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3及答案解析(总分:16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分,(总题数:1,分数:20.00)某地拟建一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拟选场址有如下 3处(见下表),并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焚烧炉日处理垃圾约 200t。 备选场地基本情况 场址条件 场址一 场址二 场址三 地质条件 山谷型填埋场 利于废弃矿井塌陷区 填埋场 山谷型填埋场 距离敏感点距离 距离下风向村庄 1km 距离下风向村庄 6km 周边 5km范围内没有 村庄 交通运输便利性 需新修 5km道路 需新修 3km道路 需新修 7km道路
2、距离水库距离 在规划水库淹没区 之外 在规划水库保护区 之外 不涉及对水库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最高水位距离大于1m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最高水位距离大于1m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最高水位距离约0.95m 洪水位条件 选址标高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上 选址标高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上 选址标高重现期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下,但有可靠的防洪设施 【问题】(分数:20.00)(1).请确定哪个场址更为合理,指出未确定其他场址的原因。(分数:5.00)_(2).指出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分数:5.00)_(3).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多少?
3、(分数:5.00)_(4).哪些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分数:5.00)_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 500kV输变电工程由 500kV变电所及 500kV同塔双回、 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 2km91.3km。其中,500kV 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 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 2km37.5km;另一部分由 W甲、乙线双“”入 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 2km53.8km。线路跨越 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 760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 9.14hm 2 ,临时占地 155.62hm 2 ;变
4、电所永久占地 9.93hm 2 ,临时占地 2.7hm 2 。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分数:20.00)(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分数:4.00)_(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分数:4.00)_(3).本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分数:4.00)_(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分数:4.00)_(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分数:4.00)_三、第三题(总题数:1,分数
5、:20.00)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包括 1条干线、1 条支干线和 3条支线,全长 2000km,设计输送压力 10MPa,管径采用864mm。该项目主要内容及规模:新建气体快速截断、在线分析、分离、计量、增压、越站旁通系统,清管器发送、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系统,紧急截断和放空系统及站场辅助配套系统。设计天然气处理能力为12010 8 m 3 /a。 管道沿线设立 27座工艺站场。全线共设截断阀室 110座,其中干线设阀室 50座,支干线设阀室 30座,支线设阀室 30座。管道外防腐层全线采用环氧粉末聚乙烯复合结构(三层 PE);阴极保护采用以强制电流阴极保护为主,以牺牲阳极保护为辅的阴极保护方法。附
6、属工程包括通信和自控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等。站场建设包括新建生活污水化粪池、沉淀池、生产污水收集系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问题】(分数:20.01)(1).该建设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有哪些?(分数:6.67)_(2).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何?(分数:6.67)_(3).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状况,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分数:6.67)_四、第四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山区河流流域总面积 25900km 2 ,干流长度 383km,天然落差 249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 158m 3 /s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 146km处已经有一
7、蓄水 5.4亿立方米的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 5.1亿人,涉及两个县的 14个乡,国内总产值 1.7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 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 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在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 5级”方案。 【问题】(分数:20.00)(1).
8、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分数:4.00)_(2).简述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容。(分数:4.00)_(3).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分数:4.00)_(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数:4.00)_(5).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分数:4.00)_五、第五题(总题数:1,分数:20.00)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 A、B 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 78km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 70亿元,属于大型工程。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营运中期交通量为每天 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 120km/h,路基宽 35m,平均路
9、基高度 2.5m,路基边坡为 1:1.2;工程土石方量约 9.110 6 m 3 ,拟设置取土场 18处、弃土场 5处;全线需征地 320hm 2 ,基本为耕地(其中旱地 260hm 2 、水浇地 35hm 2 );工程临时占地 75hm 2 (全部为旱地);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中型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 1处,收费站 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 A、B 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A、B 两市共有 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的贮灰场贮存。 评价范围有村庄 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成后可能使部
10、分村庄噪声级增高 311dB(A)。桥梁跨越 x河流(属类水体),其下游 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问题】(分数:20.00)(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分数:5.00)_(2).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基础资料有哪些?(分数:5.00)_(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分数:5.00)_(4).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运营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建议。(分数:5.00)_六、第六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化学原料药项目选址在某市化工工业区建设,该化工区
11、地处平原地区,主要规划为化工和医药工业区,属于环境功能二类区。区内污水进入一城镇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出水排往 R河道,该河道执行地表水类水体功能,属于淮河流域。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环己酮、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酯化、溴化、还原、缩合、精制等工序合成生产降血糖和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 44t/a,年工作 300d(7200h)。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生产车间一座,占地 900m 2 ,冷冻站、循环水站、处理能力 100m 3 /d污水处理站以及废水污染物治理设施等。项目供热由工业区集中供应。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环己酮、草酸二乙酯、甲苯、氯仿、盐酸、液氨、冰醋酸、锌粉等。项目排放的主
12、要废气污染物有:氨、甲苯以及 HCl等,其等标排放量如表 1所示。废水排放量 90t/d,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氨氮、甲苯等。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工艺中的釜残和废中间产物等。工业区内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区内分配给该项目的 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 20t/a和1.6t/a。 工业废气因子等标排放量计算结果 序号 名称 排放速率/(kg/h) 标准/(mg/m 3 ) 最大地面浓度 占标率/% 等标排放量/(m 3 /h) 排序 1 甲苯 18.79 0.60 9.1 3.110 7 2 2 氯化氢 0.99 0.05 8.3 2.010 7 3 3 NH 3 6.91 0.20
13、9.5 3.510 7 1 4 四氢呋 喃 0.52 0.20 0.9 2.610 6 5 5 NO 1.66 0.24 6.5 6.910 6 4 【问题】(分数:20.00)(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数:5.00)_(2).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因子?(分数:5.00)_(3).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其中 COD标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分数:5.00)_(4).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简述有机废气的
14、主要治理措施。(分数:5.00)_七、第七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水泥有限公司拟开发利用古圣砂岩矿资源,年产 872179t砂岩。项目矿界范围面积 0.44km 2 ,分为北东矿块和南西矿块。高速公路所在地段位于矿区中部,高速公路两侧边界与露采边界距离各为 50m。距厂区破碎站北侧约 100m为古圣移民住宅区,总计约 100户;距南西矿区厂界约 150m为肖冲队,住户约 15户。矿山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古圣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工程内容包括矿山开采(无爆破开采)、公路开拓运输、破碎系统和皮带运输。皮带廊道位于古圣移民住宅区东侧约 80m。设计圈定砂岩矿石资源量 2299.44
1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为 26.36年。矿山前期生产为露天矿开采,矿山最终为凹陷开采,最终形成深度为 8m和 24m的两个采坑。矿山开采为无爆破法开采,用液压挖掘机直接挖掘,台段高度 8m。从采场至破碎站运输矿石采用矿用 27t自卸汽车,并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对矿石进行破碎,带式输送机运输。 矿山年工作 280d,每天工作两班,每班 8h。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如下: 矿区及周围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 2类标准。古圣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类标准。 【问题】(分数:20
16、.00)(1).该项目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2).项目主要的环境、生态影响是什么?营运期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有哪些?(分数:5.00)_(3).进行项目环评预测时,应收集哪些资料?(分数:5.00)_(4).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内容有哪些?(分数:5.00)_八、第八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风沙治理工程,原来是一片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建设,原先的居民迁入了楼房,实现 3.08km 2 的绿化,绿化隔离地区总面积为 240km 2 。 道路、河流两侧将种上各 200m宽的绿化带,其中内侧的 2050m 将成为永久绿化带。在其外侧则
17、发展了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树木种苗等绿色产业。栽植树木的数量预计达到了 2000多万棵,达到人均 50m 2 林木绿地,希望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治沙、抑制扬尘、净化空气等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问题】(分数:20.00)(1).工程建设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哪些?(分数:5.00)_(2).简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分数:5.00)_(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分数:5.00)_(4).简述防止噪声的措施。(分数:5.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 83答案解析(总分:16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全卷共八大题,考生任选六题,每题 20分,(总题数:1,分数:20
18、.00)某地拟建一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拟选场址有如下 3处(见下表),并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焚烧炉日处理垃圾约 200t。 备选场地基本情况 场址条件 场址一 场址二 场址三 地质条件 山谷型填埋场 利于废弃矿井塌陷区 填埋场 山谷型填埋场 距离敏感点距离 距离下风向村庄 1km 距离下风向村庄 6km 周边 5km范围内没有 村庄 交通运输便利性 需新修 5km道路 需新修 3km道路 需新修 7km道路 距离水库距离 在规划水库淹没区 之外 在规划水库保护区 之外 不涉及对水库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最高水位距离大于1m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19、 最高水位距离大于1m 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 最高水位距离约0.95m 洪水位条件 选址标高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上 选址标高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上 选址标高重现期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之下,但有可靠的防洪设施 【问题】(分数:20.00)(1).请确定哪个场址更为合理,指出未确定其他场址的原因。(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场址三比较合适。理由:场址一位于村庄上风向,且距离较近。虽然位于水库淹没区之外,但可能在保护区之内,因此,场址一不符合要求。场址二选择在应该避开的矿井废弃区,不符合要求。虽然场址三地下水位条件较差,但可能通过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加高基础层厚度
20、解决;洪水位虽然较低,但有可靠的防洪设施。符合山谷型填埋场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的要求。(2).指出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1)选址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2)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3)施工期及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的恶臭物质与焚烧产生的飞灰的影响;(4)运营期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可能造成的疾病等公共卫生环境影响;(5)填埋场占地及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填埋场及焚烧炉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与论证。(3).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多少?(分数:5.00
21、)_正确答案:()解析:不应低于 45m。理由:焚烧炉日处理垃圾 200t,小于 300t/d的焚烧炉烟囱允许高度为 45m。(4).哪些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埋填处置:(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2)不包括焚烧飞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解析 本案例第 1问主要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垃圾填埋场
22、场址选择。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可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 50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场址一位于村庄上风向,且距离较近。虽然位于水库淹没区之外,但可能在保护区之内,因此,场址一不符合要求。场址二选择在应该避开的矿井废弃区,不符合要求。 本案例第 2问主要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来说,应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并逐条分析。 本案例第 3问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物
23、排放标准中有关烟囱高度的规定。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582014)规定,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下表规定,具体高度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如果在烟囱周围 200m半径范围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 3m以上。结合本案例背景材料,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 45m。 焚烧炉烟囱高度 焚烧处理能力(吨/日)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 300 45 300 60 注:在同一厂区内如同时有多台焚烧炉,则以各 焚烧炉处理能力总和作为评判依据 二、第二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 500kV输变电工程由 500kV变电所及 500kV同塔双回、 接
24、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 2km91.3km。其中,500kV 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 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 2km37.5km;另一部分由 W甲、乙线双“”入 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 2km53.8km。线路跨越 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 760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 9.14hm 2 ,临时占地 155.62hm 2 ;变电所永久占地 9.93hm 2 ,临时占地 2.7hm 2 。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
25、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分数:20.00)(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响、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为:(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2)工程运营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本项目评价范围包括:(1)噪声。变电所:变电站围墙外 200m的区域;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m带状区域范围内。(
26、2)工频电磁场。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 500m以内;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带状区。(3)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带状范围内;变电所围墙外 2000m的区域;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00m内区域。(4)生态环境。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周围500m范围。(5)水土保持。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3).本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输变电项目的特征评价因子有:(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2)无线电干扰:0.5MHz 的无线电干扰。(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分数
27、:4.00)_正确答案:()解析:送电线路环境影响:(1)施工期: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农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破坏;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产生扬尘;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土建时的混凝土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2)运营期: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环境;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原有土地功能;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高压线路电晕造成的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变电所环境影响:(
28、1)施工期: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 500kV电气设备、导线、金属绝缘子串产生无线电干扰,通过出线、顺导线方向以及沿空间垂直方向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废水;固体废物;噪声。(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三种措施结合使用:(1)线路避让摆动;(2)抬高线位方法;(3)拆迁
29、方法。由于本项目线路经过居民密集区,建议采用前两种措施。 解析 本案例第 1问主要考查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本案例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施工期线路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和居民的拆迁安置,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属于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同时,线路工程在选址、选线期的比选和运营后的环保措施亦为重点之一。由于在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项目附近,运营期将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因此,该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做好这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 本案例第 2问主要考查项目的评价范围。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规定,超高
30、压送变电站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带状区域、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 500m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2)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 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00m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本案例第 3问主要考查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评价属于常规评价,评价因子与一般项目类似。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为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 本案例第 4问主要考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环境影响识别就是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
31、象(环境因子)、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影响方式。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以工业污染排放物影响为主的工业类项目,有明确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发生,利用其产生的影响可追踪识别其影响方式;对于以生态影响为主的“非污染类项目”,可能没有明确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发生,需要仔细分析建设“活动”与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来识别影响过程。 本案例第 5问主要考查针对项目对人口密集区不利影响的措施。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三种措施结合使用:(1)线路避让摆动。当项目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2)抬高线
32、位方法。当项目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3)拆迁方法。当项目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三、第三题(总题数:1,分数:20.00)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包括 1条干线、1 条支干线和 3条支线,全长 2000km,设计输送压力 10MPa,管径采用864mm。该项目主要内容及规模:新建气体快速截断、在线分析、分离、计量、增压、越站旁通系统,清管器发送、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系统,紧急截断和放空系统及站场辅助配套系统。设计天然气处理能力为12010 8 m 3 /a。
33、 管道沿线设立 27座工艺站场。全线共设截断阀室 110座,其中干线设阀室 50座,支干线设阀室 30座,支线设阀室 30座。管道外防腐层全线采用环氧粉末聚乙烯复合结构(三层 PE);阴极保护采用以强制电流阴极保护为主,以牺牲阳极保护为辅的阴极保护方法。附属工程包括通信和自控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等。站场建设包括新建生活污水化粪池、沉淀池、生产污水收集系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问题】(分数:20.01)(1).该建设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有哪些?(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时挖沟、堆放材料等,施工结
34、束后临时占地能恢复耕种,但管线位置禁止种植深根性植物(如乔木、果树等);沿线站场用地永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施工产生施工噪声、扬尘等污染;(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各工艺站场排放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和地表水环境;清管作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等污染;管道运输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潜在事故隐患。(2).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何?(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生产废水、施工噪声,以及物料运送产生扬尘。(3).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状况,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施工期:施工期毁坏庄稼、破坏
35、植被和树木等生态环境,按照一次性损失、恢复期损失和永久性损失情况,分别补偿和保护。 运营期:(1)废气防治措施。沿途站场使用天然气做生活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清管作业及站场异常排放的天然气,通过 15m高的放空管排放,天然气超压大量排放,经火炬燃烧后排放。(2)废水防治措施。天然气净化厂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送污水处理厂处理。管道公司及各输气管理处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清管作业产生的少量固体废物,选择合适的地方定期填埋,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4)噪声防治措施。站场选址远离居民区;设备选型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放空口安装消声器;对站场周围及厂区内工艺
36、装置周围,道路两旁,通过栽种树木等方式绿化。 解析 本案例第 1问主要考查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管线工程工程分析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一般管道工程主要生态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工程分析应重点明确管道防腐、管道铺设、穿越方式、站场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源、影响方式,对于重大穿越工程(如穿越大型河流)和处于环境敏感区工程(如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等),应重点分析其施工方案和相应的环保措施。施工期工程分析时,应注意管道不同的穿越方式可造成不同影响。运营期主要是污染影响和风险事故。工程分析应重点关注增压站的噪声源强、清管站的废水废渣源强、分输站超压放空的噪声源和排空废气源、站场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以及相应环保措施。风险事故应根据输送物品的理化性质和毒性,一般从管道潜在的各种灾害识别源头,按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和人为破坏三种原因造成的事故分别估算事故源强。 本案例第 2问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物的识别。凡对环境质量可以造成影响物