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7及答案解析(总分:1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分,(总题数:1,分数:20.00)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 1000m 3 苯罐(储量约 880t)、500m 3 (储量约 500t)苯乙烯罐、300m 3 液氨罐(储量约 180t)和 50m 3 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 500m 3 /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 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 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 B空地新
2、建650m 3 /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达标废水通过 2km排污管道排入 C河。C 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 6km。排污口上游 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 D取水口为 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之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 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 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 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 10
3、00m以上。 【问题】(分数:20.00)(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数:5.00)_(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分数:5.00)_(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 50t、100t、100t)。(分数:5.00)_(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分数:5.00)_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化工项目拟建在某城市远郊某工业区,以氯苯、三氧化硫、二氯亚砜、氨水为原料,进行磺化、酰氯化反应和胺化反应,年产对氨基苯磺酰胺 1000t。
4、项目厂区占地 40000m 2 ,建设生产车间一座、独立的原料及成品罐区(带罩棚)一个、危险品库一个、2t/h 锅炉房一座。项目排放氯化氢、氨气、氯苯等工艺废气;排放生产废水,其属酸性有机废水,并含有一些难降解毒性物质;还排放工艺废渣等固体废物。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依靠重力流经管道排入 A河。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经管道排入 A河。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噪声。 项目周围有三个村镇,分别位于拟建址西南 4km、东 5km和东北 3km。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居民区。A 河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类水体。项自所在地区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5、2012)类区。项目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主要原料和产品的理化及毒理性质如下: 氯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熔点-45.2,沸点 132.2,相对密度(水为 1)1.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为 1)3.9,闪点 2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慢性中毒: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的症状;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
6、生肾脏损害。LD 50 为 2290mg/kg(大鼠经口)。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氨水:35%水溶液,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三氧化硫: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有发烟、吸湿特性。蒸气比空气重。 体、 体和 体的熔点分别为 62、33和 17。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
7、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激烈反应。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和食用吸收到体内。20时该物质蒸发,迅速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食入有腐蚀性,反复或长期接触气溶胶,肺可能受损伤,并有牙蚀的危险。含三氧化硫的强无机酸雾是人类致癌物,不可燃。受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爆裂危险。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二氯亚砜:无色至浅黄或浅红色发烟液体,有窒息气味。加热至 140以上分解成氯气、二氧化硫和氯化硫,遇水水解成二氧化硫和盐酸,能与苯、氯仿混溶。相对密度 (分数:20.00)(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
8、哪些?(分数:5.00)_(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分数:5.00)_(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查哪些内容?(分数:5.00)_(4).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
9、大环境影响?(分数:5.00)_三、第三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省工业发展规划项目主要目的是从战略高度评价该省工业发展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工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奠定科学基础,为工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环境决策依据。评价主要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以及减缓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整体性对策措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10、目标,贯彻落实政府的发展战略,而当地工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多重机遇的叠加优势,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增强等优势,同时当地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主导地位不突出,工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煤电油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等劣势。 重点发展工业有林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机械、制糖、造纸、建材、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烟草等。 【问题】(分数:20.00)(1).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分数:5.00)_(2).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11、?(分数:5.00)_(3).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分数:5.00)_(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分数:5.00)_四、第四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水泥厂现有一条 4000t/d水泥熟料的干法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并有自备的石灰石矿山、砂页岩矿山,年产硅酸盐水泥 125万吨,现有工程环保治理设施完备,“三废”排放均符合标准。 该水泥厂拟扩大生产规模,扩建两条 4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石灰石、砂页岩(或覆盖土)、河砂、工业废渣和铁矿石五种原料配料,无烟煤掺部分高热值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作为熟料烧成燃料、掺烧适量热值高的工业废弃物,年产
12、水泥熟料 288万吨,年产 P42.5 水泥 313万吨。该水泥厂扩建的同时,将相应关停、淘汰其所在市境内的 17家企业 27条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配置不全、经济效益差的机立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累计达 251万吨。 扩建工程包括新建主生产厂区、矿山扩能改造工程和专用码头改造工程。现厂区位于丘陵地带,该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为 2.5m/s,新建主生产厂区位于现厂区内西北角空闲地块,拟新建原料、燃料堆场和预均化堆场区,主生产区,粉磨站区等三个功能区。石灰石矿山与西南砂岩矿山邻接,位于拟建厂址西北方约9km;石灰石火药库区设置于安全隐蔽的山岭北坡山谷中,现设有 2个 30t的炸药库、1 个 6万发的
13、雷管库;矿山为凹陷露天采矿场,开采出的石灰石与砂岩运至破碎站混合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廊道运至主生产厂区。扩能改造后,矿山可提供 30年的资源保证。 该扩建工程生产线废气排放总量 3.2210 6 m 3 /h,共设收尘器 77台,对窑尾和窑头废气分别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收尘,收尘后粉尘排放浓度30mg/m 3 ;其余各点废气经袋式收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标规定。预测计算表明,该项目 PM 10 、TSP 的年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距厂址 600m处,日均最大地面浓度也多在 600m以内。该扩建项目污水总量为 214.0m 3 /d,经生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要求后回用,全厂生活、生产污水实现
14、零排放。 【问题】(分数:20.00)(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分数:4.00)_(2).请分析工程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数:4.00)_(3).请给出该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包括废气、废水、噪声的监测因子、监测位置,哪些因子需连续监测等。(分数:4.00)_(4).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附 1: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682000)节选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水泥厂及现有水泥厂之扩建、改建工程。现有水泥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
15、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3.1水泥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 生产规模 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 年产水泥/万吨 2 24 4 50 600m 500m 400m 50 500m 400m 300m (分数:4.00)_(5).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分析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分数:4.00)_五、第五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地处某省西北部,路线走向由南向北,路线全长 197.61km。本项目占用各类土地1512.85hm 2 ,拆迁各类建筑物 14.3万平方米。全线共设置特大桥 11座,全长 22km,大桥
16、141座,全长39km;中桥 89座,全长 7.9km;小桥 124座,全长 3.6km,涵洞 576道。全线设置隧道 15座,全长14km。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 16处。拟设管理中心 2处、高管段 3处,管理所 12处、收费站 17处、服务区 4处。全线总投资 164.7亿元,建设期为 4年。 本项目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一处,占用部分农用土地,同时涉及部分居民拆迁问题。 【问题】(分数:20.00)(1).简述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的内容。(分数:5.00)_(2).简述施工期有哪些环境保护措施。(分数:5.00)_(3).简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提纲。(分数:5.00)_(4
17、).项目的主要环境风险有哪些?如何评价?(分数:5.00)_六、第六题(总题数:1,分数:20.00)为了截留流入某河道的沿江生活污水,某市拟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包括一套沿江污水收集系统和相应的若干污水提升泵站。拟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厂址北侧 0.8km处为某居民小区。该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规模定为 7.010 5 t/d。处理厂分两期建设,一期根据现状污水量确定为 3.010 5 t/d,二期设计规模为4.010 5 t/d。根据进水量、进水水质以及出水水质要求,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的 AO法,即强化生物除磷过程、氨氮的硝化过程,兼顾脱氮,而 SS的去除则采用高效的二沉池型。该工艺针对 A
18、O法及 A 2 O法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即消除汇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其脱氮效率,以及降低混合液回流的稀释作用,增设了回流污泥预缺氧池,使回流污泥先进入缺氧池。该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纳污水体为某大型河道,河宽 25km,水深约 41m,尾水排放口下游 3km处为某水源保护地。 【问题】(分数:20.00)(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技术路线。(分数:4.00)_(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分数:4.00)_(3).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分别是什么?(分数:4.00)_(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分数:4.00)_(5).环境影响预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分数:
19、4.00)_七、第七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选矿厂处理矿石 13000t/d,日产出尾矿 8450t,井下充填用去 4850t/d。平均仍有 3600t/d,即平均1.18810 6 t/a,需 7.410 5 m 3 /a的库容来堆存。在全部 31年的计算服务年限内需堆存 3.68310 7 t的尾矿,计库容 2.30110 7 m 3 。为彻底解决企业铜矿的尾矿出路问题,决定在某村建尾矿库。尾矿库选址区原为林地,有人工林、竹子、松树等植被。 尾矿库项目由尾矿库、尾矿输送管道、尾矿回水管道、尾矿输送泵及泵房(现有)、移动式浮船取水泵站、道路(现有)、供电网组成。尾矿坝设计采用碾压
20、混合料坝,混合料的主要原料完全取自库内。尾矿坝为碾压混合料不透水坝,坝顶标高 120m,坝高 80m,坝长 729m,顶宽 4m。采用库后放矿,依托山体向坝前排尾。 拟建尾矿库库址下游为老鸦岭水库,该水库 1959年建设,属小(2)型三类水库,水库集水面积为 0.81km 2 ,总库容 1.7910 5 m 3 ,目前浇灌农田约 350亩(1 亩=667m 2 )。 【问题】(分数:20.00)(1).项目位于水库上游,环评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分数:4.00)_(2).项目的评价时段是什么?尾矿库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数:4.00)_(3).尾矿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数:
21、4.00)_(4).尾矿库何时进行生态恢复?南方地区生态恢复适宜的植物是什么?(分数:4.00)_(5).尾矿库风险防范措施是什么?一旦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分数:4.00)_八、第八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啤酒生产线扩建项目,位于原厂区西面 100m的空地上,某国道从厂区北侧通过,距公路 500m,距火车站 26km,当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绿洲、荒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趋倾斜,当地地表水比较发达,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土壤由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风沙土、沼泽土等 13个土类组成。自然植被从南部的高山草甸、森林逐
22、步过渡到北部的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大致可分为天然森林、草原植被,人工林植被,草原化荒漠植被,沙生、盐生植被和荒漠景观 5类。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大,春季回暖慢,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项目扩建主要内容有:新建 1.010 5 t/a麦芽半塔式生产线一条,工程包括建造精选车间、浸麦车间、发芽车间、烘干车间、机修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和锅炉房等。主要的原料、燃料有:大麦、石灰、编织袋、原煤等。锅炉烟气主要排放的气体中含有 SO 2 和烟尘,原料经过加工后会遗留大量的废渣。生产过程还涉及其他设备如风机和空压机。 【问题】(分数:20.00)(1).指出本项目的废
23、水中污染物的控制指标。(分数:4.00)_(2).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步骤有哪些?(分数:4.00)_(3).本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4).本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包括哪些?(分数:4.00)_(5).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分数:4.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7答案解析(总分:1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分,(总题数:1,分数:20.00)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 1000m 3 苯罐(储量约 880t)、500m 3 (储
24、量约 500t)苯乙烯罐、300m 3 液氨罐(储量约 180t)和 50m 3 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 500m 3 /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 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 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 B空地新建650m 3 /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达标废水通过 2km排污管道排入 C河。C 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 6km。排污口上游 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
25、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 D取水口为 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之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 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 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 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 1000m以上。 【问题】(分数:20.00)(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A 空地新建的危险废物中转站布局不合理,与厂界西面的村庄间隔不到 800m。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选址要求,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26、以外。(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大气特征污染因子:苯、苯乙烯、氨、硫化氢、恶臭。 水环境特征污染因子:苯系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 50t、100t、100t)。(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重大危险源:1000m 3 苯罐、500m 3 苯乙烯罐、300m 3 氨罐。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700m 处村庄,其他方位村庄,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分数:
27、5.00)_正确答案:()解析:排水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应布设 5个,具体位置:(1)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取水口;(2)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3)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处;(4)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处;(5)排污口上游 500m。 解析 本案例第 1问主要考查分析项目选址合理性。西厂界距离厂外村庄间距 700m,危险废物中转场距离西厂界距离不足 100m,故与村庄间距不足 800m,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第6.1.3条规定,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以外,地表水域 150m以外。故该项目厂内布局不合理。 本案例第 2问主要考查识别项目特征污染因子。要结合行
28、业特点,参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 本案例第 3问主要考查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保护。重大危险源的判别不难,大于等于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为工作重点。 本案例第 4问主要考查环境影响监测断面的布置。地表水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原则为:(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
29、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4)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5)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化工项目拟建在某城市远郊某工业区,以氯苯、三氧化硫、二氯亚砜、氨水为原料,进行磺化、酰氯化反应和胺化反应,年产对氨基苯磺酰胺 1000t。项目厂区占地 40000m 2 ,建设生产车间一座、独立的原料及成品罐区(带罩棚)一个、危险品库一个、2t/h 锅炉房一座。项目排放氯化氢、氨气、氯苯等工艺废气;排放生产废水,其属酸性有机废水,并含有一些难降解毒性物质;还排放工艺废渣等固体
30、废物。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依靠重力流经管道排入 A河。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经管道排入 A河。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噪声。 项目周围有三个村镇,分别位于拟建址西南 4km、东 5km和东北 3km。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居民区。A 河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类水体。项自所在地区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类区。项目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主要原料和产品的理化及毒理性质如下: 氯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熔点-45.2,沸点 132.2,相对密度(水为 1)1.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为 1)3.9,闪点 2
31、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慢性中毒: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的症状;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LD 50 为 2290mg/kg(大鼠经口)。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氨水:35%水溶液,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吸入后对鼻
32、、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三氧化硫: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有发烟、吸湿特性。蒸气比空气重。 体、 体和 体的熔点分别为 62、33和 17。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激烈反应。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和食用吸收到体内。20时该物质蒸发,迅速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食入有腐蚀性,反复或长期接触气溶胶,
33、肺可能受损伤,并有牙蚀的危险。含三氧化硫的强无机酸雾是人类致癌物,不可燃。受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爆裂危险。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二氯亚砜:无色至浅黄或浅红色发烟液体,有窒息气味。加热至 140以上分解成氯气、二氧化硫和氯化硫,遇水水解成二氧化硫和盐酸,能与苯、氯仿混溶。相对密度 (分数:20.00)(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项目运行期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有:锅炉烟气和工艺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恶臭物质(氨、氯苯等)排放造成的异味影响,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声环境的影响,对土壤和地
34、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风险。(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常规因子和项目特征因子。常规因子包括 TSP(或 PM 10 )、SO 2 、NO 2 、CO,项目特征因子包括氯化氢、氨气、氯苯。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应选用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烟气排放适用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氨废气排放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氯苯、HCl 废气排放应
35、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查哪些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氯苯、氨水、盐酸、三氧化硫、二氯亚砜和对氨基苯磺酰胺等,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项目厂区可分为储罐区、库房区和生产车间三个包含危险物质的功能单元。项目的事故风险主要是氯苯、氨水、二氯亚砜泄漏以及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引起的上述物质大
36、量挥发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风险,以及前述的危险物质大量进入水环境的环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包括:(1)明确各环境保护目标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方位;(2)项目选址选线是否位于江河湖海沿岸,环境风险是否涉及临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按环境风险涉及的范围进行排查,明确保护级别;(3)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按 5km排查,查明人口分布,核对厂址合理性论证是否充分。(4).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大环境影响?(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处理前含有酸、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三类污染物,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来划分,属于水质复杂的水。在发生火灾等事故状态下,消防废水也会含有酸、氯苯等有机物,而且浓度很高。因此应该确保项目污水装置的处理能力、保障调节池的容量,设置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