 SO 2 排放增减量。(分数:4.00)_(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分数:4.00)_(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 2 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 SO 2 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分数:4.00)_(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分数:4.00)_六、第六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单线铁路长 180km
12、,横穿华中山地、丘陵和冲积平原地带,其中山地 25km,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丘陵地带 79km 沿途穿越京杭大运河等大小河流 7 条。其中穿越的小城镇有 15 个,在铁路沿线两侧 500m 内有居民 14602 人,在铁路两侧 200m 内有居民 578 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铁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类别 既有工程 改建工程 铁路等级 级 级 正线数目 单线 双线 限制坡度 上行 6,下行 4 上行 6,下行 4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 800m,困难地段 400m 一般地段 1600m,困难地段 1200m 牵引种类 内燃机 内燃机,预留电化条件 牵引质量 3300
13、t 4000t 车速 80km/h 客车 120km/h,货车 80km/h 线路长度 180km 168km 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站场、机务等部分。其中线路工程主要有新建复线部分地段较原来线路缩短共 12km,期间占地 5230 亩,拆迁建筑 125125m 2 ,土石方 523m 3 。桥涵工程中原有大中桥梁 38 座,新建大中桥梁 67 座,隧道工程共 4 座长度为 2300m。 新建线路以桥梁方式跨越的江河为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铁路桥下游 400m 处有一水厂取水口,800m 处还有另一水厂取水口。 【问题】(分数:20.00)(1).本项目为改扩建项
14、目,工程中要求对环保设施“以新带老”,应该分析的重点是哪些?(分数:4.00)_(2).噪声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3).对水环境的影响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4).如何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数:4.00)_(5).本项目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分数:4.00)_七、第七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地拟建设生产能力为 1.210 7 t/a 原煤煤矿。井田面积约 66km 2 ,煤层埋深 220320m。配套建设选煤厂和全长 3.2km 的铁路专用线。井田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井田范围有大、小村庄 53 个,居民人口约
15、 17600 人。井田内总体地势平缓,切割微弱,沟谷不发育,仅有西南部的甲河和东部的乙沟两条季节性河流。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淌,井田内流程约 5km,沟谷宽缓,水流呈散流状;切割深度一般小于 2m,宽 50250m;平时无水流,丰雨季节汇集洪流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乙沟由井田东部自北向南流过井田,途中有几条小支沟汇入其中。沟谷宽而浅,一般为 20200m,平时无水流,雨季时汇集洪流,终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以该湖泊为中心的有一面积约 100km 2 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 鸟。保护区的外边界与井田有小部分区域重合。 井田浅层地下水埋深为 511m,井田范围内
16、有二级公路由东部通过,长约 5km,区内土地大部分为草原牧场,并有少量农田。井田区西边界内 200m 有一占地 0.5hm 2 的古庙,为当地百姓自建,祭祀拜佛用。项目工业场占用一定面积草地,首采区内有村庄 2 个,居民 1200 人,村内有居民饮用水井 5 处。 工程主要内容有采煤、选煤和储运等。煤矿预计开采 70 年,投产后的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8216m 3 /d,水中主要污染物是 SS(煤粉和岩粉)。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剩余部分排入乙沟。煤矸石产生量约1.295710 6 t/a,含硫率为 14%,属类一般固体废物。 开采期煤矸石堆放场设在距工业场地东北侧约 800m 的空地上,堆场西方
17、约 0.4km 有 A 村,东方约 0.6km有 B 村,东南方有 C、D、E、F、G、H 六个较大的村庄,距离分别为0.4km、0.5km、0.8km、1.0km、0.7km、1.5km,西南方约 0.7km 有村。 本区域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问题】(分数:20.00)(1).根据相关规定,分析矸石场选址的合理性,并指出对矸石场有制约作用的村庄。(分数:5.00)_(2).生态评价中主要应做的工作包括哪些?(分数:5.00)_(3).对两个自然村搬迁的环评中应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5.00)_(4).试分析该煤矿运行期的环境风险。(分数:5.00)_八、第八题(总题数:1,分
18、数:20.00)拟建项目为医院实验室,实验内容主要为检测尿样和血样。 检测尿样是将某些成分从尿液中分离出来,再用仪器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加入多种有机溶剂,样品放入烘干橱晾干,温度约 60,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样品中的有机气体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有 6个排气筒,一字排开,高 10m,相距 5m;每个排口风量 4000m 3 /h,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 100mg/m 3 ,风机放在屋顶。使用的化学试剂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化学药剂 名称 用量/(L/a) 危险性 叔丁基甲醚 600 乙酸乙酯 700 乙醚 400 异丙醇 40 丙酮 120 甲醇 100 乙腈 250 极易燃 【问题】(分数
19、:20.00)(1).对该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列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数:5.00)_(2).12m 高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 10kg/h,排放浓度标准为 120mg/m 3 ,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是否超标?请说明原因。(分数:5.00)_(3).该项目的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对该项目的固体废物处置应提出哪些要求?(分数:5.00)_(4).说明本项目排放废水应执行的标准。(分数:5.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8 答案解析(总分:1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 分,(总题数:1,分数:20.00)为发展经济,A 市拟结合当地经济
20、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拟投资 500 万元在 A 市西北方向的城郊建设一个养牛场,规划用地 50 亩,养殖规模为存栏 2000 头。养牛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将冲洗牛舍的废水就地处理后排入 B 河(该河流无饮用功能),牛粪由附近农民拉走肥田。 已知该养牛场东南距城市中心区 C 镇居民集聚点约 1.5km。选址区主要为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植被为柳树、杨树及灌草丛,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降雨量充沛。 【问题】(分数:20.00)(1).根据项目选址区附近的环境特征和项目特点,判断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选址不合理
21、。理由:项目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由于养牛场存在较为明显的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并容易滋生病原生物等,选址时应远离城市及居民集中居住区,并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列举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硫化氢、氨、粪臭素。(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对牛舍粪便、尿液和恶臭污染的治理及其综合利用;(2)冲洗牛舍废水的集中处理;(3)设置合理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西北风下风向一定距离内建议不设置对恶臭等敏感的建筑物;(4)做好卫生防疫,预防瘟疫等疫情的发生和传播。(4).根据已知条件,按
22、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哪几个?(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B 河流;(2)C 镇居民集聚点。(5).简述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该项目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1)粪便能否及时拉走;(2)粪便能否完全清运走而不致造成污染;(3)粪便运送过程是否采用密闭运送方式,杜绝沿途撒落;(4)粪便清运交通是否方便,是否经济可行。 解析 本案例第 1 问主要考查场址合理性分析。场址选择原则主要是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避开不允许建设的区域。场址选择是评价中的关键所在,场址选择合理,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就较易
23、解决,因此要根据所选场址的场地自然条件,按照国家标准逐项进行评判。考虑到养牛场的粪便、尿液和恶臭是最重要的污染源,因此在场址合理性分析时,特别要关注对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本案例第 2 问主要考查识别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因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规定了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取值时间情况下的各级别的浓度限值。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包括了二氧化硫(SO 2 )、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 10 )、氮氧化物(NO x )、二氧化氮(NO 2 )、一氧化碳(CO)、臭氧(O 3 )、铅(Ph)、苯并a芘(BaP)、氟化物(F)。要注意的是,
24、在 2012 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标准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氟化物(F),增加了颗粒物(PM 2.5 )。对于本项目的特征污染因子分析,要注意结合养牛场的主要污染物是粪便、尿液和恶臭。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量 1000t/d,综合处理 600t/d,由垃圾分选、综合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活设施管理区等部分组成。 配套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 1 亿千瓦时。烟囱高度为 90m。垃圾综合处理:生活垃圾进厂后,依次进行大件预分选、粉碎磁选、机械分选、人工精选后,筛上物送焚烧厂
25、焚烧,筛下物送初级堆肥,分选出的橡胶、塑料等可再生利用资源送入再生资源厂房,砖、石、瓦、砾等送填埋场。 【问题】(分数:20.00)(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标准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包括哪些项目?(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应包括 TSP、PM 10 、SO 2 、NO 2 、CO 等常规污染物和二恶英、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特征污染物。(3).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垃
26、圾焚烧污染物应注意的问题:(1)焚烧设备须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规定的“焚烧炉技术要求”。(2)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须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规定的“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对二恶英排放浓度应参照执行欧盟标准;必要时加装脱硝装置;安装烟气自动连续监测装置;对二恶英的辅助判别措施提出要求。(3)注意对酸碱废水、冷却水的处置措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置措施。(4)产生的污泥或浓缩液应在厂内自行焚烧处理,不得外运处置;炉渣与飞灰应分别处置,飞灰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
27、标准(GB 185982001)进行储存、处置;鼓励飞灰综合利用,但应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4).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二恶英和恶臭影响。 解析 本案例第 1 问主要考查确定污染排放标准。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应选用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烟气排放适用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氨废气排放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氯苯、HCl 废气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 本案例第 2 问主要考查环境影响现状监测项目。现状监测按
28、相关导则要求进行,同时要与项目特点紧密结合,由于项目涉及垃圾焚烧,除常规监测项目外,大气监测还应考虑二恶英、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特征污染物。 本案例第 3 问主要考查污染控制措施。当遇到废物处置的问题时,首先应当辨别废物是一般废物还是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分类通常有两种:一是按危险废物有害特性分类。按危险废物有害特性分类,可分六种: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浸出毒性及急性素性。二是按废物有害成分的分子内部结构分类。通常危险废物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有机废物中同系物或衍生物,可分成一类,原因是它们的处置方法可能相似。无机废物可以分为单质(废物主体为单质)和化合物(废物主体为化合物)两类
29、。对于属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由于其具体来源、成分均不同,不应混合在一起处理,应当分类处置。 本案例第 4 问主要考查识别环境风险评价重点。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项目,均应考虑其是否有环境风险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价。不仅只有污染型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等;此外,采掘类项目也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如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矿开采等。三、第三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省拟建设一条从 A 市到 B 市、双向 8 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 70 亿元,公路全长 230km,设
30、计行车速度 120km/h,路基宽 28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 2 座(其中 1 座跨 C 河大桥)和大桥 1 座,设置 3 个收费站和 5 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 511dB(A)。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 65 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天桥下游 7km 处有 D 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 市和 B 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 40%,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分数:20.00)(1).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
31、析: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1)江济公路穿越的隧道名称、规模、建设地点、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环境类型,占地类型;隧道周边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2)工程涉及的 2 座特大桥梁和 1 座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水中墩的数量、规模及其施工方式。(3)高填方路段的占地类型和数量,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4)边坡防护。(5)主要取土场设置和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沙石料场情况。(6)营运期永久占地及施工期临时征用土地的数量及其他基本情况等。(2).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1)
32、评价区的生态现状;(2)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3)评价区现存的环境问题。(3).请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理由:江济高速公路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 511dB(A),江济高速公路途经 65 个村庄,涉及人口众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且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为一级。(4).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的主要技术资料有:(1)工程技术资料;(2)车
33、流情况;(3)环境状况;(4)敏感点参数。(5).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桥梁运营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源地的污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如下:(1)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2)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3)在桥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运输危险品的机动车辆车身侧面需印有统一的标志;(4)限制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速度;(5)加强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运输管理;(6)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7)有货物滴漏遗撒或危险化学品的超载车辆禁止上桥;(8)公安部门、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可
34、以为危险化学品车辆指定特殊的行驶路线,使其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 解析 本案例第 1 问主要考查生态环境评价的工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应当把握如下要点:(1)工程组成完全。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2)重点工程明确。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和运营方式等。(3)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进行全过程分析。 本案例第 2 问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与调查。 本案例第 3 问主要考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 2009 年 12 月 23 日颁布,于 2010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旧导则的区别之一为:建设项目规模不再作为评价等级的判据。 本案例第 4 问主要考查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主要技术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第 8.1.3“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中规定:(1)声源资料,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主要包括声源种类、数量、空间位置、噪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